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化学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化学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化学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化学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化学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水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OHB.Fe3+、Ca2、、C.Ba2+、K+、、C1D.H+、Na+、Cl、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C.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D.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3.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其中玻璃棒使用不正确的是A.溶解 B.过滤C.蒸发 D.转移4.下列离子中,在稀盐酸和烧碱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存在的是A.Cu2+ B. C. D.5.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能产生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A.Mg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K2CO3溶液 D.CuSO4溶液6.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将10gKClO3加入100g水中,溶液质量为110gB.3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5%C.分别将35℃的CaCl2和Ca(ClO3)2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40℃,C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D.除去CaCl2中混有的少量Ca(ClO3)2,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7.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D.③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方法AH2O植物油加入洗涤剂、振荡、过滤BNa2CO3溶液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CO2CO先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再通入浓硫酸中DCuZnSO4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9.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B.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3℃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到62.5g溶液D.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10.下列除杂和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加入试剂和方法ACO2(CO)点燃BCaO固体(CaCO3)高温煅烧C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D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A.A B.B C.C D.D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甲D.t2℃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晶体比乙多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3.下列实验设计符合探究目的的是A.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室温下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14.通过观察来确证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下列对应括号内所采取的方法不恰当的是A.将CO2通入水中

(在通入CO2的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将CO2通入Ca(OH)2溶液中(在通CO2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C.将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在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D.在氧气中点燃木炭

(可闻到无色的二氧化碳的气味)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B.t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二、实验题16.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们指出来。图中错误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4)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细口瓶、镊子和(填一种仪器名称)。(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6)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mL(填“10”“50”或“100”)。【反思拓展】(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列举一条即可)。17.实验室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检验其产物,装置如下: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热.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1)步骤一通入空气的目的是。(2)C中试剂是(填名称);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填名称)。(3)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多套实验方案验证反应发生。实验探究一:证明反应物CO2减少了。已知图1所示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利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图。(1)曲线2表示(填“甲”或“乙”)烧瓶内气压的变化;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2)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二:利用pH变化证明反应物NaOH减少了。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3)GH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实验探究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4)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华同学取实验探究一中乙瓶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5)小华同学取乙瓶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同学们一致认为此结论不严谨。若想探究反应后是否有NaOH剩余,你的实验方案中选择的试剂是。得出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三、填空与简答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4)A固体中含有少量的物质B,可用方法提纯物质A(A与B溶于水时不发生化学反应)。(5)在t3℃时,将A、B、C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0.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将XgKNO3固体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加热,测得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考虑水的蒸发),如图所示。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1)溶液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点是(填字母)。(2)b点时的溶液质量比a点时多g。(3)该溶液从c点对应状态变为d点对应状态,溶质质量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X的取值范围是。21.烧杯中盛有115g,温度为80℃,溶质为M,溶质质量为15g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记录如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1)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65℃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2)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3)该物质是_____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2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偏大2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温度(℃)020406080溶解度(克)12.615.320.025.042(1)40℃时,150克水最多能溶解该物质的质量是g;(2)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3)在2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能形成溶液g,再将此溶液升温到80℃,此时溶液成为(填“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参考答案:1.D【详解】A、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铁离子是黄色的,且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氢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都是无色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故说法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下降,说法正确.C、75%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D、在25℃时,KNO3溶液不知道是否饱和,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故选C。3.B【详解】A、溶解操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固体溶解,A正确;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免损坏滤纸,B错误;C、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C正确;D、蒸发结束后,可使用玻璃棒转移固体,D正确。故选B。4.C【分析】离子共存就是离子之间不形成沉淀、气体或水。【详解】A、Cu2+与烧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能与烧碱反应产生氨气和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与盐酸或烧碱溶液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共存,符合题意;

