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简约是艺术创作的匠心提炼和精准表达。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中国式浪漫为“双奥之城”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总导演张艺谋在创作感言中写道:“我们可以用简约的方式呈现开闭幕式,让全世界和我们在一起。”“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简约,是北京冬奥会的关键词,也是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为代表的大型庆典艺术的风格趋势。简约并非简单,而是艺术创作的匠心提炼和精准表达。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呼之欲出,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冰雪五环”环节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手段,以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观意取象、气韵相生。新的科技手段,为艺术表达带来更多可能性。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幅“画卷”,到2022年奥运历史上首个画质达到16K的巨型光影屏,从舞台呈现到通信保障,从技术实力到管理理念,科技迭代带来了美学升级,产业发展为艺术表达带来“硬核支撑”。人工智能、5G、AR(增强现实)、裸眼3D、云计算、数字孪生以及仿真技术等被大量运用于创作中,有限的表演区域释放出无限的想象空间,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舞台上的“冰立方”怎样拔地而起?航天工作者借鉴火箭发射塔架的设计理念,自主研发出了全新的电机驱动系统——在“冰立方”底部布置了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这16位“大力士”相互配合,将“冰立方”稳稳地从舞台平面上托起。奥运五环如何“破冰而出”?“冰立方”和五环由LED屏组成,“雕刻”的视觉在激光与冰立方3D视效的结合下产生。雪花为何“如影随行”?节目《雪花》中,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对超过600人集体采用实时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整个过程以毫秒计,小演员和地屏上闪亮的“雪花粒子”的交互追踪毫无延迟,总流程不超过0.1秒。这样的交互表演既优化了场景,实现了小朋友与雪花的互动,也使场景更具真实感,建构具有童话梦境效果的视觉整体。当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科技已不仅仅是手段、工具、元素,其本身也起着表意的作用,传递人文温度。北京冬奥会的点火方式惊艳世界,奥运历史上首次以绿色环保为原则打造的主火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冬奥会闭幕式上,通过AR虚拟实时渲染技术,让中国结的红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鸟巢上空,编织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缠绕在巨型雪花火炬周围。传统花纹的中国结、浪漫冰花围成的中国结、红绸飘舞的中国结……不同质感和元素的中国结被冰花包围。这是中国与世界的联结,也寄托着全世界在一起、“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了新的艺术表达,但艺术意蕴的深远始终依赖于创作者对文化的理解与对时代的感悟。创作者可以在古代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不同维度挖掘创意、寻找灵感,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将继续被世界看见。化繁为简、简而有质,张弛有度、形散神聚。创作者以内容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寻找着中国故事的“打开方式”。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判断,从一个个细节感悟背后的精神、价值与力量。它可以是火炬,是中国结,是那朵“人类共同的雪花”,也可以是“中国红”与“冰雪蓝”,是“闹花灯”“折柳寄情”的东方美。人们在技与艺的美中,获得文化的共鸣和共情。(摘编自王瑨《让艺术焕发简约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举办过的两次奥运会都用简约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式的浪漫,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相比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了美学升级,更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观。C.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16位孔武有力的工作人员共同托起了“冰立方”,使冰立方拔地而起。D.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撑,但最终依赖的还是创作者对文化的理解和对时代的感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篇文章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论证了文章的观点,即科技有助于艺术焕发简约之美。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之语,可以看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追求简约契合了我国的文化传统。C.文章第五段采用多个设问的形式,很好地阐述了科技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广泛应用。D.文章第六段对不同质感和元素的中国结进行介绍,旨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简约之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约的艺术风格并不是意味着创作者将艺术简单化处理,而是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匠心提炼,实现精准表达。