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小小科学家课时安排1-1总课时
・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教学目标.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带有凹槽的课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绒布。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认识科学家的工作
图片提供。(课件)
提问:你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么?
引导学生大胆的去表述。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
教师作适当介绍讲解。
植物专家、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
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
天文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等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工作?
教师作适当补充。略
学生活动,把科学家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线连起
来。
说一说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有爸爸妈妈告诉
过你么?
想不想听老师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补充种牛痘的故事
活动二:做滚小球实验
说说生活中你有滚小球的经历么?
你觉得怎样做就会把小球滚得远?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再猜想:
你觉得在哪个位置小球会滚得比较远?把你的想法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是不是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呢?
学生实验
引导注意实验细节:
1、轻放,不能推,中途不能触碰小球。
2、及时记录好最终的位置。
3、斜坡不能改变。
说说你的发现。
视频介绍:伽利略是如何滚小球的。
引导整理实验器材。
想一想:如果我想把小球滚得更远些,可以怎么去
做?
有不同的想法吗?
想不想尝试一下?
学生动手尝试。
活动三:读图,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提供图片
引导学生尝试回答各图片中问题的答案。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问题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答案?
介绍还有好多问题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有
的甚至都一无所知。
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
外星人到底有没有?等等
讨论:你觉得科学家们最终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么?
谈话:激发学生热爰科学,努力学习,积极探究,
寻找身边问题的答案。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2.小小工程师课时安排1-1总课时
,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
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
明制造。
.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
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学生分组材料:
(1)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
教学准备
子、废旧纸张、男刀、月父带等。
(2)商店出售的铅笔加长器成品。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了解工程师的工作
设计意图:
抓住工程师工作的重要环节,提供工程师的一
些典型工作场景图片,让学生获得对工程师以及工
程技术的初步感知,同时认识到工程师所做的工作
和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还是有区别的,科学家侧重研
究、发现,而工程师侧重设计、发明、制造。
教学过程:
结合图片观看工程师以及工程设计的视频。
课堂上可以多提供一些工程师工作的场景图,让学
生交流、了解。
组织学生交流,在你周围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
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
样?
活动二:认识工程师的杰作,交流还知道哪些?
选择认识工程师的杰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
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技术与工程对人类生活
质量的提高很重要。
教学过程:
结合活动手册,辨认哪些是工程师的杰作,说
说还知道哪些。
交流自己有没有做"工程师”的经历,小孩子
搭积木、造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
活动其实都是小小工程师做的事情。
注意事项:
工程师制造的产品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
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机、电饭
锅等日常用品也是工程师发明的,教学时要让学生
充分展开联想。
活动三: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设计意图:
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像工程师那样设计制造
一个产品,解决身边真实的问题,体验工程实践。
教学过程:
出示一支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创设
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制作
欲望。
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个性化的铅笔加
长器,不要求全班统一。就地取材,可以是纸制的、
塑料管式的,也可以是木制的、竹制的等。
每个小组里尽量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评价,再评出小组内
谁做得最好。
观察并使用买来的铅笔加长器,说说它们好在
哪里,是否对自己的改进有启发。
注意事项:
学生自备的铅笔要足够短,这样在设计使用铅
笔加长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产品的功用。
在比较铅笔加长器时,买来的铅笔加长器美观、
结实、实用,但是自己做的环保、简单、省钱。比
较时不能一味地说买来的好,那样就失去动手制作
的意义了。
板书设计
身边的废旧材料:报纸、吸管、空心塑料管、小竹筒,甚至木棒、
塑料棒等
学具箱里的配套学具
电子教材中的铅笔加长器使用录像
有些学生身边可能有铅笔加长器,也可作为课堂资源。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3.上好科学课课时安排1-1总课时
.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
教学准备
抹布。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参观科学教室,比较与普通教室的不同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场地,熟悉实验室的环
境,如实验器材摆放在哪?标本柜在哪?
比较是为了突出科学实验室的独特性,它更有
利于动手操作,更利于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比较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科学教室,关注以下这些
方面:
课桌椅的摆放、橱窗里的物品、墙壁板报的布
置以及通水通电情况等。
尝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布置,期望学生能将
实验室的环境布置与他们的科学学习更好地联系在
一起。
教学时可以结合本校科学实验室的具体场景进
行,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或更多的实验室图片
场景进行。
活动二: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
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
课上遵守规则很重要,遵守规则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和学习水平。
教学过程:
教师需给每个小组准备一高一矮两个瓶子,且
两个瓶子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为了看得更清楚,
可以用色素给水染色。
比较前可先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
怎么去比,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预想方
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器材。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如在刚才的实验过程有没
有互相合作,有没有人争抢实验器材,小组里的声
音是不是太大,有没将将桌面搞得到处都是水,实
验过后有没有收拾好器材等。
引导学生反思
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想想
如果我们都遵分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
会怎么样?
