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历期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7历期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7历期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7历期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7历期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0分)1.下列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的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郾城之战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出现了瓦舍②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③发明罗盘针④发明火药⑤蔡伦发明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3.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4.“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宣政院5.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使封建国家陷入危机6.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有关元朝的资料,请帮他整理能够反映元朝时民族事例主题的资料。它们是(

)①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②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③元朝有很多定居中国的外国人

④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7.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华文明在融合外来文明中创新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绵延不断8.严复曾这样描述一项制度:“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这反映了该制度A.到后期束缚了人们思想 B.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C.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9.建筑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历史的渠道之一。下列两处建筑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隋唐文化,影响深远 B.民族交融,和谐顺睦C.中外交流,和平绵延 D.道教文化,千年传承10.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音乐、歌舞等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材料表明长城是A.单纯的军事防御工程 B.区域间经济交往的障碍C.连贯东西的重要商路 D.文化交流的桥梁与见证11.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故宫(

)A.为抵御北方蒙古侵扰而建 B.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C.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 D.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设计理念12.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把同类型史实或者人物进行归纳总结。小李同学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姓名主要成就宋应星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编著《天工开物》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著《本草纲目》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该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徐霞客编著《徐霞客游记》,该书记录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尤其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A.中国古代科技多居于世界前列 B.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C.科技著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 D.科学家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13.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14.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载:“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的名言。李自成起义中符合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A.均田免赋 B.八股取士 C.推行垦荒政策 D.井田制15.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逼退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北京,大张旗鼓地为明朝皇帝和皇后发丧,并极力称赞那些在动乱中丧生的明朝官员。多尔袭此举的主要意图在于(

)A.尊崇明朝皇室和官僚 B.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C.树立清朝的正统地位 D.瓦解农民军抵抗意志16.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17.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不同于以前的是A.少数民族贵族的威胁B.少数民族的分裂、叛乱C.边疆危机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18.土尔扈特蒙古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140多年期间,与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使节往来。清朝政府于康熙、雍正年间曾两次派使团出使土尔扈特。可知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得益于(

)A.渥巴锡英明决断 B.沙俄的残酷虐待C.中央政策的支持 D.交通条件的便利19.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这一变化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民族交融的需要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示意图,该示意图探究的内容是(

)A.杂剧 B.柳琴戏 C.昆曲 D.京剧二、改错题,判断正误并改正。21.元朝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2.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23.十六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24.成书于清中期的《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三、读图题:(6分)25.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一反映的是____(朝)的制度,图示二中的____(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两幅图示体现出的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是:____。四、材料解析题(16+14=30分)26.清朝前期,中国仍处在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请列举明朝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一例。并概括材料中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

