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自我评价七年级历史(统编版)一、选择题(下列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在涂卡区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北京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在今云南境内,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半坡人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河姆渡人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在南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C项符合题意,故选C。3.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这段话表述的是A.汉族的形成 B.华夏族的形成C.结成炎黄联盟 D.国家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AC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4.《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C.察举制取代禅让制D.世袭制取代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可知代表的是禅让制;“天下为家”代表的是世袭制。“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选A。5.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凝聚血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AC项都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D项是皇位继承制度;B项符合题意,故选B。6.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点睛】试题分析: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在农业上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所以③④不是商朝的成就。商朝青铜制作工艺高超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商朝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故选A。7.《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北方游牧民族狄人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统一六国 B.春秋争霸 C.国人暴动 D.战国七雄【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春秋争霸的史实。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8.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信息不符。故选B。【点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时必须注意比较几个选项的程度,仔细甄别,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中奖励军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内容。9.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B.墨家:兼爱非攻,选贤与能C.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以法治国,强化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秦统一后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10.2018年3月,我国正式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专门负责全国监察工作。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设立了哪一重要官职,专门掌管全国监察事务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所以其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选项B符合题意。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一童谣暗指()A.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B.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C.阿房将灭亡秦朝 D.秦滥用民力,民怨沸腾【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阿房,阿房,亡始皇”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治残暴,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秦滥用民力,民怨沸腾,再加上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2.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C.三国时期 D.唐朝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有关知识的识记。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析四个选项可见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3.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B.秦始皇带兵进入寺院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D.张仲景在纸上病人开药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纸在西汉时已有,张仲景是汉朝医学家,故D符合题意。《史记》是汉武帝时作品,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五禽戏”是东汉华佗创立,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4.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光武中兴——汉武帝大一统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公元前221年嬴政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建立秦朝,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普出现了短暂统一,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峙,东晋灭亡,南朝开始,北方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和北齐五个朝代,称为北朝,南朝与北朝合称南北朝。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D项正确;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由于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民不聊生,才出现张角创立太平道,排除B项;周朝亡于周幽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说法中,最符合①所代表时期阶段特征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分裂割据与短暂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年代尺表,①下方为淝水之战,据此可知其代表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结合课本所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C项符合题意;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发生在先秦时期,A项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项不合题意;分裂割据与短暂统一是三国两晋时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6.准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大教育家B.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C.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D.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指的是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历史结论指的是主观的想法。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是历史结论;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是历史史实,不符符合题意。故选A。17.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南朝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畸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A.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B.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C.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也是南方经济能够开发的原因,但是不符合材料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以东晋南朝经济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江南地区开发有关知识的记忆、掌握能力。18.“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C.班超经营西域30年 D.刘秀实现光武中兴【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BCD和汉武帝无关,A项符合题意,故选A。19.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一场战役时,记下了以下几个重要地点“黎阳”“白马津”“延津”“乌巢”,他研究的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垓下之战 D.巨鹿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官渡之战中涉及的地名与材料信息进行匹配。20.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齐民要术》,C项正确;《缀术》是数学著作,排除A项;《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排除B项;《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20分;23题16分;24题8分;共60分)2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3)从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哪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图一、图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1)图一是春秋形势图,图二是战国形势图。(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分裂成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3)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要目的。(4)控制了全国广大地区,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进而使西周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解析】【详解】试题解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读图能力。观察图一,可见图中有很多的诸侯国,如齐、鲁、晋、燕、吴、越、秦、楚等,他们很多都是西周分封制下较为古老的诸侯国,还有城濮等地名,可判定为春秋争霸形式图;而图二中没有晋国、宋国等国,多了韩、赵、魏三国,出现了秦、楚、燕、齐、和韩、赵、魏三国并立的局面,是为战国七雄,故为战国时期形势图。(2)本小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形势变化。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是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说明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3)本小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目的。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是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吴王圔闾等,因此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争以由单纯的争夺土地和人口过渡到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地主阶级统治而进行争霸,因此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要目的,但二者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4)本小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分封土地和人口给贵族子弟和功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一来可以拱卫中央王室,二来可以加强对地方边疆的控制。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鲁、燕、楚、晋等。诸侯平时替周王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这样有利于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进而使西周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延续了近八百年,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22.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岳麓版《选修一》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答案】(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⑤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4)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得出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内容包括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主要是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根据“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韩非子的主张是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措施符合韩非子“要在中央”、“圣人执要”的主张。由此可知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材料一: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班固《汉书·主父偃传》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班固《汉书》材料三: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桓宽《盐铁论》(1)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的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言论有可能是出自哪一历史人物?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经济面临怎样的局面?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解决方法: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2)人物:董仲舒。措施: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3)局面:诸侯王经济实力强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解析】【小问1详解】问题:由材料“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等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法: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小问2详解】人物:由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言论出自董仲舒;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小问3详解】局面:由材料“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