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课件_第1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课件_第2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课件_第3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课件_第4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卷(二)(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Fe—56

Cu—64Zn—65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3,★☆☆)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下列传统工艺、古诗词或俗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B.爆竹声中一岁除C.蜡炬成灰泪始干D.酒香不怕巷子深解析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应目标编号:

C9101001D2.(2023湖南师大附中期中,9,★☆☆)镉(Cd)被认为是一种

十分危险的元素,长期摄入被镉污染的稻米、蔬菜等对人体有害。已知一种镉

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和64个中子,则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6B.48C.64D.112特色健康教育B解析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镉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则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3.(2023河南中考改编,6,★☆☆)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

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引发火灾,B错误;给

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

一,且加热时应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C错误;量取液体读数时,

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错误。4.(2023江苏宿迁中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课标科学思维C解析

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如太阳能,A错误;质子数决

定元素的种类,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有改变,元素种类不变,B错误;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C正确;并不是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

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D错误。5.(2023四川宜宾中考,8,★☆☆)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KO2+4CO2+2H2O

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C.KHCO3的名称:碳酸钾D.6个氧原子:3O2

特色航空航天B解析

KO2中钾元素显+1价,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不是-2价,A错误;表示多个该

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4CO2,B正确;

KHCO3的名称是碳酸氢钾,C错误;6个氧原子表示为6O,D错误。6.(2023山东济南中考,5,★☆☆)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B解析

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盖上锅盖灭火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A正

确;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B错误;物

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

灭火的目的,C正确;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促

进燃烧,D正确。7.(2023山西晋中期末,16,★★☆)叠氮化碳(C2N14)是一种被称为史上爆炸性最

强的物质,一点点的撞击、摩擦都会导致其爆炸。下列关于叠氮化碳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它是由碳、氮两种原子构成的B.它含有7个氮分子C.它是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的D.其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7C解析

叠氮化碳是由叠氮化碳分子构成的;叠氮化碳是纯净物,其中只含叠

氮化碳分子,不含氮分子;叠氮化碳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叠氮化碳中碳、氮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4)=6∶49。8.(新独家原创,★★☆)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他们的操作或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比较Fe和Zn的活动性强弱D解析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锥形瓶中的物质总质量

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薄铜片上的红磷、水中的白磷均不能燃

烧,不能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中

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氧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用

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除了金属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可用于比较Fe和

Zn的活动性强弱。9.(2023陕西西安高新区一中期末,9,★★☆)已知:锌比铁活泼;氧化铁与稀盐酸

反应不生成气体。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BCDBA.分别向质量相等、大小相同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浓度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B.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足量铁粉的烧杯中D.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解析

分别向质量相等、大小相同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至过量,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较多,又因为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与稀硫酸更

快反应完,A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56份

质量的氧化钙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B错误;反应开始前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

铁的质量,反应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剩余铁和生成铜的质量和,且反应过程中

生成铜的质量大于消耗铁的质量,所以固体总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

再变化,C正确;铁锈和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铁锈完全反应后,铁和稀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结束后,氢气质量不再变化,D正确。10.(2024江苏扬州仪征期末,20,★★★)工业上可利用Fe3O4

和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已知:①反应Ⅰ为2Fe3O4

6FeO+O2↑;②反应Ⅱ为3FeO+H2O

Fe3O4+H2↑。)A.上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理论上,每产生32gO2,消耗水的质量为36gC.相较电解水制氢气而言,该方法具有节约能源、产品易分离的优点D.2.9g可能由Fe、FeO、Fe2O3、Fe3O4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

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Fe3O4

特色工艺流程D解析

H2、O2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3,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题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正确;由流程图可知,消耗的水分子的数目与生成的氧分子的数目对应关系为2H2O~O2,则理论上,每产生32gO2,消耗水的质量为36g,B正确;相较电解水制氢气而言,该方法不需要通电,利用了太阳能,能节约能源,同时Fe3O4为固体,H2为气体,产品易分离,C正确;2.9g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g∶(2.9g-2.1g)=21∶8,FeO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7∶2,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Fe3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4)=21∶8,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混合物由Fe、FeO、Fe2O3、Fe3O4中的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则混合物中一定含Fe2O3,D错误。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小题,计30分)

11.(2024福建福州月考,13,★☆☆)(16分)模型认知是建立

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1)如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

