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_第1页
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_第2页
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_第3页
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_第4页
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管理手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实施教育处罚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引发了讨论。正确实施教育惩戒并有效认识其作用是一线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教育惩戒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量身定制,并根据其适合性适合教学。作为学生的导师,家长在家长惩戒这一特殊而敏感的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实施教育惩戒方面取得真正的成效,教师需要家长的合作和参与,以确保学生得到照顾和纠正,并有效地履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在实施父母惩戒的过程中,有必要促进形成家庭教育的局面。研究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况,对于探索教育惩戒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S市某学校小学,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该校的小学教师及学生家长参与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况展开了调查,探索小学教师在家庭参与下的教育惩戒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基于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小学低段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低段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存在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和态度缺乏一致、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缺乏一致、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缺乏家庭配合参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缺乏家校互信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因是社会缺少对教育惩戒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教育惩戒法律法规不完备、家长教育理念陈旧与能力缺乏、教师专业培训较少、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殊、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缺乏良好支撑和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不够深入。为解决当前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把握舆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教师把握好实施教育惩戒针对性、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切实落实教育惩戒工作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惩戒;小学低段AbstractEducationalpunishment,asanecessarymeansofeducationalmanagement,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students.Theissueofimplementingeducationalpenaltiesbyteachershaslongbeencontroversialandhassparkeddiscussionsinvariousfieldsofsociety.Correctlyimplementingeducationaldisciplineandeffectivelyrecognizingitsroleisamajorchallengefacedbyfrontlineteachers,aseducationaldisciplinecanbetailoredtodifferentclassesofstudentsandtailoredtoteachingbasedonitssuitability.Asmentorsforstudents,parentsplayaveryimportantroleinthespecialandsensitiveissueofparentaldiscipline.Inordertoachieverealresultsinimplementingeducationalpunishment,teachersneedthecooperationandparticipationofparentstoensurethatstudentsreceivecareandcorrection,andeffectivelyfulfilltheireducationalresponsibilitiestowardstheirchildren.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parentaldiscipline,itisnecessarytopromotetheformationofasituationoffamilyeducation.Studyingthe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byprimaryschoolteachersunderthebackgroundoffamilyschoolcoeducation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exploringtheoptimizationpathofeducationalpunishment.Asurveywasconductedontheparticipationofprimaryschoolteachersandparentsofstudentsinthe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inaschoolinScity,usingquestionnairesurveyandinterviewmethodsasthemainresearchmethods.Theproblemsandreasonsinthe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byprimaryschoolteachersunderfamilyparticipationwereexplored,an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implementingeducationalpunishmentforlowerlevelprimaryschoolteachersunderthebackgroundofhomeschoolcoeducationwereproposed.Researchhasshownthatunderthebackgroundoffamilyschoolcooperation,thereareproblemsinthe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byprimaryschoollow-levelteachers,suchasalackofconsistentunderstandingandattitudetowardseducationalpunishment,alackofconsistentimplementationmethods,alackoffamilycooperationandparticipationinteacher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andalackoftrustbetweenfamilyandschoolduringteacher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Throughanalysis,itisfoundthatthemaincausesarethelackofcorrectguidancefromsocietyonthepublicopinionori