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统练(V)
高三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V-51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天的是
A.AB.BC.CD.D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无俄的是
A.AsO:的空间结构模型:
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基态铭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
+?+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O:O:]Na
3.X、Y、Z、W、Q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表所示,基态Y原子M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34z比36z少2个质子B.第一电离能:W>Z>Y
C.氢化物沸点:HQ>HW>HXD.离子还原性:X-<W-<Q-
4.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在常温常压下对CO?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高效催化CO2与环氧乙烷
衍生物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E顿的是
A.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
与Q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R'
在生成Q>?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RCHOHCH2OH可在Ca(OH)2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5.X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由对甲基苯酚(CHB-Q^OH)合成X的常用方法有2种(如下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H(CMhOC%/稀硫酸OH
(CH3)3C^XXC(CH3)3
A.X能做抗氧化剂B.X能与浓澳水发
CH3
(ClbbCOH/浓硫酸X
生取代反应C.方法的原子利用率:1>11D.X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6.元素铭(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KOH溶液HQ,溶液H2s。4
。2。3固体―K一►KCrC)2溶液一京~~"降0。4溶液一方「降。2。7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
Q)(绿色)②(黄色)③(橙红色).一
的是
A.反应①表明Cr2。:是两性氧化物
B.反应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C.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溶液酸性增强,Cr2。;的氧化性增强
7.C0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乙醇等低碳醇的研究,对于环境问题和能源文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知
一定条件下的如下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AH=-49.0kJ・moH
2co2(g)+6H2(g);CH3cH20H(g)+3H2O(g)AH=-173.6kJ・m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0H(g)+CO2(g)+3H2(g)UCH3cH20H(g)+2H2O(g)AH<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低碳醇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升高温度,可加快生成低碳醇的速率,但反应限度减小
D.增大氢气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8.室温下,取一定量冰醋酸,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冰醋酸配制成0.1molL"醋酸溶液;
②取20mL①所配溶液,加入amLO1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pH=7;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直至溶液中n(Na+)=n(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所得溶液的pH=l
B.②中:a=20
C.③中:所得溶液中c(CH3coO)<c(H+),且pH<7
D.①与③所得溶液相比,等体积时所含CH3C00H分子数目相等
9.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BCD
选项
Meo,、刑:代!2滴,杵滴人
L_NaBr滴NN昌八mollttflt
,港液,溶液n
浸“NaBr溶液的棉球
六疝尹韭
装置rS
H5浸入KI淀粉溶液的Ml球
J水D2mL
b②A«O悬湮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②左边棉球变黄,右边棉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
现象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中产生浑浊球变蓝体,后出现黄色固体
热稳定性:Na2co3氧化性:溶解度:非金属性:
结论
>NaHCO3C12>Br2>l2AgCl>AgBr>AgIOSi
A.AB.BC.CD.D
10.向盛有等量水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CuSO4-5H2O⑸和0.1molCuSOMs),测得甲中溶液温
度降低,乙中溶液温度升高,恢复至室温,最终两容器中均有晶体剩余(不考虑溶剂挥发)。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剩余晶体均为CUSO#5H2。
B.最终所得溶液中c(CuSO4):甲=乙
C.若再向乙中加入9g水,充分振荡并恢复至室温后,c(CuSO4)减小
D,由该实验利用盖斯定律可推知CUSO4-5H2O(S)=CUSO4(S)+5H2O(1)AH>0
11.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2XY3(g)
AH=-akJ/mol«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容器反应条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X2Y2XY;
