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A/24/wKhkGGaKYISAa5BOAAG1YQYJEcc545.jp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A/24/wKhkGGaKYISAa5BOAAG1YQYJEcc5452.jp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A/24/wKhkGGaKYISAa5BOAAG1YQYJEcc5453.jp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A/24/wKhkGGaKYISAa5BOAAG1YQYJEcc5454.jpg)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A/24/wKhkGGaKYISAa5BOAAG1YQYJEcc5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引言(一)研究背景1.理论背景语文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水平,第二种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VygotskyVygotskyLS,ColeM.Mindinsociety: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43-45.本研究还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反对学生的被动接受,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作业的设计应尽可能地在作业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的原则。2.政策背景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2022-05-01L].《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课程评价提出:“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3.现实背景尽管政策指明了方向,理论提供了支撑,广大学者关于作业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成果。但实践中还是举步维艰,实施推广存在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对于语文作业设计依然停留在单一的“读写背”层次,少数教师尝试探索新路径但不得其法。因此,深入教育实践,调查当前现状,提供优化作业的具体路径,供一线教师参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策略,尽可能地发挥作业应有的价值,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2.研究意义科学高效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通过梳理有关文献,进行实际调查,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进行分析,以期丰富和补充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理论体系。从实际意义上讲,本研究从小学实际出发,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作业设计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研究思路图1-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思路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确定选题后,大量阅读、收集、整理相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文献,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明确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难点,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2)问卷法:为了解当前小学一线教师布置作业的普遍现状,学生对作业的认知情况。本研究选取了几所县级小学,学生问卷随机选取一到六年级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教师问卷随机选取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从教师作业布置的情况、学生对作业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统计。(3)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深入了解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研究采取访谈法来进行调查。访谈以某县级小学为例,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开展访谈,深入调查。(四)理论支持1.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是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指的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一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VygotskyLS,ColeM.Mindinsociety: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43-45.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作业设计,强调作业的VygotskyLS,ColeM.Mindinsociety: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43-45.图1-2最近发展区图示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作业设计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也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一、小学语文作业现状调查(一)研究设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黄楠森.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的最终标准(下)[J].高校理论战线,1998,(05):4-9.。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无疑可以为作业研究提供最真实可信的依据。只有立足于教学一线,才能做出符合一线教学的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一线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探讨其中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在H省某县几所小学展开调研,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黄楠森.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的最终标准(下)[J].高校理论战线,1998,(05):4-9.1.调查对象研究随机抽取H省H市几所县级实验小学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学生和不同教龄教师若干为研究对象。学生学段不同,确保调研的全面性,教师教龄不同,提升调研的有效性。2.调查内容本研究将教师、学生问卷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学生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作业设计情况调研;第三部分为精品作业设计调查(选填)。表2-1教师问卷调研内容题目分布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3题第二部分对作业的重视程度4—6题作业设计的目的及依据7—9题作业设计内容及批改形式10—12题双减、大单元背景下作业设计现状13—17题学校对教师设计作业的相关培训18题第三部分精品作业调研(选填)19题表2-2学生问卷调研内容题目分布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2题第二部分作业量3—4题做作业目的5题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6—8题大单元背景下作业设计现状9—10题第三部分最喜欢作业案例(选填)11题3.