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内质网的囊腔和细管连成一个整体B.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均运输到高尔基体C.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有很多个分散的小液泡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C.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3.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B.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C.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4.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阶段A~D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①为NADH,物质②中的氧来自葡萄糖B.阶段A~D中,只有阶段D不产生ATPC.乳酸菌进行阶段D的场所与人不同D.剧烈运动引起阶段D增强,阶段C减弱5.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B.该实验完成后所得的全部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32PC.若不进行搅拌处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会明显增强D.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6.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用适宜剂量的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在子一代发现了具有卷翅的果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卷翅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的结果B.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用EMS化学诱变剂饲喂果蝇不能定向产生卷翅突变体D.若控制翅型基因用A、a表示,则子一代中卷翅果蝇基因型为A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茉莉酸(JA)是植物体内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能力有关。为了研究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者开展了下面的实验研究。(1)研究者分别用等量的JA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生理状态相似的拟南芥离体叶片4天,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____说明JA能促进叶片的衰老。(2)为进一步研究JA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研究者选择野生型拟南芥和JA敏感缺陷型突变体(COI-1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COI-1蛋白),用适量蒸馏水和JA溶液分别处理12天,结果如图2所示,b组叶片明显生长停滞并变黄。其中a组为用蒸馏水处理的野生型植株,写出b组和c组分别选用的植株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JA借助COI-1调控使多种蛋白质的合成量发生了变化,其中RCA蛋白(Rubisco酶,光合作用中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是合成量减少的蛋白。为探究JA如何通过COI-1抑制RCA的合成过程,研究者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表示添加JA,“-”表示未添加JA)。①由于细胞中rRNA(核糖体RNA)表达量___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参照,以排除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综合上述研究,请阐明JA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的机制_______________。8.(10分)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CAR-T细胞膜上的CAR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激活CAR-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主要过程如下图。请回答:(1)过程①中,需要先要用____切割不同的DNA片段形成黏性末端,再利用____连接形成CAR基因。(2)将CAR基因导入患者T细胞前,必须先完成过程②,一是因为CAR基因片段小,在细胞中容易丟失;二是因为缺少____,CAR基因在T细胞中不能复制。(3)完成过程③常用方法是____。此外,还可以先将CAR基因整合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再利用病毒的____性导入并将CAR基因整合到T细胞的____上。(4)根据图示,CAR-T细胞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主要取决于CAR蛋白____区。CAR-T细胞疗法具有持久性是因为CAR-T细胞能够在体内____。9.(10分)某地区一条河流常年被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废水的水质、水量不均,有机物、N、P含量高。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一个面积为33m×32m的人工实验湿地(见下图)。(3)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它们属于_______。引入这些水生植物的目的是_______。(3)人工湿地建立一段时间后检测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结果见下表参数入口处平均值出口处平均值国家排放标准总氮(mg/L)35935总磷(mg/L)3.42.53.2*Bod(mg/L)o62532粪便类大肠杆菌(细菌数目/34mL)3.2×3273.9×32534~54*BOD表示污水中生物体在代谢中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气量,可间接反映出水质中有机物含量为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净水作用,建立后应该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测出水口的水质。据表分析,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污水中_______均呈现下降趋势。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与研究人员_______的措施有关。(3)为筛选出净水更好的水生植物,环保工作者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2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3)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3)浮水植物a33.323.72浮水植物b5.532.73沉水植物c34.633.33结合上表数据,投放_______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的最佳效果。(4)为使水质进一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请提出具体的生物治理措施_____。10.(10分)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11.(15分)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下图中a与b、c与d分别为玉米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应测定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已知常见的玉米无某种抗性基因,导入外源抗性基因的玉米都能表现出抗性性状,若某玉米植株M的细胞中a染色体上已导入一个抗性基因,欲将另一个抗性基因导入到M的染色体上,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另一个抗性基因导入的位置(只考虑图中a、b、e、d四条染色体),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内质网是囊腔和细管连成的一个整体,A正确;B、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会运输到高尔基体及细胞的其他部位,B错误;C、溶酶体是某些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C错误;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D错误。故选A。2、B【解析】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染色体结构改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变异改变基因的位置、数目和排列顺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较大,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详解】基因突变的方向具有不定向性,不由环境决定的,但可以受环境影响,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B正确;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是体细胞,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C错误;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上点的突变,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D错误;故选B。3、A【解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基因A控制合成酶a,使PEP转化为油脂。基因B的链2正常表达出酶b,可使PEP转化为蛋白质。以基因B的链1诱导转录出的RNA可与链2正常转录出的mRNA形成双链RNA,干扰酶b的合成,抑制PEP转化为蛋白质,从而提高油脂产量。【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产油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bb,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A错误;B、由于过程①和过程②的模板链不同,所需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B正确;C、根据分析题图可知,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可提高产油率,C正确;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几点: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2.分析题图: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B中1链转录形成的RNA能与2链转录形成的m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了合成酶b的翻译过程。