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incompletelawsandregulationsoneducationalpunishment,outdatedandinadequateparentaleducationconceptsandabilities,limitedprofessionaltrainingforteachers,specialpsychologicaldevelopmentstagesoflowerprimaryschoolstudents,lackofgoodsupportforteacherstoimplementeducationalpunishment,andinsufficientdepthintheconstructionofhomeschoolcooperativeeducationmodels.Tosolvetheproblemsofimplementingeducationalpunishmentforprimaryschoolteachers,fourstrategicsuggestionsareproposed:graspingpublicopinionorientation,improvinglawsandregulations,teachersgraspingthetargetedimplementationofeducationalpunishment,andschoolseffectivelyimplementingeducationalpunishmentwork.Keywords:Homeschoolcooperative;educationpunishes;lowerprimaryschoolstudents目录一、20808绪论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大众对教育惩戒的热议从未停止,因教师惩戒学生而引发的社会事件层见叠出。越来越多的教育惩戒行为遭受质疑,为摆脱“麻烦”而放弃惩戒的教师也不在少数。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教育惩戒的专门政策。为此,调查《规则》发布后小学阶段教育惩戒实施的现状,分析小学教师在实施惩戒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REF_Ref31079\r\h[1],惩戒针对性不强,家校对于惩戒的看法出现分歧,探索对低段小学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新路径,优化家校合作,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是必由之路。(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近年来,教育惩戒这一学术话题被反复讨论,专家和科学家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教育惩戒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仍有许多小学教师的处罚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们没有意识到教育惩戒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识,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理论支撑,深入解读教育惩戒的内涵,分析其实施的合理性,进一步丰富教育惩戒的理论内容,也鼓励许多教育工作者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做法,提升惩戒质量和水平,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现实意义教育惩戒问题引发的家长与学校的矛盾与冲突,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于缺乏家长的理解,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逃避教育惩戒。但教育学生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也需要履行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REF_Ref3741\r\h[2]。我国小学教师实施惩戒不仅需要法律保护,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从家校合作的角度探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惩戒,不仅可以激励教师有效地行使惩戒,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惩戒的教育效果,形成促进儿童思想品德发展的合力。因此,从家校合作的角度研究我国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惩戒问题及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体罚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摒弃。基于人权的观念,许多国家都通过了关于教育惩戒方法的详细规则。此外,这些国家的教育和惩戒方法已逐渐融入学校的日常课程和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并对我国的教育和惩戒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国外教师教育惩戒权立法化比较明显。许多国家已经对教育者实施教育惩戒作出了相对完备的立法规范,不仅使惩戒变得有法可依,同时也为我国研究有关教育惩戒的法律规制提供了价值参考。2.国内研究现状(1)学生我国学者对于教育惩戒问题的研究,大多将研究主体聚焦在中小学生群体上,针对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实证依托。但在人的一生中,小学低段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它在性格、智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与其他学段有着很大性质的区别。所以对其展开具体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当前对于小学教育惩戒的研究,缺少明显的针对性。对小学生群体实施惩戒的必要性分析不足,大部分研究的结论存在普适性,未能直接区分小学低段的教育惩戒与其他阶段教育惩戒的差异。(2)家校合作目前,当前主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育惩戒问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对教师惩戒的影响。毫无疑问,教育惩戒的内在问题更多地集中在教师群体上。社会、学生和家庭也是影响教师惩戒行为的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育惩戒最终能否获得公众认可REF_Ref4329\r\h[3]。因此,有必要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全面看待教育惩戒问题,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对教育惩戒的认同,有必要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惩戒。(四)文献综述教育惩戒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纠正的一种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育惩戒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惩戒作为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利益。尤其在小学低段阶段更加突出。随着家校合作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了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家校合作视。低段教育惩戒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一些研究探讨了教育惩戒的实施困境及教师应对策略,包括教师面临的挑战、心理压力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王忠美的研究《惩戒的艺术:小学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研究》就深入探讨了小学教师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策略。其次,一些研究关注了家长对教育惩戒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态度。