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_第1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_第2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_第3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_第4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一、民族国家的兴起1、新兴资产阶级和初期无产阶级同时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2、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基本特性是反封建与反教会斗争的统一。3、16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发生了政治体制上的重大转型。民族国家形成过程呈现一副纷繁复杂的局面。二、文艺复兴运动1.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发源于意大利,以14世纪彼脱拉克人文主义为发端,15世纪向欧洲扩散,16世纪达成鼎盛。2.文艺复兴运动极大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发展:民族语言的形成、学术研究的勃兴、实验科学的奠基、教育的繁荣。3.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规定享受人世的欢乐,规定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三、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15—16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⑴批判罗马教会的“救赌”理论,反对教会的统治和特权。⑵揭露和批判教皇对各国教会和世俗事务的干涉,主张建立便宜的民族教会。⑶批判教会的等级制度,主张按照自由、民主的原则建立新的教会组织。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教会的建立,给予罗马教廷的权力以沉重的打击。宗教改革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王权空前地加强。西方政治思想实现了由神学政治观向权力政治观的转变。2.农民、平民的反封建斗争:千年王国的现世承诺。托马斯·闵采尔(ThomasMüntzer,1490-1525),宗教改革的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出身哈茨的一个工人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本地伯爵处死。○剧烈袭击天主教○主张暴力革命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1.产生○资产阶级的弊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2.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1478-1535)《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太阳城》莫尔的“乌托邦”○“财产公有、共同劳动、按需分派”○政治民主:最高首脑是“哲学王”政府是元老院城市权力掌握在人民大会手中各级行政官吏均由选举产生人人精通法律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财产公有的公社制度”○管理制度:政教合一形式最高领导是“太阳”:兼任最高首脑和最高祭司,由哲学家担任“三领导”:威力、智慧。慈爱助手和辅助机构公民大会五、十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总结)●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具有世俗性。●由神学政治观转向权力政治观,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政治思考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以发展个性、提倡进取精神的个人主义为伦理基础。●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是当时政治思想的共同选择和重要内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152023《君主论》。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人性是观测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应当摆脱道德的约束,对事情的实际方面和想象方面应严加分辨。2、必须依靠专制君主,统一四分五裂的意大利。蜕化了的人民无法建立共和国。3、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术。第一,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君主应当注重实力,培植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第二,君主在政治上只应考虑有效与有害,不必考虑合法与不合法,为了达成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择任何手段。第三,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却不能使人民憎恨,应当重实际而不图虚名。第四,君主应当效法前人,依靠个人的能力而不依赖侥幸,富于远见,防止谄媚,制服命运,驾驭命运。君子统治术的意义:认为君重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保持和维护意大利的稳定,对付教皇和贵族,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三、影响与评价1、马基雅维利是政治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的思想家之一。2、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学发展的奉献: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使政治与道德分离,拒绝用道德解释政治变革,而强调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另一方面,他使政治与宗教分离,拒绝用神学束缚政治观念,而强调从人、人性出发研究政治。3、思想评价(1)运用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政治问题,主张依靠强有力的王权统治意大利,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种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建立君主统治术,是为王权设谋,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团国家服务,其中不少思想具有合理因素

(3)他所主张的统治权术思想从主线上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本质。

他所宣扬的君主可以背信弃义,欺骗狡诈为后来资产阶级反动人物所欢迎,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路德与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一、路德政治思想1、生平马丁·路德(1483-1546)著作:《九十五条信纲》、《基督徒的自由》2、政治思想:○主张便宜的民族教会○因信得救○否认教会中介○两个政府理论3、重要影响(1)路德宗教改革的局限性:A:路德在思想上明确反对人民群众政治的、经济的自由与平等规定。B:路德对封建教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路德虽然“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人的内心世界”。积极性:促进了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1、生平与性格1536年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性格:第一,就是他深深的体会到需要倚靠神。第二,是他的敏感性。第三,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2、加尔文的政治思想(1)预定论。(2)提倡一种严格的道德。(3)改革教会,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4)政府的职责是维持对上帝的崇敬,捍卫纯洁的教义,根除异端邪说。(5)主张贵族制。(6)否认革命手段。3、影响(1)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另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运动。