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1页
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2页
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3页
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4页
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目录TOC\h\z\u6.1方案及技术参数 -1-6.2工艺流程 -6-6.3施工要点 -7-6.4质量标准 -13-6.5监测监控 -14-6.6验收程序 -15-6.7验收内容 -16-6.8验收人员 -17-6.9验收标准 -17-6.1方案及技术参数6.1.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1、本工程高支模区域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普通钢管支架。各材料要求见表6.1.1-1、2。表6.1.1-1材料要求材料名称规格材质备注木方50mm×100mm辐射松龙骨模板1220mm×2440mm×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板质材方钢50mm×50mm×3mmQ235主次龙骨钢管立杆Φ48.3×2.8mmQ2356000mm、2600mm横杆Φ48.3×2.8mmQ2356000mm、5000mm、4000mm、3000mm、1500mm、1200mm、1000mm剪刀撑Φ48.3×2.8mmQ2356000mm、5000mm2、各材料相关规定如下: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际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19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表6.1.1-2材料要求材料名称规格质量标准模板1220mm×2440mm×15mm(厚)符合计算要求及《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规范要求。木方50×100mm材质及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计算要求,木方表面顺直。钢管Φ48.3×2.8外径48.3mm,壁厚2.8mm,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不得使用,钢管进场时必须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扣件直角、对接、转向具有出厂合格证,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可调顶托Φ36受压承载力不小于40kN,不得有变形、局部缺陷。对拉螺杆Φ14直径达到设计要求;有足够的受拉能力。槽钢8#有足够的强度,规格必须达到设计尺寸。6.1.2支架体系选择及梁、柱模板设计根据计算明确柱、梁板模架的背楞间距、背楞位置、对拉螺杆间距、立杆间距、剪刀撑、与建筑物拉结等构造参数。(1)柱模架构造构件编号主要构造参数同类构件尺寸柱1(1.0m×1.0m)1)框架柱钢抱箍间距:从下向上第1~第5道间距为400mm,第5道向上间距为600mm。2)抱箍所使用的对拉螺栓直径为Φ16mm,每侧设置三道对拉螺杆,垫片使用80×80×8mm厚钢垫片,抱箍为双钢管,现场制作。3)在模板支设时,柱下部六道抱箍使用双螺母紧固。4)当框架柱周围有完整的梁板模板满堂脚手架时,柱模板在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整体校正完毕后,可采用钢管抱箍将柱模板与满堂脚手架拉结,钢管抱箍间距同横杆步距。5)柱模板下口采用50×50角钢+橡胶垫形式封堵,防止混凝土漏浆烂根。6)模板的接缝拼接严密,采用海绵条压紧;框架柱模板底部先用水泥砂浆抹平再支模板,并压海绵条,避免漏浆烂根。1.0m×1.0m构造详图:(2)梁模架构造构件编号主要构造参数同类构件尺寸梁11)模板:采用普通木模板,模板厚度为15mm。2)侧模次楞:木方竖向排布,间距不大于200mm。3)侧模主楞:采用Ф48.3×2.8双钢管,横向布置,竖向间距为≤450mm,从下至上分别在距梁底0.2m、0.65m、……。4)梁底次楞:木方平行于梁截面布置,间距不大于200mm。5)梁底主楞:采用Ф48.3×2.8双钢管,顺梁跨方向设置,间距同梁底支撑立杆。6)立杆:梁底共布置1排立杆,纵距600mm。7)横杆: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200mm,步距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500mm。8)剪刀撑:梁支模架剪刀撑与周围楼板支模架的剪刀撑同步搭设并连成整体。9)顶托:梁下立杆设置顶托,顶托伸出钢管长度不得大于200mm,立杆顶部自由端(包括顶托高度)不得大于500mm,当大于500mm时须增加纵横向横杆。10)垫板:每根立杆底部设置8#槽钢。11)对拉螺杆:采用Ф14螺杆,梁侧模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450mm,最下面一道螺杆距离梁底200mm,其上每间隔≤450mm一道。梁21)模板:采用普通木模板,模板厚度为15mm。2)侧模次楞:木方竖向排布,间距150mm。3)侧模主楞:采用Ф48.3×2.8双钢管,横向布置,竖向间距为≤450mm,从下至上分别在距梁底0.2m、0.5m、……。4)梁底次楞:木方平行于梁截面布置,间距150mm。5)梁底主楞:采用Ф48.3×2.8双钢管,顺梁跨方向设置,间距同梁底支撑立杆。6)立杆:梁底立杆横距200mm,共布置2排立杆,纵距500mm。7)横杆: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200mm,步距1.2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500mm。8)剪刀撑:梁支模架剪刀撑与周围楼板支模架的剪刀撑同步搭设并连成整体。9)顶托:梁下立杆设置顶托,顶托伸出钢管长度不得大于200mm,立杆顶部自由端(包括顶托高度)不得大于500mm,当大于500mm时须增加纵横向横杆。10)垫板:每根立杆底部设置8#槽钢。11)对拉螺杆:采用Ф14螺杆,梁侧模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450mm,最下面一道螺杆距离梁底200mm,其上每间隔400mm一道。500×1200600×1200构造详图:(3)板模架构造构件编号主要构造参数(根据项目情况计算确定)同类构件尺寸板1(180mm)1)模板:采用普通木模板,模板厚度为15mm。2)板底次楞:采用木方支撑,间距不大于200mm。3)板底主楞:采用Ф48.3×2.8双钢管,间距同板底支撑立杆。4)立杆:板底立杆间距采用0.9m×0.9m,。5)横杆: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200mm,步距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500mm。6)竖向剪刀撑:支模架搭设高度9.7m,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由底至顶纵横向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m至8m。7)水平剪刀撑:在支撑架体顶部与底部以及中间每间隔6m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顶部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扫天杆节点平面处,底部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扫地杆节点平面处。8)顶托:板下立杆设置顶托,顶托伸出钢管长度不得大于200mm,立杆顶部自由端(包括顶托高度)不得大于500mm,当大于500mm时须增加纵横向横杆。9)垫板:每根立杆底部设置8#槽钢。150mm180mm6.2工艺流程1、模板工程总体施工流程见图6.2-1。图6.2-1模板工程总体施工流程2、高大模板工程总体施工流程见图6.2-2。图6.2-2施工总流程3、施工工艺流程4、模板支架施工控制要点6.3施工要点6.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1)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2)在柱墙竖向钢筋上部5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板标高。