比如雷雨昕的研究《小学生家长对教师教育惩戒的态度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就从家长角度出发,探讨了他们对教育惩戒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另外,也有研究从伦理学、法律等角度探讨了教育惩戒的实施问题及边界,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思考方式。家校合作在教育惩戒中是至关重要的。何晓丹提出从“对立”走向“共育”,提出了家校合作机制在小学教育惩戒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何粮丽和杨继婷分别从班主任和学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惩戒认知与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宋国蕊从关怀理论视域下,探讨了河北X小学教育惩戒问题与管理对策,丰富了家校合作视角下的研究内容。方芳的研究从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提出了一些改善教育惩戒的建议。陈志超审视了惩戒教育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对策,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李成则从家校合作的视域出发,对教育惩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靖树超则强调了思想品德课对于导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思想品德课的建议。最后,李思芸对小学教育惩戒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对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综合以上文献综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教育惩戒问题在小学低段教育中存在普遍,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这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思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针对家长对教育惩戒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此外,在教育惩戒的实施问题上,也需要更多法律、伦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加入进来,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一领域,为小学低段教育惩戒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策略。(五)核心概念界定1.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2.小学低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3.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教育惩戒不是惩戒,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REF_Ref5492\r\h[4]。(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图书馆、中国知网和电子资源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了解教育惩戒的内涵,了解国外教育惩戒的实施情况,阐明教育惩戒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依据REF_Ref5567\r\h[5]。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调查方法。通过制定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家长问卷,由导师审核、修订后发放至目标学校。充分了解当前小学低段教师教育惩戒落实情况,分析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困境及其原因。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是研究人员用来深入收集和分析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良好的案例研究可以有效地弥补实证调查的不足,为研究提供更具直观性的证据。本文除了发现实地调查中的典型案例外,还通过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等渠道收集家校参与教育惩戒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我们旨在再现教育惩戒中存在具体的学科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潜在的内在因素。二、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现状调査(一)调查对象的选择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调查教师50名,分别发放《小学低段教育惩戒问题调查问卷(教师卷)》教师卷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学生家长200人《小学低段教育惩戒问题调查问卷(家长卷)》,家长问卷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并选取3名班主任教师和5名学生家长进行访谈REF_Ref4329\r\h[3]。调查对象为小学一二年级班主任教师和相应班级的学生家长。选取50名担任过或正在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的教师。教师学历水平在本科的比例为60%,专科占比30%,研究生占比10%。教龄六年以上占比60%,六年以下占比40%。调查学生家长100人,三十岁以下占比30%,三十岁到五十岁62%,五十岁以上8%。家长受教育水平,本科占比40%,研究生占比10%,专科及以下占比50%。2.调查对象的选取缘由本次调查,选择河北省S市某区作为调查对象,首先主要是从典型性和代表性方面考量。一方面,S市某区作为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区,教师教育理念先进、家校合作程度深,教师及家长能较为理性客观的看待和使用教育惩戒,是本次调查的理想选择REF_Ref4329\r\h[3]。调查者曾在该区某小学实习,相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给予了极大支持,无论是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访谈对象的选择都能顺利进行。(二)校共育背景下小学低段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现状1.家校对教育惩戒认知与态度的分析(1)教师对《惩戒规则》的了解情况调查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文件的了解情况。在调查的有效问卷中发现,有4名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该文件,一般了解有33位教师,非常了解的教师人数为13名(图1-1),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知:小学教师对这一文件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但也不能否认大部分教师的关注度很高,只是个别教师对“教育惩戒”不敏感,这是对学生发展以及自身工作的一种不负责任。他们对“教育惩戒”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日后需要加强学习,理解文件内容的实质,否则会给教育惩戒的实施带来隐患。教师对《惩戒规则》的了解情况(图1-1)(2)家长对《惩戒规则》的了解情况调查家长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文件的了解情况。在调查的有效问卷中发现,有90名家长表示完全不了解该文件,一般了解有66位家长,非常了解的家长人数为44名(图1-2)。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知:家长对这一文件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但也不能否认少部分家长的关注度很高。这有碍家校配合实施教育惩戒。家长对《惩戒规则》的了解情况(图1-2)2.家校合作背景下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具体情况的分析教师实施惩戒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学生家长的影响,学校领导的的影响,社会舆论的影响,学生负面情绪的影,96%的教师认为以上四点有关。