注意事项:
比较出水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看在活
动中有没有规则意识。
这里量筒的使用不作要求。
活动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设计意图:
科学课与其他课程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要进行各
种材料的观察或是实验操作,当面对实物材料时,
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处于兴奋之中,他们总是想触摸
这些材料,因为孩童是天生的探索者,而这容易造
成科学课堂的无序与干扰,所以本活动的设计就是
要让学生制定适合的科学课规则。
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活动手册,分辨图片上的这些同学的
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应该怎样做。
在分辨过程中,要求把正确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
作为制定科学课规则的内容。
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制定出一份有班级特色
的上好科学课的规则。
注意事项:
在以后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督促学生自觉主动
地去遵守大家制定下来的规则。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4.认识感官课时安排2-1总课时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
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
教学目标
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
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重难点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
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
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明确
感觉器官的概念,激发兴趣,引人利用感官进行的
观察活动。
教学过程:
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本环节设计可以引领学
生观看教材中可爰的图片,采用游戏、故事、漫画
等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注意事项:
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
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
官。
活动二: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
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设计意图:
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
设计从用眼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
步。
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
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
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在学生交流己找到哪种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
给学生提出问题:
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从而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描述
观察对象,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
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
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休的形状、
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
物。
注意事项:
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
他们用一些科学同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
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4.认识感官课时安排2-2总课时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
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
教学目标
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
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
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
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细、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皮肤
触摸四个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
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动用其他感官去观察。
教学过程:
设计一:
创设故事情境或其他问题情境将这几个并列且
各自独立的活动整合成几个综合的活动。
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观察活动整合起来,
创设走进森林的情境去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利用
录音机听森林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物发出的
声音等;将用鼻闻和用舌尝的活动整合起来,去辨
别盒子里究竟是哪种水果等;快下课时,领学生到
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
自己的不同感觉。(主采)
设计二:
由于在第二课感官总动员的教学中,安排了品
茶的活动,故可以将本课中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
活动,放在第二课与品茶活动整合,这样本课用1
课时教学就可以完成。
或者将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作为个别学
生的演示活动,这样也可以用1课时完成本课的教
学。(备选)
关于用皮肤观察活动的建议:
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领学生到操场上进
行活动,触摸的材料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范例,教
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
观察;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材
质的材料让学生触摸和感觉。学生用手触摸石头
(水泥)地面和木课桌,描述不同的感觉。
描述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
粗糙、软、硬等词语来描述。
教师组织活动时,使学生知道皮肤的触觉功能
不仅仅是手才有的。
关于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
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菜,如柠檬、芒
果、橘子、洋葱、韭菜等,切成块,装盒。
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开展本活动,
要组织学生先闻再品尝。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经常会
有混淆,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
道。
描述感觉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香香的、淡淡
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等词语来描述。
注意事项: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较短,通常能持
续集中15s20分钟,教学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动
静结合。
特别注意从一开始上科学课时,就要求学生养
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认真听同学讲话的好习惯。
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
活动四: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对人的感觉器官
的认识推演到动物世界,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
频资料。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
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
