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福建省泉州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典戏曲有着独特的美育范式。戏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声腔和形象,因可愉悦感官、心灵,又能感化人心而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的主题之一。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经过高度提炼后,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在创作与鉴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戏曲和心悦性的美学价值被强调,并将戏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戏曲美育的审美实践。“风教”也是古典戏曲美育功用的体现。古典戏曲于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劝善惩恶、辨明是非、弘扬忠孝等,皆是古典戏曲呈现“教化”意义的美育主题。大众皆耳熟能详的《窦娥冤》《赵氏孤儿》《桃花扇》《中山狼》等剧目,因传递出是非、爱憎、曲直、善恶等伦理道德价值而盛传不衰。以“美风化”为文化使命,古典戏曲也完成了“劝使为善,诫使勿恶”的德育实践。“美风化”是唱响古典戏曲功用的主旋律,贯穿于戏曲美育观演进的始终。戏曲承载教化意义的天然功利性能够被持续性地激活潜藏能量,主要源于因变则通,因通则久。在通与变并行的演进逻辑中,持续绽放着艺术魅力。通者,指千古不变之精神传统。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精忠记》彰显的“精忠报国”之家国情怀,《桃花扇》传递的“天下兴亡”之担当意识,《桃园结义》体现的“侠肝义胆”之忠义精神,《窦娥冤》宣扬的“公正平等”之价值理念,以及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浓厚的文化情结使得不同时代的观众形成了基于民族认同的价值观,也激励了他们不断反刍、消化其中内涵,进而提出戏曲美育构想的新方案。变者,指依时代语境而适时更新的美育内涵。“美风化”的美育实践总是与民族精神的构建密切相关。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封建王朝时期戏曲美育的路径选择是高台教化,在诗教传统的影响下,古典戏曲承载的德育价值被突出。在抵抗外辱和寻求民族出路的抗争时代,戏曲美育观则立足思想启蒙立场,成为宣扬“启蒙”与“救亡”精神的重要文艺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已经被提升为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尤为注重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基于“通”与“变”的演进逻辑,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美”的新征程。继承和激活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求在新的时代重新审视与丰富戏曲美育的内涵,并挖掘出其与时俱进且历久弥新的重要意义。(摘编自刘玲华《文化自信与古典戏曲美育观的理论重构》)材料二:从历史的眼光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的美育目的大致有以下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和心悦性陶情说。这是中国古典戏曲美育观的主流。王国维认为元曲作者是“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而不讳“思想之卑陋”,“元剧之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的“有意境”,即“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所以他说“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此种倾向考虑到了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情感上的娱悦,是非常正确的,但把戏曲的美育活动完全局限在个体自我的范畴,而人也是社会中人,全然决绝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既显得偏狭,又无实际操作可能性。第二种倾向是劝善惩恶风教说。李渔说制作戏剧根由乃“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此种倾向不足之处在于可能走向为风教而风教的极途,从而漠视审美个体的内在审美感受,把风教推向僵硬机械的教条。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目的的两种倾向,实质可归结为情与理的审美差异。片面强调一端都有失偏颇,要追求实现情理交合、寓教于乐的理想目标。(摘编自陈军《中国古典戏曲的美育目的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古典戏曲作品既可以和心悦性,也可以劝善惩恶,这是两则材料观点上的共通之处。B.材料一认为,“陶情”完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美育的审美实践,“风教”则完成其德育实践。C.“通”与“变”是古典戏曲美育观演进的并行逻辑,古典戏曲的美育功能因此得以形成。D.材料二认为,陶情说决绝个体与社会环境的联系,风教说可能漠视个体的内在审美感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戏曲勃兴于元、明,从那时起,古典戏曲陶情、风教的美育功能就已经形成。B.程式化的表演形式,使中国古典戏曲独特的美育范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能够得以延续。C.进入数字化时代,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将是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强化戏曲的陶情功能。D.如果想融合古典戏曲的陶情、风教这两种美育功能,我们就不应该对情与理有所偏废。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戏曲的论述中最能体现古典戏曲美育观的一项是(
