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复方川苛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姓名:许朝萍
班级:制药
学号:
目录
一、目的意义..................................2
二、该药物该剂型的基本情况....................3
1、川苜
2、川茸挥发油
3、剂型介绍
三、工艺路线..................................8
1、川萼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图
2、川萼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详细描述
四、讨论.....................................13
1、提取挥发油方法的选择
2、萃取条件的选择
3、缓释制剂的选择
4、包合物制备方法的选择
五、展望.....................................15
六、参考文献.................................16
一、目的意义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综合运用药物化学、药
剂学、药物合成、制药工艺等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具有对化学
药物和中药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目的:
1.以理论课堂上讲解的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
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川茸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以挥发油入药)。
2.通过实现设计川茸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掌握考察和选择工艺路线的基
本技术。
3.通过设计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意义:
1.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了解了中药川茸、川茸挥发油的相关内容以及中药
的工艺流程。
2.对川茸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的设计,我了解了缓释片剂的制备过程,还了
解了缓释片的分类,以及缓释片所用的辅料。
3.学会了解决路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
有很大的帮助。
二、该药物该剂型的基本情况
1、川茸
1.1川茸的简介
川苗(英)SzechwanLovageRhizome
别名苜穷、小叶川苜。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茸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茎直立中空,
表面有纵沟。2〜3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对,卵状
三角形,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
生,总苞片3〜6,伞幅7〜20;小苞片线形;花梗10〜24,
花白色。双悬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9月。
栽培主产四川,江西、湖北、陕西、甘肃、贵州、
云南已引种成功。
采制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膨大,并略带紫色时采
挖,除去茎苗及泥沙,晾干或炕干,撞去须根。
性状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深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
的轮节,上端有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质坚实,断面类
黄色,散有淡黄色油点,形成层呈波状环纹。香气浓,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
感。
药理川茸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
川苜“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
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
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
痛等病症。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苗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药理学
研究证实,川苜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
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茸中所含有的川茸嗪、阿魏酸
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
栓形成作用;川号中所含的川苜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
川茸制剂还具有抗放射线作用。
1.2川茸的化学成分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进步以及波谱学的发展,对川茸的化学成分有了较为完善
的了解。川苜中主要含有内酯、酚(酸)性成分及含氮化合物。
1.2.1内酯类
主要有藁本内酯、3-丁酰内酯、丁烯酰内酯、川茸内酯、新蛇床内酯、4-羟基-
3-丁酰内酯、洋川苜内酯A〜Q、双藁本内酯、环氧藁本内酯、川茸酚、3-丁烯基-4,
5-二羟基苯醐、川苜醐、3-丁基-3,6,7-三羟基-4,5,6,7-四氢苯醐、丁基苯醐、丁
烯基苯献、川芭三葩等。
