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德教育集团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出土文物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A.远古人类的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A.舜 B.禹 C.炎帝 D.黄帝4.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A.外族入侵 B.统治残暴 C.自然灾害 D.内部纷争5.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与基因。下图文物中最能印证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是()A. B.C. D.6.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都来源于历史故事。下列成语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退避三舍——淝水之战 B.纸上谈兵——长平之战C草木皆兵——桂陵之战 D.卧薪尝胆——赤壁之战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D.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下列关于材料中的水利工程描述正确的是()A.它由春秋后期秦国所兴建B.它把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连接了起来C.它由郡守李冰主持修建D.它是商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9.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崇尚节俭 B.无为而治 C.轻徭薄赋 D.以民为本10.古代某位思想家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汉武帝采用其主张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C.盐铁官营、专卖 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11.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前期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州牧势力的膨胀 B.农民起义的打击C.王莽施政的危害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们可以从中查阅到的史实有()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八王之乱 D.班超经营西域13.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三国鼎立”“南朝的政治”“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D.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14.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指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全国 C.消灭袁绍 D.废汉献帝15.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是以下哪两个封建王朝的共同点()A.秦朝、汉朝 B.秦朝、西晋 C.汉朝、西晋 D.西晋、北魏16.《齐民要术・杂说》强调观察田地情况,干湿得当。秋收后,先耕种荞麦的地,后耕其余的地。一定要耕深耕细,不能贪多。根据干湿情况,随时盖磨使土壤切实以保墒。据此可知,《齐民要术》体现()A.生态农业思想 B.以农为本思想C.因地制宜原则 D.遵循自然规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3题10分,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礼德文化育人铸魂】材料一: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医学瑰宝健康固本】材料二: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技术革新文化繁荣】材料三: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朝。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摘自路甬祥《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1)根据材料一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关系写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2)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二,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体操名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时期哪位湘籍科学家为“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里很多书画大家”,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什么?18.为巩固统治,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材料二: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展开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公制度革新”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周朝实行分封制的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树立“中央集权的传统”,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解决诸侯王和列侯问题的措施。(4)综上所述,概述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发展趋势。19.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探究古代经济的发展,对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摘编自《全球通史》材料二:——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两汉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以种水稻为主,“火耕水耨”。东晋建立前后自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农民,为开发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他们南来,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因之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表现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丝绸之路形成奠定基础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形成有何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江南地区发生变化的原因。该现象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综上所述,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20.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始皇并六国,燕、赵之地,亦皆入秦。秦又使蒙恬收河南地,因河为塞。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而北干山脉以南,尽为中国之地矣。——摘编自钱穆《中华民族关系史》材料二: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汉之号令班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摘编自班固《汉书·郑吉传》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摘编自《魏书·咸阳王禧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又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2-2025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要求
- 上下铺销售合同范本
- 临汾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宁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
- 劳务派人员合同范本
- 代理经纪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水电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修房劳动安全合同范本
- 酱菜批发合同范本
- 包租协议合同范例
- 公司与个人的技术服务合同书范本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八章 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与分析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产品标准化大纲
-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 《管理学基础(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国有企业“三定”工作方案-国有企业三定方案
-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数学试题(解析)
- 建筑业投标师聘用合同
- 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一英语必修一试卷(含答案)(适合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