B.在科技的助力下,舞台艺术有了重构的可能性,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山水、日月、冰瀑等景观被搬到了舞台上。C.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它虽然可以化繁为简,使艺术简而有质,但不利于创作者挖掘创意、寻找灵感。D.观众可以从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火炬、中国节等细节中感悟其背后的精神、价值与力量,从中获得文化的共鸣和共情。【答案】1.D2.D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北京举办过的两次奥运会都用简约的方式”错误,原文只是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上采用了简约的方式,并没有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是简约的。B.“更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观”错,原文并没有对两次奥运会进行比较。C.“16位孔武有力的工作人员共同托起了‘冰立方’”错,原文中的16位“大力士”指的是“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并非16位工作人员。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旨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简约之美”错,原文对不同质感和元素的中国结进行介绍,是为了论证科技本身也起着表意的作用,传递人文温度。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不利于创作者挖掘创意、寻找灵感”错,原文说的是创作者要以内容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创作者要在不同维度挖掘创意、寻找灵感,并不是说科学技术就不利于创作者挖掘创意、寻找灵感。故选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表一:近两年初冬档三大指数对比及2021年初冬档影片三大指数TOP3表二:2021年初冬档影片普通观众与专业观众满意度排序对比影片名称普通观众专业观众普通观众满意度排序专业观众满意度排序《扬名立万》85.3182.31《梅艳芳》85.2280.52《铁道英雄》84.1375.93《古董局中局》83.9473.36《不老奇事》81.9573.74《乌海》80.3671.57《野马分鬃》78.7773.65来源: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1年初冬档调查结果显示,初冬档满意度84.4分,居近五年同期第一位,同比增长1.5分。其中悬疑喜剧片《扬名立万》、音乐传记片《梅艳芳》、历史动作片《铁道英雄》等电影作品获得观众高满意度评价。以初冬档为表的“非常规”小档期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对于电影市场降低强档期依赖、促进创作多元、推动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摘编自张秋红《电影市场初冬档满意度调查:观赏性、传播度同步提升》)材料二:2022年以来,内地院线已有8部国产片撤档,其中包括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隐入尘烟》。2022年3月24日,中国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这是十年来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直到几天前的清明,情况依旧没有太大好转,连业内寄予厚望的《月球陨落》和《新蝙蝠侠》双片也未能救场。“院线无电影,有片无人看”,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事实。疫情当然是首要因素。但从观众的角度看,观众越来越不愿意走进影院了。一方面,影院带来的“体验”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甚至因为缺乏维护还有所下降),产业缺乏升级的资本和动力;另一方面,电影的票价在实打实地提高,院线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众多娱乐可能性中的“轻奢”选项。随着流媒体的勃兴,“内容为王”这句万金油式的口号已经显得非常过时,传统意义上定义的所谓“好内容”已经不足以把观众拉回影院——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今天,“内容”铺天盖地占据着使用者的时间,网络和流媒体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甚至更加完整丰沛,以前需要一部电影、花费两个小时才能获取的信息和感动,现在只需要观看一则短视频或者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即可完成,而这些媒介甚至传播更广更快,能够引发的公众讨论也更大更巨。(摘编自夏振鹏《愁人!电影市场怎么才能好起来?》)材料三:提到全媒体时代,除了数字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影业界当下最关注的是传统的创作主体、营销模式、播映终端和市场运作,而电影的服务对象——消费者群体的巨大变化还没有引起业界人士的足够重视。正是由于消费者把各种媒体整合到了一起,消费者成了全媒体时代的最大推动力。在全媒体时代,电影以制作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经逐渐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传统的影视创作是“单纯消费”型,创作者与消费者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群体。新时代模糊了这两个群体的界线,创作者不再高不可攀,消费者也渐渐地承担起了创作的任务。全媒体时代,电影有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加有利的创作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市场范围。电影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来临,除了要遵循艺术规律和媒体传播规律外,最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和理念。在全媒体时代,电影仍需要继续紧跟数字技术和媒体技术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创作生产电影、营销推广电影和发展提高电影。