)A.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元·周德清)B.本色者为词人之词,否则为文人之词。(明·李开先)C.剧场即一世界,倘演者不真,则观者之精神不动。(明·袁于令)D.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清·李渔)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讨论了“古典戏曲美育观”,但两者在论证特色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5.市文化、教育部门准备启动2022年度“戏曲进校园”专题活动。如何在本次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戏曲的美育功能?请结合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D3.A4.①从论证方法看:材料一以例证法为要,列举戏曲表演形式和剧目加以论证;材料二以引证法为主,选用王国维、李渔的具体论述加以论证。②从论证方式看:材料一以立论为主;材料二立论、驳论相结合,对两种美育目的分别加以辩证分析。③从论证结构看:材料一整体上采用了层递式结构,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5.①借助具有美感的表演要素,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寓教于乐。②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剧目,引领学生的精神追求。③顺乎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探索美。(从陶情、风教之“通”、风教之“变”三个角度作答)【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古典戏曲的美育功能因此得以形成”错误,根据原文“基于‘通’与‘变’的演进逻辑,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美’的新征程”可见,“通”与“变”并非使古典戏曲美育功能得以形成,而是使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从那时起,古典戏曲陶情、风教的美育功能就已经形成”错误,中国古典戏曲的美育功能是在戏曲几经历史演化后逐渐形成的。B.“程式化的表演形式”表述有误,应是“借助古典戏曲美育功用”。C.“强化戏曲的陶情功能”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提到强化陶情功能,而是说“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谈戏曲的风教功能;体现了古典戏曲的美育观。B.戏曲本色论,谈戏曲与生活的关系;与“陶情”“风教”两种美育观没什么关系。C.谈戏曲表演;与美育功能无关。D.谈戏曲创作中的人物语言;与美育功能无关。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方法、方式与结构的能力。论证方法上,材料一多采用举例论证,如“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举例戏曲的表演形式,以说明“陶情”功能;“大众皆耳熟能详的《窦娥冤》《赵氏孤儿》《桃花扇》《中山狼》等剧目,因传递出是非、爱憎、曲直、善恶等伦理道德价值而盛传不衰”“《精忠记》彰显的‘精忠报国’之家国情怀,《桃花扇》传递的‘天下兴亡’之担当意识,《桃园结义》体现的‘侠肝义胆’之忠义精神,《窦娥冤》宣扬的‘公正平等’之价值理念”等,列举相关剧目证明其“风教”作用。材料二则主要是引用论证,引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明戏曲第一种美育目的“和心悦性陶情”,引用李渔的话说明“第二种倾向是劝善惩恶风教说”。从论证的结构和方式上来说,材料一是本论——引论——结论,层层深入的结构,主要论证方式是立论。材料一首先指出中国古典戏曲“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接着分别从“陶情”“风教”“美风化”等角度具体论述其“美育功能”;然后从“通”和“变”两个方面论述戏曲美育功能的精神传统的传承和适时更新的美育内涵;最后得出结论“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美’的新征程”。材料二是先总说“中国古典戏曲的美育目的大致有以下两种倾向”,再并列论证这两种倾向,是总分式结构;主要方式是先立论,指出两种美育目的分别是什么;再驳论,辩证分析其优缺点。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及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应从陶情、风教之“通”、风教之“变”三个角度作答。根据陶情功用,“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可见要借助具有美感的表演要素,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寓教于乐。根据风教功用的“通”与“变”,“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以及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可见要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剧目,引领学生的精神追求。“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基于‘通’与‘变’的演进逻辑,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美’的新征程”,可见要顺乎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探索美。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经山海(节选)赵德发一个绿、黄、蓝的三色世界,出现在吴小蒿面前,蓝的是海,黄的是沙滩,绿的则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松林。海风袭来,松涛声声。李言密指着面前的松林道:“吴镇长你看看,他们说要建鱼骨庙,在这里就行。”吴小蒿看了一下,觉得这里果然合适。这些松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的,是当年搞的海滨防风林带,在隅城海边绵延一百多公里,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松针绿得发亮。他们走进松林,勘察一番,决定让这座庙背靠松林,面向大海,庙前就是广阔的沙滩。突然,松林西面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又唱又喊,节奏感十分强。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松林中间有一条小路,三个人走了过去。只见林子西边有一座破旧的院子,院墙塌了半截,院里有一条粗制滥造的大船,船头向东。船上立着一根高高的桅杆,挂着破旧的船帆,顶端有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一个白发凌乱、满脸沧桑的老汉站在甲板上,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李言密说,这个老汉姓沈,今年八十多岁。