70%的教师认为惩戒实施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家长的影响(图2-1)。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影响因素(图2-1)同时,教育惩戒也存在诸多困难,家长不配合,学生年龄太小无法理解惩戒的概念对于教育惩戒的层次划分不明确,低学段针对性较差。缺少相应的教师培训,在发生家校冲突时没有合理的调节平台等都是教师施行教育惩戒的困境。对于教育惩戒,70%的教师认为家长可以基本配合,有20%的教师认为家长完全配合,10%的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图2-2)。这也为教师施行惩戒设置了的障碍。教育惩戒时家长的配合程度(图2-2)3.家长配合教师参与教育惩戒程度的分析对于惩戒80%的家长愿意配合学校共同完成教育,14%的家长一般配合,6%的家长不愿配合(图3-1)。家长配合配合教育惩戒的程度(图3-1)对于教育惩戒的理解,76%的家长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80%的家长认为对失范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是有必要的。90%的家长认为教育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同REF_Ref7373\r\h[6]。影响与学校合力完成教育惩戒的影素,对政策法规不了解,教师可信度不强,孩子太小惩戒不利于成长,倡导爱的教育,反对惩戒,惩戒方式不适合等都是家长顾虑的因素,其中孩子太小惩戒不利于成长这一点80%的家长赞同。与教师沟通不及时,当出现惩戒问题时,50%的家长没有积极主动的与教师沟通,40%的家长会在多次反映老师惩戒的问题,才会与教师沟通。4.小学低段教育惩戒的差异性分析在实施惩戒时小学低段学生和其他学段的主要差异,90%的教师选择了方法不同和态度不同,对于实施程序不同仅有30%的教师认同。影响教师惩戒低段小学生的方式,学生犯错性质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惩戒方式,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惩戒,学生的年龄差异选择不同的方式惩戒绝大多数教师都赞同REF_Ref8454\r\h[7],但是学生的成绩不同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惩戒仅有20%教师赞同。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实施惩戒时,80%的教师会使用点名批评和罚站,20%的教师会使用轻微体罚,50%的教师使用当众检讨的方式。对于学生家长,90%的家长可以接受点名批评,50%的家长可以接受罚站,20%的家长可以接受当众检讨和轻微体罚。5.建议分析(1)教师建议通过问卷和访谈60%的教师提到了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教师与家长之间实现互信,减少分歧。教师也要有针对性的对于低段小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惩戒,并接受相关培训。在访谈中教师着重提出要明确惩戒的目的。惩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惩戒而惩戒。因此,在实施惩戒时,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过于严厉的惩戒方式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温和的方式来达到惩戒的目的,如口头警告、书面检讨、完成指定任务等。这些方式既能达到惩戒的目的,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把握好惩戒的时机和度。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错误程度和性质来决定是否需要惩戒以及如何惩戒。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的表现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2)家长建议教师在惩戒学生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比如,应该先了解学生的行为,确定其是否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或教师的指令。在惩戒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说明其行为的不当之处,并告知学生将会受到何种惩戒。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接受惩戒,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教师应当注重惩戒的方式和程度。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过于严厉或过度的惩戒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选择适当的惩戒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冷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当学生受到惩戒时,教师应当及时与家长沟通,说明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惩戒中来。三、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小学低段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1.对教育惩戒认知程度存在差异(1)教师由于小学教师缺乏法律意识,对教育惩戒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有限,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不清,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甚至可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健康、积极的学习方法意识和心理对教育惩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教师的进一步访谈表明,大多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政策和法律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他们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足够了,不需要花时间进行专业学习。(2)家长学生家长对教育惩戒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有限,惩戒意识不足。他们无法掌握教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合理实施惩戒。家长们急于保护自己的孩子,未能对学生单方面的不满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老师骂我们。面对没有基于法律理解的惩戒问题,有一种片面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感。2.教育惩戒中缺乏互信(1)家长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不信任由于历史的原因,家长们从那时起亲身体验到了被老师惩戒的感觉和老师的教育地位。在那个时候,像打手掌、罚抄十几次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对于当时的这群家长来说,其实还有一些阴影。如今,当这些家长用过去的习惯去面对现在的老师教育和惩戒,以及双方的“家校合作”时,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访谈中,许多家长明确表示,他们不能接受老师对学生使用体罚,即使只是轻轻的拍打。另一方面,一些老师无意中的言行、表情和态度也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从而导致家长对老师的怀疑。目前,由于追求物质利益而产生的虚假报道加剧了家校之间的误解,如果存在此类问题,家庭和学校必须及时沟通和和解。(2)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过分关注如果他们的孩子被认为“表现不好”,他们担心老师可能有偏见,无法公正地惩戒他们。社会上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度体罚的事件,这也加剧了家长的心理担忧。