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习目标】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的史实。2.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点。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程与内涵。学习难点: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知识导航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中华文明的起源(1)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3)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中华文化的发展(1)先秦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①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②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2)秦汉是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②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3)魏晋隋唐是中华文化的繁盛时期①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4)宋元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①宋代,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5)明清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时期①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②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6)近代中华文化的衰落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②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③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2、提倡民本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2)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2)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3)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1)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2)孔子自省也”。(3)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5)《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7、主张和而不同(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才能产生新事物。(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3)中华文化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5)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知识拓展】一、诸子百家的民本思想1、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1)先秦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形成阶段中国萌芽于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建立起了民本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当时的学派中,儒家学派是民本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法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2)汉唐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汉初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民为政本”的思想;董仲舒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学“仁政”、民本的思想,主张将仁政与法治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唐初李世民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这种思想的实现。(3)明清时期是民本思想的完善阶段明清之际是政治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明清进步思想家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众治”“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这些民本思想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相结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因素,他们的思想深度是超乎前人的,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善起来。2、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1)肯定民众在政治上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2)要求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以服务民众为目的。(3)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追求民众的政治权利。3、民本思想指导下的治国方针(1)统治者主观上要爱民、重民。 (2)政治上安民、救民。(3)经济上富民、利民。 (4)道德、文化上教民。达标检测1.周人从夏、商灭亡中得到教训,信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这反映了当时()A.民本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B.政治统治借助儒家思想C.儒学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D.儒学对传统思想的继承2.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内有一座原塑于北宋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上共有佛像30余身,最引人注目的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自在观音像,与一般的观音像正襟危坐高高在上不同,这座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反映了()A.佛教的理学化 B.佛教的汉化 C.佛教的世俗化 D.佛教的商业化3.《尚书》记载:“顺乎天而应乎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仁政思想 B.民主思想 C.敬天保民 D.天人感应4.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5.自晚周以降,“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赵武灵王指出,夷狄也拥有可资学习的文化长处,如“胡服骑射”便利于作战,中原人应当借取。这说明()A.春秋时期已有了“华夏认同”观念 B.晚周前期“夷狄”主动融入了华夏族C.先秦时进入“胡汉”交融高涨阶段 D.战国时“中国”文化含义具有开放色彩6.下表为《尚书》部分内容。综合表格中信息,可知表中主要思想主张是()内容出处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尚书·周书》A.敬天保民,崇尚理性施政 B.道法自然,崇尚天人合一C.提倡爱国,推崇天下为公 D.和实生物,主张和而不同7.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