他十几岁就下海,练成了一身本事,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船老大,还当上了渔业生产队队长,在楷坡沿海渔村中非常有名。但是,后来有了机器船,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再也用不上,加上不识字,不认得仪表,他就当不成船老大了。他很失落,精神变得不正常,在自家院子里造了一条老式渔船,整天爬上爬下,还像是出海打鱼,喊那些早就没人喊的号子。吴小蒿远远地看着老汉,心中很不是滋味,说:“咱们去看看这位船老大。”走到院子门口,李言密大声说:“老沈,镇长来了,你快下来!”老汉弓腰探头,向门口看看,哈哈一笑:“来大鱼喽!来大鱼喽!”说罢跪下磕头。吴小蒿羞窘万分:“这是干吗呢?”李言密说:“渔民把鲸鱼叫作‘大鱼’,在海上碰见大鱼,都要恭恭敬敬,烧香磕头。把你比作大鱼,是说你是大人物。”吴小蒿笑道:“我哪是什么大鱼,只是一只小虾罢了。沈大爷,你快下来,咱们说说话。”老沈从船上跳了下来,看着吴小蒿嘻嘻笑:“小虾?你可不是小虾。”李言密拍拍这船:“大爷,你这船是多少马力的?”老沈立即现出恼怒的神情:“我不用机器,我这是大风船!我会使风,八面来风我都会使!那年我去吕泗洋打黄花鱼,有一天来了西南风,我顶风使船,一夜走了上百里!我厉害吧?”李言密说:“厉害厉害!你是钱湾有名的船老大嘛!”老沈连连摆手:“咳,别提了,别提了,如今咱不值钱了!”吴小蒿明白,老沈说的“不值钱”,是指没有多少价值了。她听出了老人话语中的落寞。李言密走到老沈面前说:“老大,船要开了,篷要张了,怎么办?”老沈响亮地道:“好办!”他两手扶住船帮,敏捷地跳了上去。他的脚上没有穿鞋,十个骸黑的脚趾大大张开,像树根一样牢牢把住甲板。他伸出筋骨嶙峋的双手,做出抓篷绶的动作,用近乎假嗓的高亢声音大喊一声:“哎来响哟!”吴小蒿觉得,那声音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她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李言密兴奋道:“这是张篷号子!”他高声接道,“哟来哟哟来!”也跳到船上。他俩一边唱一边做着拉拽动作,全身的肌肉统统绷紧。吴小蒿听着号子,仿佛看见篷帆渐渐升起,迎风张开,这条大船借助风力,正驶入苍茫的大海。她听说,过去这儿的渔民制作船帆,都用棚树皮煮汁染成紫色。在他们三个人的号子声中,她眼前出现了一片片紫帆,它们像神鸟翅膀似的飞翔于海面之上……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从钱湾回来,吴小蒿迸发激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渔业史研究当中。研读期间,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隅城渔业史》。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想着想着,她又为自己感到可惜,心情也有点儿戚戚然了。但她知道,这辈子成为学者是不可能了,但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文本二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因此,我让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眼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读者会看到,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耐人寻味。(赵德发《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山海”的意思是经山历海,它将时代历程和主人公吴小蒿的个人经历,囊括进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富有深刻的意味。B.小说提到“海滨防风林”“沙滩”等景物,又写到院中的“老式渔船”,体现了钱湾的地域特征,暗示了钱湾人的生活方式。C.得知老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后,吴小蒿“心里很不是滋味”,从中可以看出,她作为乡镇干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D.从钱湾回来,吴小蒿产生了写《隅城渔业史》的冲动,并改变主意决定建渔业博物馆,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特色鲜明,运用多种色彩组合,动静结合显示环境清幽,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B.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又深刻揭示小说主旨。C.次要人物李言密在小说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他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人物经历,讲述背景的作用。D.文本一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展开叙述,聚焦主人公吴小蒿的所见所闻所感,给读者以强烈真实感和代入感。8.文本一划线句子两处写到“喊号子”,这两处描写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答案】6.D7.B8.①第一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②第二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9.①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建渔业博物馆。②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③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吴小蒿专注投入研究渔业史,并决定修建渔业博物馆,既是她个人志趣的体现,也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努力,符合时代特色。【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有两处错误:一是“从钱湾回来”错,时间错位。根据原文“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可知,从钱湾回来之前吴小蒿已经产生了建一座渔业博物馆的想法;二是“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错,因果关系错位。文本一最后一段写到吴小蒿建渔业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可见建渔业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并非是为了弥补个人遗憾。