(2)加尔文教会改革的主张,对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1、生平:让.布丹(1530---1596)是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主权学说的创始人。2、著作:1576年的《国家论六卷》二、重要政治思想1、国家理论(1)他提出了国家的概念。(2)他提出了公民理论。公民权服从主权者。2、主权理论(一)主权的定义:主权是……统治一个国家的一种永恒的绝对的权力。(二)主权性质:1、绝对性。2、永久性。(三)主权的内容:主权应当涉及的内容,布丹列了九项:即:第一:立法权、主权者就是立法者,一切臣民都不能参与立法。第二: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第三:任命官吏权。第四:最高裁判权。第五:赦免权。第六: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臣民有效忠、服从主权者的义务。第七:铸币权。第八:度量衡的选定权。第九:课税权。在上述诸种权力中,布丹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四)主权受自然法和神法的限制自然法和神法的内容: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维护正义,促进臣民的美德,主权者未经被统治者批准,不能征税。(五)布丹主权理论的意义:布丹的国家主权学说,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的由来、发展和本质特性,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3、政体思想(1)第一次区分了国家类型与政体。(2)主权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3)考察了政体的更替及其因素。(4)国家兴衰的自然因素。三影响布丹政治学的地位:1、用人的眼光看待国家政治问题;摆脱了神学的束缚。2、首创了国家主权学说,为近代的政治思想作出了奉献。3、其地理环境理论虽有片面性,但表白他已从外部寻求影响国家政体的因素。4、其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规定,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第二章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第一节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一、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纵深发展各国矛盾冲突加剧宗教战争频繁盼望国际秩序和平稳定二、科学和哲学的发展1、自然科学发展(天文学、物理与数学)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定律”1584年,布鲁诺又发表了《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及力学定律、哈维的血液理论新哲学出现(1)培根是近代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哲学家。(2)笛卡儿从人的理性方面向经院哲学发起进攻。他强调理性演绎法。○系统怀疑方法○我思故我在(3)斯宾诺莎对民主、自由等政治哲学问题的见解给人们许多启发。三、政治思想的世俗化政治思想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束缚,直接借助人的经验和理性研究现实的政治问题。1、从人的经验和理性出发2、理性主义兴起3、自然法复兴4、契约论流行5、权利政治观建立第二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格老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荷兰人;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主权学说的发展者。著作:《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二、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涉及:自然法学说、国际法的原则、国家和主权学说。1、自然法学说:(有五个方面)自然法源自理性,高于神法理性与意志是法的基础。(自然法、人类法和神法)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自然权利。是非善恶的共同的道德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结合力。格劳秀斯在近代政治思想中关于方法论上的奉献。证明自然法的方法时,他认为有两种:即先天的论证方法。(依据人类本性)后天的论证方法。(参照普遍事实,借助理性推论)评价1孤立的个人没有成为政治学说的唯一基础。2更多提倡个人道德义务,尚未提出天赋人权观点。3自然法实质是“一种逼迫我们去做合法事情的道德行动的规则”。国际法的原则:(1)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和内容: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互相交际的法律”,是维护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法律,它的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2)国际法存在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也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条件。必须遵循的国际法原则涉及:坚持宣战的原则,反对不宣而战的狡猾行为;坚持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反对杀害妇女、儿童等非参战人员,反对杀害放下武器的战斗人员;坚持公海自由通行的原则,任何国家和个人阻止非武装船只在公海上自由通过都是国际法准则所不允许的。此外,还要坚持遵循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代表安全的原则。3、国家和主权学说(1)关于政治社会的起源,他提出两种不同的解释。①热爱社会生活的本性。②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2)格劳秀斯政治学说中,主权问题占有重要位置,具有内外两个层面。(主权对内最高、主权对外独立)(3)否认人民主权,主张君主主权,是其主权学说的突出特点。A:他认为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B:他把主权说成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C:他反对所谓一切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利的理论评价格老秀斯的主权学说格劳秀斯的主权学说突出地表白了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欧洲大陆上野蛮落后、涂炭生灵的混乱状况,规定以自然法为基础解决国际关系之间的一切政治问题,主张各国天然平等的权利,呼吁国际和平秩序。这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规定,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与此同时,他又完全否认人民主权论,拥护君主主权,他的这种态度是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一种共同规定。三、历史评价一方面,他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到政治学,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础,从而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另一方面,他进一步发展了布丹的国家和主权学说,使主权具有了对外独立的意义。再次,他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了政治学的研究中,从而开创了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最后,他最早在自然法学说中提出了人权原则,排斥了神学的权威地位,使自然法摆脱了神学,成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时代局限性:反对人民主权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出身于犹太商人家庭;思想上深受布鲁诺、笛卡尔、霍布斯等人影响;第一个用历史方法研究《圣经》的人;最早提出信仰和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系统阐释了自然权利。《伦理学》:研究了实体的基本结构以及世俗存在与永恒秩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作为他的政治思想基础的形而上学。