一些家长素质较差,由于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他们不愿意受到惩戒,也不支持学校教师惩戒学生。他们认为惩戒性教学会损害学生的自尊。甚至因为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一点点惩戒就立刻不依不饶跑到学校理论,为孩子强出头无理争三分,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孩子承受了天大的委屈,冲动地对当事教师开始了穷追猛打。3.差异性惩戒的缺失,缺少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惩戒规范学生接受一定的惩戒,具有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小学低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无法理解一些惩戒方法的深层含义。教师的教育惩戒也缺乏艺术性,也没有因人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如果在惩戒之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教育状况和其他信息,教育惩戒的效果反而达不到预期。其次,情境的时机和语言态度也是教师在实施惩戒时应该仔细考虑的部分。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惩戒,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老师的严厉态度,对惩戒的内容有抵触情绪,或者不想在同龄人面前丢脸,因为他们认为老师没有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不高兴。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实施惩戒的方式相对不恰当。首先,教师惩戒学生的方式相对统一,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点名批评和罚站。忽视学生不当行为的是否严重,和学生是否能理解为什么受到惩戒。4.家校间沟通的匮乏教育惩戒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配合的活动,需要家校双方互相理解,形成教育惩戒理念上的共识,共同育人。调查中显示只有少数教师会在学生屡次惩戒无效后主动联系家长,沟通情况。少数的家长平时会主动和学校教师联系。说明家校双方对学生的情况关心远远不够,缺乏协作意识。一方面,一些“放任自流”的家长对孩子的事情不够关心,导致老师的教育和惩戒被孤立和帮助,或者盲目相信学生自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盲目相信孩子的话,不能通过老师掌握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老师们对沟通的态度相对消极,许多老师在访谈中表示,在一些教育理念上,家庭和学校关于教育惩戒的分歧是很难解决的。由于性格、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方法和态度上不容易统一。正是由于双方沟通不畅,教育和惩戒无法有效地进行。(二)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缺乏正确的社会导向新闻媒体作为传播速度极快、传播影响力极高的信息媒介,当其以有失公允的态度片面地报道教师教实施育惩戒的不实信息时,不仅将教育惩戒困在舆论漩涡中,也给公众留下了负面印象。与此同时,这也将加剧目前教育惩戒所面临的困难。社会上一些无良媒体在报道与教育惩戒有关的例子时,往往夸大教师惩戒学生的负面影响。他们甚至可以使用极具挑衅性的言论,在没有完全了解的真实情况之前,导致公众误解惩戒的真相,导致网民对教师进行言语攻击。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对教师群体的社会形象进行了强烈的诽谤和诋毁。同时,也造成了教育惩戒的负面舆论氛围。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负面评价增加了教师惩戒学生的压力,导致在惩戒学生的不良行为时犹豫不决,甚至产生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想法,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教育惩戒法律法规不完备《规则》的出台首次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定义,规定了教师实施惩戒的范围,从划分了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程度等级给教育惩戒可实施的惩戒方式REF_Ref9322\r\h[8]。同时,对七类不当教学行为进行了细化,不得实施这些行为。并规定了可实施的惩戒方式以便为教师实施教学惩戒提供依据。支持法规的可行性。然而,这些规则在具体实施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难以确保教育惩戒的实施。3.家长教育理念陈旧尽管与教师相比,家庭对子女的养育负有重大责任,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总是限制了父母参与教育惩戒的程度。一些父母在参与对孩子的抚养和配合教师进行惩戒时,无法根据孩子错误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惩戒,或者对孩子的惩戒只是表面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惩戒效果。正是因为父母无法专业地参与教育惩戒,家庭无法与教师合作实施教育惩戒,也无法在家同步监督和教育儿童。不教育惩戒的连续性无法保证,其真正有效性也无法实现。4.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培训不足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把握仍是依靠教育经验的积累或借鉴,缺少来自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在组织指导培训方面的不足,也表明学未能真正承担起教育惩戒的落实工作。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而惩戒是必要的手段之一。教育惩戒的实施可能受到技术知识和技巧的限制。有些教师可能过于依赖权威,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教育理论背景。这种倾向可能导致沟通障碍,进一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当惩戒变得难以执行或被误解时,它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从而削弱其效果。教师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和反应可能因个人背景、情感状态和环境因素而异。如果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惩戒方式,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不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学校对惩戒方式的培训和支持不足也可能限制教师的专业发展。5.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期特殊小学低学段的学生们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初步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我认知往往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其次,这个阶段的学生们也面临着同伴关系的问题。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并试图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交往能力往往不够成熟,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此外,一些学生还会因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自卑和焦虑的情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交往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6.家校合作不理想首先,关于家长和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在教学实践中,父母惩戒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也支持教师以适度和合理的方式行使惩戒权。为未来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实施教育惩戒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和教师仍然混淆了惩戒和体罚的概念,这也是由于一些教师在实践中滥用教育惩戒。