①恒容13010放热O.lakJ
②恒130t放热b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0.1a
B.反应平衡常数K:①(②
C.①中:从开始至lO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1mol/(L-min)
D.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
12.在两份相同的Ba(OH)?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zS。,、NaHSO,溶液,其导电能力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无颐的是
10
已知:/i;(BaSO4)=1.1X1O-
导
电
能/A.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力zL/Z②
滴入溶浦的体积
B.b、d两点对应的溶液中的4Ba?"):b>d
C.c点说明离子的导电能力:H+>Na+
D.a点溶液导电能力不为0的原因是BaSC)4(s)UBa?+(aq)+SOj(aq)
13.某研究小组在相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电解三份相同的澄清石灰水,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编
①②③
号
碳棒r碳棒伯1伯碳棒[1碳棒
r
装
/阳离子
置交换膜
-L卡•-----
's._
澄清Ca:OH)2溶液\\
澄清Ca(OH)2溶液澄清Ca(OH)2溶液
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
现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
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
象无明显变化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附近无明显变化
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是弱电解质
B.①中电流流经溶液,溶液温度升高,使Ca(OH)2沉淀析出
C.③中电解Ca(OH)2溶液消耗部分水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
14.为模拟海水制备MgO的工业过程,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碳酸氢钠等试剂配成模拟海水,制得
了MgO,实验过程如下:
加NaOH固体
1.0mL1.0mol/L调至pH=l1.0广|滤液N
L0倍拟海水Na鬻液广滤液M
过滤沉淀YF、MgO已知:i.模拟海水中
鹫
(25C,pH=8.3)沉淀X②
主要离子的浓度
离子Na+Mg2+Ca2+crHCO;
c/mol-L-104390.0500.0110.5600.001
ii.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L0xl(r5moi/L,可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适.实验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6
iv.Ksp(CaCC)3)=496x10-9;舄(MgCOJ=6.82x10";Ksp[Ca(OH)2]=4.68xlO-;
^sp[Mg(OH)2]=5.61x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物X为CaCOs
B.滤液M中Ca2+己完全沉淀
C.滤液N中Mg2+>Ca2+均已完全沉淀
D.②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钢的化合物能有效调节血糖,化合物丁有望成为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其制备流程如下:
s、2,。
COOH
甲乙内
(1)金属V晶体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②基态V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③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距离最近的两个钿原子间距为dnmdnmuKrm),则金属钢的晶体密度为
g-cm_3(歹ij出计算式)。
(2)NH4VO3转化为V2O5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0>S>V
B.共价键的极性:丙中C—S>乙中C-C1
C.pA;:乙>甲
D.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4)分析丙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①比较丙中O-C—O键角和C-S-H键角的大小并解释原因:。
②判断丙中能否形成分子内氢键。若能,画出其分子结构并表示出该氢键;若不能,说明原因:
③Imol丙能与2moi一水合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丁是一种配合物。
①丁中存在配位键的原因是。
②含有化合物丁的样品中,含钮量的测定方法是:先把样品中的钮元素经处理转化为(丫。2)2$。4溶液,
再用硫酸酸化的H2c2。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生成VOS。一取样品10.2g,用上述方法测定其中钮的含
量,消耗0.5600mol/LH2c2。4标准溶液25.00mL,则样品中钿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结
果)。
16.两种方法对某工业废气(主要成分为H2S)进行回收利用。
左池中的电解液是稀硫酸和少量KI的混合溶液,右
H.持续光照条件下,WO;,表面会产生光生空穴(h+)和光生电子,光生空穴会氧化广:3I+2h+=1;
左池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棕色时,通入工业废气,溶液突然褪色变混,停止通气,滤出固体,待溶液由无
色再次变棕时,再次通入工业废气,并不断循环。
HL实验过程中,右池持续通入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H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②结合化学用语分析实验中右池溶液pH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③装置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实验中S的产率和电解效率接近100%。但H?O2的电解效率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两
〃(生成B所用的电子)°
点)。电解效率〃的定义:〃(B)=M通过电极的电子)'I%
(2)热解H2s法制H?0将H2s和CH,的混合气体导入石英管反应器热解(一边进料,另一边出料),发
生反应:2H2S(g)+CH4(g)CS2(g)+4H2(g)0