《神学政治论》:致力于将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分开,以纠正人们对宗教以及政治权威的错误观念,并最终捍卫哲学思考的自由。是斯宾诺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政治论》:是一部未曾所有完毕的政治学著作,目的在于说明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如何组建才不会蜕变为暴政,公民的和平与自由才不会受到损害。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自然权利观(1)自我保存是人之共性。(2)理性是人性基础。(3)理性指引人们保护自然权利。2、社会契约论(1)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从社会到国家。(2)国家的统治权以人们订立契约时转让的权利为基础,是社会中的最大权威。(3)国家权力要强有力,借助恐惊来统治社会。(4)否认君主制,赞美民主制,提倡贵族共和制。3、思想自由权(1)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2)每个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能转让也不可放弃。(3)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佳方法。(4)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5)人在行动上要守法。“思想自由,行动守法”三、历史奉献1.为西方政治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政治哲学基础。2.对神学政治观的批判、对个人主义政治取向的论述、对制度主义政治设计的分析、对理性主义政治思维的论证以及自然权利论与思想自由主张,都为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普芬道夫·塞缪尔(Pufendorf,Samuel,Baronvon,1632-1694),德国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出身于牧师家庭;思想上深受笛卡尔、格老秀斯、霍布斯等人影响;近代自然法学派的著名代表;著作:《法理学基础》《自然法和万民法》二、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1、自然法理论(1)他认为,所谓自然状态,涉及两种含义。(2)第一次提出了自然权利和自然义务的观点.2、国家理论:涉及“两个契约”理论、“相对主权”理论。(1)“两个契约”理论他吸取霍布斯的思想提出双重契约的思想。一方面,自然状态下人们彼此之间订立契约。(国家的契约)另一方面,是关于政府的契约。政府契约的两个程序:第一、立约者选择政府的形式,第二、拟定统治与服从的关系。(2)“相对主权”理论性质:最高权力,但并无绝对性;神法、自然法、风俗习惯等都能限制君权;目的:增进公共福利范围:国家主权依据契约行使,服务于契约的目的。主张开明君主制评价:普芬道夫的契约论和主权理论与霍布斯有所不同,更缺少洛克、卢梭的那种激进性质。他的理论明显的表现出为开明君主制度辩护的特性。第三章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英国的宪政传统1、英国君主制集权限度高。2、“大宪章”开创了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3、等级议会增长了限制王权的实质内容。4、理查德·胡克的政治思想胡克(1553/1554-1600),基督教神学家,著作:《教会政治的法律》----理论基础:自然法和契约论;----自然法是正义的准则,是现实法律的依据;----统治权来自于缔结契约的人们的授予;----君主是公共权力的承担者,是一种职位;----君主的权力是国家整体的一部分且必须服从法律。爱德华·柯克的政治思想柯克(1552-1634),法学家,曾任议会议员、大法官;著作:《报告》、《英格兰法律法理概要》;----思想基础:“大宪章”及其共和精神;----强调并捍卫“大宪章”的至上地位;----立法权归议会,国王的权力仅限于行政权力----议会的立法不得违反“大宪章”精神;(“大宪章”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献)----立法权与司法权分开二、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1、社会状况:

(1)新贵族大量涌现。(2)社会结构的变化。(小农消失)(3)阶级矛盾激化。2、英国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王权。(2)打着清教的旗帜是英国革命的又一个特点。(3)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保守性。三、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财产权问题成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国王与议会关系是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君主立宪是核心主题。英国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使以个人自由、财产权利为基础,以限制王权、实现法治与分权为特性的宪政思想成为英国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主流,启动了西方自由与宪政的思想传统。四、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交锋剧烈(一)保皇派1.代表封建王权与上层封建贵族的利益2.代表人物:罗伯特·菲尔麦(1588-1653),代表著作为《论父权、国王的自然权力》3.理论基础:父权理论4.重要内容:用父权理论为封建君主专制辩护(二)长老派

长老派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

代表人物:查理一世.劳德观点:反对国王凌驾于教会之上,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来治理教会;没有明确的政治大纲,重要是主张宗教改革而不是政治变革,在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中,保守而摇摆不定。(三)独立派1.代表中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代表人物:布朗、弥尔顿、哈灵顿、克伦威尔3.理论基础:理性是宗教活动的基础4.重要内容:规定信徒团队独立、自治;主张人民主权,个人是人民的基础。(四)平均派1.代表人物:约翰·利尔伯恩(1614-1657),著作为《人民公约》2.思想核心:规定政治权利的平等3.具体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贵族特权,主张人民主权;主张共和制;规定普选权;立法者不能同时是司法者。(五)掘土派

1.代表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

2.代表人物:杰拉德·温斯坦莱(1609-1660),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锋;代表著作为《自由法》

3.理论基础:理性和永恒正义

4.重要内容:剧烈抨击君主专制和资产阶级政府;主张废除土地私有制;勾勒了“真正的自由共和国”蓝图,强调必须建立民主的共和制度,且必须将之置于法律的基础之上。5.影响:温斯坦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锋,是第一个剧烈抨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家、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制定抱负社会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1588-1679近代政治学的阐发者“现代人之父”唯物主义者恩格斯称他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借助几何学建立政治哲学体系第一人《论公民》1641.9《利维坦》1651二、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一)国家学说1、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出发,从人的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出发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及其基础。2、霍布斯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感情的作用大于理性。3、他把国家定义为“统一在一个人格中的一群人”,因此,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这事实上是强调主权是国家的本质。(二)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1、在霍布斯看来,凡是与公共和平和安全有关的内容都属于主权的范畴。