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在H省H市几所小学发放问卷,问卷调查对象涉及各学段学生和各教龄教师,尽可能保证全面性。表2-3调研回收数据统计对象发布问卷数回收问卷数有效填写率学生240240100%教师120120100%表2-4学生基本信息统计性别频数占比男11748.57%女12351.25%表2-5教师基本信息统计问题选项频数占比性别男5344.17%女6755.83%教龄5年以下3428.33%5——10年3529.17%10——15年2117.5%15年以上3025%学历大专及以下3428.33%大学本科5848.33%研究生及以上2823.33%研究还采用访谈法。访谈三位教龄分别为0-5年,5-10年和10年以上的教师,通过作业设计的目的、作业设计依据来源、常用的作业设计类型以及是否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大单元作业设计、跨学科作业设计等几个问题了解其作业设计理念,补充调研数据。(二)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结果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阐述。1.教师角度(1)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调研图2-1“教师对提前设计作业必要性认识”的调研图2-2“教师预留给自己设计作业的时间”的调研作业是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提前给自己预留时间设计作业很有必要。因此,为了解当前一线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真实态度,研究设计“我认为提前设计作业很有必要”“我每天预留给自己思考作业设计的时间为”和“我会有意识地留意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三个问题对“教师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进行调研。其中,受调研教师普遍认为教师应有计划性地设计家庭作业,而非“随手设计”。只有少数教师在“我认为提前设计作业很有必要”题目中选择“不符合”项。调查可得选择该项的教师大多拥有较长教龄,或许受经验丰富影响,其对教材、课标非常熟悉,设计作业已较为娴熟,不需提前专门预留时间思考如何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师没有利用作业指标辅助教学的思维。在对教师“每天预留给自己思考作业设计的时间”调研中,57.5%的教师选择10—15分钟甚至更长,可见超半数一线教师能够花费时间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除此之外,调查结果显示约73.3%的教师愿意留意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说明小学语文教师不但注重作业设计的“质”,同样也有意控制作业的“量”,在尽可能地做到重视作业——留心设计——减负增效。(2)作业设计的目的和依据为了解当前教师作业设计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第七题“我认为我设计的作业可以完全满足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约64.17%的教师选择“符合”或“非常符合”,说明广大教师愿意运用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相比于第七题关于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认可度的调研,第八题则更为具体,将作业设计的目的细化为“巩固知识”“提升成绩”“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其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亦或是“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占比相当,充分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思维理念。“为学生提升成绩做准备”有高达76.67%的选择率,显现出教师依然把学生学习成绩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唯分数论”依然存在,更新作业设计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占比最少的两项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还需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图2-3教师对自身设计作业满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情况调研图2-4教师设计作业目的调研作业设计的依据体现了教师设计作业的理念。调查结果排序为练习册、课后题、教学目标、教师参考书、自主设计作业、学生的兴趣。占比最少的是学生兴趣,只占7.5%。这显现出教师一方面过于依赖参考资料而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批改形式①作业设计内容分析表2-6教师日常设计作业的形式调研形式占比排序抄写默写类89.17%1背诵类88.33%2习作类85.83%3日常阅读类55%4动手实践类46.67%5习题练习册45%6思维导图手抄报等直观类22.5%7听写类22.5%7表2-7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调研形式占比排序动手实践类64.17%1日常阅读类47.5%2习题练习册43.33%3习作类37.5%4思维导图手抄报等直观类36.67%5抄写默写类31.67%6背诵类22.5%7听写类21.67%8首先,关于“抄写默写类”“背诵类”“习作类”三个选项。其在“我日常设计的作业”中高居榜首,甚至均高于80%的选择率,而在后一题“我认为学生喜欢的作业”中则居于末尾位置。教师日常设计作业形式几乎被“读写背”三类“垄断”,而教师却认为这三类并非学生喜欢做的。关于“动手实践类”的结果则恰恰相反,超半数教师不愿意设计,但认为这是学生所喜欢的。根据研究者实地调查,多数教师青睐于直接见效的、更为机械的“读、写、背类”作业,似乎这是大家的共识。教师普遍认为目的明确、形式简单且能见效,即为最优选项,不愿意花费功夫去自行设计形式多样、更为有效的作业,由此顾及不到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其实,作业“有趣”和“有效”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可兼获得之。想要学生达到预习的目的,思维导图式作业相对有趣,同时也可有效地辅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合课文内容动手做实习作业也会是学生所喜欢的形式。在一些课文学习中,兴趣应充当最好的老师,繁琐与机械应适当让步。研究并非否定“读写背”类作业的功用,而是在否定传统“读写背”作业的机械和重复。新时代教师既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应在此基础上悉心考虑学生的诉求,尽可能地兼顾形式新颖和内容有效。当然这也非本研究一得之见,部分教师已在探索。②作业批改形式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结合大部分教师将作业设计的目的定义为“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也就不难理解,“直接批改”的确更为高效。生生互评优点是可以锻炼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但也存在缺点,即时间成本较大。因此研究认为二者结合要更为合理,需要教师获取学生学情的时候,教师可亲力亲为,一些机械的作业可以交给孩子,提升参与感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对政策的理解和新理念的把握问卷的第14、15题相关“双减政策”,旨在调研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影响。62.5%的教师在“双减政策发布后开始考虑减少作业量”一题中选择“符合”“很符合”,政策落地有声。有约66.66%的教师在“双减政策发布后我开始尝试作业形式创新”一题中选择“符合”“很符合”。由此可见,广大教师注意到了兼顾减量和提效,需要适当改变作业形式,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大单元”“单元整合”概念提出后,教师开始探索尽可能地发挥每一课每一单元在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以单元为整体进行作业设计。