电影行业要有与时代合拍的新理念、新思路。全媒体时代多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要求电影人要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有意识地扩大和丰富与其他媒体的了解、沟通和合作。如果之前的电影还是冷兵器时代的单打独斗,那么未来全媒体时代的电影就是要通过融合发展在多种媒体之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和创造出双赢或多赢的局面。(摘编自杜永明《全媒体时代的电影转型》)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初冬档的影片彰显出我国当下超高的创作水准,其无论是在观赏性、思想性,还是传播度上都超过了历年以来同档期的影片。B.《扬名立万》和《梅艳芳》成为2021年初冬档的热门影片,前者的观赏性、传播度位居第一,而后者在思想性上要比之略胜一筹。C.专业观众对《铁道英雄》的满意度明显要低于普通观众的满意度,这说明《铁道英雄》缺乏思想内核,没能引起专业观众的共鸣。D.不同层次的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是不同的,如普通观众更青睐商业属性明显的影片,而专业观众更倾心于以人物传记为题材的电影。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初冬档影片呈现出类型丰富、题材多元的特点,其中一些影片赢得观众的口碑,这显示出以初冬档为代表的“非常规”小档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B.2022年电影市场发展形势严峻,2022年3月24日是十年来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即使被业内寄予厚望的《月球陨落》和《新蝙蝠侠》也未能挽回颓势。C.传统的电影模式是以制作为中心的,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与消费者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群体,而在全媒体时代,消费者也渐渐地承担起了创作的任务。D.在全媒体时代,电影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电影行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少创作一些与冷兵器时代相关的作品,要多创作一些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影片。6.当下电影行业都面临着哪些困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B5.D6.①电影行业的发展受到疫情的影响。②由于影院带来的“体验”没有太大变化和票价上涨,观众越来越不愿意走进影院了。③电影行业受到网络和流媒体的冲击。【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2021年初冬档的影片彰显出我国当下超高的创作水准”错。表一中只是对2020年和2021年的初冬档的影片进行比较,“2021年初冬档调查结果显示,初冬档满意度84.4分,居近五年同期第一位”说的是观众满意度,而不是创作水准。C.“《铁道英雄》缺乏思想内核”错,根据表一可知《铁道英雄》的思想性位居同档期影片的第一位。D.“普通观众更青睐商业属性明显的影片,而专业观众更倾心于以人物传记为题材的电影”并无根据。材料一的表二是普通观众与专业观众满意度排序对比,没有显示出他们更青睐于什么样的影片。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少创作一些与冷兵器时代相关的作品,要多创作一些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影片”曲解文意,原文是“如果之前的电影还是冷兵器时代的单打独斗,那么未来全媒体时代的电影就是要通过融合发展在多种媒体之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和创造出双赢或多赢的局面”,这并不是说“少创作一些与冷兵器时代相关的作品,要多创作一些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影片”。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院线无电影,有片无人看’,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事实。疫情当然是首要因素”可知,电影行业的发展受到疫情的影响。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但从观众的角度看,观众越来越不愿意走进影院了。一方面,影院带来的‘体验’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甚至因为缺乏维护还有所下降),产业缺乏升级的资本和动力;另一方面,电影的票价在实打实地提高,院线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众多娱乐可能性中的‘轻奢’选项”可知,由于影院带来的“体验”没有太大变化和票价上涨,观众越来越不愿意走进影院了。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随着流媒体的勃兴,‘内容为王’这句万金油式的口号已经显得非常过时,传统意义上定义的所谓‘好内容’已经不足以把观众拉回影院……网络和流媒体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甚至更加完整丰沛,以前需要一部电影、花费两个小时才能获取的信息和感动,现在只需要观看一则短视频或者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即可完成,而这些媒介甚至传播更广更快,能够引发的公众讨论也更大更巨”可知,电影行业受到网络和流媒体的冲击,观众更愿意接受这种更快的方式。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找麻雀的稻草人红墨水田起床走到院子里,蓦然一惊:院子里的稻草人不见了。没有了稻田,没有了麻雀,稻草人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水田怀念稻草人,好不容易高价买到了稻草(还不是新割的稻草),扎了个稻草人:和自己一样的身高,穿戴上自己的旧衣帽,腰里斜别着一杆长烟筒。水田常和稻草人面对面坐下,吸着烟卷,和“自己”聊天,内容离不开稻田和麻雀。昨夜,稻草人趁着月色,踏上了寻找麻雀的路。稻草人首先去了水田伯伯买稻草的地方。稻草人想:有稻草的地方就有稻田,有稻田就有麻雀,有麻雀就有稻草人存在的价值。稻草人到了目的地已是第二天清晨,稻草人找不到稻田,也找不到麻雀,只看见鳞次栉比的种菜大棚、养龙虾的田池和遍地金黄的油菜花……稻草人就问身边的一位老农:“你们这里不种植水稻吗?”