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时空坐标知识点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汉朝之前西周至春秋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汉朝时期①察举制制度察举制内容a.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b.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3)魏晋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实施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影响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官员考核(1)秦汉:上计制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②意义: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3.官员监察(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概念阐释世官制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逐步确立。教材史料阅读教材“史料阅读”,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有哪些?提示:以家世门第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形成门阀政治。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官制度(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2.考核制度(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2)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监察制度(1)隋唐中央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2)宋朝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③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概念阐释台谏合一台谏合一是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谏官以弹劾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易错易混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被取消。(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2.官员考核明朝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朝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官员监察(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易错易混“考满”和“考察”的不同“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教材史料阅读教材“历史纵横”: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卷制度有何影响?南方录取人数为什么比北方多?提示:影响:有利于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南北地域平衡,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知识构架视角一获取解读信息1.汉代的察举制材料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摘编自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据材料,说明汉朝实行察举制的原因。提示: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2.唐宋科举制材料朝代录取数据状元人数(据载)唐朝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人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摘编自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提示:变化:宋代科举规模扩大,录取人数比前代大幅度增加;南方人逐渐占优。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大力提倡文治;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科举制的公平化。历史解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1)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②选官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官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④选官主体:由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转到中央政府手中。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普通平民获得参选资格,官员素质不断提升。(2)影响①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②有利于国家选拔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有学者评价九品中正制时说:“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反映了九品中正制()A.是选官制度的重大倒退B.成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家世是评定人才的唯一标准B[据材料“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公正性也逐渐丧失”可知,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越来越看重门第,士族把持选官权力,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特权的工具,故选B项;材料强调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重大倒退”说法错误,排除A项;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员来源,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排除C项;“唯一标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进士科在唐代备受尊崇,在社会上也影响甚大。当时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张柬之、宋璟、王勃、韩愈、柳宗元等。据此可推知,当时()A.进士群体推动了政治制度的革新B.贵族阶层地位一落千丈C.科举制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D.进士垄断政府高官要职C[唐代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进士群体推动唐代政治制度改革,排除A项;“贵族阶层地位一落千丈”不符合唐朝史实,“一落千丈”过于绝对,排除B项;进士并未垄断政府高官要职,排除D项。]视角二分析探究问题3.古代官员管理制度材料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御史又称台官,宋之前,台官主要是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是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宋初,谏官沿袭唐制,隶属于中书、门下两省,宋仁宗下诏将原有的门下省改为谏院,这一措施标志着谏议机构开始脱离行政机关而独立运作。此时的谏院已然成为另一个最高监察机构,与御史台共同运作。需要指出的是,谏院的独立只是相对于各行政机关而言的,在专制皇权面前绝无独立之说。宋代谏官职能有所扩大,宋真宗下诏:“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是谏官纠弹百官的法律依据,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系统对外戚的抑制、对相权的制衡、对干政宦官的弹击、对武将的抑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大有裨益。——摘编自林晓炜《制度何以变迁》等阅读材料,评析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分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提示:示例:宋代将谏官从唐朝两省分离出来形成了谏院,独立运作权力扩大,成为最高监察机构。监察权不断集中到皇帝手中,宋代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趋于合流(或台谏合一),谏官职能由主要纠正皇权失误变为主要弹劾宰相与百官。