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3 2 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版)_第1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3 2 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版)_第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3 2 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版)_第3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3 2 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版)_第4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3 2 第1课时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2第1课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必备知识·素养奠基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形

范围x≥0,y∈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0y∈Ry≥0x∈Ry≤0x∈R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对称轴x轴____________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x=-x=____y=____y=顶点坐标O(0,0)离心率e=__1x轴y轴y轴思考(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双曲线相比有哪些不同?提示:抛物线的离心率等于1,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它没有中心,也没有渐近线.(2)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度是多少?提示:这条线段是抛物线的通径,长度为2p,借助于通径可以画出较准确的抛物线.素养小测1.思维辨析(对的打“√”,错的打“×”)(1)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p. (

)(2)抛物线的范围是x∈R,y∈R. (

)(3)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

)

2.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为 (

)A. B.(-4,0)C. D.(0,-4)【解析】因为抛物线y=-x2,所以x2=-16y,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4).【答案】D【解析】因为抛物线y=-x2,所以x2=-16y,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4).【答案】D3.已知过抛物线y2=ax(a>0)的焦点且垂直于x轴的弦长度为2,则实数a的值为(

)A.4 B.2 C.1 D.0【解析】由题意可得焦点F

,将x=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y2=,解得y=±,所以a=2.【答案】B关键能力·素养形成类型一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典例】1.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的抛物线方程是(

)A.x2=16y B.x2=8yC.x2=±8y D.x2=±16y【解析】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的抛物线方程有两个:x2=-2py,x2=2py(p>0),由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知p=8,故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x2=16y或x2=-16y.【答案】D关键能力·素养形成2.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

.

【解析】因为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2,所以==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y=0.所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所以p=8,所以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x2=16y.【答案】x2=16y【解析】因为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2,所以==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y=0.所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所以p=8,所以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x2=16y.【答案】x2=16y内化·悟1.抛物线x2=2py(p>0)有几条对称轴?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提示:有一条对称轴;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影响抛物线开口大小的量是什么,是如何影响的?提示:参数p影响抛物线开口大小,p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开阔,p值越小,开口越扁狭.类题·通法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方程的步骤提醒:求抛物线的方程时要注意抛物线的焦点位置,不同的焦点设出不同的方程.

类型二焦点弦问题典例1.AB是过抛物线C:y2=4x焦点的弦,且|AB|=10,则线段AB的中点横坐标为 (

)

A.4 B.3 C.2 D.1【解析】因为抛物线C:y2=4x,所以p=2.设A(x1,y1),B(x2,y2),因为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所以|AB|=x1+x2+2=10,则x1+x2=8,所以AB中点的横坐标为【答案】A

类型二焦点弦问题典例2.已知直线l经过抛物线y2=6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60°,求|AB|的值;(2)若|AB|=9,求线段AB的中点M到准线的距离.解:(1)因为直线l的倾斜角为60°,所以其斜率k=tan60°=,又F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联立消去y得4x2-20x+9=0,解得x1=,x2=,故|AB|==2×4=8.

类题·通法1.抛物线的焦半径定义抛物线的焦半径是指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与抛物线焦点为端点的线段.焦半径公式2.过焦点的弦长的求解方法设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弦的端点为A(x1,y1),B(x2,y2),则|AB|=x1+x2+p

,然后利用弦所在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x1+x2即可.习练·破已知抛物线y2=16x的焦点为F,准线交x轴于点P,过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M,N两点,若PM⊥PN,求|MN|.解: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F(4,0),准线方程为x=-4,P的坐标(-4,0),由题意设直线l的方程:x=my+4,M(x1,y1),N(x2,y2),直线与抛物线联立可得:y2-16my-64=0,可得y1+y2=16m,y1y2=-64,所以x1+x2=m(y1+y2)+8=16m2+8,x1x2==16,由PM⊥PN,可得=0,即(x1+4,y1)·(x2+4,y2)=x1x2+4(x1+x2)+16+y1y2=0,即16+4(16m2+8)+16-64=0,解得m2=0,所以x1+x2=8,由抛物线的性质,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可得|MN|=x1+x2+p=8+8=16.类型三抛物线性质的应用典例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l过F且垂直于x轴,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AB的面积等于4,求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由题意知,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焦点F

,直线l:x=,所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所以|AB|=2|p|,因为△OAB的面积为4,所以··2|p|=4,所以p=±.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2=±x.内化·悟在什么条件下,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提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这两点与点O构成的三角形必为等腰三角形.类题·突通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可以解决的问题(1)对称性:解决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问题.(2)焦点、准线:解决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的问题.(3)范围: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4)焦点:解决焦点弦问题.

习练·突破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点A是抛物线C上任意一点,且|AF|min=1.(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设经过点(0,2)、倾斜角为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M,N两点,抛物线C的准线与y轴交于E点,求△MEN的面积.解:(1)由抛物线定义及|AF|min=1,可得2p=4,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2)可得l方程为y=x+2,将y=x+2与x2=4y联立,消y得x2-4x-8=0.设M(x1,y1),N(x2,y2),x1+x2=4,x1x2=-8,所以S△MEN=课堂检测1.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是椭圆=1的一个焦点,则p=(

)A.2 B.3 C.4 D.8

【答案】D

3.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点A(0,2).若线段FA的中点B在抛物线上,则B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

【解析】由抛物线y2=2px(p>0),得焦点F的坐标为,则FA的中点B的坐标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p×=1,所以p=,所以B点到准线的距离为【答案】备用工具&资料

所以S△MEN=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必备知识·素养奠基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形

范围x≥0,y∈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0y∈Ry≥0x∈Ry≤0x∈R思考(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