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1.在学习“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生活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种植粮食作物 B.懂得钻孔技术C.烧烤食物 D.用磨制方法制造工具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据此,可以推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游牧渔猎 B.刀耕火种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4.“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5.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弱肉强食 D.适者生存7.栗劲的《秦律通论》中提道: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表所示。商鞅变法无疑对这种战绩的形成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表格来看,其直接作用是: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次数58次3次4次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D.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8.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 D.“有教无类”9.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C.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10.“他俩本来不相识,后来同时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他俩”分别是指A.公元前221年:陈胜、项男 B.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C.公元前207年:吴广、刘邦 D.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11.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出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12.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日:“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13.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4.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C.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15.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使者一路历经磨难不忘使命,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此行”指的是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 C.卫青出击匈奴 D.班超出使西域16.《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都称蔡侯纸。”此材料可证明()A.造纸术起源于中国 B.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C.纸的制造工艺复杂 D.纸的发明对世界影响17.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病毒在全球范围的肆虐,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到医药学中来,我国在东汉时期就有位医学家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这位医学家的代表作是()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C.“麻沸散” D.“五禽戏”18.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与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说明司马迁()A.史学知识丰富 B.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C.《史记》的体裁多样 D.《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19.“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朝诗人胡曾这首诗描述的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0.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下列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札 B.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C.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D.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21.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争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王与马共天下 B.五胡内迁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22.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的是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是因为()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C.南方经济发达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23.改革创新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根本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24.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这反映了A.大河文明曙光出现 B.雕塑艺术绵绵流长C.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D.中原文化历史悠久25.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仍然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王羲之——《洛神赋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C.顾恺之——《兰亭集序》 D.祖冲之——《女史箴图》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小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白在《古风》里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材料二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李白在诗中提到“秦王”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毛泽东词中的“秦皇”为了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二中的“汉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4)概括一下两位帝王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点?27.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线路图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2014年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2)请参照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写出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3)依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丝绸之路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4)“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5)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屯田数载教黎民,官渡一战控傲军”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材料二南朝时期的江南“百年来,没有战事的警报,区域之内,百姓安然自得。……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耕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摘编自沈约《宋书》材料三494年,迁都之事就在孝文帝拓跋宏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中顺利实现了。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