1.2.2酚(酸)性成分
主要有阿魏酸、瑟丹酸、香草醛、香草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棕桐酸、亚油
酸、对羟基苯甲酸、3-甲氧酸基-4-羟基苯乙烯、1-(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醇、
大黄酚、2-甲氧基-4-(3-甲氧基-1-丙基)-苯酚、4,7-二羟基丁基苯醐等。阿魏酸
是川茸中一类主要有效成分,约占生药含量的0.设〜0.2%,化学名称:4-羟基-5-甲
氧基苯丙酸,分子式CioHioCU,分子量192.30,无色或浅黄色结晶,一般没有挥发性,
可溶于热水,乙醇及乙酸乙酯,尚易溶于乙酸,微溶于石油酸和苯。
咖啡酸
阿魏酸亚油酸
1.2.3含氮化合物
主要有川苗嗪、三甲胺、腺喋吟、腺甘、胆碱、尿喀咤、「乙酰基-B-卡咻、
1-(5-羟甲基-卜丙基)-B-卡琳、L-缄氨酰-L-缴氨酸内酰胺、异亮氨酰缴氨酸内酰
胺等。其中,川苜嗪又名川茸1号碱,作为含氮化合物的一种,是川苜中最主要有效成
分之一,约占生药含量的0.1%〜0.2猊化学名称:2,3,5,6-四甲基毗嗪,分子式
C8H12N2,分子量136.20,无色针状结晶,熔点80〜82℃,沸点190℃,具有特殊异臭,属
于此嗪类生物碱。有吸湿性,易升华,溶于热水、石油酸、氯仿、稀盐酸等,不溶于水。
川苜嗪主要有盐酸川苜嗪(TMPH)和磷酸川苜嗪(TMPP)两种形式,北京制药工业研究
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从川苜提取物中获得了川苜嗪单体,现已可人工合成。止匕外,
川茸中还含有洋川茸酮、松柏醇阿魏酸酯、脂肪酸甘油酯、维生素A、蔗糖等。
NH2
川苜嗪腺口票吟三甲胺
2、川茸挥发油
2.1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川苜挥发油含有40多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组成的93.64%,内酯类化合物是其
主要组成。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58.00%)、3-丁基苯醐⑸29%)、3-丁基-4,5-
二氢苯醐、香松烯(6.08%),还有a-宁烯、a-藻烯、茨烯、月桂烯、a-水芹烯、
3-3-普烯、a-菇品烯、罗勒烯、丫-菇品烯、a-菇品油烯、对-聚伞花素、q-
辛醇、芳樟醇、月桂烯醇等成分。藁本内酯可占挥发油总量的50%—80%,表明藁
本内酯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子式Ci2Hl402,分子量190.238,化学名:3-丁烯基
-4,5-二氢-1(3H)-异苯并吠喃酮。纯品藁本内酯在室温下极不稳定,可发生脱氢、
氧化、水解、降解等异构化反应。
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酰
丁基苯猷川茸内酯蛇床内酯
2.2川苜挥发油的药理作用
2.2.1心脑血管作用
川苜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
川苜注射液能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对缺血性疾病有显著
疗效。
川茸挥发油中多种苯醐类化合物被证明是川苜中起心脑血管作用的主要成分。
研究发现川苜挥发油可使微循环解痉,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加快血流速度,使聚
集的红细胞解聚,其中红细胞解聚作用尤为显著,这与川茸活血化瘀作用机理一致;
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分解后,除微静脉外,药理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消失,这表明尽管
藁本内酯的分解产物或川苜挥发油的某些其它成分可能仍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但其
作用远不如藁本内酯强。
2.2.2解痉作用
川茸挥发油中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平滑肌解痉作用,并可解除乙酰胆碱组织胺
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阻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对炎症有限制作用,对中性粒细胞
释放溶酶体功能及趋化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用于哮喘持续状态疗效显著。
2.2.3解热作用
川苜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川苜挥发油引起下丘脑组织中
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增高,通过DA-5TT链环的作用,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
3、剂型介绍
3.1缓释制剂含义
缓释制剂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
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或疗效的制剂。
32缓释制剂I的特点
1.生物半衰期短最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制成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
2.减少了普通剂型给药所呈现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比较平
稳持久的有效范围内,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
3.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
①生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
②单服剂量很大的药物;
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或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④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3.3缓释制剂类型
