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韩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韩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韩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韩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且尺寸较小。这说明元谋人()A.会制作打制石器 B.知道使用保存火 C.会制作磨制石器 D.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打制石器是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等。使用这些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且尺寸较小。这说明元谋人会制作打制石器,A项正确;知道使用保存火,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元谋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不是磨制石器,排除C项;元谋人不会进行农业生产且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传说尧不将位子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咨询四岳,四岳推举品行高尚的舜,舜在经过层层考验后摄位行政。”材料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奴隶制【答案】A【解析】【详解】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传说尧不将位子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咨询四岳,四岳推举品行高尚的舜,舜在经过层层考验后摄位行政。”材料反映的制度是禅让制,A项正确;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B项;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产生,材料描述与私有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与奴隶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纣王在位约三十年,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下列属于他在位时期的“暴行”有()①使用酷刑,残害人民②对外征伐,耗费国力③横征暴敛,广建宫室④亲信宦官,重用外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纣王的暴行包括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炮烙之刑,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例如对西岐的征伐,横征暴敛,广建宫室,例如露台,D项正确;重用外戚亲信宦官是东汉时期才出现,排除A项;重用外戚亲信宦官是东汉时期才出现,排除B项;重用外戚亲信宦官是东汉时期才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4.考古工作者从韩城市芮国遗址中发掘出一件周代青铜圆腹鼎。这件青铜器呈半球形,鼎口沿下饰有S形无目窃曲纹,腹部饰两周垂鳞纹,耳的外侧面饰有双阴线纹。这反映出周代青铜器()A.制作工艺高超 B.制作工序凌乱 C.种类多,数量大 D.制作方法多样【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青铜器呈半球形,鼎口沿下饰有S形无目窃曲纹,腹部饰两周垂鳞纹,耳的外侧面饰有双阴线纹”可知,材料反映出周代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周代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制作工序凌乱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周代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周代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排除D项。故选A项。5.甲骨卜辞通常都很简短,仅有几字到几十字,却记载了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A.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古代最早的文字 B.文献是证明历史的唯一依据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答案】D【解析】【详解】甲骨文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的问题,D项正确;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排除A项;文献是证明历史的唯一依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文物也可以证明历史,排除B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6.经济活动的频繁与丰富程度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状况。下列经济现象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①铁器牛耕出现及应用②手工业规模和种类扩大③耧车等播种工具的应用④商业活动逐渐活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①②④正确,选择A项;耧车等播种工具在汉代出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7.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经过近300年的征战,战国初年,仅剩十几个,以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较强。这表明战国时期()A.民族融合加强 B.经济迅速发展 C.统一的趋势增强 D.外交活动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年“仅剩十几个,以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较强。”表明逐渐走向统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各国征战后诸侯国由多变少,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征战,没有说明各诸侯国的外交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8.秦朝设立的“位上卿,银印青缓,掌副丞相”,并执掌全国监察事务,堪称皇帝的耳目和心腹的中央官员是()A.太尉 B.御史大夫 C.县令 D.史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时的御史大夫主管监察、考课,并参与机要事务,成为丞相的副手,其地位仅次于丞相。所以后世常将监察御史称为“亚相”、“副相”,B项正确;秦朝太尉负责军事,排除A项;县令是秦朝的地方官员,掌治其县,凡县内一切事务无所不管,排除C项;秦汉时期史官属于奉常(太常)管理,秦置奉常,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排除D项。故选B项。9.秦统一六国前,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的形体极其紊乱,这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严重障碍。秦统一后,为了避免这一弊端,命李斯等人整理并颁行全国的文字是()A.楷书 B.隶书 C.铭文 D.小篆【答案】D【解析】【详解】秦统一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D项正确;楷书、隶书、铭文均不是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排除ABC项。故选D项。10.秦朝灭亡后,汉王与西楚霸王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汉王取得了胜利。“汉王”和“西楚霸王”分别指的是()A.黄帝炎帝 B.陈胜吴广 C.刘邦项羽 D.卫青蚩尤【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C项正确;黄帝、炎帝是远古时期人物,被称为“人文初祖”,排除A项;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排除B项;卫青是是西汉时期将领,军事家,蚩尤是远古时期人物,与黄帝、炎帝并称中华三祖,排除D项。故选C项。1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藩国始分,子弟毕侯矣”。元鼎五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祭的“耐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汉武帝这些措施()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击了富商大贾 C.使社会秩序混乱 D.削弱了自身实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封地,又以诸侯王所献祭的“耐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削夺大批诸侯的爵位,由此可见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极大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得他们再也无力同中央对抗,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等措施,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打击了富商大贾,排除B项;汉武帝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自身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排除CD项;故选A项。12.光武帝曾下诏令说:“边远郡县偷盗粮食五十斛就定死罪,是开酷吏滥杀之道,现在废除这项法律,与内地郡县相同。”这反映出光武帝时期()A.释放奴婢 B.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 D.惩处贪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边远郡县偷盗粮食五十斛就定死罪,是开酷吏滥杀之道,现在废除这项法律,与内地郡县相同。”这反映出光武帝时期注重减轻刑罚。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多次下令减轻刑罚,B项正确;释放奴婢是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减轻刑罚,并没有体现出合并郡县,排除C项;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是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但是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中的食物都是通过西域传入中原的,且以“胡”字来命名。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C.西域都护府设立 D.道教由印度传入中原【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核桃、芝麻、葡萄、胡豆、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原。题干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通过西域传入中原的,且以“胡”字来命名。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丝绸之路的开辟,A项正确;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与西域无关,排除B项;西域都护是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设立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题干与道教的传播无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排除D项。故选A项。14.司马迁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博览群书,游历百川。继任太史令后,毕十余年之功,完成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韩非子》 B.