约61.7%的教师在“我会从单元整体设计作业”一题中选择“符合”“很符合”,约25.83%的教师选择“一般”。行百里者半九十,大单元作业设计应坚定地贯彻落实。在对教师分层设计作业的调查中,56.6%的教师选择“符合”“很符合”。学生学习水平、能力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性,本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就对分层设计作业提出了要求,而调查显示,很多教师依然没有尝试“分层作业”。研究猜测这与教师理念未更新或即便教师有设计分层作业的想法,因班级容量大等不可控因素而导致心有余力不足均存在相关性。关于“跨学科设计作业”,如图所示,占最大比例的是“一般”。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碎的,而学生要面临的问题是整体的,需要集中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的。语文作业的工具性还体现在为其他学科提供基础。跨学科设计作业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其施行依然困难重重。本研究将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策略,以求辅助一线教学。图2-5教师跨学科设计作业调研2.学生角度(1)作业负担调研作业时间常常被作为判定作业负担的重要指标,鉴于“量”无法直接控制,研究者通常用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反映作业量。当然,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受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兴趣、家长辅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鉴于统计困难,本研究也采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间接评判学生的作业负担。根据图2-6数据可知,完成语文作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学生比例较高,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切实重视给孩子减负。同时家长老师也要提示孩子做到科学高效,深入了解孩子在做作业上遇到的困难,以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图2-6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所需时间调研(2)完成作业目的和作业内容77.5%的同学认为完成作业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成绩,约65.83%的同学认为完成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约38.75%的同学认为完成作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29.58%的同学持消极态度,把作业当成任务。在学生的观念中,作业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提高成绩的垫脚石。这启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升对作业多方面重要性的认识。表2-8学生通常做的作业类型调研形式占比排序习题练习类81.67%1抄写默写类78.75%2背诵类75.42%3日常阅读类61.25%4听写类57.92%5习作类45%6手抄报思维导图等直观类28.75%7动手实践类19.58%8学生的反馈具有真实性,在“学生常做的作业”调研中,高居榜首的依然是“读写背”“练习题类”。巩固能力无可厚非,但动手实践类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少之又少。语文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会读会写会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极少或几乎不涉及与生活接轨的练习,学生很难真正地将语文运用于生活,很难在生活中提高素养。在对学生愿意做的作业和不愿意做的作业调研中发现,66.25%的学生愿意做作业是因为可以提高成绩,可见“唯分数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学生的选择;43.75%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这说明学生期待老师的认可和关注;40.83%因喜欢语文本身而乐意完成语文作业,这表明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才是源动力;27.08%因欣赏老师而完成作业。反过来说,学生不喜欢的作业多具有无聊、花费时间长、难度大等特征。由此可见,要想发挥作业的作用,需要教师具有个人魅力和亲和力,设计一些有效且有趣的作业,同时关注学生的水平,以此调整难度。(3)分层作业、跨学科作业的调研关于分层设计作业,多数学生表示,老师会根据学习水平不同的同学来设计不同的作业,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大约45.4%的同学选择“符合”或“很符合”,大约32.08%的同学选择一般,而约24.4%的同学选择“不符合”或“很不符合”。跨学科设计作业的结果同样如此,多数同学选择一般及以上,情况相对乐观。(三)访谈结果调研为了补充调查结果,本研究还采取了实地访谈法,将三名教龄分别为0—5年、5—10年和10年以上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以下依次称其为教师A、B、C。教龄较低的教师,虽然缺乏经验,但较有创造性,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敢于破除成规陈说。教龄较高的老教师则经验丰富,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设计作业上也游刃有余,能够提供较多借鉴,但对于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可能不如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首先,对于作业设计的目的。教师A表示,其作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且给自己一个教学上的反馈,以便于自己更好地查漏补缺。教师C在巩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预习的功用,她认为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是不够的。她通常会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预习,画出思维导图,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于上课更好地交流和讨论。关于作业设计的来源,教师A认为,在理论上应该借助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标、练习题、参考书等诸多资源。但鉴于自己经验欠缺,目前面面俱到还相对困难,所以她通常会参考别的语文老师设计的作业,结合自己本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情况进行设计。而教师B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自行设计作业,她通常会基于课本,基于课后生字和课后练习题来设计作业,帮助学生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目的。关于作业设计的类型,教师B认为自己会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其类型基本为“读写背”。除此之外,她也进行过设计趣味作业的多次尝试。教师C则将作业分为预习类作业、复习类作业和常规作业三种,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相应类型作业,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在被问到“语文作业是否能够达到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时,三位教师都持乐观态度,教师C还提到要想科学地设计作业,还需语文教师精准定位,把握航向,与各科教师通力合作,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关于“分层作业”,教师B认为学生水平有差异,教师只有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作业才能达到效果。