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片剂(包衣片、骨架片、多层片)、丸剂、胶囊剂(肠溶
胶囊、药树脂胶囊、涂膜胶囊)等。
2、不经胃肠道给药注射剂、栓剂、膜剂、植入剂等。
按制备工艺不同,缓释制剂可分为:
骨架型缓释制剂、包衣缓释制剂、缓释水丸、缓释微囊、多层缓释片、缓释胶
囊、磁性缓释制剂、药树脂缓释制剂和缓释药物膜剂。
3.3.1骨架型缓释片
骨架型缓释片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口服缓释制剂种类之一。按其所采用的骨架
材料不同,可/不溶性骨架缓释片、蜡质骨架缓释片、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和混合材
料骨架缓释片等。
①水溶性骨架,常用段甲基纤维素(C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
烯此咯烷酮(PVP)等为骨架材料;
②脂溶性骨架,常用脂肪、蜡类物质为骨架材料
不溶性骨架缓释片,以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塑料为
骨架材料制成的药片。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
聚硅氧烷和聚氧乙烯等。为了调节释药速率可在处方中加入电解质(如氧化钠、氧
化钾或硫酸钠等)、糖类(如乳糖、果糖、蔗糖或甘露糖醇等)和亲水凝胶(如羟
丙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或西黄蓍胶等)。
蜡质骨架缓释片是以惰性脂肪或蜡类等物质为骨架材料,与药物一起制成的
片剂。常用的蜡质骨架材料有:蜂蜡、氢化植物油、合成蜡、硬脂酸丁酯、硬脂酸、
巴西棕桐蜡、甘油硬脂酸酯、丙二醇一硬脂酸酯和十八烷醇等。常用的骨架致孔导
剂有聚乙烯毗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一1500、—1400、-600和水溶性表
面活性剂。
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制成。亲水凝胶骨架
材料可分四类①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钠等)②非纤维
素多糖(如葡萄糖、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和半乳糖甘露聚糖等)③天然胶(果胶、
海藻酸钠、海藻酸钾、琼脂、角叉等胶、刺槐豆胶、爪耳树胶和西黄蓍胶等)④乙
烯基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等(如聚乙烯醇和聚羟乙烯934等)混合材料骨架缓释
片是将药物与上述两种以上的不溶性蜡质和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相互混合后制成的。
3.3.2包衣缓释制剂
包衣缓释制剂是选用或多种混合包衣材料对颗粒剂、小丸剂或片剂等包衣。
缓溶性蜡质包衣缓释制剂是对各种含药小丸或颗粒包以不同厚度的药用蜡质,
以获得释药时间长短不一制剂。常用包衣材料有琼蜡、硬脂酸、氢化棉籽油和巴西
棕桐蜡等。
微孔膜包衣缓释制剂用微孔膜包衣,常用的微孔包衣材料有乙基纤维素,醋酸
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一聚乙醇酸共聚物,高纯度
聚氢乙烯、聚碳酸脂、环氧树酯、聚酰胺、缩醛聚合物、聚酯、聚氨基甲酸酯、聚
酰亚胺、和聚苯乙烯衍生物等,在膜材料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物质(如微粉化糖粉等),
或其他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和甲基纤维素等)作为膜的致孔剂,用以调
节释药速率。
胃溶性膜包衣缓释制剂是用胃溶性薄膜包衣材料制备。常用的有羟丙基纤维
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缩乙醛二乙胺基醋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一
中性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肠溶性膜包衣缓释制剂,是采用不溶于胃液而溶于肠液的薄膜包衣材料制成以
往曾采用“CAP”、“MCP”、“CATHP”等纤维素。
复合材料膜包衣缓释制剂是将多种膜材料在溶媒中混溶后,形成复合材料膜包
衣液,对药物包衣,如聚碳酸钠一脱乙烯壳多糖聚电解质,乙基纤维素与水溶性包
衣材料混合使用等。
多层包衣膜膜缓释制剂是以不同浓度的同种包衣材料溶液或不同的包衣材料
溶液依次对药物制剂(如颗粒、小丸或片剂)分别包上两层或多层包衣膜,常用的
胃溶性纤维素衍生物有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
纤维素等;胃溶性聚乙烯衍生物有聚乙烯毗咯烷酮,PVP—乙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
醇缩乙醛一二乙氨基醋酸共聚物和二乙氨基乙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物等;肠溶性纤维素衍生物有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六氢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六氢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肠溶性丙
烯酸衍生物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
3.3.3缓释小丸制剂
缓释小丸制剂常用的胃溶性包衣材料有:阿拉伯胶、胃溶性丙烯酸树脂、纤维
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明胶、氢化莲
麻油、甘油酯类、聚乙二醇、蜡质。肠溶性包衣材料有:阴离子丙烯酸树脂、邻苯
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虫胶等。
334缓释微囊
缓释微囊,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微粒用高分子物质或共聚物包裹于表面,形成