《道德经》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司马迁的著作是《史记》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项正确;《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著作,排除A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排除B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15.《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该战役()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为孙权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使得曹操建立的政权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B项正确;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排除A项;赤壁之战为孙权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统一,曹操建立的政权土崩瓦解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6.西晋武帝死后,继位的晋惠帝昏庸无能,引起司马氏诸王对皇位的觊觎,引发了严重的皇室内乱。这场内乱是()A.“国人暴动”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八王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D项正确;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排除A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排除B项;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17.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开始烧烤兽肉、以奶茶为饮料。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隔阂已经彻底消除 B.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 D.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开始烧烤兽肉、以奶茶为饮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影响了彼此的生活习惯,C项正确;题意中只提及汉人食用少数民族食物,无法证明魏晋时期民族隔阂已经彻底消除,且彻底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提及内迁各民族学习农业技术,而表达的是汉族食用少数民族食物,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提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情况,不能得出日益激化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魏晋时期科学家祖冲之的纪念邮票。下列关于祖冲之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A.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B.发明了文字,并教民纺织和缫丝C.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开创了我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数学,机械,历法,天文等方面。祖冲之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发现了圆周率,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重制了指南车,研制出大明历、述异记等,A项正确;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排除B项;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排除C项;张仲景开创了我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9.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_____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答案】①.分封制②.郡县制【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0.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_________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答案】①.李冰②.灵渠【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21.《西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_____;《东晋形势图》中②处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长安②.建康【解析】【详解】《西汉形势图》中①处是长安;《东晋形势图》中②处是建康。22.公元前119年的____________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这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383年,东晋以8万精兵在________________(地点)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最终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答案】①.漠北战役②.淝水【解析】【详解】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这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383年,东晋以8万精兵在淝水(地点)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最终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23.东晋著名画家________________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答案】①.顾恺之②.云冈石窟【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0分)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指出孝文帝改革推行的主要措施。【答案】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措施: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现统一。目的是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只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思想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材料二:武帝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学校,名为太学,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官僚子嗣和大豪富垄断官位的局面有所改变,这对于网罗人才,加强专制皇权的统治,也具有重大的作用。——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材料一图中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产生了什么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如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1)人物:孔子。贡献:提出以“仁”为思想核心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开创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2)措施:设立太学;令郡国设立学校。影响:培养了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改变大官僚和豪强垄断官位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3)做法: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行正确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思想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结合所学可知,这人是孔子;根据材料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思想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贡献有提出以“仁”为思想核心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开创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武帝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学校,名为太学,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有设立太学,令郡国设立学校;根据材料“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这对于网罗人才,加强专制皇权的统治,也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些措施的实行培养了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改变大官僚和豪强垄断官位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小问3详解】根据上述材料,从孔子的先进教育理念到汉武帝的重视,表明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行正确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等。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杀掠,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汉初较大城市之一的曲逆,原有3万多户,战后只剩下5000余户。——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文帝采纳他们(贾谊和晁错)的建议,在提倡农耕、抑制商人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把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有十几年还免收此类农田租税;人口税由每人120钱减为40钱;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境况。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这一境况,汉高祖采取了哪一政策?(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答案】(1)境况:经济凋敝,人口锐减。政策:休养生息政策。(2)措施:重农抑商(或提倡农耕,抑制商人);减少土地税和人头税;减轻徭役。称之为:“文景之治”。【解析】【小问1详解】境况:由材料“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可知,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人口锐减;政策:面对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小问2详解】措施:由材料“在提倡农耕、抑制商人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把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有十几年还免收此类农田租税;人口税由每人120钱减为40钱;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可知,汉文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重农抑商;减少土地税和人头税;减轻瑶役;局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27.阅读下列材料,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