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错误,文本以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故事缓缓展开,小说节奏并不紧张,所以,谈不上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中物象在结构上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写“喊号子”是在第5段,吴小蒿和李言密走进松林,松林西面传突然来一声尖叫,又唱又喊,听到了节奏感十分强的号子,引出了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所以第一次出现“号子”,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第二次写“喊号子”是在第13段,这号子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吴小蒿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吴小蒿听着号子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在那一瞬间,吴小蒿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因此,第二次出现“号子”,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为乡镇干部群里的代表人物,吴小蒿身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点。第一步,从文本二中提炼出如下要点:(1)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2)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3)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第二步,根据以上提炼出的三个特点,结合文本一,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析即可。从文本一“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隅城渔业史》”“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可印证: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建渔业博物馆。从“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中可看出: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本二中关于“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的论述,是与“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产生关联的。在亦农亦渔的楷坡镇,吴小蒿致力于引进“深海一号”,组织考古申遗,复植楷树、建渔业博物馆,这与她的大学专业有关,历史文化是她的专业,也是她的兴趣所在。而她努力种树,建博物馆,是把历史现实化,也是把现实历史化。所有今天都将是历史,所有的历史也可能是今天。这不是作者的浪漫主义,而是作者的理想情怀。有了这样认识,回答本题的第三点,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良苦用心。三、选择类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以羊易牛(替换)B.新发于硎(磨刀石)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C.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
当神器之重(掌握)D.辟邪说,难壬人(排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错误。句意: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与”,亲附、亲近。故选D。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坐
因人之力而敝之B.以其无礼于晋
为国以礼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A.因,趁机,句意: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因,凭借,依靠,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B.以,因为,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以,用,句意:治国要用礼。C.始,起初,开始,句意: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始,才,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D.固,本来,句意: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固,本来,句意: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故选D。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风乎舞雩A.如会同,端章甫 B.以地事秦C.骊山北构而西折 D.范增数目项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风”,名词作动词,吹风。句意:在舞雩台上吹风。A.“端”,名词作动词,穿礼服。句意: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B.“事”,名词作动词,侍奉。句意:用土地侍奉秦国。C.“北”:名词做状语,从北面。句意:(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D.“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句意: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故选C。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思厥先祖父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B.饥馑: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古今义相同。句意: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C.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句意:想到他们已故的祖辈父辈。D.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故选B。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