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
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引入对下一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5.感官总动员课时安排1-1总课时
.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
感官。
教学目标
.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
物更多的特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学生分组材料:
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一
教学准备
大杯。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品茶活动,知道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
两种感觉器官在同时工作。
设计意图:
通过品茶活动,使学生发现在辨别一种东西时,
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教学过程:
考虑到倒热水的安全问题,不宜让低年级学生
自己泡茶然后观察。所以上课前,教师提前泡好菊
花茶、绿茶、红茶二杯茶水备用。
由于泡茶水的准备工作量大,所以本活动可以
用请学生上台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
生都进行品茶体验,效果是最好的。或者布置学生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品茶活动,也是很好的办法。
教学注意事项:
品茶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鼻和舌在共同起作
用是很关键的一步。由于低年级学生常常不能控制
好自己的动作,因为鼻子捏不紧而影响到观察效果,
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共同完成。
活动二:观察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
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
教学过程:
让学生动用眼、手、鼻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
尽可能多地找出蜡烛的特点。
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
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
大胆尝试点火,又要强调注意安全。
学生描述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时,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表达:
“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
"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
"我们用手发现什么?”……
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点燃蜡烛,强调用火安全。
活动三:观看挑选好吃的西瓜视频或图片。
设计意图:
利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使学生意识到生
活中人们经常动用多种感官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咨询家长挑选西瓜的秘诀。课堂上,
要把学生选西瓜的方法跟感官联系起来。受实际条
件的限制,可以观看挑选西瓜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也可以全班共同挑选一个西瓜。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借助工具观察课时安排1-1总课时
.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
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
功能。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学生分组材料:
教学准备(1)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学习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肉眼、
显微镜、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发现不同。
设计意图:
观察指纹的沽动,意在激发学生使用工具观察
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在指导学生
正确使用工具观察,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意识。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
察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
显微镜观察效果不一样。
可以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布料,效果比指纹
更明显,学生会有惊喜发现。
在介绍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时,尽
量让学生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规范放大镜和简
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
验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活动二:用耳朵直接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发
现利用观察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
在学生体验了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
楚之后,本活动使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
们听得更真切。
教学过程:
心跳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从亲自用耳朵
听心跳声,到用听诊器听同学或自己的心跳声,要
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工具观察的兴趣。
注意事项: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让孩
子们静静地听,悄声地进行交流,否则会影响其他
同学听声音的效果。
活动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简单了解各种具的作
用。
设计意图:
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知道观察工具延伸了人
体的感官功能.体会现代科技帮助人类更好、更广
泛地了解周围事物,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适当了解学生对观察工具的了解情况,课
上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经验。
组织学生交流常见的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梳理
这些工具与人体感觉器官的联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一些其他观察工具,
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使用,丰富学生对各种观察工
具的体验。
注意事项:
本节课认识的是各种观察工具,注意与测量工
具,如尺子等有所区别。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7.做个小侦探课时安排2-1总课时
.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
教学目标.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重点:依据观察到事实,作出猜想
教学重难点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五球碰碰球(牛顿摆\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猜想蒲公英飘起来、田里菜叶上的洞、狗
吐舌的原因
设计意图:
出示三幅贴近儿童生活、发生原因单一的图片,
让学生进行猜想,既作为新课导人,也为后续的猜
想活动打卜基础。
教学过程:
让学生猜想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
让学生作答,可停几秒再让学生发言。同时,不要
做过多的启发和指导,最多只能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让学生——猜想原因。看一幅图,说这幅图上
有什么,猜为什么会这样,逐一进行。
活动二:猜想谁破坏了蜘蛛网
设计意图:
针对破损的蜘蛛网进行猜想,是让学生能够对
比较明显的事实,猜想多种可能的原因,并为下一
个猜想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这幅图片赋
予一定的情境,编一个小故事来带出画面。
猜想要调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与事实建立联系,
否则就成了乱猜。因此,在引导学生作出猜想时,
要适时地追问:你这样猜的理由是什么?
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注意事项:
