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_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_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_第3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_第4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一范进;事件一中举。

2.读下面的一副对联,它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

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

锦上添花。

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范进中举

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预习交流

L关于作者。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附生平:吴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

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

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

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

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

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

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

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关于《儒林外史》。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

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

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

画。

3.关于本文背景。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

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

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

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

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

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4.关于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

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院试(县级考试、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

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省级考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

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国家级考试)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蜴进

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

孔孟之道。

5.检查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H1(he)作挥(yi)带挈(q⑻学公(xidng)牌醺(xun)行事(hang)

冷亲(zhdng)M(tian)垩元(yd)解元(ji。)峰(cui)绢(wdn)

桑样(zi)盯敞(xudn),子(ding)型病(zhud)商哮)(zhu6)

(2)区别词意。

①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摆架子)

②宗师说我火候已到(指写文章的功夫)

③叫浑家把肠子煮了(妻子)

④凡事要立起个峥来(规矩)

⑤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箧—(指教书的处所)

⑥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拿给,送给)

⑦屠户……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顾虑)

⑧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很少)

⑨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家乡)

⑩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结交)

三、整体感知

1.指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2段):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段):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四、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故事梗概。(PPT)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中举[前--范进贫困、卑微

[后--范进发疯、众人奉承

第二课时

一、前课检测(PPT)

二、研读课文内容

(-)范进中举前后概况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明确:中举前:屠户贺喜、范进借钱;中举后: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拜。时间顺序

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填表格PPT)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该人物形象。(填表格PPT)

明确: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

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价的性格跃然纸上。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奉承,

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2.典型细节分析。(12段)

下文动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房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

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

拳头缱了回去,往腰里搔……

明确: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3.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明确: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

党营私之风盛行。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帮忙。

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小结: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

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4.精彩片断赏析(齐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开头到“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描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

第二层:“众人大眼望小眼”到结尾。描述范进发疯后众人的反应。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明确: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昏厥一一疯跑一一跌倒一一疯走集上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明确: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因为一旦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能改变。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明确: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

进的脑海。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明确: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达到如痴如狂、不顾一切的地步,但他大半生屡试不中,

贫穷落魄,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一旦中举苦苦追求一生的梦想突然实现,这种思想

意识上的强烈反差使范进一下子不能适应过来所以会发疯。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

害。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明确:表明封建科举流毒已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结: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明确:

①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

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

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就往门外飞跑……作者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婉

曲,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范进可笑而又可怜的腐儒形象如在眼前。

②侧面烘托。“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

“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

5.总体感知范进的艺术形象。

明确: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

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

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

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6.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明确: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

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附:读过,《儒林外史》的人补充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得

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

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是重

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

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者对之的

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

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三、语言欣赏——重点语句解析

1.“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

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第1段)

明确: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

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

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2.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1段)

明确:“醺醺的”“横披”“腆”几个词语恰当地描画了胡屠户粗俗鄙劣的形象,读来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3.被胡屠户一口碎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第2段)

明确: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凸显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

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份性格。

“眸”这一动作描写将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态度恶劣、轻

蔑至极。

4.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第3段)

明确:此处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反映了封建社会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也为后面

范进中举后,邻居和张静斋的送东西形成对比作铺垫。

5.“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第8段)

明确:新中的举人老爷“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如此狼狈不堪,而胡屠户在

极短的时间里,反差如此之大,这些都令众人忍俊不禁。“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范进、胡屠户的

辛辣嘲讽。

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第8

段)

明确: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屠户的动作,突出了一向对范进蛮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敬畏,写出了

他的势利。

7.“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

写有何作用?(第9段)

明确:细节描写。“一路”“几十回”,说明在整个行程中胡屠户扯范进后襟的次数之多,讽刺味儿

更足。

一个“扯”字,充分表明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范进百般地奉承和逢迎。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价小人形象。

8.“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

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

才!”(第11段)

明确:胡屠户的这席话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言道破了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原因,点明了范进中

举前后地位的天壤之别。点明了人们的相互关系随着金钱地位的变化而转移。

四、表现手法

1.以高超的讽刺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连呼“我中了”,

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

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

俨然一副“贵人”嘴脸。

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

揭示。

2.前后鲜明对比。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谄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

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

地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人物语言个性化。

①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

②范进的几段疯话.....

③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4.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五、拓展延伸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