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6.交通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更南移。因此,国家须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须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须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心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疆。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沟通,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穿南北运输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疆,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需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输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据百度百科整理材料二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输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在南北之间建成了一条运输通道。运输河沿岸经济旺盛,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讨》(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输河开通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隋唐时期大运输河的作用。(6分)答案:(1)经济缘由:适应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保障北方的物资供应。政治缘由: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卫;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巩固国家统一。(2)加强了南北沟通,巩固了中心集权的统治;促使运输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旺盛;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经过唐太宗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安史之乱之后,藩镇数量比较多,相互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藩镇内部也不怎么稳定,经常发生军人闹事,甚至兵变。另外要指出,所谓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描述一种倾向,不是说真的全都割据了。依据学者的探讨和概括,唐朝后期的四十多个藩镇,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着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当然,即使是这样独立性比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也是臣服于唐朝的。除河北以外,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此外,还有南方的藩镇,那就不能算割据了。不但不割据,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很听中心的话,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应粮食财物,唐朝后期的中心财政主要是靠南方支撑的。(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阐述唐太宗所做的贡献。(7分)(2)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却照旧维持150年。依据材料二分析其缘由。(7分)答案:(1)贡献:①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功劳卓著。②吸取隋亡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若谷;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③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民族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设置安西都护府,推动唐蕃和亲,促进汉藏友情。(2)缘由:①藩镇数量较多,相互牵制,难以形成独大的割据势力;②藩镇内部冲突困难,经济实力下降,缺乏割据基础;③藩镇割据仅仅是一种倾向,割据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仍臣服于唐朝;④大部分藩镇处于一种半割据状态,而且南方藩镇听从于朝廷,并支撑中心财政。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卷五十材料二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1)依据材料一思索,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节度使有什么权力?请举一例证明节度使威逼中心集权的史实。(2)材料二提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点,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3)综合上述材料,关于选人用人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始于唐朝。权力: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心交纳赋税;军队不听中心调遣。史实: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拥兵自重,并发动叛乱。(2)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接着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革新,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怠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3)要任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峻。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接着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需由中心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心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心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当,中心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疆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影响。答案:(1)特点:吸取前代阅历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加强了中心对边疆地区的限制。(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沟通;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供应借鉴。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材料二上……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材料三五月,辛未,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以上均摘自《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主见对东突厥实行什么安置政策?(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唐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