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37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研究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蚕、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蜀、夏两地A.手工制作先进 B.文化双向互动C.经济繁荣发达 D.礼乐制度完善〖答案〗B〖解析〗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类似的文物,说明两地之间可能存在文化联系甚至是双向的互动,故选B;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手工制作的先进,排除A;仅根据出土的手工艺品无法说明经济的繁荣发达和礼乐制度的完善,排除CD。2.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说,“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赏贤罚暴,勿有亲戚之所阿”。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赏贤罚暴,勿有亲戚之所阿”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统治者用人时应尚贤,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C项正确;老子并未提出尚贤主张,排除A项;孟子核心思想是仁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荀子未提出尚贤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3.某同学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图所示,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豪强、整顿风俗A.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B.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C.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D.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等可知,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如建立皇帝制度,确立三公九卿制度,此外,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D项正确;制度建设不是暴政,材料信息与暴政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颁布推恩令,尊崇儒术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秦朝时铁犁牛耕继续发展,小农经济进一步确立,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4.秦汉之初,丞相权力颇重,礼遇亦隆,由此常有君相间的冲突。汉初的丞相虽多深自贬抑,以缓和君臣关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对此,汉武帝亲政后()A.划分13个州部 B.颁布“推恩令” C.增强尚书台作用 D.设立“中朝”〖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汉之初,丞相权力颇重,常有君相间的冲突,为了解决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分化相权,加强皇权,D项正确。划分13个州部是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排除B项;东汉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君权,增强尚书台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5.文物“直行铭文夔(kuí)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在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 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C.手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洛阳西郊和中亚地区都出土了相类似的铜镜,说明两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交流。而能够沟通洛阳和中亚的应该是丝绸之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铜镜的材质,并不能说明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排除A项;“行销世界各地”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并不一定将铜镜带到中亚地区,这不是最合理的解释,排除D项。故选B项。6.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 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可知,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由此可见,南北方语言的融合与发展反映了民族交融程度的增强,A项正确;“胡言夷语成为主流”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南北文化冲突空前加剧的信息,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汉文化走向衰落的结论,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7.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有利于中央集权C.破坏了科举考试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唐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可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8.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实行,文官选拔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并且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由此可见,隋唐科举制()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实现了公平竞争C.加剧了阶层固化 D.完善了考试程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文官选拔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隋唐的科举制度使得大量寒门子弟通过考试进入权力阶层,说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隋唐科举制虽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了选官制度,却不能说明真正的实现了公平竞争,也就是说还是缺乏历史史实,来支撑这个结论,排除B项;隋唐实行科举制,使得封建政府可以吸纳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恰好说明了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到科举考试的程序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9.唐朝两税法规定“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租庸调、杂税悉省”。白居易诗中提到两税法也强调“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这反映出两税法()A.促进了赋税形式的转型 B.简化了税收的名目数量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秋、夏两征之⋯⋯租庸调、杂税悉省”可知,两税法每年夏秋两次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征收其它杂税,反映出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方便赋税征收,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税法促进赋税形式转型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农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的信息,排除C项;两税法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说明唐朝()A.政府重视体育运动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C.开放与兼容的氛围 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马球从波斯传入中国,中国的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妇女都参与了马球这项体育运动,反映了唐朝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体现了唐代开放兼容的社会氛围,C项正确;马球属于娱乐活动,皇室贵族喜欢马球,不等政府重视体育运动,排除A项;唐代男女地位不平等,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表所示为宋代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情况。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北宋时期()出身人数/人文官54武将18太监1A.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 B.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C.科举制弊端日益凸显 D.官员选拔制度的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枢密院长官武将出身的远远少于文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宋以来实行崇文抑武政策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的弊端,排除C项;依据材料无法断定北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措施评价道:“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收购粮食),谷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民以为便。本钱岁增,兵食有余。”这里评价的王安石变法措施()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B.达到了强兵的目的C.解决了北宋财政困难局面 D.增加了农业的产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收购粮食),谷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均输法和市易法,这对打击大商人操纵市场、盘剥民众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宏宏观调控的加强,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达到强兵的目的,排除B项;“解决了”夸大了该项措施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所述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参与的市场行为,与增加农业产量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3.