“嗤——现在谁还种水稻呢?不划算。种蔬菜、养龙虾才来钱。这遍地金黄的油菜花不光是招引蜜蜂的,更是吸引游客和那些拍影视的。”老农笑盈盈地说,“我家还办起了民宿呢,今晚要不要住宿我家?”“你家里有麻雀吗?”稻草人问。老农说:“一只麻雀也没有。”稻草人悻悻地禺开了,不知不觉走到城里。天色向晚,还下着蒙蒙细雨。城中心一片废墟,像被掏空了内脏;周边孤零零地蹲着几间似倒非倒的老屋,许是不肯拆迁的“钉子户”。废墟上一只麻雀也没有,只有忙着串门的老鼠和几只流浪猫。稻草人遇见了废墟上的稻草人。“这里原有一栋祠堂,我主人曾经住在这里。那些岁月,我主人年年在厅堂里扎稻草人,可是后来,没稻田可种了,也就不用扎稻草人了,麻雀也没有了,我被遗弃在这里。”废墟上的稻草人奄奄一息地说,“人类的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我们却失去了容身之所。”两个稻草人相拥而泣。最后,稻草人与废墟上的稻草人挥手告别,继续踏上寻找麻雀的征程。稻草人又找到一处山林,只听到令它烦躁的铲车和挖掘机的轰鸣声。稻草人没有看见麻雀,却看见了好多好多的稻草人——有神话里的神仙,有小说、戏曲里的人物,也有影视里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它们的衣服色彩缤纷,脸上还化了妆,个个比自己漂亮。稻草人觉得自己不般配,准备悄然离开,可是被游人拽进了人圈里。“你才是最原始、最生态的稻草人!”有人推着它说。游客们围上来,纷纷与稻草人合影、视频……稻草人看见影像里的自己面无表情、四肢僵硬,与他们格格不入。一位村姑打扮、略有气质的女子走过来牵起稻草人的手说:“谢谢您的光临!你们的使命不再是孤零零地守望稻田,驱赶麻雀,而是招引游客,让他们怀想昔日的时光……在‘美丽乡村艺术节’中展现自己别样的风情和魅力……”美丽女子双手呈给它一本大红“聘请书”。“我是一个稻草人,我要寻找稻田,寻找麻雀。稻田是我生命的舞台,麻雀是我人生的搭档。我为麻雀生,也为麻雀亡。对不起!我不能留在这里。”稻草人第一次说出这么漂亮的话语。时光荏苒,稻草人一直行走在“寻找”的路上……那夜,稻草人路过一个“水公园”,岸边耸立着露天屏幕,正播放着“农业频道”。屏幕里,水田伯伯戴着和它一样的帽子,穿着和它一样的衣服,腰里斜别着和它一样的长烟筒,手掌卷成喇叭状,站在高坡上,对它呼唤:“归来吧,稻草人,家乡又种上水稻啦!”水田伯伯双眼满含泪水。稻草人返回家乡,果然看见满田野金黄的水稻。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成群结队的麻雀像褐色的雨点落下来……水田给稻草人的形象进行了微调——画上“月牙船”的嘴巴,右手作挥手招呼的姿势。稻草人站在稻田里——这是家乡久违的稻田。(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水田伯伯发现稻草人不见了,稻草人离开家乡,这与后文在水田伯伯的呼唤下,稻草人回到家乡形成结构上的照应。B.小说将寻找麻雀的稻草人与废墟上的稻草人进行了对比,意在突出废墟上的稻草人的胆小、怯弱,不敢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价值。C.小说善于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如女子聘请稻草人加入艺术节,遭到稻草人义正词严的拒绝,稻草人的话语刚劲有力。D.小说中的比喻奇特新颖,如将“城中心一片废墟”比作“被掏空了内脏”,形象地写出城市环境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到了破坏。8.小说采用“延迟式”的结构,作者竭力在稻草人寻找麻雀的过程中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请简要分析这种叙事结构的好处。9.有人认为“小说看似虚构,虚构的世界有时却比现实世界更加真实”。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小说“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答案】7.B8.①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各故事情节之间环环相扣,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②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凸显出稻草人的精神品格,稻草人执着地追寻着自我价值的实现。④暗示小说主题,小说通过叙述稻草人寻找麻雀的过程,反映出传统农业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现状。9.①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人的行为动作,被赋予人的情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它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懈寻找麻雀,这个故事是虚构的。②小说虚构的叙事是对现实的投射,如对农村蔬菜大棚等农业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废墟、一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的描写,都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表现出作者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弊病的担忧。③真实的“现实”是“虚构”的基础,小说的虚构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用虚构的故事表现现实世界,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并能够拉开读者与现实的距离,引起读者的思考,使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小说将寻找麻雀的稻草人与废墟上的稻草人进行了对比,意在突出废墟上的稻草人的胆小、怯弱,不敢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价值”错。小说没有将寻找麻雀的稻草人与废墟上的稻草人进行对比,废墟上的稻草人并不是胆小怯弱,不敢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价值,而是在现代文明的破坏下已变得奄奄一息。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叙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本文写了稻草人寻找麻雀的过程,它先是“去了水田伯伯买稻草的地方”,但是“找不到稻田,也找不到麻雀,只看见鳞次栉比的种菜大棚、养龙虾的田池和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和老农攀谈得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稻草人又来到城里,看到了废墟上的稻草人,听它说了这里由祠堂变成城市高楼的过程,“两个稻草人相拥而泣。