教师C表示自己会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但由于教学任务重,班级容量大,不可能每次都如此。由此,她建议语文教师们共同设计。关于跨学科教学,三位教师均认为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整合知识是必要的。对于单元教学,教师A认为自己接受这个理念,对这个理念持乐观态度,也愿意去积极实施。教师C认为她会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已较为熟练。二、作业设计原则原则是指导行为或判断的基本准则或规律,是行事的基础和出发点。作业设计的原则可以直接指导作业设计,遵循原则,使作业设计更具科学性。针对调研中出现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趣味性不足、易忽视学生主体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原则:直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提到过直观性教学。比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这是指教学应当直观,应当让学生尽量用外感官来认识事物。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宣布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直观性原则在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以形象性思维为主,认识客观世界仍然需要具体的实物作为支撑。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直观性原则在作业设计中强调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感官经验设计作业,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图像、实物或实际操作,学生直观感受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种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生动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刻持久。直观性原则在作业设计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例如学习古诗时,学生需要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回家背诵,记忆每一个词的意思,将整首诗所表达的意境连贯讲出并非易事。尤其是对尚未找到学习方法,连简单地背诵古诗都存在困难的孩子更是如此。但如果教师能够在直观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分层作业或选做作业,出示学习单,呈现每一句诗的插图,孩子看插图观景、知意、吟诗句或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画出这首诗的场景,也许更加积极有效。枯燥难懂的文言文篇章学习更应巧用直观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发展性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国家语言文字,提高文化自信,实现思维提升,能够进行审美创造,最终达成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语文作业设计以新课标要求为背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作业时,充分关注学生现有能力素养,和可能达到的能力素养,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促使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这也就强调教师不是为了设计作业而设计作业,作业不应该成为“刻板”“套路”“每日常规”,而应成为学生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要发展,其实质就是从现有水平达到可能达到水平的多次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小学学龄阶段的儿童只有少数同学能自主进行学习规划,从而实现能力提升;而多数同学则需要教师督促和指导。学生提升能力不只在课堂上的“学”,更在课后的“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需要在作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上独运匠心,充分把握学生发展水平,设计“跳一跳、够得到”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例如设置开放性问题,允许学生开口、允许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亦或进行跨学科作业设计,在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性原则还需要教师在学生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对学生保持信心和期待,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三)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需要得到充分地尊重,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帮助者。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是应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首先教师设计的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意识的参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和作业形式,无论对错,但需要学生自圆其说,锻炼其思辨性。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一课,机智勇敢的枣核帮助大家偷走了牛、打了县官,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们续写故事,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成了本单元的写作要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其次,主体性原则还表现在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发展水平。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其中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多个方面,每个人在这些智能上表现各不相同REF_Ref9121\r\h[1]。这就鼓励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长处,关注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多元化,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四)趣味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的成就,谋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而进行学习;附属内驱力指的是学生为了得到长辈或老师的嘉许而学习;认知内驱力则是个体因为对学习材料本身充满兴趣而进行学习。认知内驱力会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而产生内驱力需要趣味性材料做支撑。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要发挥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教师就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趣味性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切都是兴致勃勃的,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充分把握,破除以往读写背的机械形式,走进学生实际生活当中,设计趣味性作业,如表演、课本剧、故事大会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业的乐趣、语文的趣味。