元朝在地方上实施行省制度,规定行省品秩为从一品,比中书省低一级,同时要求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规定旨在()A.减轻财政负担 B.强化中央集权 C.改革中央官制 D.缓和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要求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可知,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B项正确;这一规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减轻财政负担,排除A项;行省官员对皇帝负责的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的变革,排除C项;这一规定和缓和民族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 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宋朝”“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广州、泉州、明州是宋代的主要外贸港口,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主要是海外贸易得来,宋代能够大量调拨,说明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宋朝海外贸易繁荣,并非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和江南集镇商贸兴盛,排除BC项;材料表明,这一商贸活动是宋朝政府行为,不属于民间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15.宋代的城市里活跃着许多说书人。说书的底本称为“话本”,主要以白话写成,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语言生动,且多以手工业者、市井商人等为主角。这反映了宋代()A.城市世俗生活繁荣 B.市民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C.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D.话本成为宋朝文学的主要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主要以白话写成,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语言生动,且多以手工业者、市井商人等为主角。”及所学可知,随着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话本大量出现,符合市民的生活需求,体现出城市中世俗生活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市民的“政治地位”,且显著提升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宋代的市民文化并不是主流,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话本,当时还有词等形式,无法得出话本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16.清朝前期,在东北、蒙古高原和新疆都实行了军府制,但不同地区内容并不相同根据西藏和西南政治、历史、民族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和改士归流来加强对两地的统治。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政府的民族政策()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促成了各地的协调发展C.扭转了边疆混乱局面 D.尊重了当地的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不同地区内容并不相同根据西藏和西南政治、历史、民族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和改士归流来加强对两地的统治”可知,清朝时期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说明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尊重了当地的社会现实,D项正确;材料所述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但不能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政府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政策,没有强调各地之间发展策略,排除B项;材料所述清朝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的管理,但“扭转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7.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 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末清初。根据材料“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所学可知,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并非不断深化,排除B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并不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18.“闯关东”“走西口”“下台湾”是18世纪中国经济史上特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段苦难与艰难的历程,是一段血汗与泪水交织的历史回忆。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人身依附关系的日益强化 B.人口数量的持续膨胀C.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下降 D.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国)。据材料“‘闯关东’‘走西口’‘下台湾’是18世纪中国经济史上特有的历史事件”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中原地区土地承担能力有限,中原地区的人口向周边地区迁徙,B项正确;18世纪人口的迁徙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排除A项;18世纪社会生产力水平没有持续下降,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19.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租界建立的概况时间地点概况1845年上海划定洋泾浜以:北、李篆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60年天津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1861年广州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占地66而1861年汉口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1863年上海臼潦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据此可知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英国一直是列强侵华的核心力量C.列强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沿海地区是列强主要资本输出地〖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1845至1863年,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外国的租界,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1845至1863年,无法体现近代英国一直是侵华的核心力量,排除B项;列强划分中国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C项;租界并不是列强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时的外国人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小官员全部行动起来了”。“这股潮流”最可能是()A.“开眼看世界” 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当时的外国人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中国的大小官员全部行动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运动有洋务运动和预备立宪,但是让外国人感到吃惊、害怕的是洋务运动,因为这一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实力,B项正确;“开眼看世界”、戊戌维新是少部分人进行的,与材料不符,排除A、C项;预备立宪并未让洋人感到敬佩甚至害怕,排除D项。故选B项。21.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而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材料表现出列强加紧对于中国的资本输出,C项正确;材料表现“列强的资本输出”,“边疆危机”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应在一战期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甲午战后,但是由于“义和团运动”而被挫败,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 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但是《辛丑条约》却不再割地、开埠,是因为列强看到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在中国培植其代理人,B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际地位并未提高,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并未被列强瓜分完毕,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列强改变侵华策略,并未削弱列强在华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23.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这一规定旨在()A.实现君主立宪目标 B.限制袁世凯专权C.结束清朝封建帝制 D.确立总统共和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1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及所学可知,这一规定是为了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从而确立责任内阁制,B项正确;中华民国并未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 总统共和制是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书》中提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没有解决中华民族独立问题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C.