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南县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元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一、选择题1.通过考古发现原始北京人会使用火的表现是()A.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大小 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和烧骨C.北京人使用石器形状 D.北京人头骨上反映出的嘴部前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了灰烬和烧骨,说明原始居民学会用火,B项正确;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大小为研究北京人身体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与用火没关系,排除A项;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形状能够为研究原始人工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原始人用火无关,排除C项;北京人头骨上反映出的嘴部前伸也为研究北京人身体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题干强调用火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具体体现有()①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对石器进行磨光和钻孔③已经穿上自己缝制衣服;④对死者进行埋葬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技术、钻孔、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埋葬死者。所以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得多,表现在山顶洞人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对死者进行埋葬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项不全面,排除BCD项。故选A项。3.周民同学参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能够感受到的是()A.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B.干栏式建筑的巧妙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粟米种植的广泛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干栏式建筑,B项正确;彩陶是半坡居民制作的陶器,排除A项;河姆渡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排除C项;粟是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排除D项。故选B项。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的饲养③聚落④打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正确;“天下为公”反映的是禅让制,排除A;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排除C;科举制是隋朝建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故选B。6.我国拥有灿烂的青铜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三星堆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利簋 D.司母戊鼎【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故选D;ABC中的青铜器由于“最重的青铜器”的描述不符,排除。7.我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金文 D.小篆【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A项正确;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与我国无关,排除B项;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秦朝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8.春秋时期的孔子为实现自己治世理想,先后到过魏、曹、宋、齐、郑、晋等九国游说各国国君,但途径洛邑时却没有去朝见周天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孔子对周礼不屑一顾 B.到洛邑的交通不方便C.其治世理想只适合诸侯国 D.周天子势力已衰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因此孔子游说了多国诸侯却未朝见周天子,说明周天子势力衰微,不足以实现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D项正确;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致力于宣传周礼,排除A项;到洛邑的交通方便,排除B项;孔子的思想并不适合诸侯国的争霸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9.“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A.商鞅变法的原因 B.商鞅变法的作用C.商鞅变法的目的 D.商鞅变法的经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的信息可知,材料在于强调商鞅变法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因此,题干材料主要解释了商鞅变法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和经过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CD。故选B。1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描写哪个水利工程的作用()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白鹤滩水电站【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A项正确;灵渠位于桂林,与“天府”称号不符,排除B项;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与“天府”称号不符,排除C项;白鹤滩水电站与材料的“天府”称号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与此记述相对应的是()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号曰‘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为了体现自己的功绩和地位,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B项正确;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君,“皇帝”的称呼是从秦朝开始的,排除A项;汉高祖和汉武帝是西汉的皇帝,他们不是首先称“皇帝”的国君,排除CD项。故选B项。12.这是一场因大雨而爆发的起义,这是一场对王侯将相命定提出质疑的起义。它就是()A.国人暴动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领队的陈胜对吴广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爆发,B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汉文帝先后两次将田租税减半,同时不轻易对周边敌对国家用兵,以免耗损国家财力。材料反映了汉初()A.强化君权,维护统一 B.民族团结,安定边疆C.以人为本,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结合题干材料“将田租税减半”、“以免耗损国家财力”可知,题干现象反映出汉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D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强化君权、民族团结,排除AB项;题干没有提及以人为本,以德化民,排除C项。故选D项。14.出土文物《汉代讲经图》画像石砖记录了兴办太学的状况,在历史研究中可以佐证汉朝时期()A.国家统一 B.经济繁荣 C.儒学兴盛 D.盐铁官营【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内容是《汉代讲经图》,反映的是教授儒学的场景,所以可以佐证汉朝时期儒学的兴盛,C项正确;单从讲授儒学的场景不能说明汉朝国家统一,排除A项;讲授儒学的场景是文化方面,不能佐证汉朝时期经济繁荣,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教授儒学的场景,盐铁官营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15.汉朝初期,北部地区戍边战士每天维护并守卫着长城一带的烽火台,这是为了()A.征收赋税 B.防御匈奴 C.抗拒洪水 D.防御沙尘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长城在秦汉时期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匈奴。因此,“北部地区戍边战士每天维护并守卫着长城一带的烽火台”是为了防御匈奴,B项正确;征收赋税、抗拒洪水、防御沙尘暴与长城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夺位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东汉中后期,中央政权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D项正确;地方豪强独霸一方属于地方特征,排除A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是东汉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不属于中央政权特征,排除B项;朝中大将夺位不符合东汉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7.习总书记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A.修筑万里长城 B.开辟丝绸之路C.开通大运河 D.修建全国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驼铃“丝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B项正确;万里长城为抵御北方匈奴而修建,排除A项;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修建全国道路与题干“丝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8.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是在下列哪个机构设置后()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府 D.新疆行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主要职责是颁行汉朝的法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C项正确;北庭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排除A项;伊犁将军、新疆行省都是清朝时期设立的,排除BD项。故选C项。19.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的史学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后世尊为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他”是()A.孔子 B.张骞 C.司马迁 D.