①该反应可看成由反应I和反应H分两步进行,并且第H步是决速步。画出由反应原料经两步生成产物的
「相对能量/kJmo「1
300-
200-
100-
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_________.0
2H2S(g)+CH4(g)
-100■
-200-
----------------------------->
反应过程
1
反应I:2H2S(g)^2H2(g)+S2(g)AH^+nOkJmor
-1
反应II:CH4(g)+s2(g)^CS2(g)+2H2(g)AW2=+64kJ-mol
②常压下,按体积之比V(H2S):V(CHJ:V(N2)=2:1:7投料.,不同温度时,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
时间后,测得H,和CS2体积分数(。)如下表:
温度/℃9501000105011001150
夕(国)/%0.51.53.65.58.5
^(cs2)/%0.00.00.10.41.8
i.ll50℃时,S?(g)的体积分数是。
ii.在950e~1150℃范围内,s2(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会发生变化,写出该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3)对比上述两种方法,说明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并说明理由:
17.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材料,一种聚酰亚胺(Q)的合成路线如下。
ABDF
02—>
催化剂CHON★㈤一
C8HIOC8H4O3835C16106
QJQ的结构简式:
高压
OOOO
已知:IIIIIIII
R—C—O—C—R+R'NH2--------►R—C-NH-R'+R—C—OH
(1)芳香烧A的结构简式是。
(2)B—D的试剂和条件是。
(3)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4)G与KOH溶液共热可制得I,G+IfJ的化学方程式是o
(5)J-M的反应类型是o
(6)合成P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废弃材料Q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降解后回收。降解ImolQ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18.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l/X,、Fe2O,,FeaOq和Si。?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
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O、等重要物质。
水
层
1
粉
浸
煤
H2so4酸浸取①ii量He?
灰
液②(白胺一煤油已知:
有
①过量*乩燃烧纳米
机NuCl溶液
F>00H(s)
过程I过程II层反萃取FeZ。、
@02
过程m过程iv过程v
i.伯胺R-NH2能与Fe?+反应的方程式如下,产物易溶于煤油:
3++
3R-NH2+Fe+SO;+H2O^Fe(NH2-R)?(OH)SO4+H。
ii.Fe?+在水溶液中易与CL■反应:Fe3++6Cr^[FeClJ3-,
(1)写出过程I中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2)过程II加入过量H2。?的作用是。
(3)过程H加入伯胺-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
(4)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IH利用NaCl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5)N2H斗具有碱性,可
与H+结合生成N?H;。过程IV中先用过量的N2H,将水层2中Fe,+转化为Fe?+并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得到的Fe2+再被。2氧化为FeOOHo
(6)纳米Fe°O,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熔融NaOH-KOH为电解液,Fe2o3在阴极发生
电极反应生成中间体Feo用化学用语表示Feq,在阴极催化生成NH3的反应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
第二步:.
19.实验室研究不同价态铜元素Cu(O)-Cu(I)-Cu(U)之间的转化。
I.研究Cu(0)fCu(I)、Cu(O)fCu(U)的转化
(1)下列试剂能实现Cu(0)-Cu(I)转化的是。
A.硫黄B.氯气C.硝酸
(2)两种转化所需试剂在性质上具有的共性和差异性是
n.研究Cu(u)fCu⑴的转化
己知:2CU+=CU2++CUA:=1.2xio6
Cu++2NH3=[Cu(NH3)2]'(无色)K=6.3X1O10[Cu(NH3),了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
2+
[CU(NH3)4]
物质CuC1(白色)Cul(白色)Cu2s(黑色)CuS(黑色)
1.02x10-65.06X10-122x1038.5x10-45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a实验b
,KC1溶液
现象:无明显现象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目煽
CuSO4溶液和CuCuSC>4溶液和Cu
是O
(4)实验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5)甲预测CuSOq溶液与KI溶液混合也能实现Cu(II)fCu(I)转化。
①甲预测的理由是o
②为了验证猜测,甲进行实验c:向CuSO"溶液中加入KI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棕色,并伴有浑浊产
生。
i.仅依据溶液变为棕色这一现象,是否能证明实现了Cu(II)-Cu(I)的转化,说明判断理由是
ii.证实实验c中实现了Cu(n)-Cu(i)转化的实验方案是。
(6)乙认为CuSO4与Na2s也能反应得到C'S,但将两溶液混合后只得到了CuS。
①Ci?+与S2-反应没有生成Cu2s的原因_________。
②乙利用上述实验中的试剂,改进实验方案,证明S?.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Cu?+转化为+1价Cu,并进一
步得到了C'S,实验方案是。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统练(V)
高三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V-51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天的是
矶
150C
200C
300C
原油几几完矢口柴充
400C
PbO乂正极)
Pb(负极)
A.铅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B.普利斯特利光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02