具有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1911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书》中将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全部予以承认和继承,这显示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获得西方列强对民国政府的认可,在外交上对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敢公开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说明辛亥革命没有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不具备近代民族革命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5.下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技术进步 B.制度变革 C.思想启蒙 D.国家富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观察题干图片中的“新青年"“民主,科学”及人物可知,这与新文化运动有关。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学习西方技术主要是在洋务运动期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制度变革不是本体的重点,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不是国家富强,而是思想启蒙,排除D项。故选C项。26.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这表明()A.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C.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 D.主张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至192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可知,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状况,说明对国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C项正确;1927年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此时的仍然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27.(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成果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A.坚持武装斗争 B.革命统一战线的有力推动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北伐战争时期。根据材料“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及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从而推动了1926年北伐战争的开展,此后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B项正确;南昌起义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题干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排除C项;“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属于北伐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8.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该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对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有力探索,排除C项;推动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9.下表是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所占百分比统计表,这反映了东北地区()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结构得到一定优化C.奠定了重工业基础 D.成为“以战养战”基地〖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东北地区)。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的煤产量比重与关内地区相差无几,铁、钢材、水泥等重要工业品产量比重远超过关内地区,工矿业取得发展,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日本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华“以战养战”的基地,D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被日本控制,民族工业遭到摧残,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日本对东北地区是经济掠夺,不会奠定该地区工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30.抗日战争中,领导的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用毛泽东的话说:“敌人原欲摧毁敌后战场,再攻正面战场,但是不可能了,为救死计,被迫着同时挑起这两个战场在肩上。”这反映出()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C.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根据材料“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深陷在敌后战场”“为救死计,被迫着同时挑起这两个战场在肩上”可知,在的领导下,游击战争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反映出是抗战的中流砥柱,D项正确;中国战场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表述正确,但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抗战初期的主战场是正面战场,排除B项;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但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31.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们专程来到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下面关于“延安的峥嵘岁月”表述正确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延安的峥嵘岁月”及所学可知,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B项正确;1927年汉口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A项;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C项;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北坡召开,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32.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并结合所学可知,“转折点”指的是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性事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项正确;1947年7月至10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渡江战役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4月,战略决战发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初,AB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33.1950年,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该条例()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新中国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阶段,此时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在于激发人民进行发明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在1956年,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发明权归公有”与“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的特点,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经济发展与发明专利”,“农业快速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34.从1958年到1983年,人民公社行使过去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公社干部成为国家干部。在实践中,人民公社逐渐形成三级体制: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保管员、出纳员等;大队下辖生产队,设立队务委员会。由此可见,人民公社体制()A.巩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孕育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萌芽C.具有政治与经济合一的特点 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农业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到1983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工作,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巩固,排除A项;孕育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萌芽,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排除B项;D项表述中,“照搬”之说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5.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得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A.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B.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深感自己与西方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故在20世纪60年代加紧了核武器技术上的研究,并在1964年和1967年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并未加入,排除A项;C项成就是在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36题18分,第37题12分,共30分。)36.