实施教育惩罚的后果是教育系统的混乱及其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简单粗暴的后果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家长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干预最终导致家校冲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对教育惩戒的误解也直接影响到家庭参与教育惩戒的意愿REF_Ref9580\r\h[3]。另一方面,家庭参与教育惩戒的意愿较强,学校也欢迎家长的参与。调查结果还证实,家庭参与教育惩戒对改善学生不当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很少有家庭真正参与教育惩戒的过程,父母以勤奋工作和其他事项为理由。对于学校,教师也将家长排除在教育惩戒之外。家庭参与教育惩戒目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参与者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情况,并与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如果没有适当的惩戒措施,所获得的结果只是短期的纠正,很难真正彻底地扭转学生的不当行为REF_Ref9580\r\h[3]。四、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低段教育惩戒的策略(一)注重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引导舆论的关键。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有助于促进积极的舆论氛围,促进积极的社会氛围。如何纠正全社会对教育惩戒的误解,正确认识实施教育惩戒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有益影响,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凝聚社会共识,为在家校共育中实施教育惩戒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宣传教育惩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社交媒体必须促进教育和惩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社会舆论对教育惩戒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目前,公众对教育惩戒概念的理解并不全面,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于教育惩戒的争议声音。新闻媒体都必须着力提高群众对青少年教育惩戒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认识,创新社会传播渠道方式,以各种人民群众都易于接受到的媒介形式广泛普及贯彻和深化宣传未成年人教育惩戒相关理念,形成有利于积极的正确宣传的社会舆论导向,提高促进全媒体社会组织对未成年教育惩戒活动合法性程度和社会合理性度的认识。2.宣传家校共育实施教育惩戒的重要性社交媒体必须宣传家庭学校的合作实施教育惩戒的重要性。作为对孩子负责的第一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不能让孩子在没有管教的情况下恣意妄为,提高家庭学校联合教育重要性的先决条件是家长注意家庭合作对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不同于计划中的学校教育。虽然家庭教育更直接,但事它为儿童提供没有计划的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管教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必须认识到自己在管教孩子方面的重要性,不应过度依赖老师。相反,有必要与教师一起教育儿童,并在与教师保持积极沟通的同时,与教师商定同步的纪律规范,以便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能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并确保教育惩戒的完整性。(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生各种学生触犯纪律的行为,这深刻地表明了教育惩戒的必要性。目前,通过公布规则,教育惩戒的实施已经合法化。教育惩戒正式成为我国教师和学校可以行使的法律权威,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然而,为了明确教育惩戒的法律地位,仍有必要从《教育法》和《教师法》入手,增加适当的教育惩戒条款,为建立教育惩戒法律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REF_Ref9946\r\h[9]。同时,学校在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校规校规,确保教师能够按照法定程序公平合理地实施教育惩戒。国家教育部门不仅应通过立法承认教育惩戒,还应及时审查规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惩戒的分类和界定,明确惩戒和非惩戒之间的界限,统一分配针对不同教育情况实施的教育惩戒标准,建立有效的教育和教学管理系统,为规范教师的实际行为提供便利。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督和终止制度,完善教育惩戒的法律程序,监督教师的行为,为教师的责任建立法律基础,处理纪律纠纷,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系统而详细的教育和惩戒制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每一步都可以遵循必须遵守的法律,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公平、公正和认可的教育惩戒。(三)提升教育惩戒的水平和针对性教师必须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惩戒方法。惩戒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类型,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在实际课堂上独立的学生。他们不仅是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而且又有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一些学生活泼开朗,而另一些学生则害羞敏感;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家长陪同,而另一些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佳或在家中经历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会影响教师对教育惩戒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理论,儿童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能力发展按阶段又分为前后三个主要水平层次和前后六个重要阶段,处于此不同发展道德水平中的儿童普遍具有各自不同水平的普遍道德观念意识和法律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教育惩戒,把握其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实现有针对性的惩戒,以适当的惩戒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正确发挥惩戒的教育效果。(四)呵护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健康,把握惩戒的温度小学教师在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时,特别是在学生受到惩戒后,缺乏对学生进行关心教育惩戒的能力。受惩戒的学生通常会犯错误,这可能是由于无知或一时冲动。老师应该善于识别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注意惩戒的有效性。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有很强的关爱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有关教育和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特征,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各种技能。