半渗透性或密封包衣层,常用的包裹材料有:易溶于水的明胶,桃胶,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毗咯烷酮和聚乙二醇等,不溶于水的乙基纤维素,尼龙
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类,可溶于酸性介质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一中性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可溶于碱性介质的阴离子聚合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邻苯二甲
酸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邻苯二甲酸乙酸乙烯脂等。
3.3.5多层缓释片
多层缓释片,现代多层压片机为缓释制剂的制备技术开辟一新途径。些机器使
两层或三层释药速率各不相同的颗粒压成片剂。其中一层较坚硬,以使片剂输经肠
道时大部分时间可保持剂型的完整性。常用辅料羟甲基纤维素、磷酸钙、乳糖、高
岭土、甘露醇、淀粉蔗糖、葡萄糖等。
336缓释胶囊
缓释胶囊通常是将药物制成包衣厚度不同的小丸、颗粒、小珠和微囊等,加入
适量硬胶壳内制成,也可将药物溶于或混悬于不同的溶媒或不同的辅料骨架材料混
匀填充入胶丸制成。采用玉米胶和虫胶也有微晶纤维素等辅料包衣。
3.3.7药树脂缓释制剂
药树脂缓释制剂用离子交换原理研究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常用辅料乙基纤维
素等。
3.3.8磁性缓释制剂
磁性缓释制剂是在外磁场的导引下,使制剂吸着在消化道的病灶区或癌变区,
然后缓释出药物,口服制剂所用词性材料系对人体无毒性、具有较高的磁导率的碳
基铁等纯铁、磁铁矿、正铁酸盐、Y—三氧化二铁、铁银合金、铁铝合金和铁钻合
金等。常用辅料做赋形剂可采用乙基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
烯甲酯等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时还应加适量聚乙烯毗咯烷酮和硬脂酸镁充分混合。
3.3.9缓释药物膜剂
将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的缓释膜
状制剂。
常用水溶性膜材料有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口比咯烷酮,海藻酸钠、
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邻苯一甲酸醋酸纤维素等。不溶
于水有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物等。可生物降解的膜材料
有聚乳酸和聚二甘醇酸一乙二醇等。
从上面各种制备缓释制剂的辅料很多。现有可能用于商品生产的辅料可以归纳
为以下40多种:天然产物及其简单提取物如巴西棕桐蜡、鲸蜡、玉米胶、琼脂、海
藻酸钠、明胶、虫胶、果胶、爪耳树胶、角叉菜胶、刺槐豆胶、西黄蓍胶和胆番醇。
纤维素衍生物有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
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树脂有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中性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一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三甲镂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三甲镂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丙烯酸一甲基丙烯酸酯。
乙烯基聚合物有聚邻苯二甲酸乙酸乙烯酯、聚乙烯毗咯烷酮、聚乙烯醇、聚苯
乙烯、聚羟乙烯和聚氢乙烯。
其他还有十八烷醇、甘油一硬脂酸酯、尼龙、糊精、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硬脂酸、葡萄糖、聚乙二醇、聚丙烯和聚
硅氧烷。
3.4作用原理
缓释片含有一种凝胶基质,可以控制药物的溶出速度及释放,并随着PH值的不
同,药物的溶出速度和释放速度也不同,达到缓释的目的。
三、工艺路线
1、川苜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图
1.1川号前处理流程图
V
一
(--------\
灭菌
U
(包装]
T
涉及的设备有:洗药机、剁刀式切药机、破碎机、靶式气流粉碎机、微波灭菌机等。
1.2川茸缓释片制备工艺路线
[净药材)
[—煮)
[炮制)
*
[提取挥发油)
涉及的设备:动态提取生产线、蝶片式离心机、喷雾干燥机、乙醇回收装置、
药材上料系统、出渣系统(含压渣)、超临界萃取装置等。
2、川茸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详细描述
2.1川茸药材产地的选择
川苗的古本草名为茸穹,唐朝及以前芭穹特有历阳(安徽和县)、蜀(四川)、
秦川(甘肃天水)三个产地。随着不断引种,历史上出现了川苜(四川)、西苜(甘
肃)、抚茸(又名茶茸,产地江西)、台茸(浙江)、广茸(广东)、云茸(云南),
但均以四川产的川茸为最佳。
2.2川茸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2.2.1净制除去杂质。
2.2.2切制洗净,润透,切薄片。
2.2.3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4.5ho
2.2.4粉碎
粉碎川茸时应尽量与其他药物共同粉碎,如必须单独粉碎时,应特别注意加强
自我防护及粉碎间的通风
2.2.5灭菌
川苗中有挥发成分就尽量不能高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60C左右就可以了。
2.2.6煎煮
通过对不同煎煮方法和时间的考察,发现其对川苜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
影响。川可挥发油含量结果是浸泡后下〉浸泡后直接煎煮〉直接后下,再分别煎煮
5,10,20,30min,以煎煮10min为最高;浸膏得率以浸泡后下最高。说明川茸
