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 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 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2.汉代在秦代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如县派出廷掾部对乡实施监察之职。这体现了当时()A.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B.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干预C.吏治腐败得到根治 D.地方治理体系趋向严密3.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时间教科书论述1907年《中国历史讲义》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1928年《初中本国史》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A.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 B.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 D.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4.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这说明A.西藏属中央政府管辖 B.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C.元朝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D.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5.高二学生小明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表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B.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C.政府财政收入不再倚仗于农业税 D.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6.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B.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C.维持了士家大族的血统纯正 D.构建了封建国家的社会结构8.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传统文化已经被彻底抛弃9.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 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10.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精英效仿西方先进的民主制模式,对其政党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移植。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由此可见(

)A.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政党间为谋求议席而展开激烈竞争C.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实现了民主政治 D.辛亥革命催生新的资产阶级价值观11.1939年,国民党开始推行新县制,县政府成为有行政、财政、教育、军事、司法、警察等职能的一级行政组织(中央政府直属管辖),使得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和渗透力达到鼎盛。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动员全国资源进行战略防御C.准备对沦陷区实施全面有效武装反攻 D.打造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12.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 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应该“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发出了《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在根据地,各级学校不断建立,教科书也得到修订,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这些做法A.适应了土地革命思想的需要 B.推动国民教育基本体系完善C.回击了日本奴化教育的阴谋 D.完善了抗战的社会动员教育14.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普遍采用举手和鼓掌的方式,表决选举、任免和进行重大公共决策等。1954年后,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会议选举、通过议案和基层直接选举采用举手、无记名投票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人大对议案的表决方式以纸质投票、按电子表决器为主。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

)A.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B.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C.人民参政热情日益高涨 D.民主政治须与科技结合15.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C.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经历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所形成的,是一代又一代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铸就的。在下列革命精神示意图的“□”中填入正确内容①苏区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脱贫攻坚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沙特和伊朗之间的敌对关系源于两国宗教和地缘政治的分歧,这些分歧在现今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政治争斗、安全动荡、社会分化和暴力冲突。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举行对话。2023年3月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中国(

)A.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基本准则B.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D.作为负责任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凯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A.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 B.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C.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 D.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19.1237年、1300年和1301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连续召开议会,确认《大宪章》和《林区宪章》,增加《大宪章》的附加条款,对违反宪章造成民怨的犯禁者处以“罚金、监禁”直至“逐出教会”的绝罚。这一做法A.践行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B.主要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C.体现了“议会至上”的思想 D.巩固和完善了议会君主制20.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21.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22.近代美国在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发展了文官制度。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还将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美国文官制度有利于(

)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B.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扩大政府管理的民主性 D.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23.下图是1945年6月设立的联合国旗下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这一机构(

A.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B.体现了大国均势原则C.标志近代外交制的建立 D.实行“大国一致”原则24.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主张改变福利基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将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起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这有利于A.改变德国经济发展结构 B.促进保险行业私有化改革C.扩大福利政策覆盖范围 D.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二、材料〖解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变化的原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朝的对外交往序号史料史料简介①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描绘了唐朝前期十分流行的以快速、热烈、刚健为特色的中亚胡旋舞,舞者扬臂急速旋转,舞姿非常优美②《客使图》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画中有三个迎接外国来宾的鸿胪寺官员,另外还有着装各异的高丽、大食等地的使节③《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记载了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得到唐太宗非同寻常的对待和传入中国的过程④何家村窖藏文物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大陶瓮中,有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西亚兽首玛瑙角杯、萨珊(今伊朗)凸圈纹玻璃杯⑤武则天诏令《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⑥波斯银币1955年洛阳北邙唐墓出土两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均为不规则圆形,正面为波斯萨珊王半身像,像外有连珠一周⑦《唐国史补》的记载《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所著的一部史书,书中记载来华的狮子国(斯里兰卡)船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集宝货”⑧《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诗作,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意为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1)将材料中的史料按类型分类,并写出每类史料的序号。(2)利用材料中的史料进行互证,并写出所得出的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结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民法典。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亟需一部民法典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保护。……几任革命政府为铲除旧体制,都以制定统一民法典为政治追求。法学家康巴塞雷斯三次临危受命,提出民法典草案,均在议会审议中宣告流产。直至1799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执业律师雅克米诺发布了民法典草案,成为正式立法的先声。此后,由马尔维尔等法学精英组成“四人委员会”,经过四年的起草工作,终于完成了民法典的编纂。——摘编自张亮《世界史中的民法典与新中国民法典的编撰历程》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从法国和中国法制建设中得到的启示。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形成于秦汉时期,但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到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奠定。秦汉以后,实现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方式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我国历史上分裂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和民族问题,经济、文化、宗教等不占主导地位,这就使得我国历史上的分裂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无论怎样的分裂,或者分裂的主体来自哪个民族,最终还是走向统一。—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学校决定开展一节历史活动课,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以“‘大一统’思想和国家治理”为主题,帮助老师设计一个预期的学习目标。(要求: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史实准确,导向明确。学生可从构建时空观、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等角度思考。)

