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因钛产业发达而使宝鸡这座城市被称为“中国钛谷”,其钛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20%以上,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A.钛为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C.原子的质子数为26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 B.b=6% C.c=17% D.d=8%3.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啤酒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4.已知O2与O3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单质硫主要以S8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不存在分子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5.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6.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7.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具有相同的A.硫元素质量 B.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 C.氧原子个数 D.分子个数8.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燃烧匙 B.烧杯 C.试管 D.蒸发皿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10.图甲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X=8B.锌的原子序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11.下列应用的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表示均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Al+3O2△2Al2O3化合反应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2Al(OH)3+6HCl=2AlCl3+6H2O复分解反应C.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D.比较铜和镁的活动性顺序:Cu+MgSO2=Cu+MgSO4置换反应12.某粗盐样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2000g溶液。取出10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A.41.8% B.42.7% C.60.7% D.83.6%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________(选填A、B或C)表示。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_______,收集氧气应选用____;如果实验时,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原因是________,若实验结束时,应______;(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F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填“a”或“b”)。15.某同学利用双氧水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探究某瓶没有标签的双氧水是否失效。实验操作现象A.取少量待测试液于试管中,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未复燃B.加热A的试管,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未复燃C.再取少量待测试液于右图的烧瓶中,连接装置后,加热。将带火星木条伸入右侧U型管内复燃(1)水槽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实验二):比较MnO2和CuO对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操作待测数据A.将5%的双氧水xmL与0.5gMnO2均匀混合相同温度,相同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B.将5%的双氧水8mL与0.5gCuO均匀混合(2)A中x的值为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测量O2的体积可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填装置字母)。16.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__g。(2)请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用序号作答,后同),并指出其中错误的操作_________。(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A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所取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D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撒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木糖醇化学式为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它不能被细菌分解,添加在口香糖里取代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糖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2)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3)木糖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多少?_____(4)76g木糖醇中含碳元素质量为多少g?_____18.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等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比上一种碳原子量的1/12,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现有一个未知原子的量为2.657×10-26kg,请你求出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与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2)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__________。(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A.2.40g镁粉、7.30gNaCl和28.00g铁粉B.2.40g镁条、7.30gNaCl和28.00g铁粉C.2.40g镁粉、8.76gNaCl和28.00g铁粉D.2.40g镁条、8.76gNaCl和28.00g铁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A、通过该单元格元素名称钛,钅旁,故为金属元素,选项错误,不选。B、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2,答案正确,故选B。C、原子序数=质子数=22,选项错误,不选。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选项错误,不选。2、A【解析】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3、C【解析】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食醋、啤酒、铁锅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详解】A、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错误;B、啤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D、铁锅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4、B【解析】

A、S8转化为S6、S4、S2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错误;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正确;C、单质硫是分子晶体,故错误;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时,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生成了二氧化硫,故错误。故选B。5、D【解析】

A、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选项A错误;B、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错误;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C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D正确。故选D。6、D【解析】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错误;C、有一种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所以不一定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故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

A、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故当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时,硫元素的质量不能相等,故A错误;B、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等,故含氧量相同的SO2和SO3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C、SO2和SO3的分子个数比为3:2时,含氧元素质量相同,故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相同,故正确;D、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SO2和SO3的分子的个数不可能相同,故错误;故选C。8、B【解析】

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A、燃烧匙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烧杯能进行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选项符合题意。C、试管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蒸发皿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故选B。10、B【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30=2+8+X+2,X=18,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0,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0,故选项说法错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C【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Al(OH)3+3HCl=AlCl3+3H2O,故错误;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并且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与硫酸铜不反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u+MgSO4=Cu+MgSO4,故错误。点睛: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12、D【解析】

解:500g溶液中含氯化镁的质量=1.2g÷×100%=4.75g,则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4.75g-1.2g=3.55g;500g溶液中含氯化钙的质量=2g÷×100%=5.55g,则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5.55g-2g=3.55g;500g溶液中氯化钠所含氯元素的质量=42.6g-3.55g-3.55g=35.5g,则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35.5g÷×100%=58.5g;则2000g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58.5g×2=117g;所以,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83.6%。故选D。【点睛】在解答本题时,由于泥沙质量不能准确确定,因此,不能根据粗盐质量减去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的方法求得氯化钠的质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HCl、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NaCl、NaOHAH2O【解析】

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说明A是盐酸,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B和C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是氢氧化钠。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说明甲中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和没有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钠;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A表示。若反应后溶液pH为7,说明此时是恰好反应,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水的分子。考点:物质的鉴别中和反应14、酒精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AC未等到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集气瓶收集前未装满水或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氧气时导气管未伸入到接近瓶底);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b【解析】

(1)②是酒精灯。(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D中的导气管应该接近集气瓶的底部,以排净空气,故选C。如果实验时,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原因是收集氧气过早或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氧气时导气管未伸入到集气瓶瓶底。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进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故氧气从b端进入。【点睛】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与空气的比较选择收集装置。15、让水蒸气冷凝过氧化氢没有失效8CD【解析】

(1)在加热时水会汽化,可能干扰实验现象,所以加入冰水的作用是让水蒸气冷凝;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进一步说明过氧化氢没有失效。(2)比较MnO2和CuO对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A中x的值为8;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量氧气的体积采用的是排水法,将排出的水的用量筒收集起来,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气体短管进长管出才能排出试剂瓶中的水,要将瓶内的水排出来,因此应该选择CD装置作为实验装置。16、广口瓶3.0②①⑤③④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BCD【解析】

(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0g;(2)配制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3)A.用生锈砝码称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不选;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