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柳州柳北区七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是A.加热分解氯酸钾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D.液氧变为气体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食物腐烂3.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要粗略地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要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集气瓶中D.要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将少量固体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②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④氧气能支持燃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5.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30℃时,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C.40℃时,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D.30℃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A.H B.N2 C.Fe D.2Hg7.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9.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下列活动不会导致我市PM2.5指数升高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B.使用氢燃料汽车C.燃煤发电D.露天焚烧垃圾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①天然气做燃料;②氢气球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抢救病人;④铝丝用作保险丝;⑤氮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由NaCl分子构成 B.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把石油气压缩进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12.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棉花的着火点150℃。(实验准备)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将充足的药品装入装置I、II、III、IV中。(步骤、现象)①将U型管放入冰水中,打开K1,关闭K2,I中注入双氧水。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此时装置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②关闭K1,打开K2,IV中注入稀盐酸,待观察到_____现象时,再将U型管放入80℃热水中,此时两端棉花也都不燃烧;③打开K1,关闭K2,I中再注入双氧水,现象:_____;④关闭K1,打开K2,IV中再注入稀盐酸,现象:_____。(实验分析)对比研究实验步骤_____,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实验步骤④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14.如图所示为用加热后的玻璃棒点燃白磷,来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3)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你能将实验作如何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图给出了一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改为下图装置,则改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2)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氧气浓度平均只有80%左右,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3)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一套装置是______,若用装置F来收集氨气,则应以______(填“a”或“b”)通入氨气。下图甲将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插在酚酞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图乙中的①和②为滴有酚酞溶液的棉球,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填字母编号)。A①变红②不变红B①②都同时变红C①先变红②后变红D②先变红①后变红16.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1)指出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丙_____(2)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通常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填序号),如果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收集时应从导管口的_____端(填a或b)通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秋冬季节人们比较容易患感冒,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请根据阿司匹林(C9H8O4)的化学式计算:(1)C9H8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2)C9H8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3)______克C9H8O4中含有54g碳元素?(写出计算过程)18.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2)C7H5O2Na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3)C7H5O2Na中有________个原子,各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4)14.4克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元素从氯酸钾中的化合态变成氧气中的游离态,故选项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氧元素从氧气中的游离态变成五氧化二磷中的化合态,故选项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变,故选项错误;D、液氧升温气化时,变成气态氧气,元素的状态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A。2、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铁生锈是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食物腐烂是物质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D【解析】

A.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此选项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此选项错误;C.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不能鉴别出空气与氧气。可用燃烧的木条,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照常燃烧,气体是空气,如果木条燃烧更旺,气体是氧气,如果木条熄灭,气体是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而木炭不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要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可将少量固体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此选项正确。故选D。4、D【解析】

解: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的质量减少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所以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③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实验现象为A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B烧杯的无色酞酚溶液不变色,但氨水与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故③④实验结论正确。故选D。5、B【解析】

A、由图可知,20℃时,甲、乙烧杯的底部都有晶体,故都属于饱和溶液,故正确;B、由图可知,30℃时,甲、烧杯的底部都有晶体,故是饱和溶液,乙烧杯的底部没有晶体,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错误;C、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40℃时,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D、30℃时,甲物质没有完全溶解,而乙物质完全溶解,故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故选B。6、C【解析】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H是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N2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此选项符合题意;D.2Hg只能表示2个汞原子,不能表示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8、A【解析】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水银体积膨胀的原因是原子间隔变大,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水至沸腾,水的体积变大了,是因为加热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9、B【解析】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使用氢燃料汽车不会产生PM2.5,符合题意;C、燃煤发电会产生PM2.5,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PM2.5,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①天然气做燃料是因为利用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

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③氧气用于抢救病人是因为氧气具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④铝丝用作保险丝是因为它的熔点低;

⑤氮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故选:B。11、B【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错误;B、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C、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故C错误;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D错误;故选:B。12、D【解析】

元素是宏观概念,物质的化学组成均表示元素。【详解】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中的碳、氧、氮、氢、硫泛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是指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D。【点睛】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说种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H2O2Fe2O3→【解析】

解:[步骤、现象]①装置I中是双氧水在氧化铁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H2②关闭K1,打开K2,IV中注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再将U型管放入80℃热水中,此时两端棉花也都不燃烧;③打开K1,关闭K2,I中再注入双氧水,双氧水在氧化铁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会进入U型管,右端白磷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④关闭K1,打开K2,IV中再注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隔绝了氧气,燃烧着的棉花熄灭;[实验分析]有实验③④,说明燃烧需要氧气。14、4P+5O22P2O5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并在管口系一个气球【解析】

(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2)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故填: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3)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故会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因此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并在管口系一个气球,实验开始时小气球会先膨胀;白磷燃烧后,因为消耗了氧气,锥形瓶内压强比一开始还小,因此小气球会变得比实验前更瘪;故填: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并在管口系一个气球。15、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气流)ACDAE或AFb试管内出现一段红色的液柱C【解析】

(1)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所用反应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图中的注射器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若改为下图装置,则改后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气流);(2)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氧气浓度平均只有80%左右,可能的原因有: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故选ACD;(3)根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A;根据“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知,收集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一套装置是AE或AF;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装置F来收集氨气,则应以b通入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下图甲将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插在酚酞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出现一段红色的液柱,氨分子不断运动,图乙中的①和②为滴有酚酞溶液的棉球,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①先变红②后变红。故选C。16、试管集气瓶水槽Cb【解析】

(1)仪器甲是试管,仪器乙是集气瓶,仪器丙是水槽,故填:试管;集气瓶;水槽。(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上述装置中的C;如果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收集时气体应从导管口的b端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这样水可从a端排出;故填:C;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8035.6%54【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分子中此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