〖答案〗〖解析〗1.B〖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备,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可以看出,对洛邑的管理由继承制转变为由周天子直接派遣,这一变法反映了西周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B项正确;材料中周王改变管理洛邑的措施不能说明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排除A项;C项中的“直接”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王室内部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2.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汉代从郡国到乡里基层组织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趋向严密,D项正确;材料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反映监察体系的建立,而不是干预行政权,排除B项;“根治”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D〖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否定逐渐转变为肯定,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观点得到丰富,故选D项;清王朝1913年就已经不存在,所以表格信息和清末新政无关,排除A项;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只能解释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的论述,与其余两项无关,排除C项。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和所学知识可知,八思巴文曾在忽必烈时期是元朝的国书,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印文用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说明西藏归属元朝的管辖,根据材料“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可知,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赐印给西藏,说明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故A正确;“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中的“唯一”错误,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关于官印的说明,属于政权的归属,不是民族融合,故C错误;“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不反映材料主旨,故D错误。5.D〖解析〗非农税收在国家赋税结构中主演比上升,这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封建中国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出工商业发展,不能得出农业削弱,排除B项;材料只列举了部分时间点,长时段看,当时国家财政主要依靠的依然是财政,排除C项。故选D项。6.D〖解析〗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7.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代纂修的族谱中包含了血缘伦理、持家立业和报效国家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儒家思想的范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纂修宗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纂修族谱并不一定能够维持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排除C项;封建国家的社会结构并不是由纂修族谱构建的,排除D项。故选B项。8.A〖解析〗依据材料“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可知,传统儒学类书籍滞销,而学堂新书的行情却大好。结合材料时间“190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缘于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推行学堂选官制,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使得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彻底抛弃”的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A〖解析〗晚清时期,中国币制极为混乱,铜元、银元、银钱票、纸币等货币并存,彼此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表明各方势力的利益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央集权政体的动摇,A项正确;各种货币出现,币制混乱,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料“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西方的政党政治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所以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精英的想法,没有涉及各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民主政治没有实现,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思想并非辛亥革命催生,排除D项。故选A项。11.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在国统区推行新县制主要是为了打造抗战的后方基地,动员抗战力量,建立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D项正确;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排除A项;新县制主要是在国统区,非全国,排除B项;新县制主要是为了打造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非准备对沦陷区实施全面有效武装反攻,排除C项。故选D项。12.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可知,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友好通商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但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在关税自主方面的努力,未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信息,排除B项;这些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并不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13.C〖解析〗根据材料“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人其中”等信息可知,当时根据地的教育旨在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意识,这是对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的反击,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抗日救国,不是土地革命思想,排除A项;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抗日救国,不能体现“社会动员,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从举手、鼓掌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以纸质投票、按电子表决器为主,表决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民主化程度的加深,这是民主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人民本身的权利,排除A项;通过表决方式的转变无法看出民众参政热情的变化,排除C项;纸质投票在20世纪90年代依然存在,这无法体现民主政治与科技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1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权益、照顾少数民族实际的特点,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B项正确;“实现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人民民主专政和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密切相关,并非民族政策主要体现的范围,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而材料为民族杂居地方,排除D项。故选B项。16.D〖解析〗根据所学我要说啥可知,①苏区精神是在井冈山时期形成的;②延安精神是在长征到达延安后,在遵义会议后形成的;③抗美援朝精神是1950年至1952年形成的;④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的精神。因此对应的是②③④,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7.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举行对话。2023年3月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冲突是中东地区最复杂、最长期的对抗之一,这场竞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并对该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中国的努力下,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反映出中国积极调停两国矛盾,努力维护中东的和平稳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C项正确;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调停地区矛盾,维护世界稳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8.D〖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这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向罗马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其建筑风格,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9.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和《林区宪章》初步限制了王权,践行了“王在法下”的原则,A项正确;主要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大宪章》和《林区宪章》无法体现“议会至上”的思想,排除C项;巩固和完善了议会君主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0.C〖解析〗根据材料“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可知强调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各国法律相互借鉴”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不能得出宗教高于法律的结论,排除B项;平衡制约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21.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31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本民族语言撰写书籍,强调君主智慧的重要性,引起极大反响,说明该书的畅销使得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证明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且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突出人的价值,排除B项;据材料“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可知主张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无关,排除C项;加强王权只是该学者的主张,不能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22.D〖解析〗由材料中“美国竞争考试将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可知,美国的文官考试更重视工作的实际要求,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D项正确;文官中立和文官常任维护了文官系统的稳定性,排除A项;文官制度下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排除B项;扩大政府管理的民主性是指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6月设立的联合国旗下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对于解决国际纠纷、缓和国际矛盾以及发展国际司法制度有重大作用,A项正确;该机构没有体现大国均势原则,排除B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逐渐建立,排除C项;该机构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24.D〖解析〗材料“将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起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体现的是鉴于福利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德国政府对传统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兼顾了效率与社会公平,D项正确;材料与改变德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保险行业的私有化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变化: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英镑比较平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盟的成立及欧元的问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变化:据“世界主要货币占比情况(1995-2019)”可知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英镑比较平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原因: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有关;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与欧盟的成立及欧元的问世有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所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需要储备外国的货币保证对外支付,调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货币由最初的以美元为主,到储备货币多元化,与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关。26.(1)图像史料:①②,文献史料:③⑤⑦⑧,实物史料:④⑥。(2)史料①③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或吸收外来文化)史料②⑤⑧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政治交往(使节往来)史料④⑥⑦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史料③⑤互证,可以证明唐朝统治者重视中外交往;八则史料共同证明了唐朝时期开放兼容,与外国的交往繁盛;〖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可知,①②为壁画,属于图像史料;③碑文,⑤武则天诏令,⑦史书《唐国史补》,⑧王维诗作属于文献史料;④何家村窖藏文物,⑥波斯银币属于实物史料。(2)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史料①唐朝流行中亚胡旋舞,反映唐朝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③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唐朝时期在中国传播,反映中西文化交流,①③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或吸收外来文化)。史料②《客使图》描绘唐朝的外交机构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⑤武则天诏令反映唐朝时对于外国使节来华的待遇保障,⑧王维诗句描写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②⑤⑧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政治交往(使节往来)。史料④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有外国商品,⑥波斯银币是唐朝时期中国与波斯之间经济交往的物证,⑦《唐国史补》记载斯里兰卡商船来华,④⑥⑦互证,可以证明唐朝时期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史料③《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景教得到唐太宗非同寻常的对待,⑤提及武则天厚待外国使节,③⑤互证,可以证明唐朝统治者重视中外交往。八则史料共同证明了唐朝时期开放兼容,与外国的交往繁盛。27.(1)背景:古罗马法为其提供了基础编纂范式;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扩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封建领主经济及封建旧体制的阻碍;几任革命政府及法学家们的执着努力;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名称:“大陆法系”或“民法系”。(2)特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曲折中逐渐走向完善;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有利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3)启示:法制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制建设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法制建设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可知,古罗马法为其提供了基础编纂范式;据材料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可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据材料一“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和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扩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封建领主经济及封建旧体制的阻碍;据材料一“几任革命政府为铲除旧体制”可知,几任革命政府及法学家们的执着努力;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第二小问名称,据所学可得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2)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据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和所学可知,曲折中逐渐走向完善;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据所学可知,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第二小问有利因素,据材料“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所学可得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据材料“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和现代中国。据材料一“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亟需一部民法典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保护。”、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可得出,法制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据材料一“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可得出,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制建设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据材料一“几任革命政府为铲除旧体制,都以制定统一民法典为政治追求”、材料二“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可得出,可得出,法制建设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8.活动主题: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学习目标:

通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的梳理、总结,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构建起系统的时空观念,认识到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形成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通过“大一统”思想发展和国家治理完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卓越思想家(如韩非子、董仲舒、顾炎武等)和杰出政治家(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的主张与事迹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培养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和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今天中国版图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开拓进取和巩固发展的结果,各民族共同对边疆治理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认识到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海洋意识和国防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第一步,阅读材料,确定时空,分析主题。把握发展脉络。第二步,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如:通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的梳理、总结,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构建起系统的时空观念,认识到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第三步:史实准确,导向明确。如形成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也可以从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等角度思考)福建省三明地区部分高中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 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 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2.汉代在秦代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如县派出廷掾部对乡实施监察之职。这体现了当时()A.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B.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干预C.吏治腐败得到根治 D.地方治理体系趋向严密3.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时间教科书论述1907年《中国历史讲义》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1928年《初中本国史》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A.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 B.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 D.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4.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这说明A.西藏属中央政府管辖 B.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C.元朝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D.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5.高二学生小明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表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B.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C.政府财政收入不再倚仗于农业税 D.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6.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B.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C.维持了士家大族的血统纯正 D.构建了封建国家的社会结构8.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传统文化已经被彻底抛弃9.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 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10.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精英效仿西方先进的民主制模式,对其政党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移植。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由此可见(