C.工业上原油的分储
为电能合作用实验含量
A.AB.BC.CD.D
C
【详解】A.铅蓄电池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有关;
B.普利斯特利光合作用实验涉及多个氧化还原,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蜡烛燃烧等,B有关;
C.工业上原油的分僧利用了各组分沸点的差异,不涉及化学反应,C无关;
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涉及两个反应一个是,单质汞与氧气生成氧化汞,另一个是氧化
汞分解为单质汞和氧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有关;
故答案为:C»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衣硬的是
A.AsO:的空间结构模型: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基态铭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6:O:]2Na+
A
【详解】A.AsO:中A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A错误;
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次故B正确;
C.铭是24号元素,根据洪特规则,基态铭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4s,,故C正确;
D.过氧化钠由Na+、o;构成,电子式为Na+[:O:O:]2Na+-故D正确;
选Ao
3.X、Y、Z、W、Q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表所示,基态Y原子M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X
YZW
Q
A.34z比36z少2个质子B.第一电离能:W>Z>Y
C.氢化物沸点:HQ>HW>HXD.离子还原性:X-<W<Q-
D
【分析】基态Y原子M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Y是P元素;根据X、Y、Z、W、Q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关系,可知X是F元素、Z是S元素、W是C1元素、Q是Br元素。
【详解】A.34s、36s的质子数都是16,故A错误;
B.P原子3P能级有3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
离能C1>P>S,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HF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HF〉HBr>HCl,故C错误;
D.电子的氧化性F2>C12>Br2,离子还原性:F-<C「<Br-,故D正确;
选D。
4.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在常温常压下对CO?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高效催化CO2与环氧乙烷
衍生物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碰的是
A.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
的
CO28N2
B.与9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O
3在生成O、O(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RCHOHCH20H可在Ca(OH)2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D
【详解】A.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在常温常压下对CO?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图中该材料选择性
吸附C02,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A正确;
B.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B正确;
在生成O)’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中的1个碳碳双键变单键,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R'
D.RCHOHCH2OH可在Ca(OH)2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酸键得到,D错误;
故选D。
5.X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由对甲基苯酚(CHBTQ^OH)合成X的常用方法有2种(如下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3),C=CH,/稀硫酸
(CH。)3cC(CH3)3
A.X能做抗氧化剂B.X能与浓浪水发
CH3
(CH/COH/浓硫酸
生取代反应
C.方法的原子利用率:1>11D.X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B
【详解】A.X结构中有酚羟基,酚羟基具有还原性,能做抗氧化剂,故A正确;
B.X中酚羟基的邻对位已无H原子,所以不能与浓漠水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方法一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理论高达100%,而方法二为取代反应,产物中还有水,原子利用率相
对较低,C项正确;
D.对甲基苯酚和X相比,都含有1个酚羟基,X多了8个“CH2”原子团,符合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
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6.元素铭(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KOH溶液HQ,溶液、H,SO4二
Cr,O:固体——---►KCrO,溶•液——----K,CrC)4溶液—*K,CrQ7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
①(绿色)②(黄色)③(橙红色),一
的是
A.反应①表明©马。:是两性氧化物
B.反应②利用了H2。?的氧化性C.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溶液酸性增强,Cr2O;的氧化性增强
D
【详解】A.为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反应①为Cr?。?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能表明Cr?。?