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体育运动,古代和近代的体育运动及相关思想对当今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首先讲究的就是礼仪。《论语》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育运动在当时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并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别人叹为观止的体格与体能,强调的是自家的切身体会,不需要别人去评判,无论老的少的、强的弱的,都可以身体力行。——摘编自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材料二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梁启超曾不断介绍和传播西方体育理念,其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体育思想以“新民”为终极目标;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缺一不可;推崇“尚武”精神;注重女子教育和平等体育。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不仅是当时救济积贫积弱之中国的“良药”,对今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摘编自律海涛《梁启超的体育思想》(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特点及其意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体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讲求礼仪伦理;注重修身养性;强调自身体会;体育项目适应人群广泛。影响: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统治;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2)特色:学习西方理念;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救亡色彩;与民主、平等的政治思想追求相结合。原因: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推动。(3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首先讲究的就是礼仪”可知,讲求礼仪伦理;根据材料“体育运动在当时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可知,注重修身养性;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并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别人叹为观止的体格与体能,强调的是自家的切身体会,不需要别人去评判,无论老的少的、强的弱的,都可以身体力行”可知,强调自身体会、体育项目适应人群广泛。影响:体育重在修身养性,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体育有教化之意,有利于维护统治;体育体现了儒家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2)特色:根据材料“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梁启超曾不断介绍和传播西方体育理念,其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可知,学习西方理念;根据材料“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可知,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材料“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不仅是当时救济积贫积弱之中国的‘良药’”可知,具有强烈的救亡色彩;根据材料“注重女子教育和平等体育”可知,与民主、平等的政治思想追求相结合。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推动。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年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年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答案〗(1)背景: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英法在战争中节节失利,损害美英等利益;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为自身安全需要;中国军民坚持抗战赢得了尊重。(2)影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有力支援了苏美英在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争的作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根据材料“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从英法在战争中的表现并结合美国的利益分析,得出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英法在战争中节节失利,损害美英等利益;根据材料“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为自身安全需要;从中国抗战的贡献分析,得出中国军民坚持抗战赢得了尊重。【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根据材料“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得出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从对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影响分析,得出有力支援了苏美英在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争的作战;根据材料“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可知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得出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从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分析,得出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37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研究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蚕、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蜀、夏两地A.手工制作先进 B.文化双向互动C.经济繁荣发达 D.礼乐制度完善〖答案〗B〖解析〗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类似的文物,说明两地之间可能存在文化联系甚至是双向的互动,故选B;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手工制作的先进,排除A;仅根据出土的手工艺品无法说明经济的繁荣发达和礼乐制度的完善,排除CD。2.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说,“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赏贤罚暴,勿有亲戚之所阿”。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赏贤罚暴,勿有亲戚之所阿”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统治者用人时应尚贤,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C项正确;老子并未提出尚贤主张,排除A项;孟子核心思想是仁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荀子未提出尚贤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3.某同学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图所示,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豪强、整顿风俗A.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B.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C.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D.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等可知,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如建立皇帝制度,确立三公九卿制度,此外,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D项正确;制度建设不是暴政,材料信息与暴政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颁布推恩令,尊崇儒术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秦朝时铁犁牛耕继续发展,小农经济进一步确立,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4.秦汉之初,丞相权力颇重,礼遇亦隆,由此常有君相间的冲突。汉初的丞相虽多深自贬抑,以缓和君臣关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对此,汉武帝亲政后()A.划分13个州部 B.颁布“推恩令” C.增强尚书台作用 D.设立“中朝”〖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汉之初,丞相权力颇重,常有君相间的冲突,为了解决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分化相权,加强皇权,D项正确。划分13个州部是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排除B项;东汉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君权,增强尚书台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5.文物“直行铭文夔(kuí)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在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 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C.手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洛阳西郊和中亚地区都出土了相类似的铜镜,说明两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交流。而能够沟通洛阳和中亚的应该是丝绸之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铜镜的材质,并不能说明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排除A项;“行销世界各地”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并不一定将铜镜带到中亚地区,这不是最合理的解释,排除D项。故选B项。6.