莫春者,春服既成B.善哉!技盖至此乎
不复一一自辨C.令将军与臣有郤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D.距关,毋内诸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用法和意义的能力。A.①“暴”,通“曝”,冒着;句意: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②“莫”,通“暮”,晚;句意: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B.①“盖”,通“盍”,为什么;句意: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②“辨”,通“辩”,辩解;句意: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C.①“郤”,通“隙”,隔阂,嫌怨;句意:使您和我发生误会。②没有通假字;句意: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D.①“内”,通“纳”,接纳;句意: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②“颁”,通“斑”,夹杂;句意: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故选C。15.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一项是(
)例:终必不蒙见察A.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洎牧以谗诛 D.百姓之不见保【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例句,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A.判断句,第二个“为”,表判断。句意: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B.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C.被动句,语意被动。句意: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D.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不被爱护。故选A。16.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衅钟是周朝礼仪。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D.“豫游之乐”,豫游,即出游,游乐。帝王春天出巡为“豫”,秋天出巡为“游”。【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帝王春天出巡为‘豫’,秋天出巡为‘游’”错,说法颠倒。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故选D。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初,西夏遣使致祭,延州指使高宜押伴,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诉于朝。光与吕诲乞加宜罪,不从。明年,夏人犯边,杀略吏土。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光谓:“国家当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骜,又从而姑息之。近者西祸生于高宜,北祸起于赵滋;时方贤此二人,故边臣皆以生事为能,渐不可长。宜敕边吏,疆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光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①,况悬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昔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②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帝曰:“坐仓籴米何如?”坐者皆起,光曰:“不便。”惠卿曰:“籴米百万斛,则省东南之漕,以其钱供京师。”光曰:“东南钱荒而粒米狼戾,今不籴米而漕钱,弃其有余,取其所无,农末皆病矣!”侍讲吴申起曰:“光言,至论也。”光欲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元祐元年九月薨,年六十八,谥曰文正。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岭南封州父老,亦相率具祭,都中及四方皆画像以祀,饮食必祝。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①下户:在宋代是指乡村主户按财产划分出的第四、五等级,主要是贫苦农民。②和籴:宋初,狭义和籴特指政府以现钱收购粮食。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B.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C.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D.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与《公羊传》及《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B.进士,是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明清时期成为对会试及第者的称呼。C.薨,周代指诸侯之死,后世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亦称薨。此外,天子之死曰崩。D.谥,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员、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或褒或贬的称号。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禀赋迥异,能苦读不怠。他七岁时便像成年人,听讲《左氏春秋》后,就能讲述其中大概要旨,读书时不受外界影响,专心致志。B.司马光建言资政,献安边策略。他认为边境事务关键在政策和用人,他觉得高宜命令边官对疆界琐事用武力惩处的做法不当,应治罪他。C.司马光忠于职守,视生死由命。他亲理国事,宾客劝他以诸葛亮为戒保重身体,他却回应听天由命,病危时,已无知觉,却仍记挂国事。D.司马光死后荣耀,受百姓祭奠。他死后,谥号文正,下葬时,哭泣的百姓像哭亲人一样,都城和各地都绘他的画像来祭祀,吃饭必祝祷。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家当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骜,又从而姑息之。