《佩文斋耕织图》为清代康熙年间宫廷画家所绘,共46幅,以江南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为题材,系统描绘了粮食生产、蚕桑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附有康熙帝的题诗,流传甚广,后雍正、乾隆两朝度摹绘、刊行。(2)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佩文斋耕织图》是我们研究康、雍、乾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材料三:观点一:清朝前期,自康熙(1661-1721)经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迹”。观点二:如果将康、雍、乾时期纵向与汉唐时期相比,无论是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均相差甚远,难以并称“盛世”;如果与同时代欧洲社会比较,无论在科学成果上还是社会发展上,康、雍、乾三朝都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后面,也难以自称“盛世”。——摘编自李娜《“康乾盛世”再思考学术研讨会综述》(3)史学界关于“康乾盛世”的说法存在不同的意见,你赞成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661年3月,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人,战船三百五十艘,从金门进发。12月3日,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军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中。……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改台湾城为安平镇,改赤崁城为承天府,又设置天兴、万年二县,委派官吏,发展生产。还从大陆沿海招徕农民,“使教驾牛犁耙之法,播种五谷割穫之方”,使高山族人民落后耕作方法有所改进。——摘编自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成功对台湾做出了哪些贡献?材料二:在古代史上,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地区史实东北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中俄于1689年签订了①,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的领土。东南1684年,设置②(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西南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③(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④(官职)管辖巴勒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填空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触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五、探究题:(16分)28.不同时期的中外交往在内容、方式、影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完成以下探究:【元·往来融合】材料一: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反映出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什么场所?这一时期,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意大利旅行家是谁?【明·战和并存】材料二:抗倭斗争的胜利,解除了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期侵扰,使社会安定下来,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也为明朝开放海禁创造了条件。同时,戚家军平定倭患之后,迎来了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局面,给东亚、东南亚带来了安定的海上秩序。——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领导戚家军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谁?材料二反映出抗倭斗争的胜利对世界有何积极意义?材料三: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评价郑和远航时说:“应该特别提到,中国人从不抢掠和屠杀,与葡萄牙人、荷兰人和侵略印度洋的其他欧洲人显然不同。”这种武功对国力的贡献只能是负数,如何能不劳民伤财?其作用只是满足一下帝王们的政治虚荣心而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与“其他欧洲人”海外活动不同之处。【清・消极防御】材料四:清政府没有将通商看做一个经济问题,没有将商品出口作为创汇的手段,更没有认识到对外经济贸易对清政府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巨大的作用,而仅仅将通商作为“天朝上国”对外夷的一种恩赐。因此,实行有限的出口配额制和严格的贸易禁运制。作为一种自发实行的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了十分有限的自我防护作用。最终,清代不仅未能防止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且因作茧自缚使其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显著。——摘编自李文斌《从……观见清代对外经济贸易的海禁政策》(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有限的出口配额制和严格的贸易禁运制”的政策名称,18世纪后半期外商只能通过哪一机构收购中国出口商品?(5)回顾元明清三朝的对外交往,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与解析1.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发明火药,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AB项是三国时期的战争,C项是东晋时期的战争,都是在唐朝以前的战争;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故选D。2.A【详解】①项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②项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③项北宋时期发明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④项发明火药是唐朝中期,不符合题意;⑤项蔡伦发明活字印刷术说法错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故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④⑤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3.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为出版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北宋国子监刻书一枝独秀,到南宋书坊刻书的全面兴盛,宋代的印刷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壮大,B项正确;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宋词的繁荣与出版事业的兴盛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根据“镇之以行中书省”可知,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C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元朝的宣政院管辖的是西藏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根据材料“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是从政治角度考量,不是经济角度,B项是经济角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融合,排除C项;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没有使元朝陷入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①②④符合题意;元朝有很多定居中国的外国人反映了中外交往,与元朝时民族融合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7.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蒙古人的白色、伊斯兰文化、波斯商人带来、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可知,这体现出,青花瓷博采众长、守正创新,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在融合外来文明中创新,B项正确;材料是说,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和创新,不是说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8.A【详解】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规定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不得随意发挥,束缚了人们思想,“长人虚骄,昏人神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平竞争,排除B项;八股取士“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不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排除C项;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堕坏志节”,不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择A项。9.C【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唐招提寺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日交流有关,图二爪哇岛三宝庙与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地区的交流有关,因此共同主题是“中外交流,和平绵延”,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时期,与隋唐文化不符,排除A项;鉴真东渡日本和郑和下西洋都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交往的重大事件,而非民族交融,排除B项;“寺”“庙”与佛教文化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依据题干“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音乐、歌舞等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可知长城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汉族间文化的交流,可以作为历史上文化交流的桥梁与见证,D项正确;题干表明长城并不是单纯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承载了文化交流的使命,排除A项;题干不是反映长城阻碍区域间经济交往,而是反映出长城推动了区域间经济文化往来,排除B项;连贯东西的重要商路是丝绸之路,题干反映的是长城推动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11.D【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反映了皇家宫殿处于北京的中心地位;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这表明宫殿建筑地理位置、建筑体制,都显示皇权的地位重要性,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设计理念。