是两性氧化物,A正确;
B.反应②中铭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利用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B正确;
C.Cr2O;+H2OUCrO;+2H+,加入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大,平衡逆向移动生成重倍酸钾,故反应③中
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C正确;
D.题中信息,没有体现溶液酸性增强,(2弓0;的氧化性增强,D错误;
故选D。
7.CO?催化加氢制取甲醇、乙醇等低碳醇的研究,对于环境问题和能源文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己知
一定条件下的如下反应:
1
CO2(g)+3H2(g)#CH3OH(g)+H2O(g)AH=-49.0kJ.mol
2co2(g)+6H2(g)=CH3cH20H(g)+3H2O(g)AH=-173.6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0H(g)+CO2(g)+3H2(g)UCH3cH20H(g)+2H2O(g)AH<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低碳醇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升高温度,可加快生成低碳醇的速率,但反应限度减小
D.增大氢气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B
【详解】A.已知:反应①CO2(g)+3H2(g)UCH30H(g)+H20(g)△HL-49.0kJ・moH、反应②:
2co2(g)+6H2(g)UCH3cH20H(g)+3H2O(g)AH2=-173.6kJ«mol-',由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得
CH30H(g)+CO2(g)+3H2(g)=CH3cH20H(g)+2H2O(g)AH=AH2-AHI=-173.6kJ»mol-'-(-49.0kJ«mol')=-
124.6kJ«mol',AH<0,A正确;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
C.升温,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朝吸热方向移动;由题知:生成低碳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可
加快生成低碳醇的速率、但反应限度减小,C正确;
D.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朝着生成低碳醇的方向移动、进一步消耗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
率,D正确;
答案选B。
8.室温下,取一定量冰醋酸,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冰醋酸配制成0」moLL」醋酸溶液;
②取20mL①所配溶液,加入amLO.l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pH=7;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直至溶液中n(Na+)=n(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所得溶液的pH=l
B.②中:a=20
C.③中:所得溶液中c(CH3coeT)<c(H+),且pH<7
D.①与③所得溶液相比,等体积时所含CH3C00H分子数目相等
C
【详解】A.因为醋酸是弱酸,故①中O.lmol/L的醋酸pH>l,A错误;
B.若②中a=20,则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显碱性,B错误;
C.③中溶液的电荷守恒为:c(CH,COO)+c(OHj+c(Clj=c(Na+)+c(H+),结合
n(Na+)=n(CF),故C(CH3coO)+c(0H)=c(H),所以c(CH3coO)Vc(fT),
+
C(OH)<c(H),PH<7,C正确;
D.①与③所得溶液相比,③相当于向①中加入了氯化钠溶液,越稀越电离,故等体积时③中醋酸分子数
少,D错误;
答案选C。
9.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BCD
Meo,,2滴,再滴人
L_NaBr仁2滴Nai
r溶液例液
浸・SlaBr溶液的棉工*豆
口
装置—□
(1“尸’
浸行K
B51淀粉溶液的棉球
2mL
AjtCI悬湮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②左边棉球变黄,右边棉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
现象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中产生浑浊球变蓝体,后出现黄色固体
热稳定性:Na2co3氧化性:溶解度:非金属性:
结论
>NaHCO3C12>Br2>l2AgCl>AgBr>AgIOSi
A.AB.BC.CD.D
A
【分析】此为高考经典题型。注意由现象推断结论的严密性,多考虑是否有其它结论的可能性。
【详解】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物质分解产生了C02,直接加热的Na2cCh没有分解,反而间接加热的
NaHCCh分解了,说明了热稳定性:Na2CO3>NaHCO3,A项正确;
B.右侧棉球变蓝说明生成了L,既可能是Bn氧化了匕也可能是Cb氧化了匕所以无法比较Bn和12的
氧化性强弱,B项错误;
C.从生成淡黄色沉淀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gCl的溶解度大于AgBr,由于AgCl的量相对较充足,
从生成黄色沉淀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gCl的溶解度大于Agl;因此仅根据所给的实验操作和现
象,无法判断AgBr和Agl的溶解度相对大小,C项错误;
D.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盐酸也能使NazSiCh溶液中出现浑浊:
2HCI+Na2SiO3=H2SiO31+2NaCl,不能证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Q,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大于Si,D项错
误;答案选A项。
10.向盛有等量水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CuSO#5H2。⑸和0.1molCuSO4(s),测得甲中溶液温
度降低,乙中溶液温度升高,恢复至室温,最终两容器中均有晶体剩余(不考虑溶剂挥发)。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剩余晶体均为CuSOQHzO
B.最终所得溶液中c(CuSCM):甲=乙
C.若再向乙中加入9g水,充分振荡并恢复至室温后,c(CuSOq)减小D.由该实验利用盖斯定律可推知
CUSO4-5H2O(S)=CUSO4(S)+5H2O(1)AH>0
C
【详解】A.晶体均是在溶液中剩余,所以均是形成CuSCUSHzO这一结晶水合物,A项正确;B.所得溶液均
是同一条件下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其浓度必然相同,B项正确;C.乙容器加入9g水,正相当于O.lmol
CuSO#5H2O中的结晶水的质量,此时乙容器与甲容器等同,已知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c(CuSCU)不变,