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是因为宋朝建国后,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希望通过监察制度来强化中央集权制度;防范大臣专权,外戚干政。综上所述,宋代谏官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但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又大有裨益。历史解释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唯物史观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特点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只是皇权的御用工具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机构独立,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以轻制重,以弱制强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权力(2)评价①积极性: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②消极性: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3.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C.建立监察体系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B[据材料“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计簿是地方各级官员上报的户口垦田情况,汉宣帝要求御史仔细查阅计簿,且进行核实,有助于了解地方情况,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故选B项;上计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刺史监察制度,且材料涉及的是考核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排除C项;计簿只是地方官员上报的地方情况记录,并非赋税改革,无法减轻百姓赋役负担,排除D项。]4.我国古代部分王朝的监察法规朝代法规内容西汉《监御史九条》规定了对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吏不廉者等九种情况的监察曹魏《察吏六条》要求对民疾苦冤、墨绶以上官吏的政绩、民有特别品行德才者等六种情况进行监察唐朝《遣使巡省天下诏》规定了问民疾苦、政刑苛弊、宣扬风化等监察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A.法规完善 B.重视权力制衡C.职责明确 D.强调组织独立C[据材料“规定了”“要求”“规定了”可知,题中信息反映了西汉、曹魏、唐朝时期的监察法规对监察者工作职责的规范,这些规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且职责明确,故选C项;题中信息只涉及西汉、曹魏、唐朝时期的三部法规,“法规完善”与题中信息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力制衡是两个或者多个职权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约,题中信息没有涉及其余职权机构对监察部门的制约,“重视权力制衡”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中央的监察机构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组织独立”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课时分层作业(五)]一、选择题1.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西周时期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儒家学派春秋末期才创立,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2.太仆为九卿之一,两汉时期一直作为中央掌舆马和马政的重要官员。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可考的两汉71位太仆籍贯分布统计表。表中信息显示两汉时期的太仆任用()州部西汉东汉司隶校尉部613豫州517兖州12冀州30徐州02凉州41并州01荆州111扬州02益州02总计2051A.意在平衡地方势力B.注重边疆任职经历C.选才范围相对集中D.受到军事活动影响C[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时期太仆任用大多出自于司隶校尉部、豫州和荆州,即选才范围相对集中,故选C项;材料可见太仆大多出自三地,并不是平衡地方势力,排除A项;材料并无太仆之前的任职情况,并不能得出“注重边疆任职经历”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太仆籍贯情况,与军事活动无关,排除D项。]3.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A.等级制度森严 B.行政职责分明C.官僚体制完备 D.基层治理严苛B[据材料可知,官吏之所称“主”,是“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所以“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明确了官吏的身份及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约束,故选B项;西周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序列,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A项;秦朝官僚体制完备体现在中央设三公九卿,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县尉,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官僚体系,材料只体现了“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不能反映秦朝官僚体制的完备,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基层治理中,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里是具有自我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基层组织,材料体现的是各级官吏的称谓体现了其身份和地位,通过称谓明确其职责,没有体现基层治理,排除D项。]4.下面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此表的变化反映了()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D[据表中信息可知,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士族门阀最早盛行于北方地区,两晋时期北民南迁后,最典型的门阀士族依然集中于北方地区,排除A项;豪强地主是两汉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排除C项。]5.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C[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选C项;“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是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的原因,但与唐初不符,排除A项;“禁卖婚”是打击旧士族,“婚姻不问阀阅”指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都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排除B项;“实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6.按唐制,官员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法”。“四善”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秤、恪勤非懈;“二十七最”是根据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别制定最高标准进行考核,定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奖惩办法。这表明,唐代官员考核()A.注重官员品德和政绩B.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C.程序已经成熟和完备D.意在监察州县各级官吏A[据材料可知,唐代对官员考核中的“四善”,包括“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秤、恪勤非懈”,体现了对品德的重视,“二十七最”主要根据“各部门职能”定出不同等级,体现了对为官能力的重视,即对政绩的考察,综合可知,唐代官员考核注重官员品德和政绩,故选A项;选官制度能够体现官员的选拔方式和范围,材料反映的是官员的考核方式,与官吏选拔范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官员考核的标准,材料没有涉及官员考核的程序,所以不能得知唐代官员考核程序的成熟和完备,排除C项;官员考核是一种政府机构对官员的绩效评价,以检验官员是否达到要求,考核的目的是保证官员的职责实施得当,监察是一种政府机构对官员行为的监督检查,以检查官员是否存在职务违法行为,以及官员是否履行职责,监察的目的是确保政府机构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考核制度,其目的并非监察州县各级官员,且官员考核除考核地方官员外,对中央机构官员也进行考核,排除D项。]