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_第1页
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_第2页
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_第3页
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_第4页
2022年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数学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最新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

不能再依靠学校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

的作业,要逐步培育自己主动猎取学问、巩固学问的力量,制定学习

方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数学学

问点总结,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1

L函数的奇偶性

⑴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⑶推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士f(-x)=O或(f(x),O);

⑷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简单,应先化简,再推断其奇偶性;

⑸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

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⑴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

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

[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回⑶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

域);讨论函数的问题肯定要留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

(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

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⑶曲线Cl:f(x,y)=O,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

f(y-a,x+a)=O(或f(-y+a,-x+a)=O);

⑷曲线Cl:f(x,y)=O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2a-xz2b-y)=0;

(5)若函数y=f(x)对X0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

直线x=a对称;

⑹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l)y=f(x)对x回R时,f(x+a)=f(x-a)或f(x-2a)=f(x)(aO)恒成立,贝!Jy=f(x)

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

为21al的周期函数;

⑶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

4Ia|的周期函数;

⑷若y=f(x)关于点(a,O),(b⑼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⑸丫引仪)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r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

为2的周期函数;

(6)y=f(x)对X0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

2

周期函数;

5.方程k=f(x)有解也D(D为f(x)的值域);

6.aNf(x)恒成立aN[f(x)]max,;a«f(x)恒成立a<[f(x)]min;

7.⑴(aO,awl,bO朋R+);

(2)logaN=(aO,a^l/bO,b^l);

(3)loga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alogaN=N(a0/a*l,N0);

8.推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需都有象且;

(2)B中元素不肯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

同的象;

9.能娴熟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推断函数的奇

偶性。

10.对于反函数,应把握以下一些结论:

⑴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⑷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l(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

则有f[f--l(x)]=x(x国B),f—l[f(x)]=x(x回A);

1L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

3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

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2.依据单调性

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别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2

a(l)=a,a(n)为公差为r的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n)=a(n-l)+r=a(n-2)+2r=...=a[n-(n-l)]+(n-l)r=a(l)+(n-l)r=a+(n-l)r.

可用归纳法证明。

时,成立。

n=la(l)=a+(l-l)r=ao

假设n=k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成立。a(k)=a+(k-l)r

贝!J,n=k+l时,a(k+l)=a(k)+r=a+(k-l)r+r=a+[(k+l)-l]r.

通项公式也成立。

因此,由归纳法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求和公式:

S(n)=a(l)+a(2)+...+a(n)

=a+(a+r)+...+[a+(n-l)r]

=na+r[l+2+...+(n-l)]

=na+n(n-l)r/2

4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a(l)=a,a(n)为公比为r(r不等于0)的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a(n-l)r=a(n-2)rA2=...=a[n-(n-l)]rA(n-l)=a(l)rA(n-l)=arA(n-l).

可用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S(n)=a(l)+a(2)+...+a(n)

=a+ar+...+arA(n-l)

=a[l+r+...+rA(n-l)]

r不等于1时,

S(n)=a[l-rAn]/[l-r]

r=l时,

S(n)=na.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3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殊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为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

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

5

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留意下面四点:

(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l、P2的挨次无关;

⑶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⑷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留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l。当直线

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

但因I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l,所以它的方程是X=Xlo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4

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

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y=tanx中x^kn+n/2;

6、假如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

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6

二、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

1、定义法;

2、换元法;

3、待定系数法;

4、函数方程法;

5、参数法;

6、配方法

三、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

1、换元法;

2、配方法;

3、判别式法;

4、几何法;

5、不等式法;

6、单调性法;

7、直接法

四、函数的最值的常用求法:

1、配方法;

2、换元法;

3、不等式法;

4、几何法;

5、单调性法

五、函数单调性的常用结论:

7

1、若f(x),g(x)均为某区间上的增(减)函数,则f(x)+g(x)在这个区间

上也为增(减)函数。

2、若f(x)为增(减)函数,则-f(x)为减(增)函数。

3、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f[g(x)]是增函数;若f(x)与g(x)

的单调性不同,则f[g(x)]是减函数。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

单调性相反。

5、常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比较大小、求值域、求最值、解不

等式、证不等式、作函数图象。

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

1、假如一个奇函数在x=0处有定义,则f(0)=0,假如一个函数

y=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f(x)=O(反之不成立)。

2、两个奇(偶)函数之和(差)为奇(偶)函数;之积(商)为偶函数。

3、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

4、两个函数y=f(u)和u=g(x)复合而成的函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

偶函数,那么该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当两个函数都是奇函数时,该

复合函数是奇函数。

5、若函数可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x)可以表示为

f(x)=l/2[f(x)+f(-x)]+l/2[f(x)+f(-x)],该式的特点是:右端为一个奇函数

和一个偶函数的和。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5

1、三类角的求法:

8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2、正棱柱一一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一一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3、怎样推断直线I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留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4、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

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不看懊悔!清华名师揭秘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培育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