三、作业设计具体策略及具体实践基于上述调研所得问题和提出的原则,设计以下几类作业:(一)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多元化作业1.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分层作业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教师需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以便于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发掘不同特点学生潜力。图4-1分层设计作业思路图设计分层作业,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评、他评以及长期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再依据学生短期内的学情达成学生分层。第一层次的A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动机属于认知驱动型,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其学习习惯良好,在课堂上愿意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基本不拖沓,总做机械类“读写背”作业,无疑会限制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为此类学生设计多元化综合性作业以更好地扩展思维;第二层次的B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仍有提升空间,学习习惯良好,能在督促下做好常规,但知识掌握程度不如A组学生。教师应让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扩展能力,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更快乐地提升能力;C组学生俗称“学困生”,因学习习惯差,在学习上成就感低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从而造成了习得性无助。困难型作业不仅不利于提高成绩,还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为这类学生设计基础性必做作业,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始终对其保持充分的信心,在其完成作业时加以鼓励,与学生携手并进。其次,教师还应注意作业的难度、用时和形式,精心设计。以下为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分层作业案例:表4-1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传统节日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基础型作业(ABC组所有同学必做)一、传统节日我知道州同:“宴清,在第九课我们学了三首关于节日的古诗你还记得吗?你最喜欢哪首?”宴清:“我喜欢《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可是咱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节日,我还知道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呢!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咱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啊?请查阅资料填一填!”节日名称时间习俗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贴春联、吃团圆饭、拜年清明重阳节中秋节二、相关古诗我会背州同:“恭喜你完成了第一关的挑战,下面我出示几个节日元素来考考你!请你说出节日名字再背出相应古诗。”图4-2节日元素图我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星级我能独立完成表格填写☆☆☆我能独立查阅资料补全表格☆☆☆我能看图认出节日☆☆☆我能流畅背出古诗☆☆☆巩固所学:学生在学习第九课时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已有所了解。帮助学生以图表形式梳理主要传统节日时间、习俗。提升搜集资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学生需独立收集资料和提炼资料,再补充其他传统节日,以此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查漏补缺:基于“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的目的,全体学生通过自评掌握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扩展型作业(ABC组所有同学选其一做)一、传统节日我会讲①州同:“在端午节的时候啊,我们家通常会选择包粽子,我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动作逻辑词准确说出包粽子的流程”②宴清:“写一写你最喜欢的节日里,你和家人是怎样过节的吧!”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在这个节日里巩固所学:学生在第十课学习了造纸流程,语文园地提出了“对照流程图,口头介绍手工活动的过程”的要求,此处创设端午节包粽子情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达成写作要素:单元写作要素为“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此处引导学生用文学语言记录生活日常。提升型作业(A、B组感兴趣的同学选其一做)我的节日我代言作为中国人,我为我的国家拥有如此多的传统节日而感到自豪,我愿意为我熟悉的节日代言!(图4-3思维导图和小报二选一)我的节日我会画宴清:“小朋友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节日的手抄报或画报哦!”提升素养,全面发展:为A、B组学有余力,愿意创新的同学提供展示机会。学生在探究中华传统节日的基础上,以个性化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2.根据学生的发展,设计个性化作业双减政策对学生的作业总量和完成作业用时做出了限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小时,作业的减量增效理应提升日程,但一线情况仍不容乐观。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意愿全部强加于学生,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预留大量的作业,不仅不利于学生成长,还可能使学生生发厌学情绪。因此,广大教师应在减少作业量上达成共识。要在减量的同时增效,设计性价比高、针对性强的作业不失为一个锦囊妙计。罗森霍茨将任务分为“多维”和“单维”两个层次,指出“多维”任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何静.“双减”政策下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2023.。因此,应用于作业设计领域,多元化的选做作业要比一元化的单选必做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何静.“双减”政策下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2023.以下为根据学生个性化,设计多元化选做作业案例:表4-2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秋天》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选做作业(一)诵秋天:图4-4亲爱的小朋友们,秋姑娘来了,让我们为她深情地朗诵一首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zàn),赞)歌吧!温馨提示:1.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的不同读音!2.注意“一会儿”儿化音发音。3.配上老师发在群里的配乐效果会更好哦!4.读完发在群中,大家比一比谁读得准确且有感情吧!把握学情:课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课上教师难以面面俱到,课下以该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能力:帮助学生在配乐中感受朗读的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感受力,激发学生对秋的喜爱之情。