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学课件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_第1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学课件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_第2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学课件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_第3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学课件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_第4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学课件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一节二战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第二节二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

第三节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

二战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一、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

为了消除军国主义的基础和削弱封建财阀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控制日本,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为了要“最后建立一个以支持美国为目的而负责的政府”;也由于二次大战结束之时,世界人民民主情绪高涨,亚洲人民尤其强烈要求铲除日本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基础,惩办战争罪犯,美国占领军当局迫使日本的统治阶级执行它所发起的各种“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整肃军国主义(1)解除日本武装(2)逮捕、审判战犯(3)进行政治整肃。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2.修改日本宪法3.实行政治民主化4.推进经济改革

(二)战后日本政治体制

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根据《日本国宪法》确定的。改战前的天皇集权制为以天皇为象征,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

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

国会是日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其主要职能是:修改宪法,制定法律,审议、批准国家的财政预算和对外缔结的条约,确定内阁总理大臣,对内阁进行监督和提出不信任案等。

内阁是日本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大臣和20名国务大臣组成。内阁拥有统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处理外交关系、特赦、减刑、免刑等权力,向国会负责。

法院是行使司法权的机关。日本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四级”指简易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三审”指审理案件以三审为终审的审判原则。

(三)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特征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1.“1955年体制”及其变化

1955年11月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为自民党后,开始了在日本政坛长达38年的执政,日本政界把这种局面称为“1955年体制”。这一体制具有三大特征,即自民党长期执政、财界与政界合一、以经济增长为理念,典型地反映了其政党政治的“日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政坛上力量的对比开始出现深刻分化与组合。自民党经历了长达38年的一党执政、1993年8月之后短暂的10个月下野、1994年6月之后的参与执政、1996年1月之后11个月的联合执政、1996年11月后两年的单独执政和1999年1月之后长达10年的联合执政,最终在2009年8月大选中惨败下野。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

(三)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特征2.“派阀”政治

日本政党政治的另一个“日本特征”是“派阀”政治,这一点继承了战前日本政治的传统。无论是长期执政的自民党还是新掌政权的民主党,都由大大小小的利益共同体“派阀”所组成。一般情况下,在选举和权力分配中,每个派阀的掌门人都以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为目标。“派阀”之间利用政治问题相互攻讦或出现新的合纵连横造成新的力量对比,是导致政权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年六相:自2006年9月起,首相官邸先后见证了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6位首相履新。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3.“金权政治”

(三)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特征

所谓“金权政治”是指政府和执政党内的实力人物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经济界某些人在经营方面谋取特殊的赚钱之道,自己从中捞得好处,将政治权力当成中饱私囊的工具。在战后日本政治发展中,“金权政治”一直表现得非常突出。

2010年1月23日,日本前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接受东京检察局的盘问,否认接受建筑公司的贿赂,并称,购买土地的4亿日元是私房钱。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低速增长时期全面恢复时期高速增长时期缓慢复苏阶段停滞时期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5一1955年)是经济全面恢复时期。在美国的帮助和扶植下,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仅用10年时间全面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二阶段(1955—1973年)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68年,日本在西方世界中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一时期,日本不仅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而且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三阶段(1974—1991年)是经济低速增长时期。在此期间,日本先后经历了1974年至1975年、1980年至1983年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四阶段(1992—2002年)是经济停滞时期。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更是把日本经济推向低谷。第五阶段(2003年——)是经济缓慢复苏阶段。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日本人口占世界1/40,却创造着世界1/7的财富,是什么原因促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并高速发展?从国际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战后东西方两极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机。2.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改革和扶植,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3.旧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从国内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2.有利于日本经济恢复和起飞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3.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4.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视发展科技。5.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东京大学二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一、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的“政治侏儒”二、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经济外交”三、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

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的“政治侏儒”(一)推行亲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这一时期,日本全盘接受了美国在日本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积极支持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为适应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布局,先后于1951年和1954年同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使驻日美军进一步合法化,并组建日本防卫力量以分担美国在远东的防务。日本对外关系也围绕着美国的亚洲政策这一轴心而运转。

《日美安保条约》签订仪式

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的“政治侏儒”

(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往

从1954年底起,日本在坚守日美结盟的前提下,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和苏联的交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积极推进日中贸易和文化交流、民间往来。

二是积极促使日苏邦交恢复。三是谋求恢复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经济外交”

(一)日本对外战略的新变化第一,日本的对外战略仍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但在日美关系中日本的地位有所提高。第二,确立“经济外交”战略,在政治上、军事上继续依附美国的同时,用经济手段向外发展。第三,把亚洲作为通向世界的政治舞台。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的“经济外交”

(二)“经济外交”的推进

在推行“经济外交”过程中,以日美经济关系为后盾,发展同西欧的贸易关系,重点突破东南亚。

利用美国市场对日本的开放,在加大与美国协商、合作的同时,努力扩大日本商品在美国的市场。

十分重视对西欧市场的争夺。

重点在东南亚:日本不仅把东南亚看成是取得资源的基地和商品市场,而且视东南亚为日本发挥影响力的阵地,认为“没有恢复在东南亚的地位,就不能恢复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力量结构发生了变化,美苏两极结构已经改变,出现了美、中、苏、日、西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多极化趋势。这时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在全球利益的增多,日本开始在外交上奉行“多边自主”的方针,从一味地顺从美国转为平等协商、协调一致。

1972年7月,田中角荣在美国改变远东战略、苏联进逼威胁日本的形势下就任总理大臣,他明确表示为抗衡苏联,应采取依靠美国、借重中国、联合第三世界的“多边自主”外交。