最后,稻草人与废墟上的稻草人挥手告别,继续踏上寻找麻雀的征程”;接着稻草人又来到山林,见到好多比它装扮好看的稻草人,原来这是“美丽乡村艺术节”的现场,大家都觉得稻草人是最原始、最生态的,争着与它合影,主持人还给它一本大红“聘请书”,邀请它做节目嘉宾,稻草人拒绝了,“我是一个稻草人,我要寻找稻田,寻找麻雀。稻田是我生命的舞台,麻雀是我人生的搭档。我为麻雀生,也为麻雀亡。对不起!我不能留在这里”;然后写稻草人在“水公园”的露天屏幕见到了它的主人水田,主人告诉它家乡已经又开始种水稻了,主人让它回家;最后稻草人回到家乡,“果然看见满田野金黄的水稻。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成群结队的麻雀像褐色的雨点落下来……”“稻草人站在稻田里——这是家乡久违的稻田”。小说写稻草人找寻稻田和麻雀的过程跌宕起伏,各故事情节之间环环相扣,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稻草人到处去找麻雀,可是无论是水田伯伯买稻草的地方,还是城里、山林里,大家都不再种水田,到处都找不到麻雀,那么它还能找到麻雀吗?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于稻草人来说,“麻雀”就是它的伙伴,是它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依托,而稻草人对麻雀的执着寻找,其实就是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稻草人的执着,凸显出稻草人的精神品格。稻草人到处都找不到稻田和麻雀,是因为无论是乡下还是城里都不再种水稻,乡下老农说“现在谁还种水稻呢?不划算。种蔬菜、养龙虾才来钱。这遍地金黄的油菜花不光是招引蜜蜂的,更是吸引游客和那些拍影视的”;城里废墟上的稻草人说“这里原有一栋祠堂,我主人曾经住在这里。那些岁月,我主人年年在厅堂里扎稻草人,可是后来,没稻田可种了,也就不用扎稻草人了,麻雀也没有了,我被遗弃在这里”“人类的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我们却失去了容身之所”。这样就暗示小说主题,小说通过叙述稻草人寻找麻雀的过程,反映出传统农业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现状。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创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先看“虚构”。小说描写了水田伯伯扎的一个稻草人寻找麻雀的故事。稻草人能行动,“昨夜,稻草人趁着月色,踏上了寻找麻雀的路”“稻草人首先去了水田伯伯买稻草的地方”“稻草人悻悻地禺开了,不知不觉走到城里”“稻草人又找到一处山林”;会说话,“稻草人就问身边的一位老农:‘你们这里不种植水稻吗?’”“‘我是一个稻草人,我要寻找稻田,寻找麻雀。稻田是我生命的舞台,麻雀是我人生的搭档。我为麻雀生,也为麻雀亡。对不起!我不能留在这里。’稻草人第一次说出这么漂亮的话语”;稻草人还有人的思想情感,“稻草人想:有稻草的地方就有稻田,有稻田就有麻雀,有麻雀就有稻草人存在的价值”,“两个稻草人相拥而泣”。总之,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人的行为动作,被赋予人的情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它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懈寻找麻雀,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再看“现实”,在稻草人寻找麻雀的过程中,通过老农、废墟上的稻草人、山林中的游客、节目主持人等反映了现实。如老农说“现在谁还种水稻呢?不划算。种蔬菜、养龙虾才来钱。这遍地金黄的油菜花不光是招引蜜蜂的,更是吸引游客和那些拍影视的”;“城中心一片废墟,像被掏空了内脏”,城里废墟上的稻草人说“这里原有一栋祠堂,我主人曾经住在这里。那些岁月,我主人年年在厅堂里扎稻草人,可是后来,没稻田可种了,也就不用扎稻草人了,麻雀也没有了,我被遗弃在这里”“人类的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我们却失去了容身之所”;山林中“只听到令它烦躁的铲车和挖掘机的轰鸣声”,游客们说“你才是最原始、最生态的稻草人!”,主持人说“谢谢您的光临!你们的使命不再是孤零零地守望稻田,驱赶麻雀,而是招引游客,让他们怀想昔日的时光……在‘美丽乡村艺术节’中展现自己别样的风情和魅力……”。小说虚构的叙事是对现实的投射,如对农村蔬菜大棚等农业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废墟、一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的描写,都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表现出作者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弊病的担忧。最后看二者的关系。正是因为当下存在农村蔬菜大棚等农业现代化、城市中心变成废墟、一些旅游业的发展等一些现状,才有了失去稻田、失去麻雀的现实,也才有了稻草人寻找麻雀的故事。可见真实的“现实”是“虚构”的基础,小说的虚构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只是单纯的用正常手段表现现实,可能没有小说中用虚构的故事表现现实世界这样有表现力,用虚构的手法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并能够拉开读者与现实的距离,引起读者的思考,使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炀帝大业八年春正月,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征合水令庾质问曰:“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对曰:“若命猛将劲卒,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帝大怒,命左右斩之,何稠苦救得免。炀帝大业八年三月癸巳,上始御师,进至辽水。诸将之东下也,帝亲戒之曰:“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旨欲轻兵掩袭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辽东数出战不利,乃婴城固守,帝命诸军攻之。