3)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进行固定,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于10cm。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模板安装前,需要将安装模板下口部位进行混凝土凿毛,但需要保证凿毛顺直,平整。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5、做好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6、模板在吊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十不吊”内容及安全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6.3.2地基要点架体立于结构楼板上,立杆处需平整,且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架体搭设工作。6.3.3架体搭设要点1钢管外表面应与水平杆和斜杆扣件连接牢固。2当架体周边有结构物时,架体必须与结构物由可靠拉结,可先在结构物中预埋钢管,通过扣件钢管与架体进行可靠拉结,拉结点按楼层每隔两跨设置一个,转角处必须设置。3高支模最顶层的自由端≤500mm。4模板支架可调托座深处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不得超过500mm,且丝扣外露长度不得超过2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5、模板支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250mm。6、立杆应通过直接扣件进行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接头宜错开,且错开高度不小于500mm。7、每搭完一步支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及垂直度偏差,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大于50mm。8、水平杆步距≤1.5m(顶层步距≤1m;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40kN时,底层步距≤1m并设置竖向斜杆)且双方向拉通并与竖向构件采用钢管抱箍、拉紧顶牢等方式等刚性连接(水平间距≤2步距)。9、跨层镂空、跨层悬挑部位与所遇层间周边梁板刚性连接。支架斜杆、剪刀撑布置严格按JGJ130-2011规定执行,顶层、扫地杆层及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设水平扣件钢管剪刀撑。支架高宽比≤2(当高宽比>2时,支架立杆每跨与下方各自然层结构梁板、每步与结构边柱刚性拉结),立杆支承面均为下层梁板或地下室底板;10、剪刀撑设置设置要求: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设置竖向钢管扣件剪刀撑。在模板支撑架架体的顶层水平杆设置层、中间设置层、扫地杆设置层设置水平剪刀撑。高大模板区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宽度为6m;纵横向剪刀撑均间距6m布置,剪刀撑斜杆夹角与水平面成45°~60°。斜杆下端须抵在地面上,最上端的接点靠近最上一道水平杆和立杆的接点。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斜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0m,连接扣件3个,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满堂架的水平剪刀撑应从扫地杆处开始设置,以上每3个步距设置一道并连续设置,本工程应设置4道,分别在扫地杆处、4.7m、9.2m、13.7m。详细布置图见附图。6.3.4安全控制措施要点1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两米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挂安全带,穿软底胶鞋作业。2当架体高度超过8米时按规范要求自上而下,每隔5步设置一道水平兜网,最下层五步可不设置。本工程架体搭设高度超过8米,在中间部分设置水平防护安全网。3模板支架应按下列情况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1)基础施工完成后,架体搭设前对基础、立杆定位,立杆组合配置进行检查验收。2)超过8m的模板支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3)架体每搭设完成5步后。4)达到设计高度后以及混凝土浇筑前,均需组织检查与验收5)严格遵守模板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1)控方案-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方案;(2)控材料-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退场处理;(3)控定位-位置控制,标高引测,衬砌台车轴线定位控制;(4)控安装-现场与方案一致,后浇带独立支撑,图纸优化一次浇筑;(5)控检查-自检、联检、校检、专检;(6)控验收;(7)控拆模-强度达到1.2Mpa左右方可拆除;(8)控维保-材料检查,材料更换6.3.5架体防倾覆措施要点1、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8米,框架柱分段浇筑时,架体下部需于已浇筑框架柱进行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钢管抱柱的方式连接,每隔2步连接一道。如图6.3.5-1所示。图6.3.5-1钢管抱柱形式2、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8米时,需在架体周边结构楼板或梁上每隔三跨预埋钢管,作为连墙件,与架体进行刚性连接,每隔连墙件与架体连接点不少于两个,连墙件采用φ48.3×2.8钢管。6.3.6混凝土施工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布置专业的混凝土输送泵,采用汽车泵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捣。先浇筑柱混凝土,待其形成一定强度后,方可浇筑梁混凝土,以增加架体整体的稳定性和模板支撑架同柱的固结要求。浇捣作业安排在白天且天气晴朗时进行,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员、安全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督促,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同时应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混凝土从配合比到现场浇筑、养护均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水化热,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支架的安全稳定。图6.3.6-1梁板混凝土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两级及以上时做法1准备工作1)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固定情况无误。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3)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5)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6)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7)混凝土浇筑前,严格遵守公司混凝土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1)混凝土浇筑由低处向高处浇捣,混凝土浇筑顺序应采取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对于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2)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3)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4)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尺刮平。