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 B.分封制C.禅让制 D.世袭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这说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世袭制,故D项符合题意;A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奴隶制开始建立;B项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C项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都江堰的修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主持修筑这个水利工程的是()A.大禹 B.商鞅 C.李冰 D.管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禹治理的是黄河水患;商鞅主持的秦国变法;李冰是秦国蜀郡太守,负责设计建造了都江堰;管仲主持齐国的变法;ABD均与都江堰无关,故选C。点睛:分析选项中人物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一一排除错误选项即可。3.《诗经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羊以其善良知礼,外柔内刚成为青铜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中华世纪鼎D.大盂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德如羔羊”可知这一青铜器是羊造型。因此B四羊方尊正确。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但造型古朴方正,不符合造型奇特的要求,因此A错误。中华世纪鼎是司母戊鼎的现代仿制品,不合题意,因此C错误。大盂鼎是西周炊器,时间不匹配,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B。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A.金文B.拉丁文C.小篆D.甲骨文【答案】D【解析】【详解】中药材龙骨是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此D正确。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题意不符,因此A错误。拉丁文原为意大利方言,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天主教的流传扩展为欧洲通用语言,不属于中国流通语言。因此B错误。小篆是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因此C错误。综上,故选D.5.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所以题文的事件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关,故选B。6.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变法运动D.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除了儒家和法家外,还有墨家、道家、兵家,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庄子和孙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7.“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曾经发生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历史事件,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A.刀币 B.铲形币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半两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D项正确;ABC项不是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指的是()A.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了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押运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选项C符合题意;武王伐纣是建立西周;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决战;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10.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北魏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文景二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史称文景之治,这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光武帝创造的盛世,不是第一个盛世,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唐朝时期的唐太宗创造的盛世,不是第一个盛世,排除C项;北魏改革发生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与“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注重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都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汉文帝以注意节俭而著称。12.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A.《论语》 B.《史记》 C.《汉书》 D.《诗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B项正确;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班固写成了《汉书》,《诗经》相传是孔子编订的,均与题干“司马迁”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3.以下图片,显示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年寿不长,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皇帝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C项正确;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与图片中“外戚、宦官”等内容不符,排除A项;朝中大将篡夺皇位与图片中“外戚、宦官”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与图片中“外戚、宦官”等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A.西藏 B.新疆 C.宁夏 D.广西【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所以答案选B。15.蔡伦,湖南耒阳人,东汉前期的宦官,负责监造各种器物,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发明指南针 D.发明火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蔡伦”“最大功绩”并结合所学,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人类文化保存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A项正确;毕昇发明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B项;指南针、发明火药发明都有蔡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6.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A.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西晋从此衰落。因此“八王之乱”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西晋从此衰落。因此,加速了西晋的灭亡。17.淝水之战后,东晋社会转危为安,与东晋交战的是()A.西晋 B.北魏 C.前秦 D.宋朝【答案】C【解析】【详解】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18.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从跪坐到垂脚高坐体现了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接受,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故选A;儒学正统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的加强,而非政权分立的加剧,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融合,并不是少数民族汉化,排除D。19.南朝最后的一个政权是()A.宋朝 B.梁朝 C.北朝 D.陈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开始了历史上南朝时期,经历了宋、齐、梁、陈,隋王朝建立后南下消灭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重建了大一统,D项正确;南朝的四个政权是宋、齐、梁、陈,宋朝、梁朝在陈朝之前灭亡,排除AB项;北朝不是南朝的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2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人们对A.龙门石窟雕塑的惊叹 B.云冈石窟雕塑的惊叹C.顾恺之绘画艺术的赞扬 D.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肯定【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此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材料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得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2)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3)材料三,指出秦始皇开创了我国哪种政治制度?地方上制度什么?【答案】(1)分封制。(2)商鞅变法。(3)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可知,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分封制度埋下的祸根。【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变法代表了新兴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开创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22.分析材料:材料一: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走,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材料二:汉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是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中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巧妙消除诸侯国对抗中央能力?这一措施是由谁提出的?(2)材料二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列举两例(3)材料三中董仲舒在思想上提出建议,请问汉武帝在思想和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大一统?【答案】(1)推恩令;主父偃。(2)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北击匈奴。【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走,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可知,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汉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给汉武帝提出建议的是董仲舒。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在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23.阅读材料,一一进行历史解释。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作用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和袁绍①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赤壁之战208年②曹操以多败少③④383年前秦和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1)完成表格。(2)以上战役有什么共同特点?(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措施使鲜卑族“整体汉化”?(不少于四点)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答案】(1)①:曹操以少胜多;②:孙刘联军;③: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淝水之战。(2)以少胜多。(3)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等。(4)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的统治;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解析】【小问1详解】200年,曹操和袁之间发生官渡之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83年(公元4世纪80年代)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