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1页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2页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3页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4页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14Mg24Cl35.5 Ag10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3分)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持续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化。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共同达成了“阿联酋共识”,该协议首次呼吁各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2.(3分)某同学配制3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消毒杀菌,如图操作中,待纠正补充的一项是()A.取药品 B.称量 C.溶解 D.贴标签3.(3分)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是化学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然气经压缩后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变小——水分子运动到浓硫酸中去了 C.铝比铁的活泼性强——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铁原子得电子能力更强 D.盐酸与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共同的氢离子4.(3分)对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油污易溶于洗洁精B将堵塞的花洒浸泡在白醋中除去水垢醋酸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物质反应转化为可溶物质C在钢制金属工具表面刷漆或涂油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工具锈蚀D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N2的性质比较稳定,且不能供给微生物呼吸A.A B.B C.C D.D5.(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将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丙>乙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D.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若有固体析出,析出的固体中肯定有乙和丙,不会有甲6.(3分)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反应时的微粒变化过程简化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7.(3分)已知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代表氯酸钾,c代表氧气 B.t1时刻,加热的固体中开始产生二氧化锰 C.t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 D.t3时刻,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均分解完全8.(3分)在烧杯中盛放含有MgSO4和HCl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2种溶质 B.b~c段反应过程中只生成1种沉淀 C.原混合溶液中MgSO4和HCl的质量之比为180:73 D.可计算出最终生成沉淀总质量m的值为40.7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6分)9.(7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早餐食用的熟鸡蛋、咸黄瓜、烤馒头、小米粥。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2)某同学踢足球时脚被擦伤了,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打扫厕所常使用洁厕灵。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清洗厕所时,洁厕灵不能与大理石地砖接触。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0.(7分)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图是综合利用海水制备一些产品的流程。(1)步骤①中操作a的名称是。(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③、④、⑤发生的反应涉及的反应类型有(选填编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7分)已知A、B、C、D、E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铜溶液中的一种、通常状况下E为气体。五种物质相互关联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1)物质E的化学式为。(2)物质B属于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3)反应③的特征现象为。(4)A与D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从端(选填“a”或“b”)通入。(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利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气体用于如图2所示实验,在图1中可选择装置收集。收集满气体后,关闭C装置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选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4)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四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若观察到试管内液体澄清,未见沉淀,原因是。13.(8分)某化肥包装袋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表。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化肥的纯度,取12.5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沉淀质量为28.7g。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氯化铵NH4Cl净重25kg纯度≥92%××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3分)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持续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化。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共同达成了“阿联酋共识”,该协议首次呼吁各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解答】解: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B。2.(3分)某同学配制3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消毒杀菌,如图操作中,待纠正补充的一项是()A.取药品 B.称量 C.溶解 D.贴标签【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高锰酸钾溶液、0.1%,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3.(3分)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是化学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然气经压缩后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变小——水分子运动到浓硫酸中去了 C.铝比铁的活泼性强——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铁原子得电子能力更强 D.盐酸与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共同的氢离子【解答】解: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变小,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浓硫酸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铝比铁的活泼性强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更强,故选项解释错误。D、盐酸与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共同的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4.(3分)对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油污易溶于洗洁精B将堵塞的花洒浸泡在白醋中除去水垢醋酸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物质反应转化为可溶物质C在钢制金属工具表面刷漆或涂油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工具锈蚀D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N2的性质比较稳定,且不能供给微生物呼吸A.A B.B C.C D.D【解答】解:A、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A错误;B、醋酸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及氢氧化镁反应,故B正确;C、在钢制金属工具表面上刷漆或涂油,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工具锈蚀,故C正确;D、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因为氮气性质稳定,且不能供给微生物呼吸,故D正确。故选:A。5.(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将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丙>乙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D.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若有固体析出,析出的固体中肯定有乙和丙,不会有甲【解答】解: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能确定,故A错误;B、t2℃时,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t3℃,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丙=乙,故B错误;C、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甲>乙>丙,故C正确;D、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乙、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但是三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若有固体析出,析出的固体中可能有乙和丙,不会有甲,故D错误。故选:C。6.(3分)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反应时的微粒变化过程简化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微观过程表示如下:。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2=1:1,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物均为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是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存在化合价的改变,选项说法错误;D、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7.(3分)已知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代表氯酸钾,c代表氧气 B.t1时刻,加热的固体中开始产生二氧化锰 C.t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 D.t3时刻,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均分解完全【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c表示氯化钾,选项说法错误;B、t1时刻是高锰酸钾分解的过程,加热的固体中开始产生二氧化锰,选项说法正确;C、t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产生氯化钾,选项说法正确;D、t3时刻,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质量均为零,即均分解完全,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8.(3分)在烧杯中盛放含有MgSO4和HCl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2种溶质 B.b~c段反应过程中只生成1种沉淀 C.原混合溶液中MgSO4和HCl的质量之比为180:73 D.可计算出最终生成沉淀总质量m的值为40.75【解答】解: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点对应溶液中有氯化镁、硫酸镁2种溶质,故A正确;B.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b﹣c段只发生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的反应1个反应,所以b﹣c段产生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镁,故B正确;C.由图可知,0﹣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硫酸钡质量为23.3g;设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m,消耗硫酸镁质量为z,Ba(OH)2+MgSO4=BaSO4↓+Mg(OH)2↓171120233m×100gz23.3g=,m=17.1%;=,z=12g;设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n,Ba(OH)2+2HCl=BaCl2+2H2O17173100×17.1%n=,n=7.3g;由图可知,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设反应生成硫酸钡质量为x,氢氧化镁质量为y,硫酸镁质量为w,Ba(OH)2+MgSO4=BaSO4↓+Mg(OH)2↓1711202335850g×17.1%wxy,x=11.65g;=,w=6g;=,y=2.9g;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MgSO4和HCl的质量之比为(12g+6g):7.3g=180:73,故C正确;D.根据C分析可知,m=23.3g+11.65g+2.9g=37.85g,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6分)9.(7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早餐食用的熟鸡蛋、咸黄瓜、烤馒头、小米粥。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熟鸡蛋。(2)某同学踢足球时脚被擦伤了,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2H2O22H2O+O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打扫厕所常使用洁厕灵。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清洗厕所时,洁厕灵不能与大理石地砖接触。原因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解答】解:(1)熟鸡蛋富含蛋白质,咸黄瓜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烤馒头富含糖类,小米粥富含水和糖类;故答案为:熟鸡蛋;(2)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10.(7分)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图是综合利用海水制备一些产品的流程。(1)步骤①中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3)步骤③、④、⑤发生的反应涉及的反应类型有BD(选填编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答】解:(1)步骤①中操作a把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步骤②中,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3)步骤③(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是复分解反应)、④(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复分解反应)、⑤(通电时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是分解反应)发生的反应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BD。11.(7分)已知A、B、C、D、E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铜溶液中的一种、通常状况下E为气体。五种物质相互关联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1)物质E的化学式为CO2。(2)物质B属于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金属。(3)反应③的特征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4)A与D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物质E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物质B是铁,铁属于金属。(3)反应③是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特征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4)A与D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答案为:(1)CO2;(2)金属;(3)产生蓝色沉淀;(4)H2SO4+2NaOH=Na2SO4+2H2O。12.(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A(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从b端(选填“a”或“b”)通入。(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利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气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