(2)时方贤此二人,故边臣皆以生事为能。21.司马光是否赞成青苗法?请简要说明原因。【答案】17.A18.B19.B20.(1)国家在少数民族归附时,喜欢同他们计较细微之事,等他们桀骜不驯时,却又放纵姑息他们。(2)当时正认为这二人为贤能,所以边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为能事。21.不赞成。因为愚昧的百姓易盲目借贷,且青苗法在县官督办下,难以根据市场及时调整,容易给百姓带来不公平交易。【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滋治理雄州,专门以刚猛凶悍的办法治理边地,司马光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这之后,契丹百姓在界河捕鱼,在白沟以南砍伐柳树,朝廷认为雄州知州李中祐没有才能,打算另外派人取代他。“赵滋”为主语,“为”是谓语,“雄州”是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完整,“专”作“以猛悍治边”的状语,是另外一个句子,所以“州”后断句,排除选项BD;“以……为”固定结构,把……看做是、认为,“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之间不可断开,排除选项C。故选A。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明清时期成为对会试及第者的称呼”错误。进士,明清时期成为对殿试录取者的称呼。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他觉得高宜命令边官对疆界琐事用武力惩处的做法不当,应治罪他”错误。由原文“宜敕边吏,疆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可知,应该是“他觉得(国君)应当勒令边地官吏,如果因为疆界琐事动不动就用武力惩处的,按罪论处他。”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当”,在;“好”,喜欢;“及”,等到;“桀骜”,不驯服;“从”,放纵。(2)“方”,正;“贤”,意动用法,认为贤能;“生事”,滋生事端,生惹是非。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不赞成。由原文“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可知,愚昧之民只知道借债的好处,不知道还债的害处,易盲目借贷;由“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青苗法在县官督办下,难以根据市场及时调整,然后列举了“昔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的例子说明其弊端。指出青苗法容易给百姓带来不公平交易。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像成年人,听他人讲解《左氏春秋》特别喜欢,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从那以后,对于《左氏春秋》喜欢的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当初,西夏派遣使者祭奠问候,延州指派高宜陪伴外来使者,高宜傲视使者,侮辱西夏国王,使者投诉于朝廷。司马光与吕诲请求加罪于高宜,朝廷不同意他们的建议。第二年,西夏人进犯边地,杀害官吏掠取土地。赵滋治理雄州,专门以刚猛凶悍的办法治理边地,司马光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这之后,契丹百姓在界河捕鱼,在白沟以南砍伐柳树,朝廷认为雄州知州李中祐没有才能,打算另外派人取代他。司马光认为:“国家在少数民族归附时,喜欢同他们计较细微之事,等他们桀骜不驯时,却又放纵姑息他们。近来的西部祸害起于高宜,北边的祸害起于赵滋;当时正认为这二人为贤能,所以边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为能事,对此宜加疏导不可助长。(国君)应当勒令边地官吏,如果因为疆界琐事动不动就用武力惩处的,按罪论处他。”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坏处。司马光说:“平民百姓出息借钱,尚且能够蚕食下户贫民,何况有县官督责的威仪呢!”吕惠卿说:“青苗之法,愿意借取就贷给他,不愿意的并不强求。”司马光说:“愚昧之民只知道借债的好处,不知道还债的害处,不单县官不强求,就是富有的百姓借贷也不强求。以前太宗平定河东,建立和籴法,当时一斗米十文钱,百姓喜欢同官府贸易。此后物价贵了而和籴没有解除,于是成为河东永久之患。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还是这样。”神宗说:“坐守仓库买进粮食怎么样?”在座的众臣都起身,司马光说:“不方便。”吕惠卿说:“买米百万石,那么可节省东南之地的漕运费用,可用这些钱供给京师。”司马光说:“东南地区发生钱荒而谷米散乱堆积,如今不买入粮米而取漕运钱,舍弃它充足的部分,取用它不足的部分,农商都会受到伤害。”侍讲吴申站起来说:“司马光的话,是深切中肯之论。”司马光亲自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不分昼夜。客人们见他身体很虚弱,便举诸葛亮食少事烦,心力劳竭而死的先例,劝他引以为戒。司马光说:“生和死,听天由命而已!”办事更加卖力。到病危将死时,已不再有任何知觉,只嘴巴还在断断续续吐出一些像梦呓一样的话,但所说的全部都是朝廷和国家的大事。元祐元年九月死去,享年六十八,谥曰文正。京师百姓停止市集营业前往吊祭,卖掉衣服来祭奠,在里巷间相聚号哭护送灵车。等到下葬时候,哭者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岭南封州父老乡亲,也相率备办祭祀,都城中以及四方各地都绘其像以祭祀,吃饭时候必须祝祷。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谢柳太博惠鹤范仲淹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①。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独爱九皋嘹唳好②,声声天地为之清。[注]①辽海,指辽东,《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②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柳太博赠仙鹤并附新诗一首,诗人为表达谢意,作本诗以回赠。B.以“仙标”称颂鹤超凡脱俗的风姿,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C.“万里”“千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D.鹤鸣声声嘹亮,天地为之一清,诗人以此寄寓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23.诗歌的第三联用典,反用其意,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22.C23.