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 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可知,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由此可见,南北方语言的融合与发展反映了民族交融程度的增强,A项正确;“胡言夷语成为主流”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南北文化冲突空前加剧的信息,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汉文化走向衰落的结论,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7.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有利于中央集权C.破坏了科举考试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唐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可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8.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实行,文官选拔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并且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由此可见,隋唐科举制()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实现了公平竞争C.加剧了阶层固化 D.完善了考试程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文官选拔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开放”“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隋唐的科举制度使得大量寒门子弟通过考试进入权力阶层,说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隋唐科举制虽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了选官制度,却不能说明真正的实现了公平竞争,也就是说还是缺乏历史史实,来支撑这个结论,排除B项;隋唐实行科举制,使得封建政府可以吸纳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恰好说明了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到科举考试的程序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9.唐朝两税法规定“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租庸调、杂税悉省”。白居易诗中提到两税法也强调“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这反映出两税法()A.促进了赋税形式的转型 B.简化了税收的名目数量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秋、夏两征之⋯⋯租庸调、杂税悉省”可知,两税法每年夏秋两次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征收其它杂税,反映出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方便赋税征收,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税法促进赋税形式转型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农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的信息,排除C项;两税法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说明唐朝()A.政府重视体育运动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C.开放与兼容的氛围 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马球从波斯传入中国,中国的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妇女都参与了马球这项体育运动,反映了唐朝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体现了唐代开放兼容的社会氛围,C项正确;马球属于娱乐活动,皇室贵族喜欢马球,不等政府重视体育运动,排除A项;唐代男女地位不平等,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表所示为宋代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情况。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北宋时期()出身人数/人文官54武将18太监1A.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 B.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C.科举制弊端日益凸显 D.官员选拔制度的成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枢密院长官武将出身的远远少于文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宋以来实行崇文抑武政策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的弊端,排除C项;依据材料无法断定北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措施评价道:“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收购粮食),谷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民以为便。本钱岁增,兵食有余。”这里评价的王安石变法措施()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B.达到了强兵的目的C.解决了北宋财政困难局面 D.增加了农业的产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收购粮食),谷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均输法和市易法,这对打击大商人操纵市场、盘剥民众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宏宏观调控的加强,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达到强兵的目的,排除B项;“解决了”夸大了该项措施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所述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参与的市场行为,与增加农业产量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3.元朝在地方上实施行省制度,规定行省品秩为从一品,比中书省低一级,同时要求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规定旨在()A.减轻财政负担 B.强化中央集权 C.改革中央官制 D.缓和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要求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可知,行省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B项正确;这一规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减轻财政负担,排除A项;行省官员对皇帝负责的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的变革,排除C项;这一规定和缓和民族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 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宋朝”“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广州、泉州、明州是宋代的主要外贸港口,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主要是海外贸易得来,宋代能够大量调拨,说明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宋朝海外贸易繁荣,并非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和江南集镇商贸兴盛,排除BC项;材料表明,这一商贸活动是宋朝政府行为,不属于民间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15.宋代的城市里活跃着许多说书人。说书的底本称为“话本”,主要以白话写成,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语言生动,且多以手工业者、市井商人等为主角。这反映了宋代()A.城市世俗生活繁荣 B.市民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C.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D.话本成为宋朝文学的主要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主要以白话写成,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语言生动,且多以手工业者、市井商人等为主角。”及所学可知,随着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话本大量出现,符合市民的生活需求,体现出城市中世俗生活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市民的“政治地位”,且显著提升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宋代的市民文化并不是主流,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话本,当时还有词等形式,无法得出话本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16.清朝前期,在东北、蒙古高原和新疆都实行了军府制,但不同地区内容并不相同根据西藏和西南政治、历史、民族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和改士归流来加强对两地的统治。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政府的民族政策()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促成了各地的协调发展C.扭转了边疆混乱局面 D.尊重了当地的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不同地区内容并不相同根据西藏和西南政治、历史、民族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和改士归流来加强对两地的统治”可知,清朝时期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说明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尊重了当地的社会现实,D项正确;材料所述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但不能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政府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政策,没有强调各地之间发展策略,排除B项;材料所述清朝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的管理,但“扭转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7.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 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末清初。