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加固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1页
结构加固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2页
结构加固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3页
结构加固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4页
结构加固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梁板柱拆除工程 26.1.1梁板柱拆除工程安排 26.1.2拆除施工准备 36.1.3拆除工艺及设备选择 46.1.3.1辅助切割工具 46.1.3.2切割砼块吊装及运输方案 66.1.4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76.1.5拆除施工安排 126.1.5.1拆除内容及原则: 126.1.5.2施工组织 126.1.5.3施工顺序 126.1.5.4施工进度安排 136.1.6技术准备 136.1.7环境控制及安全支撑 136.1.8拆除注意事项: 136.2钢筋混凝土施工 146.2.1钢筋工程 146.2.2混凝土工程 176.2.2.1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关键工序 176.2.2.2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186.2.3模板工程 186.3混凝土加大截面法施工: 196.3.1细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区别 196.4粘钢法加固施工: 196.4.1粘钢加固流程: 196.4.2施工方案及顺序: 196.4.3粘钢结构胶粘贴材料介绍: 206.4.4施工质量检验 216.4.4.1主控项目 216.4.4.2一般项目 226.5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 226.5.1材料选择及标准 226.5.2工艺流程 226.5.3具体施工步骤: 226.5.4材料介绍: 236.5.5施工质量检验 236.5.5.1主控项目 236.5.5.2一般项目 246.6后植钢筋施工: 256.6.1锚固钢筋材料: 256.6.2植筋施工工艺流程: 266.6.3施工具体步骤及措施: 266.6.4钢筋密集区域等植筋难度大的部位施工措施: 276.6.5植筋材料介绍及质量保证: 276.1梁板柱拆除工程6.1.1梁板柱拆除工程安排根据图纸要求,本工程拆除工作量较大,安排好拆除工程是完成本改造项目的重要工作,从本方案横道图进度计划也可以看出本工程的拆除工序是关键工序,牵涉到整体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等方面。要求专业分包计划进场后首先安排新增电梯井道梁板拆除工作,随后安排新增变形缝及学术报告厅板拆除工作,为保证安全,拆除原则由上至下进行。为加快进度和兼顾周围环境,拆除工作安排在小区物业允许的白天工作时间段进行,垃圾外运安排在其它时间段进行。拆除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建筑物状态,避免野蛮施工和盲目施工,尽量减少噪音和灰尘污染,施工现场要木工板密闭围挡,随时喷洒水雾降噪,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本项目拆除或切割范围详见下图:6.1.2拆除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切割、剔凿工人10人,壮工8人;2、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拆除工序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细技术参数用量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进场时间用途1风镐台6详见进度计划拆除2自卸汽车辆1详见进度计划渣土清运3手工锤把10详见进度计划细部拆除4錾子支6详见进度计划细部拆除5撬杠根10详见进度计划细部拆除6水平仪台1详见进度计划测量放线7氧气乙炔切割机台4详见进度计划拆除8配电箱套3详见进度计划项目提供(自费)6.1.3拆除工艺及设备选择6.1.3.1辅助切割工具1)喜利得HILTI-DD200钻石钻孔机(水钻)钻孔直径25-400mm最佳:50-250mm电压110/230V功率2600W输入电流11.3A无负载转速1档320r.p.m2档550r.p.m3档1120r.p.m直径范围202-400mm102-182mm25-97mm重量(马达)12.7kg2)HILTITE76电锤额定功率1300w工具重量1.0kg钻中等硬度的混凝土直径20mm:360mm/min凿中等硬度的混凝土墙时的凿破速度575cm3/min本工程采用的主要切割设备为:金刚石链条锯系列搭配钻孔机。主要工作性能参数为:钻石链条锯: 纯切割速度:40~60分钟/断面每平方;安装时间:20~40分钟/次6.1.3.2切割砼块吊装及运输方案1)切割砼块吊装方案:本工程切割范围主要包括各楼层楼板孔洞。砼构件依次逐块切割后,采用手拉葫芦进行吊装,手拉葫芦将砼块拉紧后缓慢放落至下一层楼板面。为了确保吊装施工的安全,必须先对手拉葫芦、钢丝绳、及吊装板进行严格检查,手拉葫芦有损坏、钢丝绳有断丝、吊装板有裂纹均不得继续使用。因切割块每块重量在300-400公斤左右,故手拉葫芦采用2吨葫芦,钢丝绳采用12#绳索,配套12#卡环使用。两个吊点一边距混凝土块外边约15CM,另一边则居中布置。砼块吊装施工时,预先在切割砼块上部安装吊装支架,再采用手动葫芦吊装放落至下一层楼板面。吊装支架随着切割部位的平移而改变,吊装前必须保证化学锚栓达到设计强度。吊装支架采用20号工字钢制作而成,吊装支架高度为1m,长度根据孔洞实际尺寸确定,采用化学锚栓的方式固定在板面。混凝土块吊装示意图为了防止切割砼块在切割过程中松动突然塌下造成安全事故,在砼切割前还必须先用钻孔机对每个切割单块钻吊装孔,然后用钢丝绳及手动葫芦固定在吊装板或吊装支架上,并拉紧绑牢。切割混凝土块垂直吊落在下一层楼板面上后,平移分散放置。切割周边原结构钢筋按设计要求需部分预留的,必要时采用人工打凿或液压钳对砼进行破碎,不得损坏预留钢筋。砼切割及吊卸施工过程中,严禁上下交叉作业,施工人员必须在安全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2)切割砼运输方案切割砼块吊卸至本层楼板面后,必须立即先平行运输至施工作业面安全线以外,然后进行破碎,装袋后通过垂直施工电梯将混凝土块运至一楼指定堆场,将混凝土直接装运上垃圾车,最后运至指定弃渣场。6.1.4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从供电所指定的配电间引出临时用电接驳点,按室外自身需求设置用电电箱直至末端的用电器,室外专业电箱需提供给相关其他分包人使用。(1)施工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逐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2)配电箱定型化,封闭围护、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器材、验收合格牌、电路图等符合要求,必须上锁,设有专人管理,定期巡检。