选做作业(二)集秋天:请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chá),查)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yuè),阅)资料,收集一首关于秋的诗,背诵下来,到学校和大家一起交流吧!提升能力: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积累诗词,提升语文素养。选做作业(三)画秋天试着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或者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sōu),搜)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jí),集)秋天的树叶做成秋的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tiē),贴)EQ\*jc0\*"Font:宋体"\*hps12\o\ad(\s\up11(huà),画)吧!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所学知识,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秋。(二)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大单元作业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形式,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主题相近的课文被编排在一起,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首先,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在熟悉课标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本单元在本套教材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承担的作用。教师应思考该知识点是学生初步接触,还是之前已有了解,学完本单元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教师的教学又是否达成了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基于此,教师再着手设计单元整体学习目标,然后系统分析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应该承担的任务,随即按照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创造趣味情境,将须学须知的知识巧妙排出,在挖掘单元主题意义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单元建构能力的提升。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兼顾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元主题等要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作业体验、学习动力、认知水平递进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F_Ref10982\r\h[3]。以下为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大单元作业案例:表4-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单元作业设计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导语:同学们好!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只要你敢想,一切都有可能!现在,咱们要坐上“理想号”飞船去漫游“想象岛”,请充分展现你的想象力!项目一:DIY想象岛门票同学们,在你面前的是想象岛门票,请在门票上按上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的事物,谁想得新奇,谁就可以进入想象岛。图4-5倒影项目二:通过“唱反调”挑战倒影恭喜大家进入想象岛,第一站是唱反调挑战:雪在冬天下太阳从东边升起石头没有生命雪在夏天下??雪在冬天下太阳从东边升起石头没有生命雪在夏天下??请继续完成挑战!在宇宙的这一边在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边:我拿出作业本这一边:我气喘吁吁地爬楼梯这一边:我背着书包向左走另一边:我第一节课是数学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这一边:乘法是这样的:2×2=4项目三:一起来变身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_____,形状有_____、_____、_____,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我会请_____、_____等小动物住进来。傍晚,妈妈来了,鸟窝发出_______(填拟声词)的声音,妈妈打开背包,里面有_____、_____、_____,她把好吃的分给了小动物们,它们吃的_____(填成语)。咦?小松鼠的牛奶打翻了吗?一只小虫子撒了尿?大树在哭吗?没想到是我流的口水。妈妈竟然知道______________,她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仿一仿:我真希望变成:_____。变了以后发生了很多奇妙的事。项目四:猜猜万事万物的心思请阅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写出铅笔去的地方和做的事情:图4-6项目五:编写《想象集》想象岛想请同学们帮忙写几段奇妙的想象编入《想象集》,请随手摘下喜欢的牌子,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吧!图4-7提升学习兴趣:创设“想象岛”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提升学习兴趣。发散想象思维:学生联系生活,随意想象,感受语文的乐趣。巩固知识:利用“组织”的记忆策略,回忆《宇宙的另一边》的知识。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整合,提升学生寻找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想象的神奇。巩固知识: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回顾《我变成了一棵树》相关内容。进一步扩展,达成写作素养“发挥想象写故事”。提升能力:自主阅读《铅笔的梦想》习作范文进行填空。考查学生自学、提取信息的能力。(三)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设计直观性趣味作业根据皮亚杰归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特点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敢于挑战,永远兴致盎然。兴趣是小学生求知的直接源泉,小学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年龄,设计直观性趣味作业,使学生爱听爱说、乐读乐写。1.思维导图类作业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呈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整合知识点,厘清思路,在预习和复习中均能起到作用。例如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其必然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篇幅较长的课文或篇幅短的文言文都需要学生提前阅读。传统的读几遍课文、标出自然段等方法教师监控不到,学生积极性不高。此时设计思维导图类作业则可以清晰地把握学生学习进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但结构清晰明了,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作业。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为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主旨、摘抄环境描写句子。