猜想没有对错,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猜想。
活动三:猜想雪地里发生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
雪地脚印的图片与破蜘蛛网的图片相比,信息
量较大,涉及不同脚印的形状、大小、步幅、位置
等诸多差异,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仅能针对像破蜘蛛
网这样明显的事实来猜想多种原因,还能在弄清事
实关系的基础上猜想多种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
教学过程:
为了便于学生作出合现猜想,可以先让学生仔
细细观察脚印的大小、形状、步幅、位置,然后让
学生思考脚印可能是什么动物留下的,为什么脚印
的距离会变化,最后让学生猜想发生了什么事。
在引导学生作出猜想时,仍然需要适时追问:
你这样猜的理由是什么?促进学生形成有依据地进
行猜想的习惯。
注意事项:
如果觉得学生的猜想比较离谱,也不要轻易否
定,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这样有利于学生
自己发现问题所在。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7.做个小侦探课时安排2-2总课时
.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
教学目标.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重点:依据观察到事实,作出猜想
教学重难点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五球碰碰球(牛顿摆X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四:玩碰碰球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分为三步,层层递进,目的是让学生
通过亲身活动,体会到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需要
验证。第一步,猜想并验证松开一个球的现象,为
第二步做好准备。在第二步中,学生猜想的依据是
第一步验证猜想的结果。在第三步中,由于拉起的
小球数量比停止的小球多,学生难以用上两步的验
证结果来作为猜想的有力依据,所以会有多种猜想,
但验证的结果是唯一的。所以,学生能自然而然地
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
需要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
掌握好此处三个步骤的节奏,第一步按正常节
奏进行,猜想后进行验证第二步以第一步为基础,
对学生而言,悬念不大,节奏可以快一些;学生在
进行到第三步时遇到了难题,即被撞的只有两个球,
这时要放慢节奏,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猜
想,然后进行验证。
为保障每次验证的效果,一定要让小球都停止
后再进行操作,切不可操之过急。
注意事项:
由于器材的精确性不足,每次验证实验的现象
都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所以,不能长时间地让学
生看那一次的验证现象。
只能选用五球的碰碰球,千万不能选用六球的
碰碰球,否则就达不到活动目的。
活动五:阅读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的资料。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也在进行猜
想和验证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对恐龙灭绝
的原因也比较好奇,他们或多或少都从媒体上了解
到一些,因此,可以结合阅读,让知道的学生都来
说一说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
教学建议:
教师课前应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多种假说有所了
解。有必要的话,可以阅读参考资料中的相关介绍。
准备好相关视频。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8.暗箱里的秘密课时安排1-1总课时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教学目标.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
取证。
重点: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小暗盒。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猜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说
明什么是暗箱,并将学生的视角聚焦到解暗箱上来,
为下一步学习怎样解暗箱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来介
绍画面,也可直接利用电子教材中狼追兔子的动画
片,让学生边看动画片边想故事。
活动手册中的另一个场景图可以用来辅助教
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很难用语言将猜想结果表达清
楚,所以让学生画出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可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
画兔子逃跑路线时,学生可能会画出不同的样
式,只要路线符合"一分为二”的特征即可。
活动二:解暗箱。
设计意图: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交代了暗箱
里的物体,只让学生猜测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经
历一次解暗箱的实践。
教学过程:
本活动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动手、动耳猜测暗
盒里的情况,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如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起来,动作快
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等等。
本活动不要求学生快速猜出障碍物的位置且意
见统一,所以教师在引导时,要让学生明白,实验
要多做几次;当发生争执时,要学会倾听与交流。
注意事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特别是在产生争议的时候,
学生总试图打开暗盒。对此,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
要求:不能打开暗盒,并在学生解暗箱的过程中给
予提醒。
学生解此暗箱主要依靠听觉和触觉,要提醒全
班学生尽量保持安静。
活动三:了解生活中解暗箱的事例。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什么
是暗箱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活中有很多"暗箱",
以及解暗箱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不必只限于介绍教材中提及的三个事例,可以
补充一些学生能理解的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
一说他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提高学生对生活
中的科学的关注度。
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解暗箱事例,学生有体验,
可以以学生发表意见为主;第二、三个事例学生可
能不太熟悉或完全不知道,需要教师予以解说或播
放相关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注意事项:
如果有学生说探雷器是金属探测器,教师应予
目At.O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9.树叶变黄了课时安排1-1总课时
.通过调查,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
.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
教学目标
的。
.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教学重难点
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材料:
教学准备
绿叶、没有全黄的树叶。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交流秋天哪些树的叶子会变黄。
设计意图:
通过展现树叶在秋季变黄的阁读,知道学生关注树
叶变黄的客观事实,聚焦研究对象,为下一步的猜
想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课前请学生收集一些树叶已变黄的树木照片。
提前一两个星期收集一些树的绿叶,以便在课
堂上计学生对比绿叶、黄叶的颜色。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需要观察银杏树叶变黄的过程,所以,本
课不能按教学进度上,应在银杏树叶还没有全黄的
时候上本课。如有可能,就选择在刚刮过风的时候
上,这时,银杏树落叶满地,便于学生捡拾落叶观
察。
活动二:猜想银杏树叶变黄的过程。
设计意图:
在明确树叶会变黄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
并展现几种可能,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
为下一步的验证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在学生表达完猜想后提出问题这些猜想究竟谁
对谁错?