此外,小学教师可以使用观察和其他方法记录学生在受到惩戒后的表现,甚至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五)学校落实教育惩戒在儿童教育问题上,惩戒不能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单一平台。家庭和学校都必须集中力量参与学生的教育惩戒中。家长必须端正教育态度,摒弃对家长惩戒的误解,积极参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与家长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积极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惩戒的意识,并支持他们掌握适当的惩戒方法。赞赏家庭参与教育惩戒,这样可以使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得到良好执行。一方面,让家长积极制定校规、班规等。在协商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和合理表达需求,帮助学校制定全面、适用性强的校规和班规。另一方面,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发挥好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孩子受到老师的惩戒,家长应立即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他分析受到惩戒的原因REF_Ref10426\r\h[10],及时提供心理建议,并与老师保持沟通,讨论孩子受到惩戒后行为矫正的有效性。为了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校需要办好家长学校,组织一系列关于教育和惩戒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和课堂,做好家校教育,培养家长,正确理解教育惩戒。在教育惩戒问题上,家庭和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争取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充分提高家庭参与教育惩戒的水平。由于父母不是专门的教育者,很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给予有效的指导。因此,学校必须通过召开家长会议、成立家长委员会或成立家长学校来指导家庭教育。家长必须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学校应开展培训、研讨会、案例研究等形式的工作,渗透到家校公众中,让家长准确理解“规则”的要求和相应的校规。通过家庭学校的讨论,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只有充分认识家庭参与教育惩戒,才能在家庭学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框架内,建立教师有效实施教育惩戒的新机制。五、结语教育惩戒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育管理工具,家校合作是家庭和教师参与实施教育惩戒的正确途径。应采取特别措施来重视惩罚低年级小学生。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问卷数据,在家校合作视野下对小学低段学生教育惩戒的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以S市某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小学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教育惩戒方面的问题以及成因。最后,对小学教师实施基于家校合作的教育惩戒提出了几点战略建议。本研究的问卷深度和访谈内容有待进一步发展,样本选择也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小学教师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措施仍需改进。作者将进一步加深对家校合作理论和社会上出现的实际案例的理解,深入解读我国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并努力完善和纠正本研究的不足。参考文献方芳.小学教育惩戒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教育报刊社.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讨会暨第十期行知纵横教研论坛研讨会论文集.江西师范大学;,2023:9.DOI:10.26914/kihy.2023.084550.陈志超.对惩戒教育现实困境的审视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07):76-78.李成.家校合作视域下教育惩戒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DOI:10.27159/ki.ghzsu.2021.001533.靖树超.思想品德课应加强导行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观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5):33.李思芸.小学教育惩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DOI:10.27312/ki.gshsu.2022.000298.朱丽新.浅议学生管理中的惩戒教育[J].科技资讯,2011,(02):176.DOI:10.16661/ki.1672-3791.2011.02.126.李颖慧.小学阶段教育惩戒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21.DOI:10.27190/ki.gjzsc.2021.000320.李莹.“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困境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22,(29):49-53.任海涛.“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5):21-29.DOI:10.19503/ki.1671-6124.2019.05.004.宁林娇.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农村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反刍思维和心理弹性的作用及干预[D].广西师范大学,2023.DOI:10.27036/ki.ggxsu.2023.001806.何晓丹.从“对立”走向“共育”:小学教育惩戒中的家校合作机制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685/ki.ggnsf.2023.000077.王忠美.惩戒的艺术:小学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685/ki.ggnsf.2023.000136.何粮丽.尺度与温度:小学班主任教育惩戒的认知与行为分析[D].赣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685/ki.ggnsf.2023.000585.杨继婷.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3.DOI:10.27332/ki.gshzu.2023.001165.宋国蕊.关怀理论视域下河北X小学教育惩戒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23.DOI:10.27103/ki.ghebu.2023.002144.许新.小学教育惩戒权的家校观念差异研究[D].江苏大学,2023.DOI:10.27170/ki.gjsuu.2023.000371.刘慧超.通辽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惩戒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DOI:10.27228/ki.gnmmu.2023.000507.王琦.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实施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23.DOI:10.27262/ki.gqdau.2023.002638.孙爽.小学阶段教育惩戒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DOI:10.27757/ki.gmd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