(主权涉及立法权、和平与战争的决定权、军队统帅权、任免官吏权、征税权、审判权、授勋权等。)2、主权具有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主权是国家的“灵魂”。(他反对任何分权的主张,认为分权就是分裂国家,国将不国。)3、霍布斯把政体的形式分为三种: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君主政体最佳,三种政体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权力行使的方式不同,保卫和平和安全的便利限度不同,极端的专制主义)霍布斯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区别:第一,霍布斯虽然拥护君主制度,但并不反对贵族制与民主制度。第二,霍布斯的君主专制主张是建立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的。一方面,他认为自由是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另一方面,他界定了国家权力的范围;再次,人民具有反抗权。(三)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1.人民的自由⑴自由必须遵守法律;⑵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霍布斯的经济自由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国家权力限制在了政治活动领域内,而把经济领域作为自由的领域留给了个人。⑶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霍布斯是第一个从个人的权利出发,认可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反抗主权者是可以允许的和正义的,从而为“天赋人权”理论奠定了基础。2.主权者的义务⑴主线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⑵保证人身、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安全“不仅意味着生命的保全,并且涉及生活的一切其他满足:凡人民合法的劳动所得,只要无害国家,都应归自己所有。”——《利维坦》P258⑶其他义务○主权者必须保护好其权力;○拟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主权者应当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三、历史评价(一)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他完全否认任何先天的知识,即没有所谓的天赋观念,从而给封建神权思想以致命的打击。(二)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特性,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三)霍布斯的国家本质理论第一次用清楚的语言将现代国家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不仅如此,他的国家起源、本质理论第一次对人性论、自然法、契约论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地将个人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权利看作国家权力的基础,并用适应时代需要的方法和语言表述了国家的定义、本质和作用,从而奠定了西方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意义上,霍布斯可以说是近代西方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和论证者。第三节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一、弥尔顿(1608—1674)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1、弥尔顿是英国诗人和政治思想家,共和制的坚定拥护者。2、政治代表作是《为英国人民声辩》(1651)和《再为英国人民声辩》(1654)。其政治思想对美国和法国革命都有重要影响。(二)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实现资产阶级所规定的自由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1.国家的目的:“不管在和平和战争时都一方面要保障人民的自由”。2.自由的内容:财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婚姻家庭生活自由等;言论出版自由是最重要;《论出版自由》至今仍是关于思想自由的经典论著。3.人民革命原则:⑴剧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它与自由是不相容的⑵君主是公仆,人民的权利至高无上;⑶假如君主侵害了人民的利益或成为人民的仇敌,人民有权利以法律惩办甚至废黜他。(三)维护共和制度1.抱负的共和制度:没有国王、没有上院的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⑴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机关;⑵议员由“绝对自由的人民”选举产生,“具有商讨重大事件的充足权力和权威”;⑶“法律永远是社会的最高权威”,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2.改革共和国的方案:在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前夕,为了抵挡复辟逆流,保卫共和国,弥尔顿提出了改革共和国的方案。⑴各城乡分别选举产生议会,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全国最高议会;⑵最高议会行使国家立法、行政和征收管理稅赋的权利,议员为终身制;⑶实行地方自治,由地方议会行使各地的立法、行政等权力,并对最高议会的一切决定拥有赞成和否决的权利。⑷不反对“公正的君主”和君主立宪制。3.评价:他提出的地方自治、用地方权力限制中央权力的设想,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创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哈灵顿(1611—1677)的政治思想

是英国独立派思想家,与国王关系相称不错,他在《大洋国》(1656)一书中,对政府组织原则和如何防止封建专制复辟的设想,对西方政治思想(特别是对洛克的法治和分权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1、国家权力是财产的自然产物。(1)财产是政府的基础,国家权力是财产的自然产物;(2)地产是最重要的财产,政府的形式是由地产分派的情况,即“产权均势”决定的;(3)“产权均势”产生的是权力原则。由此可见,哈灵顿已经看到经济关系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使他的思想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2、英国已经建立了自由的国家,问题在于如何巩固它,防止复辟和被破坏。他提出两个方案(巩固共和国的方案)(1)制定《土地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证“财产的均势”;(2)改革政府组织和选举方法,扩大民主基础。⑴“均分与选择”原则:他建议建立两院制的代议制政府,上院由年收入在一百镑以上的绅士与富人的代表组成,下院由年收入局限性一百镑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不涉及无产阶级与农奴);上院负责提出议案,下院表决。⑵议员与行政官的产生实行秘密投票,议员实行轮换制,即每隔两年重选部分议员。3、统治方法:“心灵因素”的作用(1)政府是一种“艺术”;(2)两类政府:“法律的王国”与“人的王国”;(3)人的心灵因素体现为理性和情欲,人的行为受理性支配产生美德和自由、受情欲支配产生罪恶和镣铐;政府是国家的“心灵”,政府行为受理性的支配就是”法律的王国“、受情欲支配则为“人的王国”;受理性即法律支配的政府才是好政府。(4)理性产生的是权威原则;将权力原则与权威原则结合起来的政府才是完善的政府,这样政府管理之下的国家才是最自由的国家。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出生于律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受到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波义耳、牛顿等人影响,特别受培根、波义耳影响最大;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洛克的著作1.《论宗教宽容》(1689),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2.