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呢?为后续活动做
好铺垫。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对学生作出的猜想进行评判,让学生用观
察到的事实来验证猜想。
活动三: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
提供几种找证据的方法来让学生选用,指导学
生学会寻找证据,并知道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
确。
教学过程:
如果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即现场观察,应该
把学生有序地带到银杏树下。如果两种方法都选,
应给学生分组,一组观察树上的叶子,一组收集落
叶进行观察,然后两组交换。
如果校园里没有银杏树,可以采用第三种方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比较少,只能用说的方式
表达猜想,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在活动手册提供
的图示下面标注顺序,记录自己的验证结果。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选用现场观察;由于地点在室外,活动前
前要提出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行为,
并及时排除危险因素。关注学生的行为,并及时排
除危险因素。
活动四:(拓展活动)研究其他树的叶子是怎么变黄
的。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其他树叶怎样变黄,拓展学
生视野,增加认识。同时,渗透一个道理:一个问
题未必只有一个答案。
教学过程:
学生发现银杏树叶变黄的顺序后,会把经验迁
移到研究其他树叶变黄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
醒学生采用刚才找证据的方法进行观察另一方面
也要提示,树叶并不都是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的,
要实事求是地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要把学生的活动限定在一定区域,
教师要能时刻观察到全体学生的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课时安排2-1总课时
.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
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
.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
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
教学目标
人创造出来的。
.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
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
趣。
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
教学重难点
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
教师材料:
教学准备
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和视频,树枝、树叶、石块、泥土。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区分在野外游玩和游乐场游玩看到景物的
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典型场景中的物品和环境的对比,了
解自然世界里有些什么,人工世界里有些什么,它
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话题:"我们春游的时候,在游乐场看
到的景物和在野外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或
者让学生分别看大自然和城市视频,比较大自然和
城市里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观察和区分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品和自然
物品,并进行归类,由此让学生意识到各种各样的
人造物组成了人工世界,各种各样自然物的集合就
是自然世界,由此体会到自然世界的神奇和人工世
界的伟大。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很多动植物因为人的
因素而离开原来的生长栖息地,或因为人的意愿而
在基因层面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原则上来说,它
们已经属于"人造的自然"范畴了。但从一年级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概念理解水平来看为避免理解混
乱,本教材将动植物(不管是家养的、移植的、嫁
接的,还是野生的)统统称为"自然物",而不作更
为精细化的辨别。
活动二:比较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对具体的物品的辨别、区分和归类,让学
生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
教学过程:
让学生根据各种典型物品的图片,区分哪些是
自然物,哪些是人造物。
让学生在教室里和校园里寻找,区分哪些是自
然物,哪些是人造物。
给出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归类,
在人造物上寻找人工痕迹。
给出一些人造物和自然物相互融合的图片和物
品,如深林中的小路,屋顶上的植物,或者自然世
界中一些类似于人造物的自然物,如风化过程中形
成的“人像"等,观察、比较、区分。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比较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时候,不要出现深奥
的词语,儿童能用口语表述它们在组成、产生和活
动等方面的不同就行了。
要让学生注意发现人造物上的人工痕迹。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课时安排2-2总课时
.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
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
.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
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
教学目标
人创造出来的。
.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
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
趣。
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
教学重难点
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
教师材料:
教学准备
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和视频,树枝、树叶、石块、泥土。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三:用自然物搭建一个棚子。
设计意图:
本活动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机会,让学
生能够体验对自然物的利用、加工和改造的过程。
教学过程:
除了搭建小棚子,也可以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
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如用石头摆成一个小脚印的
图案,用树叶做一个面具,用柳条编手环、柳叶帽
J。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并展示交流各自的作品,
重点认识制作出来的物品具有了自然物所没有的功
能。
比一比,改进改进。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因为要使用简单的加工工具,所以在制作过程
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多给点时间让学生操作。
提供一些纯自然物,如树枝、树叶、藤条、稻
草、石子等。
一些简单工具,如小剪刀、棉线、固体胶水等。
活动四: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
设计意图:
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人造物都是用自
然物制造出米的。
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举例,讲解某个东西原本是自然界
中的物品,怎样经过人的加工变成了人造物。比如:
岩石经过怎样的加工变成石碑或石雕;木头经过怎
样的加工变成了木槌;兽皮经过怎样的加工变成了
皮衣?