D、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共存,离子共存就是离子之间不形成沉淀、气体或水,反之就是不共存。5.A【详解】A、,故A符合题意;B、NaOH溶液与Ba(NO3)2溶液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NaOH溶液与K2CO3溶液不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CuSO4溶液是蓝色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详解】A、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小于10g,将10gKClO3加入10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溶液质量小于110g,故A错误;B、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若3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5%,设:30℃时,KCl的溶解度为s,则有:,解之得s=53.8g,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40g,故B错误;C、35℃的CaCl2和Ca(ClO)2的溶解度相等,CaCl2和Ca(Cl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升温至40℃,没有晶体析出,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错误;D、CaCl2和Ca(Cl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aCl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a(ClO)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除去CaCl2中混有的少量Ca(ClO3)2,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故D正确。故选D。【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7.C【详解】A、由图可知,①→②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则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选项错误;B、①→②过程中蒸发溶剂,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而硝酸钾没有结晶析出,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增加,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②→③冷却过程中,烧杯底部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硝酸钾晶体析出,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选项正确;D、结晶发生在饱和溶液中,则③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KNO3和NaCl,选项错误;故选C。8.D【详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B、硫酸钠、氯化钠都会与硝酸银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故不能去除杂质,故C错误;D、硫酸锌溶于水,铜不溶于水,加水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去除硫酸锌杂质,故D正确;故选D9.D【详解】A、据图可知,P点是A、B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温度对应t2℃,则该温度A和B的溶解度相同。A正确;B、据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B正确;C、据图可知,t3℃时,A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最多溶解25gA,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2.5gA,所以t3℃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到溶液质量=12.5g+50g=62.5g。C正确;D、据图可知,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析出晶体质量最多,B析出晶体质量较少,C没有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D错误。综上所述:选择D。10.A【详解】A、因为大量CO2的存在,无法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一般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除杂,A不正确;B、CaCO3在高温煅烧下分解生成CaO和CO2,故可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CaO固体中的CaCO3,B正确;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软水中振荡产生的泡沫多,在硬水中振荡产生的泡沫少或不产生泡沫,C正确;D、白酒有香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二者的气味不一样,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D正确。故选A。11.A【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B、t2℃时,溶解度: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但是溶液质量和溶液状态未知,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甲,不符合题意;D、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甲析出晶体比乙多,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分析】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则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A不正确;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5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故B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仍是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正确。故选D。【点睛】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13.D【详解】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反应后无明显现象,即上述实验不能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选项错误;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应保持一致,实验中的溶剂是酒精和水,选项错误;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燃烧需要氧气,变量是氧气,其它因素应保持一致,实验中的可燃物是酒精与水,选项错误;D、探究室温下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变量是溶质的种类,其它的因素相同,实验中的溶质是高锰酸钾和碘,其它因素相同,选项正确;故选D。14.D【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在通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没有味道,所以闻不到气味,符合题意。故选D。15.D【详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丙的溶解度,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但此题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故错误;B、t2℃时,丙的溶解度是30g,将20g丙加入到50g水中只溶解15g,充分搅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质量=15g+50g=65g;故错误;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次之,丙物质应该是t3℃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故选D。16.(1)有较多晶体析出(2)搅拌,加速溶解(3)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②⑥①④⑤③(4)胶头滴管(5)继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等于(6)100(7)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洒出,或配置溶液的烧杯中有水,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等【详解】(1)操作③是蒸发,当观察到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2)操作④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3)操作⑤是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粗盐提纯的顺序是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结晶,所以顺序为②⑥①④⑤③。(4)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还需要胶头滴管,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当液体接近要量取刻度时滴加液体。(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药品比要称量的质量少,应继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需称量氯化钠100g×15%=15g,不需要使用游码,所以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不会影响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所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15%。(6)需要称量水的质量为100g15g=85g,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需要量取85mL水,选择量筒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以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100mL。(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这可能是溶质偏少或溶剂偏多。可能是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洒出等导致溶质偏少。也可能是配置溶液的烧杯中有水、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导致加入的水过多等。17.排出硬质玻璃管B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实验结果无水硫酸铜水蒸气t3时与t2时相比,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说明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详解】试题分析:(1)反应容器内存有空气,需让其流动以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为检测是否有水蒸气,可用无水硫酸铜,其遇水生成蓝色的5水硫酸铜;能吸水和除去二氧化碳,以避免对实验的干扰;(3)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可以认为碱式碳酸铜完全分解,t2,t3时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所以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证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考点:物质的推断和检测,除杂18.(1)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振荡烧瓶(2)(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热(4)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可能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也会出现白色沉淀。(5)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合理即可)【详解】(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烧瓶内压强下降较大,所以曲线2表示乙烧瓶内气压的变化;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从操作可知,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烧瓶,振荡烧瓶,增加溶液或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能加快溶解或反应速度。(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G点pH约为11.0,H点约为8.5,所以G到H发生的是碳酸钠转变为碳酸氢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从图像分析,MN段对应pH图像的FG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温度升高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热。(4)如换成氯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钠可能会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量大也会形成白色沉淀,所以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5)因为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都大于7,都为碱性,所以可以将碳酸根离子除去后再检验是否有氢氧根离子,如果有则存在氢氧化钠。可以取乙瓶所得溶液少许,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碳酸钠。取上清液滴加氯化镁溶液,如有白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钠,所用试剂为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方案合理即可。19.t2℃时AC溶解度相等A加入固体C(升高温度、蒸发溶剂)降温结晶AB、C、A【详解】(1)P点的意义是t2℃时AC溶解度相等,因为P点为AC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2)由图知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A。(3)C溶解度虽温度升高而减小,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固体C(升高温度、蒸发溶剂)。(4)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A固体中含有少量的物质B,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物质A(A与B溶于水时不发生化学反应)。(5)在降温到t1℃时,A和B物质的溶液析出晶体后,仍然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与溶质的溶解度大小一致,从图中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大于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3℃时物质C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在t1℃时的溶解度,所以物质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A,所以在t3℃时,将A、B、C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20.(1)ab(2)32.3(3)不变(4)63.9<X≤110【详解】(1)由图可知,a点和b点的溶液的温度升高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溶剂水的质量不变,说明a点溶液和b点溶液底部都有未溶解的固体,证明a、b点处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故填ab。(2)由图可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a点和b点的溶液的温度升高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溶剂水的质量不变,说明a点溶液和b点溶液底部都有未溶解的固体,证明a、b点处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且a、b处溶液中的水的质量都是100g,则a点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1.6g,b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3.9g,则b点时的溶液质量与a点时溶质的质量差=63.9g−31.6g=32.3g,故填32.3。(3)由图可知,该溶液从c点对应状态变为d点对应状态,溶液的质量不变,即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保持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填不变。(4)由图可知,a点和b点的溶液的温度升高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说明a点溶液和b点溶液底部都有未溶解的固体,则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63.9g即X>63.9,c点溶液升温后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c点溶液的底部没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则加入的固体的质量≤110g,即X≤110,故填63.9<X≤110。21.(1)无法判断(2)13g(3)B【分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能溶解的最大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