5)混凝土浇筑应垂直于主粱,再向两边浇捣。严禁从垂直主粱一端向另一端浇捣的方式施工。6)泵送混凝土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管口附近。7)高支模架体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结构标高4.5米部位,待强度达到75%后,架体与柱进行抱箍连接,第二次浇筑上部的竖向及水平向砼;浇筑上部混凝土时严禁拆除下部架体;3混凝土养护1)浇筑完梁、板后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养护时间不少于14d。4试块制作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质量要求1)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2)混凝土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定及本方案的要求。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4)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5)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6)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7)浇筑前由专人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应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8)浇筑时要有专门的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面板用1.5~2.5m刮尺刮平。9)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10)每次开始浇混凝土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始,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和坍落度情况。6.3.7模板拆除6.3.7.1总体拆除顺序1模板拆除必须接到项目部的拆模通知后方可拆除,严禁私自拆除模板;高支模区域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拆模。2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由龙骨支承,拿下模板和龙骨,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立杆。3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6.3.7.2侧模的拆除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以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扰而松动。6.3.7.3底模的拆除原则:混凝土浇筑时保证三层完整架体;有试验报告,签署拆模申请单,详见附件。6.3.7.4拆模要求1严格建立模板和立柱的拆除申请、批准制度,防止盲目拆模。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3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5拆下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6模板块在装、拆、运时,均用手传递,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应对板面认真清理,立柱底脚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锈。7底模在混凝土达到以下设计强度后,方予拆除:表6.3.7-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本工程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00%及以上时方可拆模。8侧模拆模时,按合理顺序进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时不得强力震动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或拉倒,对重要承重部位应拆除侧模检查混凝土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继续拆除承重模板。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先进行核算,加设临时支撑。10模板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并刷上脱模剂。新模板进场,必须先刷脱模剂方可使用,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11柱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连接螺栓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1.2MPa。6.4质量标准表6.4-1模板支撑架体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工具钢管支撑立杆钢管3m<L≤4m≤5尼龙线、钢尺弯曲4m<L≤6.5m≤7尼龙线、钢尺立杆垂直度(全高≤15m)≤15经纬仪或线坠、钢尺搭设中立杆(h)内垂直度≤(h/400)≤30线坠、钢尺间距纵距≤50,横距≤20钢尺水平杆水平杆及斜杆钢管弯曲L>6.5m≤10尼龙线、钢尺步距≤20钢尺表6.4-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尺量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模板内部尺寸基础±10尺量柱、墙、梁±5尺量楼梯相邻踏步高差5尺量柱、墙垂直度层高≤6m8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层高≥6m10经纬仪或吊线、尺量相邻模板表面高差2尺量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量测6.5监测监控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须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6.5.1监测措施(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高大模板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②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③支模架的水平杆、斜杆、扣件是否松动;④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⑤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⑦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⑧若发现突变或位移量见大时将观测采集数据随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观测方法可采用基准点直线观测法或安装无线智能监测仪监测。