《政府论》(1689、1690):代表性著作;上篇驳斥了菲尔麦等人的君权神授说,下篇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此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思想领域内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理论论证;提出了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发扬了西方近代自由与宪政的传统,对美、法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3.《人类理解论》(1690),阐述了唯物论的经验论,这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基础。二、洛克的政治思想(一)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1、批判父权论。2、批判了英国严重存在的宗教偏执思想。(主张政教分离、信仰自由和宽容的原则)(1)教会与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组织(2)信仰是个人的私事3、宗教宽容思想“任何私人都无权由于别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他作为一个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作为一个公民而享有的公民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些并不是宗教事务。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都不得对他使用暴力或予以伤害。不,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为伸张正义而采用的狭隘措施,还必须以仁爱、慈善和自由作为补充。这是福音书所指示的,理性所引导的,也是我们生而具有的自然身份规定于我们的。”——《论宗教宽容》4、批评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理论(1)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的状态(2)人们订立契约时交出的只是自己处罚别人的权力(3)吸取借鉴了胡克和柯克的法治、宪政思想。(二)自然权利思想1、洛克对自然权利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自然状态就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自由、平等)2、自然法就是人类的理性,全人类都要遵守,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财产权是最主线的)3、他把财产权理解为人人都享有的对自然的占有权。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其中,个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它为基础;○理论依据:“劳动起源论”;(洛克提出:“劳动起源论”)4.“人”不涉及广大贫苦农民。(三)政府的起源、性质和目的(社会契约)1、洛克与霍布斯的契约论的不同之处(1)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都是不能放弃、不能转让的。(2)人们交出的是保护自己不受别人侵害的权力,而不是任意伤害别人的权利。(3)被授予权利的第三者也是契约的参与者,也受契约的限制,按照社会全体成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利。(社会产生于契约,政府产生于委托)2、国家的目的政府的“重大的和重要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他强调指出,最高权力“未经本人批准,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即使是征收为了维持政府活动人们必须交纳的赋税,也必须得到人们的批准。意义:洛克关于政府权力和性质的见解,代表了英国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鲜明地表白了他们规定新建的国家必须一方面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受侵犯,以便他们能自由地积累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他反对政府权力具有“专断的”性质,强调政府必须以人民福利为目的,这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

(四)法治和分权理论※洛克主张法治及分权的核心目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1、法治思想(1)不得以临时的专断性法律进行统治(2)必须由有资格的专门法官进行审判(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必须得以执行(4)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专制,也反对“贤君”专制洛克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君主专政政体“完全不也许是公民政府的一种形式”,它是“一切人痛苦”的因素。2、分权理论(1)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权力,立法权力在最大范围内以不超过社会的公共福利为限度。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2)政体分类:根据立法权的归属,洛克将国家分为三种政体形式,即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君主政体;他认为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是复合的政体形式。(3)权力分派原则a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b执行权和对外权结合在一起交由君主掌握c立法权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d执行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即君主必须服从国会,不得僭越。e立法权并非不受限制的权力,它只是相对于执行权和对外权才是最高的。3、防止出现政府专制(1)政府解体思想当政府违反人民建立它的目的时便解体了,因素有:一方面,君主以个人意志代替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阻挠立法机关自由行使其权力、或变更选举制度从而导致立法机关的变更;另一方面,君主玩忽或放弃其职责致使法律无法执行再次,立法机关或君主任何一方侵害了人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2)革命的思想当上述情况出现时,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对于政府侵犯和违反人民利益的行为,洛克明确提出了“以强力对付强力”的原则。防止出现政府专制评价⑴洛克虽然提出了人民革命的思想,但并没有进一步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洛克尽管认可人民有革命并建立新政府的权利,但人民并不能亲自行使立法权力,而必须将之重新交给议会,而议会一接受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可以看出,洛克事实上认为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权力,也不能定期地经常地通过选举、罢免等权力在国家生活表达自己的意志。他本质上仍是一个议会主权论者。⑵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论证;特别是对自由的理解以及法治、自由与分权关系的阐释,为以后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⑶分权学说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孟德斯鸠将之改造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说。⑷分权学说经由孟德斯鸠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并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当代,分权原则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三、洛克政治思想的影响1、他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学说反封建君权神授,反对君权至上,反对专制政体,第一次从理论上较为全面地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基本原则,成为各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2、他最早提出了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出了理论论证。