田中角荣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

(一)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日本“多边自主”外交的“首要课题”是恢复日中邦交,谋求同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两国又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经济联系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

一是宣布新中东政策。二是建立与东盟“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三是加强同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

(三)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

这一时期日本推行的“多边自主外交”仍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但日美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日本开始积极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一方面支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军事、政治、经济作用另一方面日本要充当美国“对等的真正合作者”,即:在政治上“发挥美国难以发挥的特殊作用”

在军事上“分担责任”

在经济上维持协调,缓和矛盾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一、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二、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努力三、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国际影响四、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前景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

20世纪80年代,日本进一步确立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成为第一大债权国,这使得日本国内的“大国意识”明显抬头。要成为世界大国,日本必须谋求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以便使日本在全球范围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整个80年代,日本每届内阁都致力于谋求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一)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1980年,大平内阁表示不甘作“跛足国家”。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时,发表日本已开始实现“第三次远航”的宣言。

1983年7月,中曾根首相第一次公开宣称,他任期内的最大任务是“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1988年1月,竹下登首相在施政演说中也提出“要确立为世界做贡献的日本”的地位。中曾根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一)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日本谋求的“政治大国”的含义:一是要使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二是要使日本在亚太地区起主导作用;三是要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二)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准备

1.确立“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主要内容是,日本要在继续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的情况下,综合使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学技术以及军事等各种力量,保障日本的安全和发展。

2.构筑坚实的经济后盾首先,确立“科技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次,推行日元的国际化。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二)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准备

3.大力扩充军事力量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趁着美国无力单独抗衡苏联而需要日本为它分担责任之机,大力扩充军事力量。这主要表现在:(1)突破“专守防卫”的战略政策。(2)大幅度增长军费。(3)强化军事实力。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及其准备

4.坚持“西方一员”的立场,积极开展“创造性外交”(二)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准备

日本为谋求走向政治大国,在外交上也为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创造有利于日本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而积极努力,提出了“创造性外交”,使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成为“能动的创造者”。这一时期的日本“创造性外交”是在力图维护日美同盟和日、美、欧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1)积极倡导“环太平洋合作”。(2)充分发挥经济的“政治效果”。(3)开展灵活主动的对中、对苏外交。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努力

20世纪90年代,被日本政府视为“日本自己决定所负国际责任的时代”。尽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日本抛出“普通国家化”战略,但政治大国的目标更加强化。在80年代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的基础上,日本进入一个积极行动的阶段。调整对外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主动而积极地参与世界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在军事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快了实现政治大国的进程。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努力(一)调整对外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围绕建立什么样的新秩序展开角逐。日本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对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从重内政向重外交方向发展,改变过去“顺应现存国际秩序,谋求经济发展”的外交基调,采取主动外交,并突出要为国际做贡献,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在经援方面对受援国有较大限制,充分使其经援产生最大政治效益。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努力(二)依靠经济实力,展开进攻外交

1.巩固日美同盟,发展日欧关系2.改变“亚太秩序”,谋求称霸亚洲3.改善日俄关系,扩大外交回旋余地4.凭借经济实力,开展联合国外交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努力(三)加快军事大国化进程

1992年6月15日,《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简称“PKO”法案)正式出台后,为日本向海外派兵开了绿灯。

2001年10月,日本国会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首次从法律上认可自卫队在“反恐战争”中开赴外国领土。-----日本战后一直坚持的“专守防卫”安全战略转变为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安全事务。

2006年11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相关法案,进一步为自卫队“松绑”,使自卫队可以随心所欲走出国门。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国际影响

(一)世界格局变化加剧一方面,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日本走向政治大国以及随之产生的日本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世界和平形成潜在威胁。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国际影响

(二)日美欧关系更加复杂日美两国由于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很深,在安全战略上有共同需要,在政治上也要互相支持,因此,未来日美之间仍将维持同盟关系,但日本在同盟中的地位将从主从关系逐步变为平等关系,日本将更加强调自主权。

日本为提高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摆脱受制于美国的不利局面,积极加强同西欧的政治经济关系。但另一方面,随着日本加快迈向政治大国,担心日本过于强大而对西欧构成威胁的忧虑也在产生,西欧强化了对日本的戒心。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国际影响

(三)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增强

日本加速走向政治大国,在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一方面,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大投资,增加援助,发展经贸,既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又使亚太地区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从而促使亚太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经济影响力的无孔不入及日益加重的经援政治化色彩,使亚洲一些国家对日本的经济依赖越来越深,危及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而威胁其主权。同时,日本近年来军事力量的日新月异,加速了亚太地区“逆裁军”现象发展。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国际影响

(四)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在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进程中,因中日国力对比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日本对中国开始采取合作加防范的方针。

近年来,日本一方面继续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另一方面又在许多问题上与中国对立,中日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困境”,即在安全上缺乏互信,经济上也开始出现摩擦,以及围绕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日美同盟强化、领土纠纷、海洋划界等等都出现了摩擦与冲突。

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前景

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已进行了充分准备和积极努力,拥有了争做政治大国的经济资本和军事条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增强了。

但是,日本要实现政治大国也绝非是一帆风顺的。目前,日本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012年8月8日,韩国民众游行示威,纪念遇难的韩国慰安妇。(一)无法克服的根本弱点(二)难以回避的复杂矛盾(三)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

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前景

(一)无法克服的根本弱点

日本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严重依赖性。日本经济严重对外依赖,这种脆弱性的经济基础,不仅影响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还直接制约着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

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前景(二)难以回避的复杂矛盾

美国是影响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最重要的外在力量。在日本向政治大国发展的问题上,日美利益重叠,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