入煎剂宜浸泡后下。
由于川苜的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需
要区别应用:若应由挥发性成分发挥主要疗效时,其煎煮时间应控制在10min左右,
若由非挥发性成分发挥主要疗效时,其煎煮时间应至少在30min以上,或者根据临
床需要采用其他制剂。
2.2.7炮制
1.酒制酒川苜
(1)取净川苜片,用黄酒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川茸片100kg,用黄酒lOkgo
(2)取川茸,洗净,置容器内,加入酒与适量清水,使吸尽润透后,蒸3—4
小时,取出,切薄片,晒干。每川苜100kg,用白酒10kg。
(3)取原药材洗净,加水浸1天,煮至内心金黄色为度,捞起,保留原汁,加
酒闷1夜,晒干,再用原汁润透切片,干燥。每川苜100kg用酒地1kg。
2.炒制
(1)炒黄取川茸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2)炒焦取川苜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
3.一制
将锅烧热,撒下麦秋,至冒烟时加入川茸片,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数,放
凉。每川茸片100kg,用放皮18kgo
4.酒、熬制
用酒拌匀川苜片,将锅烧热。加入秋皮,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数,放凉。
每川茸片100kg,用白酒10kg。
川苗各炮制品,其挥发油含量均较生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炮制可去其油,
缓和其辛温燥烈之性。挥发油含量(ml/100g)由高到低顺序为,生品>酒炙品>
醋炙品>炒黄品>酒煮品;加辅料炮制(酒制和醋炙)后,挥发油中低沸点组分有
多增加,高沸点组分的峰数和峰位无明显变化,炒黄品与生品的组分基本一致。
从挥发油分析结果可看出:酒制法较其它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挥发油成分,
酒炒使挥发油降低适中,辅料酒又起协同作用,增强活血行气之功效。这样既去油
缓和药性,又有协同作用,因此认为酒炒法为川茸较为理想的炮制方法。
2.2.8提取挥发油
1、C02超临界(SFE-C02)萃取
取净制川苜,粉碎成细粉,在40C、250kg/cm压力下萃取,得澄明橙红色液状
物。
2、水蒸气蒸储
取净制川苜,加5倍量水,浸泡24h,用挥发油提取器水蒸气蒸储4h,得油水混合物,
除去杂质用无水Na2s04脱水,得黄色液状挥发油。
3、双提法提
取净制川苗,加水8倍量,提取挥发油8h,收集挥发油备用。水提液部分趁热滤
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1-1.02(55〜60℃);加入95%乙醇使其达含醇量60%,
冷藏24h。取出,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稠膏状,80℃减压干燥。
4、不同浓度乙醇提取
取净制川苜,分别用70虬80%,90%乙醇提取两次,溶媒量分别为8倍、6倍;提
取时间分别为2h、lh。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稠膏状,80℃减
压干燥。
本工艺过程用C02超临界(温度31.3C,压力7.15MPa)萃取。
C02超临界萃取分离原理
是利用超临界C02对某些特殊天然药物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C02
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关系,即利用压力与温度对超临界C02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
的。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C02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的把极性大
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
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
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
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02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萃取装置
萃取供应系统、低温系统、高压系统、萃取系统、分离系统、改性剂供应系统、
循环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2.2.9制剂
由于川芭挥发油不稳定及易挥发,对药物的稳定性及疗效有很大影响,故采用B
-环糊精(B-CD)对川苜油进行包合实验,以使其粉末化,降低其挥发性,增加溶解性
和稳定性,便于制成多种剂型,提高疗效。
包合物制备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
取3-CD,加一定量的蒸储水,在规定温度下配制成饱和溶液,缓慢定量滴加挥
发油,保温搅拌一定时间,使成混悬态,冷藏24h,抽滤,得白色沉淀物,用石油酸清洗,
干燥,即得。
2.超声波法
取B-CD制成规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定量滴加挥发油,置超声波清洗器中按规
定时间超声处理,冷藏24h,抽滤,用石油酸清洗,干燥,即得。
3.胶体磨法
取B-CD置胶体磨中,加适量蒸储水,在规定温度下缓慢加入定量挥发油,按规
定时间研磨,冷藏24h,抽滤,用石油酸清洗,干燥,即得。
包合方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有极显著影响。
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B-CD比例为1:9,采用胶体磨法,在60℃时研磨90
min。
3-CD
四、讨论
1、提取挥发油方法的选择
1.1对出膏率的影响
出膏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70%醇提>80%醇提>90%醇提〉双提法〉C02超临界萃
取。
1.2工艺路线评价