二级分支沿思路展开,学生通读课文,很快便可将故事分为山洪来袭、疏通过桥、桥塌人亡、祭奠亲人几个部分,便于厘清思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一课,学生接触文言文并不多,学习难度较大,如若在课前设计思维导图,教师初步提出“课文经过”“词语注释”“作者简介”“寓言道理”几个主题,学生便可提前自主掌握、自主学习。思维导图同样也可以用于复习中,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巩固。比如在低年级识字的过程中,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常常混淆不清,如以思维导图形式让学生自主去本册书寻找区分,效果会比教师耳提面命更为有效。亦或是在积累AABB、ABAC式成语,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示声音的词语等方面,此种方式也更为直观。2.动手实践类作业动手实践类的作业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亲身实践操作,抽象的概念随之变得更为具象化,在寻找方法中无形会锻炼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实践活动通常需要用到手部小肌肉,如剪切、粘贴、绘画等,这能够提升小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其精细动作技能。在三年级下册学写小实验作文时,单看视频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可以在课上带学生一起做实验,随即设计做实验的课后作业,给学生留有动手实践的空间。边做实验边叙述步骤,将过程和心情一并记录到作文中,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素材来源。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观察时,教师可设计“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的实践,比如在班级里养一盆花,全班轮流照顾,轻轻动手摸叶子、芽、花的长势,切实记录植物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增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一首古诗后,学生需要掌握诗意,“背诵”和“反复抄写”事倍功半,效率极低。针对意象美的诗词,教师可以设计制作诗词小书签的动手实践作业,学生拿小卡片自己画出自己理解的诗意,用工整的字迹提上喜欢的古诗,学生要想画出精美的图画,必然需要将诗意理解透彻,最后成果还可放在班中展示。3.利用媒体资源类作业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应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网络媒介的传媒功用比书本更为广泛。在哔哩哔哩等平台有许多优质资源,现代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为学生选取符合的短视频、纪录片,在假期时间将其设计为作业,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增长知识,又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爱国主题单元,学生需悉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国庆假期期间,教师即可选择《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等优质网络资源作为观看对象,使学生在影视作品中沉浸式体验家国情怀。例如四年级第二单元为科技主题单元,则可以选取体现国家科技发展的视频片段作为作业。除此之外,《中国诗词大会》《跟着书本去旅行》《唐宋八大家》等优质网络资源也可推荐给孩子。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传媒作用,运用好网络资源,使网络资源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续写仿写类作业小学语文教师有目的的开展续写、仿写类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续写、仿写活动,教师首先要考虑文本题材是否合适,有故事情节的课文适合续写,儿歌、散文格式规整的句子适合仿写。其次还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难度适宜的作业。例如三年级下册《陶罐与铁罐》一课,结尾意犹未尽,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了陶罐,而连铁罐的影子都没看见,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见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傲慢无礼的铁罐又能明白什么道理呢?学生在此基础上续写,既能明白寓言的寓意,又能锻炼写作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诗歌单元,学生学诗后可以适当地根据节奏仿写诗歌,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小诗,写完小诗在组内交流沟通,推选出写得最好的,组内同学再将小诗描绘的意境画成画,专门开一节诗歌会一起交流,比比谁的诗更美。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初步理解了诗歌的特征,同时也激发了思维,提升了想象力。5.表演表现类作业一些语文课文的内容有很强的故事性和体验性,然而,小学生很容易因为惯性思维认为内容枯燥,无可读性,这也就影响了文本价值的发挥。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作业,提升学生主体化参与和学习效果。每个年级每一册课本基本都会有适合设计的课文,选取其作为课本剧的关键在于故事情节多样、人物有参与感和形成对话,符合以上条件,即便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演出,也同样会收获良好效果。比如《狐假虎威》童话故事演绎、《陶罐与铁罐》寓言故事演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民间故事演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本剧等,学生可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准备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的过程。当单元内故事较多时,可设置小小故事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愿意讲故事的同学趁此机会还可讲一下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里的故事,激励同学们提升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四)根据最近发展区,设计支架式辅助作业教育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在教学中,“支架”意味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即为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辅助的材料,可以是视频、案例,也可以是问题、任务,是推动学生展开学习的支架。支架式教学以“最近发展区”为心理学基础,要使学生从现有水平到可能达到的水平,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支架”——必要的帮助,为学生克服困难,保护学生的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应逐步撤销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支架式辅助作业则相当于“先行组织者”,即为先于学习本身出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抽象、概括水平要高于学习任务,且与原有的观念和知识相关联,为新旧知识搭桥。设计支架式辅助作业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学习任务。以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为例,新课标中提出了拓展性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每个学段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三学段是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如《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讲述自己感受到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教师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革命精神”为教学目标,并以实现教学目标,开始搭建支架为学生指明方向。