)A.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政党间为谋求议席而展开激烈竞争C.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实现了民主政治 D.辛亥革命催生新的资产阶级价值观11.1939年,国民党开始推行新县制,县政府成为有行政、财政、教育、军事、司法、警察等职能的一级行政组织(中央政府直属管辖),使得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和渗透力达到鼎盛。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动员全国资源进行战略防御C.准备对沦陷区实施全面有效武装反攻 D.打造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12.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 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应该“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发出了《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在根据地,各级学校不断建立,教科书也得到修订,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这些做法A.适应了土地革命思想的需要 B.推动国民教育基本体系完善C.回击了日本奴化教育的阴谋 D.完善了抗战的社会动员教育14.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普遍采用举手和鼓掌的方式,表决选举、任免和进行重大公共决策等。1954年后,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会议选举、通过议案和基层直接选举采用举手、无记名投票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人大对议案的表决方式以纸质投票、按电子表决器为主。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

)A.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B.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C.人民参政热情日益高涨 D.民主政治须与科技结合15.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C.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经历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所形成的,是一代又一代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铸就的。在下列革命精神示意图的“□”中填入正确内容①苏区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脱贫攻坚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沙特和伊朗之间的敌对关系源于两国宗教和地缘政治的分歧,这些分歧在现今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政治争斗、安全动荡、社会分化和暴力冲突。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举行对话。2023年3月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中国(

)A.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基本准则B.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D.作为负责任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凯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A.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 B.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C.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 D.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19.1237年、1300年和1301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连续召开议会,确认《大宪章》和《林区宪章》,增加《大宪章》的附加条款,对违反宪章造成民怨的犯禁者处以“罚金、监禁”直至“逐出教会”的绝罚。这一做法A.践行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B.主要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C.体现了“议会至上”的思想 D.巩固和完善了议会君主制20.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21.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22.近代美国在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发展了文官制度。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还将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美国文官制度有利于(