(3)电缆选用埋地敷设、桥架和架空的形式;电缆不能固定在外架上;(4)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连接、漏电保护等配电装置符合规范要求,外电线路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5)潮湿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1)电气设备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保护接地现场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2)保护接零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除了总箱处外,其它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得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且PE线不得通过工作电流。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且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允得对一部分设备采取保护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保护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3)设置漏电保护器①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至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②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③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④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⑤总配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⑥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⑦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4)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五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应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制供电。②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③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区域,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④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禁止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⑤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⑥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⑦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5)电气设备的安装①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②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③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④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排列整齐,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紧混用和相互代用。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⑤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⑥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⑦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卷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⑧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⑨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6)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①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②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业电工负责。③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④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⑤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⑥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⑦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⑧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⑨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⑩配电箱、开关箱得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7)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①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作用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括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②电缆线路应采用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③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选择,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放水、防腐。架空敷设应采用无铠装电缆。④架空电缆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电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直距地不得小于2.0m。⑤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⑥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8)照明灯具①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②照明线路布线整齐,室内安装的固定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2.5m。③现场照明线路,必须为橡胶套软电缆或塑料护套线,还应固定在绝缘环上,并应分开敷设,穿过墙壁时应套绝缘保护管。④照明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挂在金属架上,在脚手架上空敷设临时照明时,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⑤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⑥使用行灯应符合下列要求:电压不得超过36V;应有保护罩;行灯的手柄应绝缘良好,且耐热、防潮;行灯的电源线应采用橡胶套软电缆。⑦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2)机械设备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使用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取得使用许可证。此许可证必须附着于相应的施工机具上,直至使用完毕,复印件留现场安全管理部门备查。定期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留现场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查。施工作业前,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各机械进行空载运转,发现不正常时,应与排除。处于工作状态时,严禁进行保养、维修及人工润滑作业。当需要进行维修作业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挂警示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交给非本机的操作者。工作结束后应将所有控制手柄扳至零位,断开主要电源,锁好电箱。维修更换零部件应与原机械零部件的材料、性能相同;外构件应有材质、性能说明;材料待用不得降低原设计规定的要求;维修后,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试验合格;机械维修资料应纳入该机设备档案。(1)手持电动工具①本工程选用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上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②负荷线采用耐候型的橡皮保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③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④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1台开关箱接2台以上手持电动工具。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配戴个人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胶鞋等方可进行操作。⑥不得随意接长手持式电动工具电源,开关箱与手持电动工具距离不超过3m。(2)切割机械①切割物件前,先戴好(手套、口罩、眼镜),避免飞溅物伤人。②切割机械在使用前必须检查能否正常使用(如电源线有无破损,切割片有无破损等)。③更换切割片时,先关掉电源,挂警示牌,切割片必须同心、紧固,以免脱落伤人。④切割机械必须在指定的区域使用,且不能正对易燃物和人员进行切割。⑤启动时,必须检查切割机械运转方向是否正确。⑥运行时,如切割片损坏,须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完好的切割片后方可继续操作。⑦切割操作完毕后,应先关掉电源,待切割片停止转动时,再取物件,以免飞转的切割片伤人。⑧严禁在切割片上砂磨物件。6.1.5拆除施工安排6.1.5.1拆除内容及原则:在拆除过程中,要求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原则大面积进行拆除,并且做到分层分类拆除,形成流水拆除。结构改造拆除先补强后拆除、先支护后拆除、先梁柱、最后板的顺序。所有拆除工作必须遵循低振动、低噪音、低扬尘的拆除原则进行。6.1.5.2施工组织为保证拆除楼板的安全,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派专人安全总监全程跟踪。6.1.5.3施工顺序确定拆除部位→搭设楼板及梁的支撑架→风镐破除→局部小电钻修整→依此循环到梁板全部拆除完毕→建渣清运6.1.5.4施工进度安排详见进度计划表6.1.6技术准备1. 详细核对建筑施工图纸与结构施工图纸,确认拆除部位;2. 对已完工的机电设备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卸除在结构上的所有活荷载;3. 对比现有施工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保证质量和工期要求并采取适当调整措施,巩固施工技术力量;4. 针对不同做法,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在每一分项施工前向操作分包进行交底;5.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次序;6.1.7环境控制及安全支撑为实现安全、经济、速度快、噪音小、环保的目标,进行科学的组织论证,并且在确保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选择混凝土拆除方案,来完成本项目的加固改造。1.确定拆除部位: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拆除部位,经复核无误后做好明确标志。拆除部位周边做好产品保护措施。2.装支撑架:对拆除板周边的梁做好支撑架。3.拆除楼板:楼板为钢筋砼板,用电镐等工具将梁边剩余需拆除的楼板破碎,将要拆除的楼板清理干净;检查所拆除的砼块是否给其它结构或人体造成危害;拆除的混凝土块,运至甲方指定的外运场地。4.设置临时围护栏,拆除部位做好安全围护栏。6.1.8拆除注意事项:1. 要分清拆除对象,对于哪些使用,哪些不用的要做好标识。2. 要确保所有带电设备材料均不带电,在拆除过程中,先检查是否带电,确认无误之后方开始拆除。3. 拆除时尽量小心,避免重物坠落,砸伤人员,对于配电箱柜、电缆及电缆桥架等,必须首先采取措施,进行架设或者吊设。4. 搬运时也需要注意,避免碰撞伤人5. 所有拆除材料需要做好标识,统一保管,特别是电缆等需要分清规格型号,待处理。6. 把拆除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要教育工人拆除安全事故预防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对原建筑物的破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7. 拆除工程施工前,应将电线、水管、供热设备等干线与改建筑物的支线切断或迁移;8. 拆除工作属保护性拆除,是“细活”,不能野蛮施工,应严格按照拆除交底进行施工;9. 