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性测试七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选出答案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本题共30小题,1-10题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2021年8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在轨拍摄的高清大图,能够让“暂时”还没有机会飞上太空的我们,以航天员第一视角领略地球的震撼之美!1.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A.天圆地方 B.球体 C.正方体 D.倒扣的盘子2.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地理事物是()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3.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以蓝色为主,原因是()A.湖泊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71% B.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71%C.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71% D.森林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71%【答案】1.B2.D3.B【解析】【1题详解】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B正确;天圆地方和倒扣的盘子是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不正确认识,也不是正方体,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分析,从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及天空中的白云,ABC错误;不能看到地球上的经纬网,因为经纬网是人为设置的,D正确。故选D。【3题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正确;湖泊、森林都位于陆地上,ACD错误。故选B。【点睛】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人们借助现代工具测量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5.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甲地和乙地都四季分明,但季节相反,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的自转 D.海陆分布不均【答案】4.A5.C6.A【解析】【4题详解】在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经纬网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在五带中,只有在热带(23.5°N-23.5°S之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才有太阳垂直照射现象,读图可知,图中的丙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即位于热带,一年有中太阳垂直照射现象,甲和丁位于北温带,乙位于南温带,都没有直射现象,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由图可知,甲位于北温带,乙位于南温带,两地区都四季分明,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始终保持倾斜状态,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与地球的形状、自转和海陆分布不均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在经纬网图上,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判定方法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新能源,在汽车、轮船上的应用潜力巨大。加氢站是氢能的补给站。下图为2020年世界加氢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加氢站分布最密集的大洲是()A.欧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8.加氢站主要分布在()A.高纬度地区 B.人口稠密区 C.北冰洋沿岸 D.热带地区【答案】7.A8.B【解析】【7题详解】由图可知,加氢站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欧洲加氢站分布最密集,该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该地区人口稠密,国家数量众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加氢站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和西部、欧洲西部,这些地区集中分布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这里人口稠密,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适宜,适合人类居住。B正确,高纬度地区、北冰洋沿岸和热带地区人口稀疏,ACD错误。故选B。【点睛】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延庆赛区举行。读延庆赛区冬奥村附近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9.冬奥村所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10.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海拔约为()A.1350米 B.1500米 C.1750米 D.1800米11.运动员从冬奥村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参加比赛,其行进的方向大致为()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答案】9.C10.B11.C【解析】【9题详解】冬奥村所处山体部位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处凸出,则为山谷。故选C。【10题详解】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海拔在1400~1600米之间,最有可能是1500米。故选B。【11题详解】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从冬奥村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参加比赛,其行进大致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C。【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2月8日0时54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3.77度,东经121.71度。12.关于台湾多地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多台风、海啸 D.地处E、F板块交界处,板块稳定13.图中甲处陆地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由陆地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答案】12.B13.A【解析】【12题详解】地形、台风、海啸不是地震多发的原因,排除AC;台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B正确;台湾地处E亚欧板块、F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排除D。故选B。【13题详解】甲处为喜马拉雅山,海螺、海蚌壳等生物生活在海洋,表明当时所处环境为海洋,因此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A正确;通过生物化石可以推测过去的海陆分布情况,不能预测未来的海陆变化,排除B;海螺、海蚌生活在海洋,不是生活在陆地,排除CD。故选A。【点睛】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上图是某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烟雾分布图,火山喷发点最接近()A.(104°E,4°S) B.(104°W,4°S)C.(102°E,2°S) D.(102°W,2°S)15.读图,火山喷发时,火山附近的风向是()A.西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16.读图,推测该地可能位于()A.板块内部 B.大陆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温带地区【答案】14C15.D16.C【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火山喷发点的经度是位于东经102°,纬度是位于0°至4°S之间,约为2°S。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题详解】在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图中烟雾的浓度分布可以看出,从火山喷发中心点开始,烟雾是向西南方向扩散,说明此时盛行的是东北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有火山分布,说明该处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大陆内部和温带地区与多火山无直接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点睛】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1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发展水平 B.