C项错误;D.甲、乙两容器的溶解过程比较,甲容器中多了一个CUSO4-5H2O(s)=CuSOMs)+5H2O⑴,从
“甲容器的温度比乙容器低”这一现象明显看出,这一步是吸热的,即△H>0,D项正确;答案选C项。
【点睛】明确C项中乙容器加入的9g水,就是初始加入的两种固体间相差的结晶水的质量,大大简化了分
析步骤。
11.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2XY,(g)
AH=-akJ/mol0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容器反应条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XY
X2Y23
①恒容13010放热0.lakJ
②恒压130t放热b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O.la
B.反应的平衡常数K:①〈②
C.①中:从开始至lO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1mol/(L-min)
D.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
A
【详解】A.由题给数据可知,恒容容器①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O.lakJ,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应,恒压容器相比于恒容容器,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2的平衡转化率
会增大,恒压容器②中放出的热量大于O.lakJ,B|Jb>0.1a,故A正确;
B.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由题给数据可知,
容器①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O.lakJ,则反应消耗X2的物质的量为1x0,LkJ=0.1mol,从开始至
akj/mol
0.1mol
IL
lO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01mol/(L-min),故C错误;
lOmin
D.由题给数据可知,恒容容器①达到平衡时消耗X2的物质的量为O.lmoLX2的平衡转化率为
里需X100%=10%,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恒压容器相比于恒容容器,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增大
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2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恒压容器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应大于10%,故
D错误;
故选Ao
12.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溶液,其导电能力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佛的是
0
已知:/C(BaSO4)=1.1X1O-'
导
电
能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力
滴入溶液的体积
d两点对应的溶液中的4Ba?+):b>d
C.c点说明离子的导电能力:H+>Na+
D.a点溶液导电能力不为0的原因是Bas。」(s)BBa?+(叫)+SO『(aq)
B
【分析】Ba(OH”溶液和H2so八NaHSCh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2H2。,
NaHSO4+Ba(OH)2=BaSO4i+NaOH+H2O,2NaHSO4+Ba(OH)2=BaSOU+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
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
Ba(OH)2溶液和H2sCM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0H)2溶液和NaHSCU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知,a点为
Ba(0H”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CU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发生
NaHSO4+Ba(OH)2=BaSO_4+NaOH+H2O;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反应后溶质为
NaOH、Na2so4;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钢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
【详解】A.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钢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04,水和硫酸
钠溶液都呈中性,故A正确;
B.b、d发生反应分另4为NaHSCU+Ba(OH)2=BaSO41+NaC)H+H2O,
2NaHSO4+Ba(OH)2=BaS(M+Na2so4+2H2O,两点对应的溶液中的4Ba?+):b=d,故B错误;
C.根据曲线①和②在c点之后导电能力的变化幅度分析,H+导电能力比Na+强即H+>Na+,故C正确;
D.BaSCU为强电解质,KSp(BaSOj=Llxl()T°,溶解部分完全电离,故a点溶液导电能力不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层弹性涂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常州正衡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4-(二乙氨基)-水杨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高强度自攻螺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滨州阳信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蒸发器与电控柜滑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证券交易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粘胶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男装针织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整体及条款解读
- 村光伏发电申请书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课件
- 施工现场专项消防安全检查表
- 如何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模拟英语试卷
- 钢结构厂房吊装安装监理控制要点演示文稿
-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的快速评估方法
- Topic+1+Personal+information(个人情况)-2023年中考英语话题复习精美课件
- 2023年高考数学大招9蒙日圆及其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