辽东城将陷,城中人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中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再三,帝终不悟。既而城久不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帅江、淮水军,舳舻数百里,浮海先进,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大破之。护儿欲乘胜趣其城,副总管周法尚止之,请俟诸军至俱进。护儿不听,简精甲四万直造城下。高丽伏兵于罗郭内空寺中,出兵与护儿战而伪败,护儿逐之入城,纵兵俘掠,无复部伍。伏兵发,护儿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高丽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陈待之,高丽乃退。护儿引兵还屯海浦,不敢复留应接诸军。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高丽遣大臣乙支文德诣其营诈降,实欲观虚实。于仲文先奉密旨:“若遇高元及文德来者,必擒之。”仲文将执之,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固止之。仲文遂听文德还。既而悔之,遣宇文述渡水追文德。文德见述军士有饥色,故欲疲之,每战辄走。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恃骤胜,又逼群议,于是遂进,东济萨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为营。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难猝拔,遂还。秋七月壬寅,高丽自后击其后军,于是诸军俱溃,不可禁止,将士奔还。来护儿闻述等败,亦引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隋讨高丽》,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旨欲轻兵掩袭/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B.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旨/欲轻兵掩袭/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C.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旨欲轻兵掩袭/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D.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旨/欲轻兵掩袭/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如高祖、太宗等。B.舳舻,泛指船只,与《赤壁赋》中“舳舻千里”中的“舳舻”意思相同。C.郭,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D.尚书右丞,东汉尚书有左、右丞,唐、宋时期右丞总辖兵、刑、工三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御驾亲征,他命令各军攻打辽东城,高丽守军诈降,这使隋军放松警惕,高丽军趁机加强防备,最终辽东城久攻不下。B.来护儿从水路进攻平壤,他由于骄傲轻敌,孤军深入平壤城后放纵士兵的行为,中了对方的埋伏,最终惨败而退。C.乙支文德名为投降,实则是为了窥探隋军的情况,于仲文收到隋炀帝的密令准备抓乙支文德,却最终还是放走了乙支文德。D.宇文述渡水追击乙支文德,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使宇文述的军队陷入被动的局面,宇文述最铩羽而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护儿欲乘胜趣其城,副总管周法尚止之,请俟诸军至俱进。(2)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难猝拔,遂还。【答案】10.B11.A12.A13.(1)来护儿想要乘胜直奔平壤城,副总管周法尚阻止他,请求等待各军都到齐后一起进兵。(2)宇文述看见士卒疲惫不堪,不能再继续作战,而且平壤城又险要坚固,估计难以马上攻克,于是撤军。【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出兵是为了抚慰百姓,讨伐有罪之人,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众将中有的人不了解我的旨意,想要轻装突袭,树立自己的名声以邀功请赏,这不是天朝大军的做法。你们要兵分三路,凡是进攻哪里,一定要三路都知道,不得轻敌孤军深入。“朕旨”是偏正短语做“不识”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三道”做“分为”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如高祖、太宗等”错误,高祖、太宗不是年号,是庙号。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高丽守军诈降,这使隋军放松警惕,高丽军趁机加强防备”错误,由“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辽东城将陷,城中人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中守御亦备”可知,文中说的是需要向隋炀帝奏报情况贻误了战机,并不是高丽军诈降而隋军懈怠,给了高丽军机会。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趣”,同“趋”,奔向;“止”,阻止;“俟”,等到;“至”,到。(2)“疲弊”,疲惫不堪;“度”,估计;“猝拔”,马上攻克;“还”,撤军。参考译文:隋炀帝大业八年春季正月,四方的兵马都集结到了涿郡。隋炀帝杨广召见合水县令庾质,向他询问道:“现在我用这么多的军队去讨伐高丽,你认为能不能取胜呢?”庾质回答道:“如果陛下授命猛将强兵,日夜兼程,出敌不意,一定会取胜。取胜的关键在于迅速,缓慢则不会成功。”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极力劝谏不要出兵,隋炀帝大怒,下令左右斩杀他,何稠苦苦相救,耿询才得以免死。隋炀帝大业八年三月癸巳日,隋炀帝亲自统帅大军,进至辽河。众将率军东下时,隋炀帝告诫他们说:“现在出兵是为了抚慰百姓,讨伐有罪之人,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众将中有的人不了解我的旨意,想要轻装突袭,树立自己的名声以邀功请赏,这不是天朝大军的做法。你们要兵分三路,凡是进攻哪里,一定要三路都知道,不得轻敌孤军深入。而且凡是军事方面的进止,都要奏报,等待回复,不得独断专行。”高丽的辽东守军多次出战失败,于是就依托城墙固守,隋炀帝命令各军攻城。