)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B.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扩大政府管理的民主性 D.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23.下图是1945年6月设立的联合国旗下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这一机构(

A.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B.体现了大国均势原则C.标志近代外交制的建立 D.实行“大国一致”原则24.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主张改变福利基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将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起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这有利于A.改变德国经济发展结构 B.促进保险行业私有化改革C.扩大福利政策覆盖范围 D.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二、材料〖解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变化的原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朝的对外交往序号史料史料简介①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描绘了唐朝前期十分流行的以快速、热烈、刚健为特色的中亚胡旋舞,舞者扬臂急速旋转,舞姿非常优美②《客使图》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画中有三个迎接外国来宾的鸿胪寺官员,另外还有着装各异的高丽、大食等地的使节③《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记载了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得到唐太宗非同寻常的对待和传入中国的过程④何家村窖藏文物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大陶瓮中,有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西亚兽首玛瑙角杯、萨珊(今伊朗)凸圈纹玻璃杯⑤武则天诏令《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⑥波斯银币1955年洛阳北邙唐墓出土两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均为不规则圆形,正面为波斯萨珊王半身像,像外有连珠一周⑦《唐国史补》的记载《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所著的一部史书,书中记载来华的狮子国(斯里兰卡)船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集宝货”⑧《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诗作,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意为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1)将材料中的史料按类型分类,并写出每类史料的序号。(2)利用材料中的史料进行互证,并写出所得出的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结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民法典。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亟需一部民法典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保护。……几任革命政府为铲除旧体制,都以制定统一民法典为政治追求。法学家康巴塞雷斯三次临危受命,提出民法典草案,均在议会审议中宣告流产。直至1799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执业律师雅克米诺发布了民法典草案,成为正式立法的先声。此后,由马尔维尔等法学精英组成“四人委员会”,经过四年的起草工作,终于完成了民法典的编纂。——摘编自张亮《世界史中的民法典与新中国民法典的编撰历程》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从法国和中国法制建设中得到的启示。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形成于秦汉时期,但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到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奠定。秦汉以后,实现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方式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我国历史上分裂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和民族问题,经济、文化、宗教等不占主导地位,这就使得我国历史上的分裂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无论怎样的分裂,或者分裂的主体来自哪个民族,最终还是走向统一。—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学校决定开展一节历史活动课,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以“‘大一统’思想和国家治理”为主题,帮助老师设计一个预期的学习目标。(要求: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史实准确,导向明确。学生可从构建时空观、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等角度思考。)