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拦、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工作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上下层同时拆除或逆向操作。6.2钢筋混凝土施工6.2.1钢筋工程⑴钢筋绑扎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钢筋的绑扎,扎点应绑牢,钢筋位置准确,间距、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接头,细部构造符合设计图纸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中的有关规定。钢筋绑扎严禁私自代换,若遇特殊情况,应经过设计单位进行变更。⑵钢筋连接方式:凡直径≥22mm的筏板、地下室梁钢筋均采用剥肋直螺纹机械连接,采用I级接头。竖向钢筋采取电渣压力焊,直径12mm以下钢筋采取绑扎搭接。钢筋加工质量控制程序原材质量控制→现场复验→加工过程质量控制→钢筋加工验收→钢筋吊运。⑴原材质量控制根据工程需要,由项目材料计划员编制材料采购计划;进场原材必须具备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⑵现场复验每批钢筋进场后,应立即通知质检部门和监理部门共同进行取样,按批量和数量送样,送到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复验,同时填写进场材料报验单,进场的材料必须按规格码放整齐,严禁混放,造成错用。材料复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原材料对焊、拉伸及加工成型。⑶钢筋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加工含调直、切断、套丝、成型。钢筋的调直:盘圆钢筋(主要是Ⅰ级钢和部分Ⅲ级钢)通过调直机进行调直切断,该调直方法不会影响钢筋的机械性能,也不增加钢筋长度。钢筋的切断、套丝要求:下料成型人员经验丰富,成型时应充分考虑钢筋折起的伸长率变化,下料时应予扣除。套丝时要求丝数符合要求,同时套筒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成型:必须严格要求专业分包按照图纸设计翻样,并报施工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有关各部门备案,配置钢筋必须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要求、抗震等级要求、搭接长度和相应的规范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照钢筋翻样单加工制作,对于有疑问或有明显错误时,应立即找下料人员校对。直螺丝接头套丝:加工前要求先做试件,试件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要求加工时严格按加工单准确下料。加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其螺纹长度和直径,保证加工质量符合直螺纹技术规程的要求。直螺纹加工完成后,必须及时套上塑料保护套。⑷钢筋加工验收每批钢筋加工后,堆码整齐,由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⑸钢筋吊运钢筋成型后,通过物料提升机直接吊运到施工楼层上,但长度不宜超过4m;以防止钢筋弯曲变形过大影响安全及原材自身质量。框架梁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前,首先分清受力梁承重相互关系,定出各个梁的绑扎次序,然后才能进行绑扎。绑扎次序原则:先绑扎主框架梁,然后绑扎次框架梁,最后绑扎次梁。⑴在梁梁交接的部位,主框架梁箍筋内径高度应为梁高-2个保护层厚度-次梁上部纵筋的直径。梁架空绑扎完毕后,放置到梁模前,要在梁筋的外侧箍筋上卡好塑料垫块,塑料垫块间距为500㎜×500㎜;梁筋下部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可采用C30混凝土垫块。主次梁交接处剖面图见下图。主次梁节点大样见各主楼结构总说明。⑵梁纵筋的接头位置、数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纵筋绑扎必须到位。⑶当梁上下层纵向钢筋为两排时,双排钢筋之间应增加直径25的钢筋,长度为梁宽-2个保护层厚度,间距为1500㎜/根。梁纵筋为双排时绑扎大样图见下图:梁纵筋为梁纵筋为双排时绑扎大样图纵筋为双排钢筋直径25的钢筋,间距为1500梁箍筋框架柱钢筋绑扎⑴框架柱(含加大截面柱)纵筋偏移处理:首先根据框架柱尺寸控制线,检查纵筋是否偏位,如果是纵筋间距不均、移位较小,可在绑扎箍筋的过程中进行逐步调直;如果纵筋偏移较大,影响柱子箍筋绑扎时,用錾子沿偏移钢筋内侧向下剔凿,然后按不大于1:6的弯曲角度偏移纵筋。处理示意图如下图:⑵框架柱、剪力墙柱和填充墙之间的墙拉筋采取植筋方法。⑶其它构造要求按11G101—1的梁平面整体配筋表示法执行。拉筋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封闭箍筋。⑷柱钢筋保护层保证措施墙体保护层亦采用成品塑料卡,在柱子模板合模之前,按照竖向间距500mm卡在柱角位置,水平方向按照400mm设置。塑料卡设置为双卡,以防止模板安装时将单卡破坏失去作用。6.2.2混凝土工程6.2.2.1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关键工序(1)把好模板安装关,模板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砼浇筑后的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对模板的质量、安装的质量必须全数验收,尤其对模板接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把好钢筋绑扎关,钢筋绑扎必须要注意的是对于钢筋接头、钢筋搭接长度、钢筋弯钩长度等必须满足规范或规程的要求,绑扎顺序必须正确,保护层大小必须一致;(3)把好砼浇筑关,要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振捣过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顺序必须按施工方案要求;(4)把好砼养护关,砼养护是砼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高度重视,绝不能为了进度而忽视砼的养护工作,要求分包指定专人负责,养护方法必须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6.2.2.2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水泥的品种、标号和砂、石、外加剂的质量;搅拌时应重点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坍落度;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2)预控措施: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保证各项材料指标的稳定性;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注意固定垫块,垫块位置必须合理,分布均匀;预留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应选配适当的石子;为防止钢筋移位,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不得踩踏钢筋,以免模板变形或预埋件脱落;在模板上沿施工缝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混凝土浇筑后12h内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走动。6.2.3模板工程本工程属于原有建筑物加固项目。模板支设和稳定应该充分利用原有混凝土柱,本工程加固柱模板只要保证本身强度即可,不用考虑模板的整体稳定问题。本工程的模板方案按以下思路设计:

1)模板采用15mm厚优质国产木胶合板,次背楞采用40×90木方,主楞采用48×2.75钢管;以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和观感质量。模板支安前,首先进行定位放线,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含垫块、墙拉筋埋件、安装工程埋件)后,然后检查模板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涂刷脱模剂。2)模板施工工序模板放线→隐蔽验收→检查模板质量→吊装(或拼装)模板→模板连接、加固→模板校验→混凝土浇筑中维护→模板拆除→养护。6.3混凝土加大截面法施工:混凝土梁板柱构件加大截面法加固其实就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难点是较普通新加混凝土构件施工条件苛刻,有时空间狭小,需要耐心工作。加大截面施工应特别注意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整体协同工作。为保证加大截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本工程加大截面所用细石混凝土。本工程对原有砖墙采用的新增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也属于混凝土构件加大截面法。6.3.1细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区别细石砼和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地方首先是骨料不一样,同样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也不一样,细石混凝土一般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0.5mm的中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水采用自来水或可饮用的天然水。另外细石砼和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地方是收缩率,收缩率排序一般是砂浆>细石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原因:细石的话,因为石头小,表面积增大,水泥的用量随之增大,水灰比不变的话,用水量增加,水化热增大,收缩也大。所以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一般细石混凝土需要添加更多的水泥和添加剂等,所以其造价也偏高普通混凝土。6.4粘钢法加固施工:6.4.1粘钢加固流程:图纸要求粘钢加固材质均为Q345B,板材厚度详见图纸,粘钢胶选用“国产A级”结构胶,施工执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工艺流程:被粘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处理→裁料→放样→钢板钻孔→埋设螺栓→焊接→封闭→配制灌浆胶→高压灌注→固化检验→防腐防火。6.4.2施工方案及顺序:1.凿除:放线凿除梁、板需粘贴面砂浆层,清理宽度及长度根据图纸而定。2.砼表面的处理:用磨光机装金刚石磨片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梁板不直或不平,要进行打凿或找平,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或清水冲洗干净之后,再用脱脂棉沾丙酮擦试干净。砼表面应避免水源和潮湿,必要时采用吹风机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燥。3.对预贴钢板表面的处理:钢板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采用砂轮机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有油污处用脱脂棉沾天拿水擦拭干净。4.裁料、放样及焊接:按图纸设计要求一次性进行裁剪。一次性裁剪不能完成处须放样进行裁剪,根据结构胶的特性及设计要求,在粘贴前应进行焊接完成,且做到满焊(Q235钢间焊接采用E43**焊条,Q345钢间焊接采用E50**焊条,Q235与Q345钢间焊接采用E43**焊条)。5.放样钻孔: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再把预贴钢板放样,保证达到要求时进行钢板钻孔,混凝土梁体钻孔,钻孔时采用无损冲击电钻钻孔,钻孔深度及钻孔规格按有关设计要求。待钻孔完成后再次放样预贴,植入锚栓。6.粘结剂配制:按甲、乙重量比配制好后,用搅拌器搅拌,待无单组分条块,色泽均匀时即可使用。7.涂胶:将调配好的胶用抹刀或腻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上,厚度1~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8.固定加压:钢板贴于梁面上时,应及时拧紧化学螺栓,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刚从钢板边挤出为度。9.固化:结构胶在现时温度下40分钟初凝,3天后可受力使用。10.检验:粘贴钢板后,可用小锤轻敲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贴密实,钢件与混凝土贴合面应达90%以上。11.防腐防火处理:加固后,钢板表面涂一层改性环氧液再喷砂,以防止钢件腐蚀生锈,再粉刷一层25厚1:3水泥沙浆保护(该项由装修单位统一完成)。6.4.3粘钢结构胶粘贴材料介绍:结构粘钢胶是一种以高分子物为主体触变性双组份料。甲组分为膏状物,乙组份为固化剂,将甲、乙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在高温下固化成膜,对金属、混凝土等各种硬质材料均有良好的粘结强度。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件的粘结加固、填缝各种修补工程中,可使原构件达到或超过原来设计的负载能力。固化情况:25℃,初固24小时,完全固化:72小时。环境与被粘物表面温度:5℃以上。钢与钢粘结:剪切强度≧15Mpa,抗拉强度≧33Mpa。钢与砼粘结:不论剪切、抗拉均使砼破坏。