学生活动手册上的三幅图片是本教学活动的变
式补充,可以配合使用。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物变成人造物的过程,可以
采用倒推的方式,由现实中的人造物,去推想制成
它的原材料,以及这些原材料在自然界中本来的样
子。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选择的物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常见的,
制作过程也容易理解。不要选择比较抽象,或者制
作过程比较复杂的物品。
可利用的资源准备:
羊毛采集、毛线纺织和编织毛衣的视频
传统的用纺车纺线视频等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1.衣食住行的变化课时安排2-1总课时
.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
教学目标
的变化。
.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
化。
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
解。
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石磨、迷你擀面杖、
教学准备大米、电动粉碎机。
教师材料: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视频。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相
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背景
情况(见参考资料),便于学生理解。
让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或观看古文明遗址的视频
或图片,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情况。
通过视频了解现代原始部落人的生活,推测古
代人的生活状况。
通过古代人和现代人使用不同的工具完成同样
的任务,如现代人使用钢笔、圆珠笔、铅笔写字和
古代人使用毛笔、用刀或针刻字,来体会和比较古
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进行一一对比。
在对比的时候,关注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
的舒适、方便、快捷这些方面的感受。
教学准备:
古代人生活的图片、视频
现代人生活的图片、视频
体现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特点的一些实物,如
书信、手机、无线电发射器、钢笔和毛笔等
活动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衣、住、行等方面发
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
选择衣、住、行等方面变化的比较,一是这些
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二是便于了解变化是一
步步发展完成的。
教学过程:
为学生提供一些卡片,可能让学生按照衣食住
行分类,并且按照时间排序(具体见教材\
观看《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古画,从古
画上了解古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
观看视频《上帝也疯狂-1》,通过了解现代非洲
原始部落人的生活,推测古代人的生活状况;观看
《舌尖上的中国》《巴黎时装秀》等视频了解现代人
的衣食住行情况。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要配合学生活动手册使用。
教学准备:
学具箱里的配套学具
反映古代人生活的视频、图片,如《清明上河
图》等
反映现代人生活的各种视频和物品
视频:影片《上帝也疯狂T》;纪录片《日食
记》;《巴黎时装秀》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1.衣食住行的变化课时安排2-2总课时
.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
教学目标的变化。
.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
化。
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
解。
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石磨、迷你擀面杖、
教学准备大米、电动粉碎机。
教师材料: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视频。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活动三:调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科技发明。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发现不了科技产品对B常生
活的影响,因为他们楚最新科技产品的“原住民",
他们享受着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和舒
适,但不知道生活本来不是这样子的。而他们家里
的长辈,尤其是祖辈在短短几十年间,各种科技发
明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生活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止匕,让孩子们回家问问长
辈,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一方面让儿童学
会一种接触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
调用家庭资源,由家里的长辈来解说对自己家里生
活改变最大、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最具说服力。每
个孩子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信息、分享信息,也是
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学过程:
设计相关的调查表,让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
什么是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的重要发明并说明理
由。
列出几种科技产品,如手机、冰箱、洗衣机、
煤气灶、电磁炉等,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量进行排
序,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量,家里最需要更换的一
件家用电器或用品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这项调查不要有固定的答案,每户人家可以根
据家庭实际情况,提出改变最大的一项科技发明。
注意前后对比,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己家
里生活的影响。
活动四: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了解米粉可以做
成哪些食品。
设汁意图:
用四种工具将大米碾成米粉,既有工具的科技
含量不同,也让学生体会使用不同工具的感觉。而
碾米的目的是导向其用途,可以做成学生熟悉的米
粉制品。
教学过程:
让学生先后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碾碎的顺
序是研钵(擀面杖\石磨和电磨,让学生在分别用
不同工具碾米的过程中,体会现代科技工具的优越
性。
组织观看磨豆腐、舂米或榨油的视频,了解原
始农业的一些技艺,以及现代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
效和方便。
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米粉食品,体现对家乡的关
注。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通常更喜欢体验古代的工具,因此可以让
学生使用古代工具,教师操作现代工具。
使用电动粉碎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特别注
意安全。一般情况下,由教师操作比较适宜,或由
教师帮助学生来操作。
准备资源:
石磨、研钵、擀面杖、粉碎机等工具。
磨豆腐的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视频。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2.轮子的故事课时安排2-1总课时
.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教学目标
.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
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学生分组材料:
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
教学准备
吸管2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seudourid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Promethaz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酒店员工团队协作训练培训
- 大型演出安保服务的经验总结与分享计划
- 省政务大厅综合评标专家抽取申请表
- 急诊心理社会干预的方法计划
- 岭南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岭南师范学院《投资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岭南师范学院《理论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定车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恒牙临床解剖-上颌中切牙(牙体解剖学课件)
- GB/T 44592-2024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公司工会活动积分制考核表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 防呆法(防错法)Poka-Yoke
- 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