领土面积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总数【答案】17.C18.A【解析】【17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A错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B错误;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C正确;中国人口总量最大,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低,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此图反映()A.最低气温出现在0时 B.年温差约为20℃C.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D.日温差约为4℃20.据图判断此地此时可能是()A.春末 B.夏季 C.初秋 D.冬季21.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答案】19.C20.D21.D【解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最低气温出现在4时~6时之间,A错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图中给的是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无法计算年温差,B错误;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C正确;日温差约为13℃-(-7℃)=20℃,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该日气温最低温度接近-8℃,最高气温不超过14℃,可以判定此时可能为冬季,D正确;其他季节的最低温和最高温都比较高,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东边日出西边雨,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都是描述天气变化,ABC错误;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是描述的气候,D正确。故选D。【点睛】天气与气候的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短期内的,以天、小时等为单位变化;而气候的周期更长,通常是30年或更长时间,是一段时间内可预测的平均天气。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22.“天宫课堂”开课时,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在图中的()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①之间23.“天宫课堂”开课时,青岛市()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解】10月12日位于②秋分日至③冬至日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此时介于图中的②③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的北半球青岛市昼短夜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4.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大 B.全年多雨 C.全年少雨 D.降水季节变化大25.图右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26.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答案】24.D25.A26.C【解析】【24题详解】猴面包树,叶集生于枝顶,树干粗壮,可以储备大量水分,为热带草原地区的典型植被。读图可知,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A错误;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高大茂密,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图中植物难以生存,C错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稀疏,猴面包树被称为热带草原的“生命之树”,D正确。故选D。【25题详解】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故B、D错误;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故A正确,C错误。故选A。【26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岛屿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甲地主要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第24届冬季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27.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最多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8.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冬季多风,空气干燥 B.冬季降水少,积雪薄C.西北风强劲,积雪漫天飞 D.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答案】27.D28.D【解析】【27题详解】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是因为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C错误,D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A错误;美国是北京冬奥会参赛人数最多的国家,B错误。故选D。【28题详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北京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D正确;冬季多风、积雪薄、积雪漫天飞,不利于举办冬奥会,ABC错误。故选D。【点睛】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气温10~1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被网友戏称为“会飞的饺子皮”),代表着技艺高超的球员。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卡塔尔的传统服饰,它鼓励人们相信自己,也寓意着它将带领所有人享受足球的快乐。29.卡塔尔是亚洲西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拉伊卜的形象反映了当地的气候()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30.走在卡塔尔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清真寺,据此可知该国的国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答案】29.C30.B【解析】【29题详解】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当地男子的传统打扮是头戴围巾身穿长袍,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炎热干燥,风沙大,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光。故选C。【30题详解】卡塔尔位于西亚,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主要人种和信仰宗教分别是白种人、伊斯兰教。故选B。【点睛】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二、综合题(共5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某地村落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极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____。(2)山体部位乙是____。(3)甲、乙、丙、丁四地中,可以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___,该处能否形成瀑布,试分析原因____。(4)王村因规模大是游客的首选地,其海拔约为____米。(5)该村落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请你对保护好历史悠久村落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答案】(1)①.山地②.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2)鞍部(3)①.丙②.丙是山脊上的陡崖,没有河流。(4)400—600(5)①制定法律法规;②出台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③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产业;④坚持创新。【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判读、历史悠久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图中显示等高线大部分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小问2详解】山体部位乙位于两山峰之间,是鞍部。【小问3详解】甲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乙是鞍部,丙是陡崖,丁是山脊,所以丙陡崖适合攀岩。丙处属于山脊,河水不能汇集,不能形成瀑布。【小问4详解】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王村的海拔界于400米与600米之间。【小问5详解】保护历史悠久的村落既要保持原有风貌,又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①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村落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种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②出台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③加大对保护传统村落的资金投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产业。