他对自由与守法和政府权力的性质的论述,为以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他提倡人民有反抗暴政和革命的权力,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作了有力的辩护。4、国家权力有限论。5、劳动财产说。6、宗教宽容思想。第四章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1、社会经济状况君主专制已经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2)国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几次对外战争,使法国屡屡损地折兵,导致国内国债增长,货币贬值,经济上到了民困财尽的地步。(3)城市的崛起与资本主义农场的创建(4)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2、政治状况:陈旧的法律体系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1)国王与天主教的腐朽统治(2)社会等级划分:不平等的源泉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僧侣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二、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派反动邪恶势力。启蒙运动的兴起1.思想渊源: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2.目的与目的:批判神学、反对专制;规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3.运动的重要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二)法国启蒙运动的鲜明特点:总括说:提倡理性而非外界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1、目的明确。2、思想一致。3、行动坚决。(三)政治思想的特点:1、政治思想世俗化倾向显著。2、人权与民主是基本主张。3、平等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具体内容看教材168页)三、法国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一)伏尔泰1.伏尔泰(1694-1778),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代表大资产阶级温和派的政治思想。2.剧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势力3.建立在人权基础上的国家学说:社会秩序三原则:自由、所有制和平等⑴平等思想⑵自由思想:言论、出版、信仰自由;排斥民主⑶主张开明君主制;晚年转向共和制度。4.社会理论5.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与功利主义的思想萌芽(二)百科全书派1、坚持唯物主义、历史主义和无神论2、批判宗教神学及君主专制制度3、用功利主义阐述国家和法治的基础4、提倡人的各项基本自由5、借助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起源6、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7、提倡法治,反对人治8、主张革命权,但更寄希望于改革和教育从人自身或外部环境探讨人的本质(三)空想社会主义者1、代表人物:梅叶、摩莱里、马布利2、代表无产阶级及贫苦人民的利益3、以人的天然平等原则为出发点4、财产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5、勾勒抱负社会蓝图,基点为财产公有制6、不重视政体问题的探讨第二节孟德斯鸠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1689-1755是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建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1721《波斯人信札》1734《罗马盛衰因素论》1748《论法的精神》二、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三权分立学说1、提出三权分立的背景: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目的:避免独裁者的产生,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3、三权分立的内容:(1)立法权属于议会,由于它代表着国家的一般意志,应当由人民集体享有。(2)行政权执行国家的意志,由君主或国王行使。(3)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由人民阶层中选出的人员组成。4、权力的制衡孟德斯鸠认为,不仅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划分,还要使其互相牵制、互相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他对政府的模式作了如下设计:(1)对立法机关的制约:立法机关分为两个部分,即贵族院与平民院。它有权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出弹劾。(2)对行政机关的限制:行政权力虽然与立法权力是执行关系,但它又可以对立法机关行使否决权。(3)对司法机关的限制:司法机关则对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享有违宪监督权。孟德斯鸠对分权学说的发展重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司法独立的原则;第二,在历史上明确阐述了三权的制约与均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5、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与封建势力分享统治权,以保护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资产阶级与王权和封建贵族相妥协的态度和立场。6、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第一,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以保障自由、民主、公正的社会秩序的政治理论,是自由民主观的完备理论形态。第二,孟德斯鸠关于立法权和行政权互相制约的理论,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成为互相的,最终成为一种完备的具有较强现实操作性的权力制约理论。第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权力制约理论,曾经深刻地影响了雅各宾派执政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7、对的看待西方国家以分权学说为指导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第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西方重要国家都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第二,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发展,三权分立制度已经同资产阶级多党制溶为一体。第三,三权分立本质上是占社会少数的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民主形式。其四,这种制度的主线缺陷。(二)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1、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所有政治理论的核心。2、“法的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和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土地、气候、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贸易、风俗习惯有关系,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所有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法的精神。即法的精神就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也许有的种种关系之中。3、提出“法的精神”的目的:4、《论法的精神》的中心内容:第一卷讨论政体问题,第二卷考察政治自由,探讨什么样的法律才干成为政治自由的保证;第三卷研究自然地理状况、宗教、社会风俗等诸多要素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关系。(1)孟德斯鸠把自然与社会的法则统一起来看待。