丙①乙图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②丙图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③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甲”“乙”或“丙”)。课标科学思维8Mg2+乙(2)如图为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部分元素周期表的信息,m=

,n=

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铷元素与钠

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3)氘

H)和氚

H)是核聚变的重要原料,聚变中产生巨大的能量,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已知:氘、氚均属于氢元素,中子数分别为1、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填字母)。A371失去相似解析

(1)①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乙图所示氧元素的原子序

数是8,则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②丙图所示的粒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表示的是阳离子,且质子数为12,是镁离子,符号为Mg2+。③乙是氧元素,属于非金

属元素。(2)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原子核内质子数

等于核外电子数,则m=37,n=37-2-8-18-8=1;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

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铷元素原子与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因此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3)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氚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也为1,符合此结构的示意图为A。12.(2024江苏常州期末,27,★★☆)(14分)火法炼铜工艺是

生产铜的主要方法。(1)中国古代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竖炉法”炼铜是现代高炉炼铁

工艺的启蒙。如图是湖北铜绿山早期(西周末年)炼铜竖炉复原图。特色传统工艺①风沟主要起通风防潮的作用。请从微观视角解释通风后炉体干燥的原因:

。②炼铜过程中从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③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的化学方

程式是

。④炼铜时需加入木炭,其主要作用有燃烧提供热量和

。⑤炉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的气体污染物有

等。通风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Cu2(OH)2CO3 2CuO+H2O+CO2↑生成一氧化碳CO(2)现代炼铜工艺所用的铜矿石种类大大增多。下图为用黄铜矿进行火法炼铜

的部分流程。①炉气中含有的SO2直接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②吹炼过程中,冰铜中的Cu2S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u和SO2,请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酸雨Cu2S+O2 2Cu+SO2

评分细则每空2分。(1)①写成“水分子被气流带走”等也给分。②写成“提供充足

氧气”等也给分。③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错误、未配平均不给分,未标注

反应条件或“↑”扣1分。⑤答案合理即给分。(2)②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

错误、未配平均不给分,未标注反应条件扣1分。解析

(1)②炼铜过程中从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促

进反应的进行;④炼铜时,木炭有两个作用:一是燃烧提供热量,二是高温条件下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产生还原剂CO;⑤炼铜时不可能将一氧化碳消

耗完,因此炉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2)①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会形成酸雨。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24分)

13.(★☆☆)(12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

室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从A~E中选择)。铁架台2KMnO4 K2MnO4+MnO2+O2↑E(3)F装置相比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制得的CO2气体中往往含有HCl等杂质,可以选用装置G除去HCl,除杂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4)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H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

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以形成液封;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③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评分细则每空2分。(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错误、未配平均不给分,未标注反应

条件或“↑”扣1分。(3)第一空写成“控制反应速率”不给分。解析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一

团棉花,则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

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故实验室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E。

(3)为了使气体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接触,故除杂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4)

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界的气体会从

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可以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14.(2024湖北武汉期中,12,★★☆)(12分)某化学兴趣小

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以“珍爱水资源”为主题开展了项

目式学习。【任务一】了解水(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很少。如图1所示,其中淡水约占地球

水储量的

图1

图2中考项目式学习对应目标编号:

C91020032.53%【任务二】净化水(2)如图2所示的反渗透系统是净水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采用膜过滤工艺。水分

子通过反渗透膜,其他一些如钙、镁等离子随废水一起排掉。该过程

(填“能”或“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图3【任务三】探究水的组成(3)按照图3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关闭活塞并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A管收集

到约8mL气体,此时B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和中间漏斗液面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填序号)。能③①②③④4mL,液面下降8mL,液面不变16mL,液面上升16mL,液面下降(4)按如图4所示装置模拟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已知高温条件下水蒸气与铁反应

生成氢气和一种黑色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43Fe+4H2O(g) Fe3O4+4H2(5)图4实验前后测得如下数据:①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为VmL,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ag/mL;②反应前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mg;③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

物质的质量为ng。利用测得的数据表示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6)图4集气瓶未装满水,瓶内空气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无解析

(1)根据图示,淡水约占地球总水储量的2.53%。(2)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

钙、镁等离子随废水一起排掉,硬水能转化为软水。(3)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

氢,氢二氧一”可知,A管收集到约8mL气体(氧气)时,B管收集到的气体(氢气)体

积应是16mL。(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该黑色氧化物中一定含有

氧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