④坚持创新,探索保护传统村落新途径。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今年以来,全球粮食危机与乌克兰危机如影随形,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发布《粮食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大幅上升。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洲和____洲。(2)新奥尔良所在大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____。(3)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它出口的粮食运往世界各地,途经①____洋和②____洋。(4)图中A地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之一,主要原因是气候____,条件恶劣,不适宜人居住;B地位于中南半岛,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该地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5)图中C地所处大洲的居民以____人种为主,主要信奉____教。【答案】(1)①.亚②.非(2)巴拿马运河(3)①.大西②.太平(4)①.炎热干燥②.热带季风气候(5)①.白色②.基督【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粮食贸易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人口分布和原因、人种和宗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是粮食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小问2详解】新奥尔良属于美国,位于北美洲,该大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小问3详解】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它出口的粮食运往世界各地,途经世界第二大洋①大西洋和世界第一大洋②太平洋。【小问4详解】图中A地为撒哈拉沙漠,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燥,条件恶劣,不适宜人居住。B地位于中南半岛,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该地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小问5详解】图中C地所处大洲是欧洲,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基督教,是世界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图3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数量比重分布示意图。(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人口稠密区分布在____纬度的____地区;从南北半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____半球。(2)从地形来看,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地区。(3)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和____、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4)A地人口密度小于____人/平方千米,该地人口分布稀疏是因为这里____;乙地无常住人口是因为这里____。【答案】(1)①.中、低(中)②.沿海(近海)③.北(2)平原(3)①.东部②.南部(4)①.10②.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终年高温多雨③.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世界各纬度人口比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分因素、人口密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可知,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0°-60°的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南北半球分界线为赤道,即0°纬线,0°纬线以北是北半球,0°纬线以南是南半球,从从南北半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北半球。【小问2详解】陆地上主要有五种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山地和高原海拔500米以上,据图2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小问3详解】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小问4详解】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A地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乙地位于南极地区,属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无常住人口。34.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1)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将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及景观图片对号入座。①寒带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填数字填字母()—甲—()()—乙—()()—丙—()(2)根据下表青岛市气候资料完成图中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并完成填空。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12714-252726221582(mm)111526455810725219084392712由图可知,青岛市5月的气温为____℃。(3)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列举一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人类的影响:____;请为实现“碳中和”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答案】(1)①.①②.B③.③④.C⑤.②⑥.A(2)20

(3)①.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地区②.注意随手关灯。尽量减少小汽车出行量,绿色出行。【解析】【分析】本题以气候类型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等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素养。【小问1详解】甲地为①寒带气候,图中B表示极地的冰雪与北极熊。乙地为③热带草原气候,为图中C热点稀树草原景观。丙地为②热带雨林气候,图中A为茂盛的雨林景观。【小问2详解】7月降水为252㎜,8月降水为190㎜,在空白处对应降水量绘制柱状图。读图中曲线可知,青岛市5月的气温为20℃。【小问3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会因为气温升高而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海平面升高会导致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会对沿海海拔较低地区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实现“碳中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乘坐公共交通;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35.请结合实践活动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圭(ɡuī)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圭”是平放的尺,“表”是垂直于“圭”的杆,“圭”尺上有刻度,用来标示正午日影的长度。广州某校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简易方法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活动1:冬至日,分别在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长度(如下表所示)。时间8时10时12时14时16时竹竿影子长度8.6米3.2米2.4米3.2米8.6米(1)此日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8时到12时变____,12时到16时变____。(2)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8时、10时、12时3个时间点中,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点是____。活动2:在夏至日、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长度,绘制A、B图。(3)某组同学在绘制A、B图时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绘制A图的时间是____前后。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广州(约22°N)的小明邀请北京(约40°N)的表弟一起测量楼高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图。(4)C、D图中表示广州的是____。(5)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更____(大或小)一些。【答案】(1)①.短②.长(2)8时(3)冬至日(4)D(5)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小问1详解】早晨太阳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