根据材料“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所学可知,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并非不断深化,排除B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并不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18.“闯关东”“走西口”“下台湾”是18世纪中国经济史上特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段苦难与艰难的历程,是一段血汗与泪水交织的历史回忆。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人身依附关系的日益强化 B.人口数量的持续膨胀C.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下降 D.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国)。据材料“‘闯关东’‘走西口’‘下台湾’是18世纪中国经济史上特有的历史事件”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中原地区土地承担能力有限,中原地区的人口向周边地区迁徙,B项正确;18世纪人口的迁徙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排除A项;18世纪社会生产力水平没有持续下降,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19.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租界建立的概况时间地点概况1845年上海划定洋泾浜以:北、李篆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60年天津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1861年广州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占地66而1861年汉口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1863年上海臼潦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据此可知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英国一直是列强侵华的核心力量C.列强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沿海地区是列强主要资本输出地〖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1845至1863年,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外国的租界,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1845至1863年,无法体现近代英国一直是侵华的核心力量,排除B项;列强划分中国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C项;租界并不是列强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时的外国人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小官员全部行动起来了”。“这股潮流”最可能是()A.“开眼看世界” 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当时的外国人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中国的大小官员全部行动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运动有洋务运动和预备立宪,但是让外国人感到吃惊、害怕的是洋务运动,因为这一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军事实力,B项正确;“开眼看世界”、戊戌维新是少部分人进行的,与材料不符,排除A、C项;预备立宪并未让洋人感到敬佩甚至害怕,排除D项。故选B项。21.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而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材料表现出列强加紧对于中国的资本输出,C项正确;材料表现“列强的资本输出”,“边疆危机”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应在一战期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甲午战后,但是由于“义和团运动”而被挫败,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 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但是《辛丑条约》却不再割地、开埠,是因为列强看到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在中国培植其代理人,B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际地位并未提高,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并未被列强瓜分完毕,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列强改变侵华策略,并未削弱列强在华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23.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这一规定旨在()A.实现君主立宪目标 B.限制袁世凯专权C.结束清朝封建帝制 D.确立总统共和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1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及所学可知,这一规定是为了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从而确立责任内阁制,B项正确;中华民国并未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 总统共和制是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书》中提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没有解决中华民族独立问题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C.具有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1911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书》中将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全部予以承认和继承,这显示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获得西方列强对民国政府的认可,在外交上对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敢公开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说明辛亥革命没有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不具备近代民族革命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5.下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技术进步 B.制度变革 C.思想启蒙 D.国家富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观察题干图片中的“新青年"“民主,科学”及人物可知,这与新文化运动有关。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学习西方技术主要是在洋务运动期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制度变革不是本体的重点,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不是国家富强,而是思想启蒙,排除D项。故选C项。26.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这表明()A.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C.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 D.主张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至192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可知,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状况,说明对国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C项正确;1927年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此时的仍然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27.(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成果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A.坚持武装斗争 B.革命统一战线的有力推动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北伐战争时期。根据材料“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及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从而推动了1926年北伐战争的开展,此后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B项正确;南昌起义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题干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排除C项;“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属于北伐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8.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 Methotrex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轴流风机安装与调试方案
- Malachite-green-hemioxal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教材是课程设计
- 教材出版服务招标方案
- 教招考试课程设计
- 建筑机械租赁管理制度
- 教师教案 课程设计
- 教师如何做视频课程设计
- 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表
- 药学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6篇)
- 砌筑脚手架施工方案(有计算)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山海联盟协作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子
- 光伏车棚施工方案图
- 《少有人走的路》课件
- 营养与食疗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江西中医药大学
- 渤海小吏讲中国史:秦并天下
- 工程监理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 治安管理处罚法共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