〖答案〗〖解析〗1.B〖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备,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可以看出,对洛邑的管理由继承制转变为由周天子直接派遣,这一变法反映了西周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B项正确;材料中周王改变管理洛邑的措施不能说明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排除A项;C项中的“直接”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王室内部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2.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汉代从郡国到乡里基层组织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趋向严密,D项正确;材料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反映监察体系的建立,而不是干预行政权,排除B项;“根治”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D〖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否定逐渐转变为肯定,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观点得到丰富,故选D项;清王朝1913年就已经不存在,所以表格信息和清末新政无关,排除A项;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只能解释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的论述,与其余两项无关,排除C项。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和所学知识可知,八思巴文曾在忽必烈时期是元朝的国书,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印文用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说明西藏归属元朝的管辖,根据材料“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可知,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赐印给西藏,说明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故A正确;“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中的“唯一”错误,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关于官印的说明,属于政权的归属,不是民族融合,故C错误;“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不反映材料主旨,故D错误。5.D〖解析〗非农税收在国家赋税结构中主演比上升,这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封建中国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出工商业发展,不能得出农业削弱,排除B项;材料只列举了部分时间点,长时段看,当时国家财政主要依靠的依然是财政,排除C项。故选D项。6.D〖解析〗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7.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代纂修的族谱中包含了血缘伦理、持家立业和报效国家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儒家思想的范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纂修宗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纂修族谱并不一定能够维持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排除C项;封建国家的社会结构并不是由纂修族谱构建的,排除D项。故选B项。8.A〖解析〗依据材料“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可知,传统儒学类书籍滞销,而学堂新书的行情却大好。结合材料时间“190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缘于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推行学堂选官制,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使得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彻底抛弃”的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A〖解析〗晚清时期,中国币制极为混乱,铜元、银元、银钱票、纸币等货币并存,彼此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表明各方势力的利益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央集权政体的动摇,A项正确;各种货币出现,币制混乱,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料“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西方的政党政治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所以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精英的想法,没有涉及各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民主政治没有实现,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思想并非辛亥革命催生,排除D项。故选A项。11.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在国统区推行新县制主要是为了打造抗战的后方基地,动员抗战力量,建立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D项正确;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排除A项;新县制主要是在国统区,非全国,排除B项;新县制主要是为了打造高度集权化的战时体制,非准备对沦陷区实施全面有效武装反攻,排除C项。故选D项。12.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可知,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友好通商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但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在关税自主方面的努力,未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信息,排除B项;这些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并不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13.C〖解析〗根据材料“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人其中”等信息可知,当时根据地的教育旨在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意识,这是对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的反击,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抗日救国,不是土地革命思想,排除A项;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抗日救国,不能体现“社会动员,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从举手、鼓掌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以纸质投票、按电子表决器为主,表决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民主化程度的加深,这是民主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人民本身的权利,排除A项;通过表决方式的转变无法看出民众参政热情的变化,排除C项;纸质投票在20世纪90年代依然存在,这无法体现民主政治与科技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1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权益、照顾少数民族实际的特点,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B项正确;“实现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人民民主专政和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密切相关,并非民族政策主要体现的范围,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而材料为民族杂居地方,排除D项。故选B项。16.D〖解析〗根据所学我要说啥可知,①苏区精神是在井冈山时期形成的;②延安精神是在长征到达延安后,在遵义会议后形成的;③抗美援朝精神是1950年至1952年形成的;④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的精神。因此对应的是②③④,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7.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举行对话。2023年3月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冲突是中东地区最复杂、最长期的对抗之一,这场竞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并对该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中国的努力下,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反映出中国积极调停两国矛盾,努力维护中东的和平稳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C项正确;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调停地区矛盾,维护世界稳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8.D〖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这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向罗马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其建筑风格,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9.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和《林区宪章》初步限制了王权,践行了“王在法下”的原则,A项正确;主要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大宪章》和《林区宪章》无法体现“议会至上”的思想,排除C项;巩固和完善了议会君主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0.C〖解析〗根据材料“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可知强调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各国法律相互借鉴”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不能得出宗教高于法律的结论,排除B项;平衡制约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21.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31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本民族语言撰写书籍,强调君主智慧的重要性,引起极大反响,说明该书的畅销使得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证明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且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突出人的价值,排除B项;据材料“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可知主张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无关,排除C项;加强王权只是该学者的主张,不能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22.D〖解析〗由材料中“美国竞争考试将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可知,美国的文官考试更重视工作的实际要求,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D项正确;文官中立和文官常任维护了文官系统的稳定性,排除A项;文官制度下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排除B项;扩大政府管理的民主性是指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6月设立的联合国旗下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对于解决国际纠纷、缓和国际矛盾以及发展国际司法制度有重大作用,A项正确;该机构没有体现大国均势原则,排除B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逐渐建立,排除C项;该机构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24.D〖解析〗材料“将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起来,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体现的是鉴于福利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德国政府对传统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兼顾了效率与社会公平,D项正确;材料与改变德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保险行业的私有化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变化: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英镑比较平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盟的成立及欧元的问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变化:据“世界主要货币占比情况(1995-2019)”可知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英镑比较平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原因: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有关;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与欧盟的成立及欧元的问世有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所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需要储备外国的货币保证对外支付,调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货币由最初的以美元为主,到储备货币多元化,与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关。26.(1)图像史料:①②,文献史料:③⑤⑦⑧,实物史料:④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