计算出其每次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6.5.2监测方法(1)基准点直线观测法:为了监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大梁底的模板及支承体系变化情况及是否异常,混凝土浇筑前在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大梁底一直吊到立杆支承底板(基础),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跟踪监测,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基准点直线观测法对架体进行监测,确保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安全性。6.5.3监测点布设1本工程观测点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柱、墙和钢管架上涂红漆作为监测标记。2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每30分钟一次,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观察7天。△为水平位移观测点,O为沉降位移观测点。高大支模架监测点布置图详见附图。6.5.4监测频率(1)支架搭设好以及未上模板钢筋时,频率为每天一次;(2)模板铺设完成以及钢筋绑扎完成时,频率为每天一次;(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混凝土终凝后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85%。(4)当监测数据超过下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表6.5.4-1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序号项目搭设允许偏差变形预警值检查工具1立杆钢管弯曲3m<L≤4m≤12mm//4m<L≤6.5m≤20mm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mm//3立杆垂直度全高绝对偏差≤50mm10mm经纬仪及钢板尺4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相对值≤H/60010mm吊线和卷尺5支架沉降观测<10mm8mm水准仪6支架水平位移/10mm经纬仪及钢板尺6.6验收程序验收程序如下图所示。图6.6-1模板质量验收程序6.7验收内容高支模验收内容主要包括:立杆纵横间距、扫地杆高度、水平杆步距、梁底支撑设置、水平及竖向斜杆设置、水平兜网设置、连墙件、观测点设置、顶托设置情况、基础情况等内容。具体主要验收以下内容:1架体基础是否密实,底座槽钢垫片是否垫到位。2架体材料材质规格:钢管、扣件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进场的钢管、扣件按批次检测,并有检测合格报告书。3可调托撑: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并符合规范要求;应有质量检验报告,承载力应符合规范要求;可调托撑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变形不应大于1mm;严禁使用有裂纹的支托板、螺母。4立杆间距:立杆间距,立杆接长采用对接。5水平拉杆:纵横向扫地杆离地200mm,横杆步距1.5m。6立杆顶部:自由端不超过500mm,顶托高于钢管顶部不超过200mm。顶托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大于2mm。7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架体四周位置由下至上连续封闭,中间沿轴线布置。8抱柱:在柱子位置从扫地杆位置处开始设置,每两步设置一道抱柱。9模板:平整度、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预留孔、施工缝留置、模板清理、脱模剂涂刷。序号内容1对承重杆件(主要为支撑立杆的钢管)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2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立柱底部基础应符合要求;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各和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过程和完毕后,应采用扭力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45~60N·m。4支撑系统搭设完毕,报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及邀请专家组参与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认真组织整改。在浇筑混凝土前还要对支撑系统复验,确保支撑系统处在安全状态5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符合规范和本方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内容应包括:立杆底座、立杆纵横向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设置;水平拉杆步距;剪刀撑设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固结点等。6.8验收人员序号职务责任人序号职务责任人1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商聪6安全总监李安2项目经理张晶楠7专业工程师李燕彬3项目总工时春彬8总监理工程师李传孖4生产经理郭培磊9专业监理工程师奚修强5质量总监刘贵龙10分包单位负责人韩方科6.9验收标准浇筑混凝土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模板工程和支撑架体进行复核和验收,填写复核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表,主要质量标准如下:6.9.1支撑架验收标准支撑架在搭设完毕后,应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员应每天进行巡回检查,对于检查有安全隐患及不符合设计的部位应及时进行整改。支撑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容许偏差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Δ(mm)示意图检查方法与工具1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观察排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底座不滑动不沉降-102满堂支撑架立杆垂直度最后验收垂直度30m-±9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下列满堂支撑架允许水平偏差(mm)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总高度30mH=2H=10H=20H=30±7±30±60±90中间档次用插入法5满堂支撑架间距步距立杆间距±20±30钢板尺6纵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20水平仪或水平尺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107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角尺8扣件安装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a≤150mm-钢板尺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钢卷尺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h/3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la/3-钢卷尺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扭力扳手注:图中1-立杆;2-纵向水平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