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_第1页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_第2页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_第3页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_第4页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我要评论2014年12月07日08:59:11来源:新华信息化我有话要说(0人参与)导读:电信运营商如果再不自我革命,不仅将在个人市场丧失半壁江山,而且马上就会在企业和行业两大市场遭遇来自互联网企业更加猛烈的“炮火”……坐在从天津通向北京的城际高铁上,享受着每小时300多公里的速度,回想起1998年自己在日本坐新干线时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不禁哑然失笑。今天,不仅高铁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中国的GDP也大步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通信“古董化”走向移动互联网暴风雨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信息产业领域。曾几何时,“装电话难”是老百姓反应强烈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今,固定电话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已经成了“古董”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领唱中国互联网的歌声犹在耳畔,今天,在移动互联网的风暴下,传统门户自身也面临着出路和转型。■电信业最后晚餐,您还能赶上吗?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正如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变化有如雪崩,铺天盖地而来,而我们很多人却仍浑然不觉。”大多数人在日复一日地享受着传统商业模式的大餐,却很少有人去想:这会不会是最后的晚餐?前段时间,笔者在京杭高铁上抛出的一篇小文章——《电信运营商需要来一场自我革命》,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石头,掀起了业界众多有识之士的讨论热潮。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观察、在聆听、在思考,应该说,这些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但读后似觉意犹未尽,仍想继续写点东西。■去电信化是伪命题吗?还是互联网通信才是风向标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汹涌澎湃的大潮冲击之下,中国电信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战略转型的路径问题。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转型要怎么转?“去电信化”的争论,从表面上看,只是对文字表述的不同看法,究其背后,其实是王晓初显然对此十分清楚,他提出的“B2I”模式在全球电信业尚属首次,“B2I”的本质就是将互联网看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其核心亮点有两个:1、将通信、存储、位置、支付、社交等业务在内的统一账号打包成综合平台,提供给互联网尤其是中小互联网公司调用。2、将智能管道做成能够根据不同业务、不同需求、不同属性而分别提供不同能力的“彩色”管道。这无疑会大大降低互联网公司建立平台的巨额费用,帮助其更快进入市场,增强竞争实力。其次,电信业第一次站到了融合通信的高度去重新构建市场,重新划分客户。电信企业无论是原来的“B2B”、“B2C”还是“ICT”,说到底都是站在电信网的视角去构建市场、服务用户。以“ICT”为例,就是电信运营商利用电信网技术,调用各种软硬件资源做一个封闭性的系统为某一个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但是在技术、网络加快融合,尤其是互联网应用已呈病毒式扩展的大趋势下,这种完全依托传统电信网思维的客户市场还能巩固多久?校讯通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某直辖市已经宣布电信运营商的校讯通业务不得向学生收费,转而大范围采用前向免费的互联网应用。王晓初提出的“IIT”就是在电信网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互联网开源技术,以及通过云、VPM来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行业信息化应用。这既是互联网思维,更是融合通信的思维。第三,电信业第一次勾画了一条清晰的“云管端”一体化、“端到端”全程质量把控的转型新路径。在传统通信网时期,电信运营商是能够全程把控端到端的通信质量的,所以在信息产业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在通信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环境下,人们的每一次通信行为,都要贯穿用户端(Client)-接入(Access)-网络(Network)-服务器端(Server)四个环节,我们可以称其为CANS模型,其中运营商掌握着接入(A)和网络(N)的能力,而互联网公司则掌握着用户端(C)和服务器端(S)的能力,所以,用户的网速体验取决于“端到端”,CANS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互联网产品体验的瓶颈。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互联网公司将C端和S端的权力让给电信运营商,让电信运营商一统江湖;还是电信运营商将A端和N端的带宽、时延等能力开放给互联网公司,让互联网公司打通服务用户全链条经络的“大周天”?■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的B2I内幕是什么……王晓初选择了后者,但是“B2I”隐藏了更深层的含义。(1)借助开放与合作,电信运营商既帮助互联网公司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帮助自己重新掌控端到端的把控权。(2)这还不够,互联网的最大弊端就是质量没有保证,安全风险很大,这无论对于个人用户还是行业用户,都是十分担忧和顾虑的痛点。而这恰恰是电信网最大的优势。(3)王晓初在这个节点提出了构建安全网络的计划,不仅击中了互联网公司的软肋,而且契合了当下国家和用户都十分关切的兴奋点。比如在管道上防止像DDOS的攻击,构建更加完备的网络安全体系;在终端上,从硬件到软件来保证用户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在云上,要保证公有云的数据安全,需要基础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共同合作,为不同领域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保障体系。王晓初的高明之处在于借助“B2I”、“IIT”和安全网络不仅真正强化了智能管道的主导权,而且在战略层面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可以这样说,电信运营商如果再不自我革命,不仅将在个人市场丧失半壁江山,而且马上就会在企业和行业两大市场遭遇来自互联网企业更加猛烈的“炮火”。电信运营商日夜挂在心头的ICT市场,其实就是互联网巨头宣称的即将要大举进军的产业互联网市场。■电信业三把利剑革命,重塑未来……现在,电信运营商通过“B2I”、“IIT”和安全网络三大举措,高举起合作共赢的大旗,无论是对用户、对互联网企业,还是对产业甚至是国家,都是多方共赢的一盘棋局。当然,这盘棋的最大得益者还是电信运营商自己。通过祭出真正的智能管道、综合平台和安全网络这三把“利剑”,在当下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格局中,无疑会具有一剑封喉的功效。在通信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行业垄断地位来获取端到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