(地理环境论)(2)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质,即一定的社会“总精神”最终决定该社会的走向。5、意义“法的精神”强调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必然性关系,表白孟德斯鸠已从国家外部寻找国家运动的规律了,这种结识是非常深刻的。孟德斯鸠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思想家。6、局限性孟德斯鸠还没能找到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他不仅将一个国家的良法善政寄托在立法者的智慧上,并且宣扬了一种法律决定一切、法律万能的观点,认为只要有了一种好的法律制度,就可以实现抱负的社会。这表白“法的精神”仍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三)政体的分类及原则(政体理论)1、分类:政体划分的标准是权力行使方式和掌权人数。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即全体人民或一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即由单独一人按照拟定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即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执政。2、政体原则涵义:可以解释为使政体行动的东西,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它贯穿在政体之中,指导一切、推动一切,并且恢复一切。(1)民主政体的原则是品德。重要是指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的政治品德,其中心是规定人们遵守法律。(2)贵族政体的原则是以品德为基础的节制。(3)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4)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即规定人们绝对服从。孟德斯鸠认可政体的原则提供的只是一种“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也就是说,政体原则并非与政体相伴而生,需要哺育与营造。作为对政体原则的补充,他提出了两个政制原则:第一,教育应与政体的原则相适应;第二,立法应与政体的原则相适应。评价:孟德斯鸠用法律和荣誉划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否认专制政体,主张资产阶级法律制约下的君主政体,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对君主制的幻想又是保守的,反映出他政体学说的局限性。(四)政治自由理论1.涵义:政治自由就是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政治自由涉及公民自由与公共自由两个方面。2、内容:(1)反专制、保自由是内在线索;(2)自由是无价之宝,不能买卖;(3)人身自由是前提,言论自由是标志,财产自由是基础;(4)三权分立是政治自由的保障;(5)法律引导国家走向自由,宪法则提供制度保证。3、评价:政治自由理论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重要基础。孟德斯鸠在近代政体、人权和法治等方面的理论奉献,在于他强调健全法律制度,保证公民的各项自由,否认公开确认不平等、任意践踏人民权益的法律和封建专制主义。他和启蒙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同样,促进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形成。三、地位与影响1.孟德斯鸠独特的研究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历史主义与整体主义结合起来,并从自然法学派那里汲取了抽象的分析法,将经验与实证的研究互相结合。此外,他还使用了比较政治的方法和思绪,这在今天也还具有相称大的指导意义。2、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对法国乃至西方各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他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4、他将自由与政治制度相关联,提出了现代宪政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在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发展中功不可没。5、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的兴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6、对中国的影响。孟德斯鸠的理论在19世纪末由严复等人介绍到中国,严复还翻译了《论法的精神》(当时取名为《法意》)。它的出版和传播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就是在对西方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加以改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生平和著作(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代民主政体”之父《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社会契约论》二、卢梭的政治思想(一)平等理论1、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如何理解财产占有尽也许平等?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念是与商品互换联系的,他把保证人人平等的契约和法律与商品互换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念始终坚持建筑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平等。再次,卢梭针对当时社会财富占有极端不平衡的现状,又明确提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派的极端不平等。”2、批判封建特权制度(1)他完全否认国王和贵族的特权地位。(2)他辛辣、透彻地批判天主教神学。(3)他彻底否认封建的教育制度。(4)卢梭抨击文明的价值。3、不平等根源在于私有制。(1)力图挖掘导致种种恶果的因素,探寻社会政治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卢梭平等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2)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认富人和穷人的状态。出现财产上的不平等。第二阶段:是确认强者和弱者的状态。又出现政治上的不平等。第三阶段:是确认主人和奴隶的状态。不平等达成顶点。4、平等的辩证之法。(1)卢梭的叙述中蕴藏着某种唯物主义的因素。(2)他的批判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和革命的结论。卢梭平等思想提出的意义及其缺陷:意义:卢梭的平等思想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锋芒是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特权的,为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中也起着鼓舞作用。缺陷:不可避免的,卢梭的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存在局限性和缺陷,比如:既然人们在社会上是“恶”的,那么拿什么来保证人民会“毫无保存”的拿出自己的一切权力?社会契约如何才干真正的行使起来?采用如何的措施才干真正保护人人平等呢?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的是,对卢梭平等思想的结识要放在当时西欧文化背景下考察(二)人民主权学说---“平等理论”在人民主权说中的体现1、人民主权的涵义:以社会契约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最高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行使国家主权统称为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2、人民主权的性质(1)主权是不可转移的。(2)主权是不可分割的。(3)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4)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3、主权与政府的区别。(1)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政府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体。