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目标学科素养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特点。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学习目标学科素养课前精梳理自学教材梳理知识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背景(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____________的狂潮。(2)帝国主义各国_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瓜分世界经济政治(3)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形成四对主要矛盾。主要矛盾
表现英德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法德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德俄
贸易摩擦,关系不断恶化奥匈帝国与俄国争夺_______________,使其成为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_____”。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5)萨拉热窝事件①概况:________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同盟国协约国19142.爆发(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___________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__________之战。奥匈帝国帝国主义知识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条战线:即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_____是决定性战场。西线2.大战进程阶段
主要事件1914—1915年①德军进攻法国②_________战役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③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1915—1916年①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②凡尔登战役和_______________使双方伤亡惨重③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917—1918年①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②______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马恩河索姆河战役俄国3.战争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4.一战的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力量,动摇了______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2)______的参战和俄国____________的胜利,开始改变以______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______的运动日益高涨。同盟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欧洲民族觉醒美国十月革命欧洲和平知识点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一战结束后,______国于_______年在巴黎召开。(2)《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____________,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_________瓜分;承认______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______。战胜1919割地赔款战胜国波兰独立2.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921—________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缔结了《____________》等国际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______军备;中国______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1922九国公约海军收回门户开放机会均等3.国际联盟(1)宗旨:促进____________,实现世界_______________。(2)局限: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3)评价:是_________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际合作和平与安全全体一致第一个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2)构成:以《_________条约》《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为基础,____________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凡尔赛九国公约国际联盟[情境再现]挖教材1.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摘自教材P85)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英德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2.英国杂志在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摘自教材P85)材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舆论怎样的导向?提示:英国舆论界要求用战争手段阻止德国竞争。
1·见教材第85页·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提示:可从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定义、一战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大战前的危机等方面思考。[情境再现]挖教材3.阅读“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见教材P85):指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4.“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兵’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摘自教材P87)中国的参战意图是什么?提示: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5.阅读“一战墓地”图片(见教材P87):从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构图解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见教材第88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提示:强迫战败国签署了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不顾中国的战胜国地位,使日本获得了在中国山东的诸多特权,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见教材第89页·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提示:委任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谋求国际化地解决殖民地统治问题,即在国际联盟监管下,按照国际相关法律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的国际冲突,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殖民统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形式,取代了过去那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行为,但对殖民地来说,不过是“才离狼窝,又入虎口”,并无积极意义。课堂强研习合作学习精研重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一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探究1]
根据材料一,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联合法国对付德国。材料二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138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3350174010602903030殖民地人口(万人)393503320555012301920970[探究2]根据材料二,说明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据此提出了什么要求?这对德英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地位: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却远远少于英、法。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三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疆域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摘编自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探究3]
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美、日及俄国的影响。答案: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②军事上:列强相互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④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2)条件①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牵一发而动全身”。②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①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②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分崩离析,英法等国受到重创。③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④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①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②战争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4)思想观念:一战引起人们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一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几乎每条都被违背、被歪曲,或被忽视。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罚了德国,构建了一个异常拙劣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延续,即使与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战争后的对法和约相比,和当时列强构建的维也纳体系相比,克莱孟梭一流的欧洲政治家也显得确实是太退化和堕落了。……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二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摘编自宋晓东《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阴谋——谈慕尼黑事件的历史根源》[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并举例说明。答案: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对美国的愚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法国与德国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英法排斥苏俄;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等不顾中国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转交给日本。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该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摘编自《世界通史》[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答案:①《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利益,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②《九国公约》中,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中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处境之下。材料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但是,国际联盟是作为由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条约的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带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探究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答案:进步性:国际联盟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局限性: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因此国际联盟作出的贡献是有限的。1.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2)进步性: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走向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3)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而且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将走向瓦解。2.全面认识国际联盟的建立从出发点看美国的倡议迎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创造条件从进步性看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从局限性看一方面,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没有加入国联,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国联沦为了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无法制止侵略和战争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矛盾日益尖锐,国际局势日益紧张。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主要是在三条战线展开激烈的战斗,战争后期,美国等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3.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下矛盾重重,国联建立,并不能有效地遏制侵略和维护世界和平。课后提素养深刻剖析提升能力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解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加剧了,所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过时”了。故C项符合题意。C2.下图为英国漫画家莱昂纳德·拉温-希尔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漫画《沸点》。该漫画意在表明(