各项强度指标均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胶体性能关要求,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见下表:性能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准胶体性能抗拉强度(Mpa)≧30GB/T2568受拉弹性模量(Mpa)3.5×103伸长率(%)1.3抗弯强度(Mpa)≧45GB/T257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破坏抗压强度(Mpa)≧65GB/T2569粘结能力钢-钢拉伸剪切强度标准值(Mpa)≧15GB/T7124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16GJB94钢-钢粘结抗拉强度(Mpa)≧33GB/T6329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规范附录F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GB/T27936.4.4施工质量检验6.4.4.1主控项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推定的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总粘贴面积的95%。检查时,应将粘贴的钢板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贴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可采用钻孔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及处理记录。钢板与原构件混凝土间的正拉粘结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0.4.2条规定的合格指标的要求。若不合格,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U的规定执行。6.4.4.2一般项目胶层应均匀,无局部过厚、过薄现象;胶层厚度应按2.5±0.5mm控制。检查数量:每一构件检测最厚和最薄各一处。检验方法:观察、测量。6.5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6.5.1材料选择及标准碳纤维布:选用国产1级碳纤维布(300g/m2,理论厚度0.167mm)粘贴材料:选用国产A级碳纤维粘贴系列胶。6.5.2工艺流程被粘贴混凝结构面找平处理→涂底胶→找平→涂浸润胶→贴碳纤维→养护固化→外表防护处理→检验及装修。6.5.3具体施工步骤:(1)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粘贴前,应先用环氧树脂砂浆或不收缩水泥填补磨平。粘合面应用手持砂轮机装金刚片磨平(转角粘贴处应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20㎜),再用钢刷刷去灰尘,粘贴前用工业丙酮沾脱脂棉擦拭干净。(2)涂底胶:将底胶按规定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直向、横向均匀涂抹于粘合面上,如底胶被水泥吸附,须再涂一遍,直到表面完全充满为止,自然风干。(3)补底找平:当底胶以手触摸表面不粘手时,将找平胶混合均匀,在粘贴面不平处做找平施工(转角圆弧半径≥20㎜),以充分发挥碳纤维抗拉强度高的优点。(4)涂浸润胶(积层树脂):将浸润胶按比例配制好,均匀地涂于粘贴面上,避免有蛇行现象。(5)贴碳纤维片:将裁剪好的碳纤维片准确地贴到被粘贴面上,如有皱折或翘起,轻压使贴片密实,以滚筒压挤贴片与积层树脂充分结合,并进行脱泡工作。之后表面均匀涂抹浸润树脂。(6)检验、固化:即时检查发现有未密合现象,用目测或小锤轻敲法来判断是否空鼓,如有,以美工刀顺纤维方向切开,充分注满积层树脂,并加以压平,固化。(7)外表防护处理:待积层树脂未完全固化时,在加固物表面喷砂保护,以利于下一工序施工(比如抹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每个混凝土构件情况不同,所用加固材料性能不同,另外随着加固材料性能改善,施工流程和步骤也会出现变化,但是新技术新材料使用前,必须有可靠的实验证明和实际使用经验证明并且经甲方、监理认可后方可用于本加固工程。6.5.4材料介绍:a、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高于普通钢材的10倍,有良好的耐久及耐腐蚀性,超薄设计、重量轻,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截面。施工快速、方便,无须焊接,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广泛用于建筑物梁、柱、板、特殊建筑加固改造施工。b、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详见资料。性能项目实测值破坏状态性能要求抗拉强度标准值(MPa)3900——≥3400受拉弹性摸量(×105MPa)2.5——≥2.4伸长率(%)1.8——≥1.7弯曲强度(MPa)725——≥700层间剪切强度(MPa)47层间剪切破坏≥45仰贴时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3.1混凝土内聚破坏≥2.5,且为砼内聚破坏纤维体积含量(%)——————单位面积质量(g/m2)——————6.5.5施工质量检验6.5.5.1主控项目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认的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总粘结面积的95%。探测时,应将粘贴的纤维复合材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结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允许采用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应割除修补,重新粘贴等量纤维复合材。粘贴时,其受力方向(顺纹方向)每端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若粘贴层数超过3层,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对非受力方向(横纹方向)每边的搭接长度可取为10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及处理记录。纤维复合材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必须进行见证抽样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10.4.2合格指标的要求。若不合格,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表1现场检验加固材料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的合格指标检验项目原构件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检验合格指标检验方法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C15~C20≥1.5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本规范附录U≥C45≥2.5Mpa注:1加固前应按本规范附录T的规定,对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现场检测与推定;2若检测结果介于C20~C45之间,允许按换算的强度等级以线性插值法确定其合格指标;3检查数量:应按本规范附录U的取样规则确定;4本表给出的是单个试件的合格指标。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