7.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中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李迪、张知白、杜衍、王曾四人,入仕前都很贫穷,尤其是杜衍,早年丧父,又不为继父所容,只好奔波在外,为书商帮工糊口;范仲淹的事迹与杜衍颇相类。据此可知宋朝()A.官员执政能力的提高B.政府注重伦理道德教化C.选官制度的良性发展D.拓宽了平民参政的途径C[据材料“13榜状元中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体现选官制度的良性发展,故选C项;材料体现宋科举制的公平性提升,并未涉及官员执政能力,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政府对伦理道德教化的重视,排除B项;平民要通过读书、考试、科举进入仕途,平民参政的途径并没有拓宽,排除D项。]8.在元朝得到官职的高丽人的墓志铭里,会把元的低官职写在高丽的高官职前。另外,高丽的知识分子还把在元朝及第视为荣耀之事。从元朝进行科举考试起,到元末为止,共有十多名高丽人在元及第。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元朝()A.对周边的影响力巨大B.实行灵活的民族政策C.基本形成中华文化圈D.朝贡的范围空前广阔A[材料强调元朝时期的高丽人对元朝制度与文化的向往,这说明元朝对周边的影响力巨大,故选A项;材料指的是元朝的对外关系,而非民族关系,排除B项;中华文化圈基本形成于秦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在元朝的高丽知识分子是通过正常的一般科举考试录取的,材料也并未说明这些知识分子与朝贡活动存在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9.1378年,朱元璋命吏部甄别地方上来京的官员,“察其言行功能,第为三等,称职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该史料可用于探究明代()A.京察制度 B.朝觐考察制度C.殿试制度 D.中央监察体制B[据材料可知,朱元璋时期吏部将“地方上来京的官员”按照“言行功能”,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并给予不同接见待遇,故选B项;京察制度指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与材料“地方上来京的官员”不符合,排除A项;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其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而材料为考察官员,排除C项;“中央监察体制”在明代的执行机构为都察院和六科,而材料为官员考核,排除D项。]10.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C[据材料“若询事而不考其终……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体现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性,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是明代考核官员制度中的考满,故选C项;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为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为秦朝考核官员的上计制,排除B项;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为清朝考核官员的考课制度,排除D项。]11.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对官员的考核在秦以后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价值明确、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下列选项中,关于官员考核说法错误的是()A.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被称为“大计”B.隋唐时期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C.明朝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D.清朝对京官进行三年一次的考察A[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官员考核的史实可知,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制度被称为“上计”,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尚书省负责官员考核,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朝时期的考核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清朝对京官进行考察,三年一次,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清康熙帝规定:清宗室封爵须经朝廷考封,即袭封或受封者需要先经过马射、步射、清语三项考试。三项全优者,方能袭、受应得之爵,否则,根据优劣降封一至三等,最劣者不封。这一规定()A.规范了授官程序B.构建了严密的贵族等级C.凸显了专制集权D.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C[据材料“清宗室封爵须经朝廷考封”可知,清朝中央政府强调对宗室贵族的考核来确定爵位的世袭,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对宗室贵族的控制,强化专制集权,故选C项;“封爵”是贵族头衔的象征,不属于选官、授官的范畴,排除A项;清朝宗室贵族的等级结构是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加强对宗室贵族世袭爵位的考核只是涉及资格限定,不涉及等级关系调整,排除B项;“清宗室封爵”只针对宗室贵族,不面向社会平民,也不属于国家官员选拔,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部刺史奉诏条察州,惟一条察强宗豪右,其五条皆察二千石。(张敞)拜冀州刺史,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发不得,敞围王宫搜得之,捕格断头,悬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削其户。盖自贾谊自文帝时已虑诸国难制,吴楚反后防禁益严,部刺史总率一州,总以此为要务。——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材料二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何)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摘编自班固《汉书》(1)根据材料,概括刺史的职责并说明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刺史制度建立的背景并归纳其性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职责,据材料一“惟一条察强宗豪右,其五条皆察二千石”“围王宫搜得之,捕格断头,悬王宫门外”及材料二“宣风化于众庶”“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归纳。第二小问特点,两则材料中刺史的职责广泛涉及监察、教化、维护地方秩序和发展生产等多项职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刺史的职责逐渐向当地民政过渡的趋势,说明刺史职权存在扩大化趋势。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背景分析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行业营销策略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缝纫机械行业运营形势与盈利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空心杯直流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肯德基培训课程设计论文
- 电路课程设计倒计时
- 设计暴雨课程设计报告
- 韩语语言短期课程设计
- 取水泵站课程设计致谢
- 车辆牵引与控制课程设计
- 电器理论基础课程设计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过关测试四-名句名篇默写积累过关训练(全国通用)学生版
- 内蒙古的特色美食
- 招投标-招投标管理
- 售后工程师热水系统维护培训
-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表
- 空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使用电器安全教育课件
- 动物的生长激素与动物发育
- 《实名认证》课件
- 语文教学之学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