D项正确;修筑长城是为抵御北方蒙古侵扰而建。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建筑的特点突出皇家的威严,没体现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文化价值,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根据材料“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古代科技多居于世界前列,科技著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科学家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3.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知,明朝中后期,藩王和勋贵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项正确;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和皇室内乱也都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但材料反映的只是藩王和勋贵进行大规模土地兼并,扩大庄田的内容,没有展现明末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和南明皇室内乱对明朝灭亡的影响,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4.A【详解】根据材料“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可知,材料的意思是治国理政应以顺应人民愿望为本,以丰厚人民生活为本,以安定而不扰民为本。均田免赋顺应民心,受到人民的支持。A项正确;八股取士是明太祖在位时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清朝前期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排除C项;井田制是商朝时期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A项。15.C【详解】根据题干“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逼退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北京,大张旗鼓地为明朝皇帝和皇后发丧,并极力称赞那些在动乱中丧生的明朝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多尔衮大肆渲染地为明朝的皇帝和皇后发丧,并盛词赞扬那些在动乱中丧身的明朝官员。他声称满洲人是前来灭流寇安天下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赢得汉人的拥护和信任,树立清朝的正统地位,C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多尔衮表面的做法,不是主要意图,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缓和阶级矛盾的内容,排除B项;多尔衮“大张旗鼓地为明朝皇帝和皇后发丧,并极力称赞那些在动乱中丧生的明朝官员”是为了树立清朝的正统地位,与“瓦解军民抵抗意志”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这种文字狱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社会后果,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D项儒家学说地位提高始于汉武帝,排除。故选A。17.D【详解】本题考查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外来交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贵族的威胁、少数民族的分裂、叛乱,边疆危机都是统一多民族的巩固的民族关系;D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是外来侵略的矛盾,属于民族问题。ABC三项相同,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18.C【详解】根据“与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使节往来。清朝政府于康熙、雍正年间曾两次派使团出使土尔扈特”可知清政府与土尔扈特部之间一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正是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土尔扈特部才实现了“万里东归”,C项正确;渥巴锡的英明决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沙俄的残酷虐对是促进因素,排除B项;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算便利,排除D项。故选C项。19.B【详解】根据材料“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B项正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形式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是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不是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信息,排除C项;文化形式的转变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D【详解】依据示意图:“徽调”“皮黄戏”“国粹”,结合课本所学,1790年,乾隆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被称为中国的国粹。综上所述,图示探究的内容是京剧,D项正确;杂剧、柳琴戏、昆曲都不能称为“国粹”,排除ABC项。故选D项。21.错误“北庭都护府”改为“澎湖巡检司”【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答案为“错误”,应将“北庭都护府”改为“澎湖巡检司”。22.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故答案为:正确。23.错误“西班牙”改为“葡萄牙”【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故题干表述错误,将“西班牙”改为“葡萄牙”。24.错误“《水浒传》”改为“《红楼梦》”【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的兴衰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故答案为:错误。将“《水浒传》”改为“《红楼梦》”。25.明,军机处,君主专制的加强(或皇权的膨胀)【详解】根据图示一可知,皇帝之下就是六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制度;根据图示二“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可知图示二中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两幅图示体现出的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6.(1)土豆、甘薯、玉米等(一例即可);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的增加。(2)第一手史料;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赞成观点一:康、雍、乾时期可称之为盛世。阐述:康、雍、乾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发达,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康、雍、乾时期可称之为封建社会的盛世。赞成观点二:康、雍、乾时期难以称之为盛世。阐述:康、雍、乾时期,在政治上,清朝统治者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康雍乾时期难以称之为盛世。【详解】(1)高产作物:根据材料一“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庄稼种植方面,推广玉米、甘薯、土地等高潮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原因:根据材料一“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一“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耕地面积的增加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2)根据材料二“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佩文斋耕织图》为清代康熙年间宫廷画家所绘,共46幅,以江南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为题材,系统描绘了粮食生产、蚕桑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可知,《佩文斋耕织图》是第一手史料。信息:根据材料二“附有康熙帝的题诗,流传甚广,后雍正、乾隆两朝度摹绘、刊行”得出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二“以江南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为题材,系统描绘了粮食生产、蚕桑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得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赞成观点一:康、雍、乾时期可称之为盛世。阐述:根据材料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发达,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康、雍、乾时期可称之为封建社会的盛世。赞成观点二:康、雍、乾时期难以称之为盛世。阐述:根据材料三“无论是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均相差甚远,难以并称“盛世”;如果与同时代欧洲社会比较,无论在科学成果上还是社会发展上,康、雍、乾三朝都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后面,也难以自称“盛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康雍乾时期难以称之为盛世。27.(1)收复台湾;开发(发展)台湾。(2)①《尼布楚条约》②台湾府③驻藏大臣④伊犁将军。(3)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自觉的民族实体;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一点即可,或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一“1661年3月,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人,战船三百五十艘,从金门进发。12月3日,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军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可知,郑成功对台湾做出的贡献有:收复台湾。根据材料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改台湾城为安平镇,改赤崁城为承天府,又设置天兴、万年二县,委派官吏,发展生产。还从大陆沿海招徕农民,‘使教驾牛犁耙之法,播种五谷割穫之方’,使高山族人民落后耕作方法有所改进。”可知,郑成功对台湾做出的贡献有:开发台湾。(2)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大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故填:《尼布楚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