设计如下作业问题:“你认为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你的话说一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尽可能地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阅读,能大大地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总之,支架式辅助作业就是要做到为学生学习扫除不必要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效率,达到启发性的效果。结语本文从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等心理学理论出发,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缺乏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个性化支持。其次,作业内容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此外,过分强调机械性训练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也是现有作业设计的一大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作业设计原则,旨在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策略,为学生提供适时的学习支架,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学习兴趣。然而,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有创意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实施,这对于部分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如何量化评价作业的效果,以及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中推广这种作业设计,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望朝着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架。同时,教育研究者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未来的作业设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表达交流、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著作类:多元智能[M].(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刘飞.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期刊类:沈美.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4(01):12-13.王丰.运用小学语文作业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4(01):106-108.顾芹.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开发与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32):68-71.汪桂霞,刘登珲.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价值、原则与路径[J].汉字文化,2023,(24):136-138.吴梦丽,郭荣,闫悦.过程性评价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内涵、指向与路径研究[J].汉字文化,2023(23):138-140.瞿凤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10):136-138.叶敏,王爱菊.优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为何与何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6(05):127-132.陈丹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5):141-143.李祥竹,李刚.“双减”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0):3-7.学位论文类:禹小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探究[D].江汉大学,2023.裴璐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优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3.吴珊珊.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张林青.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2.翟丛珊.“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2.何庆.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候晓洁.基于反思性评价的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鲁东大学,2022.卢盼盼.“作业管理”政策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2.薛瑾.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杨茂华.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附录1语文作业设计调查研究(教师版)老师您好!我是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我正在做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研究的毕业论文,您的认真回答会对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此问卷不会记录个人姓名,完全保障个人隐私,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希望您能根据自己最实际的情况进行填写,谢谢!祝您工作顺意,万事胜意!1.您的性别:[单选题]*A.男B.女2.您的教龄为?[单选题]*A.5年以下B.5—10年C.10—15年D.15年以上3.您的学历为?[单选题]*A.大专及以下B.大学本科C.研究生及以上4.我认为提前设计作业很有必要[单选题]*A.很不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玻璃隔断安装与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度金融科技企业员工试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服务区草坪绿化与旅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草种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社会组织劳动合同范本解读与应用4篇
- 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要阶段计划
- 项目预算的合理编制与控制计划
- 课程设计与产品开发计划
- 管理者在变革中的关键作用计划
- 课堂生物教学创新策略计划
- 2024胃食管反流病指南
- 《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 pop海报课件教学课件
- 血流限制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力量作用的研究进展
- 培训学校书法课家长会
- 护士年终总结及工作计划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中医护理学-情志护理
- 中学美术《剪纸艺术》完整课件
- 诺如病毒教学课件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