(2)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是一种行动的力量。(3)政府的权力由主权派生,政府是主权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4)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主权不同于行政权行使主权的是主权者,行使行政权的是政府主权制定法律,行政权执行法律主权高于行政权,主权者高于政府官员4、人民主权学说的意义人民主权思想中提出的关于政府来自人民的委托,应当服从人民,政府成员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接受人民的监督等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体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5、历史局限性(1)人民主权主张是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基础的,而他的平等又是建立在财产小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决定了他的平等和人民主权思想是不也许实现的。(2)没有找到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权组织形式。他不能否认执政者身上的私人意志和团队意志总是强于政府应当遵循的公意,因而政府总是在不断地反对主权者。(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是为平等思想作保障的。契约的过程:交出所有权力;人民是主权者。1、“服从自己本人”,社会契约论最大的特点。2、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3、公意理论的提出。4、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与局限:意义:社会契约论中所阐述的平等规定和以暴抑暴的光辉思想,鲜明地表达了他反对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精神,鼓舞和启迪了法国人民,直接影响了法国革命。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局限:卢梭始终未能清楚地叙述并合理解决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四)卢梭的法律思想社会契约赋予政治体以生命,立法赋予政治体以行动。1、法律的地位法律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体现了公意和公正。立法权属于人民。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2、立法原则(1)法律的意志的普遍性。(2)法律的对象的普遍性。3、法律的目的与职能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利益,任何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而前人人平等。法律的职能是维持全体成员的最大的幸福,即自由与平等。4、法律的分类。(1)政治法。调节全体对全体的关系,即主权者对国家的关系。(2)民法。调节国家成员之间或者成员与集体之间的关系。(3)刑法。规定个人与法律的关系,即不服从与处罚的关系。(4)习惯法。即风尚、习俗和舆论,形成国家的真正宪法。三、卢梭政治思想的影响1、在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契约论》的一版再版,形成了对卢梭空前的政治崇敬。2、美、法革命的福音书3、德国思想界的精神之师4、影响中国思想进程四、对卢梭政治思想的几点评价(一)进步性1、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关怀是卢梭政治理论的核心。2、卢梭继承了从社会角度研究政治问题的做法,并把这种方法向前大大地推动了一步。3、卢梭坚定的民主主义立场和反对专制君主的暴力观点,对法国大革命发生了直接的影响。(二)卢梭政治理论的局限性:1、他幻想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与法国的现状,却惧怕革命;2、他批判私有制的弊端,规定限制私有财产的权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化,却无力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最终陷入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的泥潭;3、他认可人类结成政治社会的合理性,对通过符合正义和人类目的的政治与制度的教育和矫正功能充满希望,,却又无法提出广泛而又符合现实政治发展的政治实践方案;4、他坚定的人民主权思想,也由于他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偏见,以及对直接民主制的坚持而陷入空想。总之,作为批判的政治理论,他是成功的,作为建设性的政治理论,他是失败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卢梭政治思想核心是“主权在民”对抱负社会设想只是“乌托邦他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复杂

第五章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一、美国社会的形成和特点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与政治上分立与自治。4、缺少封建传统。5、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北美大陆的社会特性: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二、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1、18世纪初,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政府是重要矛盾。2、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3、独立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重要矛盾。4、1787年,据“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建立联邦政府。5、保守派与激进派就土地所有、政府形式展开论争。6、民主党与联邦党分庭抗礼。三、政治思想的特点1、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2、两大主题: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3、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追求幸福。4、政治目的: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潘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1、生平:1737-1809英国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启蒙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2、著作:1776年《常识》《林中居民的信札》1791年《人权论》1794年《理性时代》1796年《论土地的正义》潘恩的政治思想1、美国独立思想(1)潘恩的社会契约说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天赋人权(2)区别社会与政府(3)批判英国的君主制度(4)坚决主张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5)人民革命理论2、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1)政府分为三类:(以政府统治的依据对政体的分类)----基于迷信的受僧侣统治的政府——欺骗----基于权力的征服者的政府——暴力----基于共同利益和权利的理性政府——宪法(2)理性的政府是受宪法控制的政府●宪法先于政府存在●政府是宪法的产物●宪法是人民的、而不是政府的决议●宪法是政府建立的原则(3)理性的政府是共和制的政府●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共和制政府的宗旨●共和制有三个原则:公利、公正和代议●代议制是共和政府最自然、最佳的组织形式●选举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实行普选制3、人权理论(1)反对柏克的主张(2)基于人的天赋权利,人民有革命权(3)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的理论一方面,天赋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权利是天赋权利的一部分再次,人同时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