4、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为糖酵解,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为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阶段D是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乳酸,场所是细胞溶胶;物质①为NADH,物质②是H20。【详解】A、物质②为H20,其中的氧来自O2,A错误;B、阶段A~D中,只有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阶段D)不产生ATP,B正确;C、乳酸菌进行阶段D(厌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与人相同,均为细胞溶胶,C错误;D、剧烈运动时依旧以需氧呼吸为主,但也有厌氧呼吸参与,阶段D和阶段C均增强,D错误。故选B。【点睛】透彻理解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过程,并能结合题图判断各过程是解题关键。5、D【解析】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该实验只能证明T2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可通过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来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面,A错误;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噬菌体DNA新链的合成利用的是大肠杆菌中没有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时间内噬菌体可能增殖多代,故该实验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不含有标记的子代噬菌体,B错误;C、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若不进行搅拌处理,离心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含有标记,故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不会明显增强,C错误;D、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含有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强,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根据题意,科研人员用适宜剂量的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子一代出现卷翅,故推测卷翅的出现是突变的结果,而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普遍性、多害少利性、随机性等特点,据此分。【详解】A、用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子一代出现卷翅,可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正常翅是隐性,则杂交后子代仍为正常翅,故正常翅性状是显性,卷翅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B、卷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用EMS化学诱变剂饲喂果蝇导致产生卷翅突变体的过程是不定向的,C正确;D、若控制翅型基因用A、a表示,据选项A可知,正常翅性状是显性,用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在子一代发现了具有卷翅的果蝇,设aa为正常翅,亲本雄果蝇突变为Aa,则F1中卷翅为Aa,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光合速率b组:用等量JA处理的野生型植株12天c组:用等量JA处理的突变型植株12天相对稳定取样、点样、检测JA通过影响COI-1的活性抑制Rubisco基因的转录(JA借助COI-1抑制Rubisco基因的转录),使Rubisco酶合成减少,从而降低光合速率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解析】

野生型拟南芥对JA较敏感,培养液中加入JA后可降低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而加速叶片的衰老。而JA敏感缺陷型突变体(COI-1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COI-1蛋白)植株对JA不敏感,加入的JA溶液对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详解】(1)由图1纵坐标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检测光合速率说明JA能促进叶片的衰老的。(2)根据图1可知,用JA溶液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说明JA溶液处理能促进叶片衰老,JA溶液不能对JA敏感缺陷型突变体发挥作用。已知图2中a组为用蒸馏水处理的野生型植株,b组叶片明显生长停滞并变黄,c组叶片的生长情况与a组接近,所以可判断b组应是用等量JA处理的野生型植株12天,c组应是用等量JA处理的突变型植株12天。(3)①由于细胞中rRNA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参照,以排除取样、点样、检测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已知RCA蛋白(Rubisco酶,光合作用中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是该过程中合成量减少的蛋白,由图可知,加入JA组的RCAmRNA含量比对照组减少,可推测JA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的机制为:JA通过影响COI-1的活性抑制Rubisco基因的转录(JA借助COI-1抑制Rubisco基因的转录),使Rubisco酶合成减少,从而降低光合速率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叶片衰老原因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根据题目信息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8、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复制原点显微注射侵染染色体DNA胞外结合形成记忆细胞【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CAR-T细胞疗法实际为通过基因工程改变患者T细胞的基因,使其能够产生CAR蛋白以特异性杀伤癌细胞。过程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获得重组DNA分子,过程③表示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详解】(1)过程①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的工具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不同的DNA片段,再利用DNA连接酶形成CAR基因;(2)基因的复制需要复制原点,过程①获得的CAR基因不包含复制原点,所以需要与pCDH质粒结合,由pCDH质粒提供复制原点;(3)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时,常用的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为显微注射法;病毒为寄生生物,因此可利用病毒的侵染性将CAR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4)根据题图分析,CAR-T细胞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是通过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再使癌细胞裂解,故起主要作用的是CAR蛋白的胞外结合区,CAR-T细胞疗法具有持久性是因为CAR-T细胞与细胞免疫相似,能够在体内形成记忆细胞。【点睛】重组DNA分子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法,植物细胞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微生物采用氯化钙处理。答题时需要结合题目信息判断受体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9、生产者吸收水中的N、P暂时封闭出水口总氮、总磷、有机物引种多种水生植物浮水植物a、沉水植物c适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坏大肠杆菌的生物(如草履虫、噬菌体等)【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可以吸收无机盐,由图可知,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大大减少N、P等无机盐的含量。【详解】(3)由图可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是生产者。植物能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净化水质。(3)封闭出水口一段时间后再测出水口的水质,可以反应植物的净化效果。由第一个表格可以看出,除了大肠杆菌数目外,N、P、有机物的含量都在下降,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与研究人员引种多种水生植物的措施有关。(3)由第二个表格可以看出,三种水生植物相比,浮水植物a吸收N的能力最强,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4)虽然引用有机物后总氮、总磷、有机物的值都在下降,但是大肠杆菌的数目却在上升,因此需要控制大肠杆菌的数目,可以适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坏大肠杆菌的生物(如草履虫、噬菌体等)。【点睛】人工实验湿地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去分析人工实验湿地的物质变化。10、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下丘脑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左右,低于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和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迅速升高基本等于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神经—体液—免疫【解析】

体温调节的过程: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B段表示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D段病人大量出汗导致体温调定点下移。【详解】(1)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通过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对于恒温动物来讲,热能用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2)①根据题意可知,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左右,图中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的过程,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和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迅速升高。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此时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③病毒感染细胞的即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