)A.欧洲列强激烈争夺巴尔干B.列强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C.世界大战的危机不可避免D.巴尔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解析:《沸点》中“巴尔干麻烦”是指在此地发生大战已经不可避免,故选C项。C3.《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劣势
B.社会矛盾的尖锐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A解析:由材料“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可知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实力的不足即经济实力的劣势,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社会矛盾的尖锐,B项不符合题意;军事生产的膨胀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军事战略失误方面的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4.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其“和平”是指(
)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解析: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和平,因此,它们追求的“和平”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故C项正确。C5.(2023·浙江台州期中)《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普遍怀疑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C解析:本来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得欧洲成为“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但是一战却使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古老的秩序”,故选C项。课时作业(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选择题1.下表是1913—1914年世界主要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情况的统计。对表格数据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工业实力最强,占有殖民地面积最小B.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C.德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矛盾尖锐D.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国家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138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3350174010602903030D解析:材料反映了1913—1914年英、法、美、德、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占有的殖民地面积不匹配的情况,美、德经济实力强大,但占有的殖民地面积相对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其发展进程出现分化,进而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故选D;材料反映出在这些国家中美国工业实力最强,日本最弱,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排除B;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德国与英国在工业发展和殖民地方面存在不平衡,这不是对表格数据最准确的解读,排除C。2.1916年1月,中法就招募华工到法国做工之事进行磋商,由于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中方以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此后不久,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也开始正式启动。以上史实反映出(
)A.列强在全球掠夺劳动力B.军阀混战导致民众积极出洋谋生C.英法无视中国军事力量D.战争导致交战各国人力资源紧张D解析:一战爆发一年多,法、英两国便想方设法从当时严守“中立”的中国招募华工,反映出战争导致交战各国人力资源紧张,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列强在全球掠夺劳动力”,A项错误;1916年初,中国处于袁世凯政府统治之下,还未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B项错误;英法无视中国军事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3.引起下表生产量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单位:百万吨)A.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B.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C.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同盟国集团D.德国元气大伤,无法维持生产
1914年8月1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22225015钢19215816煤394331851340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与1914年相比,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大幅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故选A项;1917年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大量劳工到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对表格数据变化影响不大,排除B项;在一战爆发的时候,俄国加入了协约国集团,排除C项;D项中的“无法维持生产”的表述不准确,排除。4.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C解析:一战期间,大量妇女走上户外劳动岗位,随着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其装束也随之变化,故C项正确;服装的变化与政治地位提高无关,故A项错误;自古以来,妇女一直是劳动者,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妇女服饰的变化与维护自身权利无关,故D项错误。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中写道,站到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作者认为(
)A.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B.人类在一战后根本没有进行反思C.一战使各国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D.一战造成的物质损失还不够惨痛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分析可知,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A项正确;B项“根本没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中的“各国都”表述太绝对,排除;一战造成的物质损失巨大,D项错误。6.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这一外交努力(
)A.表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B.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C.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D.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A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方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且“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这反映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7.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题干信息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排除;史学研究结论受时代需求影响,但不能取决于时代需求,C项错误,排除;综合多种观点也未必能还原历史事实,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8.右图为1919年英国画家伯纳德·帕特瑞吉发表在《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文字是威尔逊总统说:“这根橄榄枝(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和平鸽说:“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B.国联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C.国联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D.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B解析:由材料“橄榄枝”“和平鸽”可知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由材料“但是这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联的作用只是帮助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世界体系,在实践中并没有有效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故选B项;一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美国并未参加国联,排除C项;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加剧了国际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表明凡尔赛体系(
)A.未能使国联成为世界性国际组织B.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C.未能使战败国全面承担战争罪责D.未能使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B解析:“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胜利者的蠢事”说明这个体系是非常不稳固的,里面有非常多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故选B项;A项说法本身有误,排除;C、D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的投资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00万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00万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6900万美元猛跌到116万美元。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搭建与优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建筑用钢材供应链管理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借款短期周转资金监管及审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充电网络规划与设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节能环保电梯供应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合同2篇
- 2025年度外墙艺术涂料施工承揽合同4篇
- 2025年洗车店租赁及品牌形象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塔吊设备租赁、维修及保养综合服务合同4篇
- 戏剧演出排练合同标准范文
- 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建模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职业分类表格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乙卷押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