辽东城即将陷落时,城中守军就说请求投降,众将遵奉隋炀帝的旨意,不敢抓住战机,而是先派人急速奏报。等回复到达,城中的防御也部署好了,随即出兵抵抗。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隋炀帝始终没有省悟。之后辽东城久攻不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长江、淮河的水军,船只连绵数百里,渡海先行进发,在距离平壤六十里处,与高丽军相遇,隋军进攻,大败高丽军队。来护儿想要乘胜直奔平壤城,副总管周法尚阻止他,请求等待各军都到齐后一起进兵。来护儿不听,挑选四万名精锐甲士直接前往平壤城下。高丽军在外城的内空寺中埋伏士兵,出兵和来护儿交战并假装战败,来护儿追赶着敌人进入城内,放纵士兵抓俘虏、抢东西,乱不成军。高丽伏兵出动,来护儿惨败,仅仅免于一死,返回的士卒不过几千人。高丽军追到隋军停船的地方,周法尚列阵迎敌,高丽军队这才退走。来护儿领兵返回,屯驻在海边,不敢再留在原地接应各路军队。大将军于仲文从乐浪道出兵,高丽派遣大臣乙支文德到隋朝军营诈降,其实是为了观察隋军内部情况。于仲文预先接到隋炀帝的密旨:“如果遇到高元和乙支文德前来,一定要擒获他们。”于仲文准备抓乙支文德,尚书右丞刘士龙当时担任慰抚使,坚决阻止于仲文那样做。于仲文于是听任乙支文德返回。不久于仲文又感到后悔,派遣宇文述渡水追击乙支文德。乙支文德看见宇文述的军士面带饥饿的迹象,所以故意让他们疲惫不堪,每次一交战就逃跑。宇文述一天之中,七战全都取胜,他既凭仗着骤然获得的多次胜利,又迫于众人的议论,于是继续进军,东渡萨水,距离平壤城三十里,依托山势扎下营寨。宇文述看见士卒疲惫不堪,不能再继续作战,而且平壤城又险要坚固,估计难以马上攻克,于是撤军。大业八年秋季七月壬寅日,高丽军队从后面进攻隋军的后军,于是各军都溃散了,无法禁止,将士纷纷奔逃而回。来护儿听说宇文述等人战败,也率军返回。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宋]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注]。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读书(节选)[唐]柳宗元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注]元元:人民,百姓。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中“灯前目力虽非昔”一句写诗人在孤灯之下阅读的场景,但诗人的眼神已不如从前。B.陆诗中“犹课蝇头二万言”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坚持把两万蝇头小字读完。C.柳诗中的三、四句写“巧者”“智者”时刻督促诗人读书,使诗人得到教诲,获益颇多。D.柳诗中的“贵尔六尺躯”一句表面上是在劝说他人要珍惜身体,实则是诗人的自我劝慰。15.两位诗人读书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陆诗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读书是为了平民百姓而并无它求。从柳诗中的“捐囚拘”“足自悦”“勿为名所驱”可以看出,诗人读书是为了摆脱现实的拘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自由,不让自己为功名所累。【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使诗人得到教诲,获益颇多”错。“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两句并不是在说“巧者”“智者”在对诗人进行教诲,而是在写诗人不为世俗偏见、流言蜚语所左右,讽刺那些逢迎投机、争名夺利的世儒。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评价观点倾向的能力。陆诗:“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是为了人民,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柳诗:“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意思是: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就闭口,心情闲散抛弃了拘囚的束缚。读书的收获,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精神获得自由,抛弃了拘囚的束缚。“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意思是:阅读史书足以使自己快乐,何必为追求名利而劳碌?“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意思是:珍惜你大丈夫的六尺之躯,不要被名利驱使而丧失了自由!最后四句立意更深: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圣贤、历史,已足以使自己快乐,又何必要为追求名利而劳碌奔波!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不要为名利所驱使。由读书之悦悟到虚名之无益,并以旷达之语作结。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强调坚持的重要性,拿刀刻东西却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反之,“__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论公西华时说“______,______”,认为公西华说的也是国家大事。【答案】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扣住关键性语句,如第(1)题扣住“坚持”“拿刀刻东西”“反之”,第(2)题扣住“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第(3)题扣住“孔子评论公西华”“公西华说的也是国家大事”。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锲”“镂”“须臾”。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要有欲病救萌、______的慎初意识。拒腐防变如同治病强身一样,要防患于未然。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工作方便”,特制了一件工作服,上面缝了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放公款,一个口袋放私款”。一次,陶行知去外地募捐,返程搭车时放在私款口袋的钱被盗了,他没有把募捐来的钱拿出来垫买车票,硬是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子,坚持步行回到学校。