班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䪨之《离骚》”,C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班超在东汉时期出使并经营西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0.公元207年,在曹操挥师南下的前一年,他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时曹操“志”在()A.消灭袁绍 B.挟持汉帝 C.统一全国 D.独占北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挥师南下是为了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所以,曹操的“志”是统一全国,C项正确;袁绍在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已被曹操打败,排除A项;挟持汉献帝是其实现“志在千里”的政治优势,排除B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曹操挥师南下前,北方基本上已被曹操控制,“独占北方”不是曹操的“志”,排除D项。故选C项。21.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其主要背景是()A.秦末农民起义 B.七国之乱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D项正确;秦末农民起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江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江南地区在西汉时的发展状况是经济落后,人烟稀少,④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23.《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支弱势的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弱势军队”是()A.东汉军队 B.西晋军队 C.东晋军队 D.北魏军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战与淝水,前秦的苻坚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而东晋的军队只有8万,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因此,“弱势军队”指的是东晋军队,C项正确;东汉军队、西晋军队、北魏军队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24.对于闲暇时喜欢侍弄土地,种植农作物的人来说,可以推荐他们阅读()A.《齐民要术》 B.《缀术》 C.《天工开物》 D.《史记》【答案】A【解析】【详解】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A项正确;《缀术》是关于数学方面的,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关于手工业技术方面的,排除C项;《史记》是史学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25.云冈石窟的导游小张为云冈石窟设计了新的解说词,正确的应该是()A.开凿于先秦时期,与道教有关B.开凿于西汉时期,与佛教有关C.开凿于东汉时期,与道教有关D.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因此云冈石窟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有关,D项正确;先秦、西汉、东汉均早于南北朝时期,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6.请列举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建立时的都城。【答案】阳城、亳、镐京。【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故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建立时的都城分别是阳城、亳、镐京。27.请列举两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答案】孔子、孟子、荀子等。(任写两位)【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任写两位即可)28.请列举秦朝在中央设立的三大职位名称。【答案】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29.请列举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以少胜多战役。【答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最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缫丝织麻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薄片,经晾干剥离后,可用于书写,但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极少。东汉元兴元年间出现了“蔡侯纸”,这是一种以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的纸张。“蔡侯纸”出现后,纸的使用逐步普及。材料二:中国书法艺术随着文字和载体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他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抽象符号艺术。其载体从甲骨到竹木,从帛到纸。从汉代开始,特别是东汉之后,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书法艺术持续发展,到东晋时期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1)根据材料一内容说说中国最早制造纸采用的是什么原料?(2)请问材料一中的“蔡侯”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纸相比之前的纸有什么优点?(3)根据材料一、二所述说说造纸术与书法艺术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4)材料二中所说的书法艺术“到东晋时期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答案】(1)缫丝织麻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薄片。(2)蔡伦;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纸的质量提高等。(3)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王羲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最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缫丝织麻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薄片,经晾干剥离后,可用于书写,但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极少。”可知,中国最早制造的纸采用的是缫丝织麻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薄片。(2)结合所学可知,“蔡侯”指的是蔡伦。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扩大原料来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结合所学可知,蔡伦以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造纸,使得“蔡侯纸”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纸的质量提高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蔡侯纸’出现后,纸的使用逐步普及。”及材料二“特别是东汉之后,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可知,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是东晋时期对书法艺术贡献最大的人。31.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政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在继承和变革中修订和完善。材料一: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废除了西周施行的旧的地方管理制度,在地方采取了新行政制度。汉初二者兼采之,却导致七国之乱。汉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王国问题,到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才真正被解决。材料二: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1)材料一中提及被秦始皇废除的旧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他实现大一统后,施行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说说“导致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2)请根据所学说出汉武帝时解决王国问题的的关键性措施是什么?(3)请你说说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两种钱币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统一铸造使用的?请你选择一种钱币谈谈其使用背景,并分析当时统一铸造使用钱币的作用。【答案】(1)旧制度:分封制;新制度:郡县制;原因: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统治。(2)颁布“推恩令”(3)朝代:图一秦朝,图二西汉;背景:①半两钱:秦朝统一后,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②五铢钱: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作用:①半两钱: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背景和作用各任选一点)【解析】【小问1详解】旧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建立了分封制;新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二者兼采之”说明西汉初期实行了郡国并行的制度,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汉景帝采取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的措施,引起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即“七国之乱”。

【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王的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再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使诸侯王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小问3详解】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两钱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五铢钱是西汉汉武帝时统一铸造的货币。背景:①半两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为改变币制混乱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②五铢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作用:①半两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货币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五铢钱: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