(1)“鸡群”“鹏路”代表了人生穷通的两种际遇。“曾非辱”“孰谓荣”表达了作者既不以身处平凡为耻,也不以仕宦虚名为荣。(2)诗人反用典故,体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和匡时济世的追求,构思新颖,情感表达更为有力。【解析】【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分析错误,颔联是从鹤的角度,表达鹤对于友伴和故乡的思念。故选C。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由原诗“鸡群与处”,意思是鹤曾经与鸡群同处,指人落魄的时候;“曾非辱”意思是诗人并不觉得落魄是耻辱的。“鹏路将翔”,意思是鹤与鹏同路高飞,指人得志的时候;“孰谓荣”意思是诗人也不会觉得很荣耀。因此可见这里表达了作者既不以身处平凡为耻,也不以仕宦虚名为荣。“鹤立鸡群”本指鹤与众不同的品质,这里反用典故的意思,表达诗人于平凡中仍安然自处;“大鹏高飞”指高远的志向得以实现,这里反用典故,指诗人不会因为得志而感到很荣耀。体现了诗人宠辱不惊的境界和匡时济世的追求,构思新颖,情感表达更为有力。六、情景默写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合力向西对抗秦国的办法,认为此举会让对方食不下咽。(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谴责对老百姓的搜刮与秦统治者的奢靡浪费。(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太宗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反驳司马光对自己所冠以的“生事”罪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答案】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封”“事”“锱铢”“谬”“滥”“弊”“喟”。七、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北京冬奥会迎来____________。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背后,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作为支撑。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拥有让这场开幕式载入史册的绝妙构思的主创团队就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中国式浪漫”的实现也离不开制作团队默默无闻的付出。《立春》节目从创意到完成,就是众人接力、______的过程。制作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找到材质、操控方式等都能满足要求的方案,将柔性发光杆从图纸变为实物。高达9.5米的柔性发光杆,普通人连拿稳都成问题,400多人的表演团队却要拿着它完成各种动作的配合。中华武校的同学们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训练,终于在开幕式上凭着______的表演完美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蕴。正是参与开幕式的每一个团队、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让______的巧思得以落地,让冬日的浪漫永远成为人们美好的回忆。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惊喜开局
迎难而上
环环相扣
不拘一格B.惊艳开场
攻坚克难
丝丝入扣
天马行空C.惊喜开局
攻坚克难
环环相扣
天马行空D.惊艳开场
迎难而上
丝丝入扣
不拘一格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作为支撑。B.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背后,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C.支撑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D.支撑着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正是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27.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进一步强调主创团队的地位以及绝妙构思的重要性。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可适当增删词语,但改后句子要保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5.B26.D27.参考示例: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当然是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如果没有他们的绝妙构思,这次开幕式怎么能载入史册?【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惊喜开局:令人又惊又喜的开始。惊艳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户外场地租用协议模板
- 文献检索考试题目之一
- 2024年物流配送服务协议汇编
- 2024年项目融资协议范本
- 2024届安徽池州市东至二中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数学试题
- 2024年度房地产经纪服务协议模板
- 2024专业储藏室转让协议格式
- 2024专业房产买卖协议法律认证文件
- 2024年会计人员劳务协议样本
- 城市便捷汽车租赁协议模板2024
- 农业灌溉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法课程纲要(知识清单)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控制及规章制度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限公司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一批)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人教版道法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铁路交通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共13张)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某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