陶行知公私分明、______的品格,至今还被人们颂扬。在廉洁奉公方面,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就应当这样“苛求”自己。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都是从思想上的小毛小病、小枝小节和经济上的小偷小摸、小贪小占开始的。他们在有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之后,不仅不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反而知错不改、任其发展,甚至心怀侥幸、______,最终走上不归路。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不小的祸患。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加大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坚固树立慎微观念。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要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精神。越是隐蔽、细微的地方,越能检验一个人的品质。高尚的人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同样是谨慎的。有些“两面人”______,台面上形同正人君子;私下里偷鸡摸狗,恰是虚伪之徒。这警示我们,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就要在私底下、无人时和细微处,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未雨绸缪

纤尘不染

破釜沉舟

道貌岸然B.防微杜渐

目无下尘

破釜沉舟

装腔作势C.防微杜渐

纤尘不染

铤而走险

道貌岸然D.未雨绸缪

目无下尘

铤而走险

装腔作势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不小的祸患。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加大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慎微观念。B.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祸患不小。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加大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慎微观念。C.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不小的祸患。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慎微观念。D.事实证明,生活小事看似不大,但背后隐藏的祸患不小。在廉洁从政上,我们要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牢固树立慎微观念。19.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慎独精神”的一项是(

)A.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B.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C.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答案】17.C18.D19.B【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防微杜渐: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露苗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准备。根据语境“欲病救萌”,第一空应填“防微杜渐”。第二空,纤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目无下尘: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根据语境“陶行知公私分明……的品格”可知,是对陶行知品格的赞美,第二空应填“纤尘不染”。第三空,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根据语境“反而知错不改、任其发展,甚至心怀侥幸……最终走上不归路”可知,应选具有贬义的词语,第三空应填“铤而走险”。第四空,道貌岸然:神态庄重严肃,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装腔作势:形容故意做作。根据语境“台面上形同正人君子;私下里偷鸡摸狗,恰是虚伪之徒”,第四空应填“道貌岸然”。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背后隐藏的不小的祸患”谓语残缺,应改为“背后隐藏的祸患不小”。二是“加大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搭配不当,应改为“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选项来看,两处错误都改正,表述无误的是D项。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A.意思是:更不能以自己能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强调的是不要恃才而骄、恃宠而骄。B.意思是:所以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强调慎独精神。C.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是在告诫后人谨慎从事,追念前贤。D.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强调榜样的力量。故选B。八、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市面上有很多印花染色口罩,深受消费者欢迎,月销量甚至能上万。但也有人质疑:①?专家指出,真正能达到防疫要求的只有这五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和儿童口罩。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是“防疫口罩”还是“民用口罩”,都有质量安全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