双提法优点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出膏率小于醇提法。缺点为挥发油提取
程长。醇提法优点为对川茸的有效成分提取较完全,缺点是出膏率较高。C02超临界
萃取法对有效成分提取较完全,出膏率较低,有利于制剂成型。缺点是生产成本较
高。
1.3水蒸气蒸储法与SFE-CO2法比较
水蒸气蒸储法收油率为0.015%,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成分,主要为亚油酸
(相对含量52.8%)、棕桐酸(相对含量31.0%),而有效成分藁本内酯为1.96%;SFE
法收油率为3.75%,从中分离鉴定了32个成分,藁本内酯的相对含量为57.2%,亚油
酸含量为25.1%o水蒸气蒸储法中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成分较少,而SFE法提取物
中则相对较多。这说明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排除了有关化学成分遇氧氧化和见光
反应的可能性,萃取物能够保持其自然风味,还可萃取出一系列烷烧类、有机酸及其酯
类成分。
(1)水蒸气蒸储样品不含脂肪酸,脂肪酸酯相对含量也较少;而SFE所得挥发油
尚含有较多的脂肪酸、脂肪酸酯。
(2)水蒸气蒸镭样品中藁本内酯相对含量较SFE相应增高;SFE所得挥发油中
虽然内酯类成分相对含量较低,但总挥发油提取率远高于水蒸气蒸储所得样品,因此
实际含量较水蒸气蒸储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蒸气蒸储法会引起某些成分的破
坏和丢失,而SFE萃取温度低,系统密闭,具有萃取效率高、时间短的优点,可大量保存
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成分,一些菇烯类物质不易损失,而脂肪族也能被萃取,更能真
实反映药材中的化学组分
故选择SFE-C02法。
2、萃取条件的选择(萃取压力、温度、静态萃取时间、动态萃取量、改性剂加
入量)
2.1萃取压力的选择
先在不加改性剂的情况下,选萃取温度为40℃,静态时间5min,动态流量5ml,
改变压力从13.8MPa至48.3MPa+每隔6.895MPa萃取测定一个点,结果随着压力
的增加,萃取效率随之增加,当压力超过41.4MPa时.萃取效率反而下降,因此,
选择41.4MPa为最佳萃取压力。
2.2萃取温度的选择
固定压力为41.4MPa,静态时间5rain,动态量5ml,温度从40〜80℃+每隔10℃
取一个点。在40〜60℃区间内,由于萃取物质挥发性随温度增加而上升,故萃取效
率上升,但在高温区时,则温度上升,萃取效率反而下降,因此,选择温度60℃o
2.3静态萃取时间的选择
在本实验中,我们设置了静态时间为2,5,10,15,20rain5个点。从2-10min,
提取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5min,20rain时的提取效率与lOmin时相近,因此+
选择lOrain作为萃取时间。
2.4动态流量的选择
在对2ml,5mL10mL15mL20ml定点考察时,可以发现,萃取效率于10ml最
高,且再多体积时,效率近似,因此,实验中采用10ml作为动态萃取量。
2.5改性剂加入量的选择
改性剂乙醇加入量从0l~0.6mL每0.1ml为1个点。改性剂加入对提高萃取
效率有一定作用,但改性剂浓度过高反而使萃取效率下降。因此,在实验中,选择
乙醇量为0.4mlo
3、缓释制剂的选择
口服缓释制剂一般都是通过药物的溶出、扩散、渗透及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
制的。在不少情况下,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辅料,采用制剂技术来达到延缓释药
目的。
设计缓释药物制剂应考虑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如晶型的类型,药物的溶
解度、分配系数,药物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及体内吸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
PKA值与生物膜通透性间的关系等。同时,也要考虑生理因素对缓释剂型性能的影
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药物作用的缓释时间、治疗指数及疾病状况等。
由于川茸挥发油不稳定及易挥发,对药物的稳定性及疗效有很大影响,故采用B2
环糊精(B-CD)对川苜油进行包合实验,以使其粉末化,降低其挥发性,增加稳定性,便
于制成多种剂型,提高疗效。
4、包合物制备方法的选择
包合方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有极显著影响。
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提供
- 2024年终止租房合同协议书
- 2024年西安客运从业资格证实操考试内容
- 2024年山东客运从业资格证实际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信用借款合同签完多久放款(2730字)
- 2024年标准钢材购销合同书范本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79-第6章-6.1-工程招标投标
- 2024年五金电器购销简单合同范本
- 2024年品质保证协议书转让协议
- 2024年水电承包合同
-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ppt课件
- 攻城掠地数据以及sdata文件修改教程
- 医疗废物转运箱消毒记录表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 看守所岗位职责
- 2019年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表
- Sentaurus在ESD防护器件设计中的应用PPT课件
- 《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探究》学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 佛山岭南新天地项目概况.
- 喷码机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