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_第1页
专题06: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_第2页
专题06: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_第3页
专题06: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_第4页
专题06: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修辞手法一、选择题1.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B.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2.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新修建的马路可真宽,就是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B.此时教室里安静得很,仿佛掉根针也能听得到。C.其实穿什么衣服无所谓,只要你不穿“皇帝的新装”就可以。D.看着路边麦田里那鲜绿欲滴的麦苗,他仿佛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3.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连用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运用拟人的写法,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C.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人生的追求。)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4.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梗上只留下几根淡黄色的花须。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拟人)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比喻)6.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龙山远看像一条腾云巨龙,近看似一头休憩雄狮。(比喻)B.健康是什么?健康就是吃得好,睡的香,精神爽,没烦恼。(反问)C.夏天的草儿绿得逼你的眼,阳光热得刺你的心窝。(拟人、夸张)D.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切都唾手可得是锻炼不了人的。(引用)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C.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C.他们(这一圈小山)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䁔和。”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天的杨柳,是羞答答的新娘,她们轻移莲步,扭动腰肢。B.黄河是我们的母亲,哺育了炎黄子孙。C.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我感觉很陌生,好像从未在这生活过一般。D.小王同学听到老师的呼唤声,从教室外面飞了进来。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道德”“趣味”“暮色”“凌乱”都是名词。B.“热忱——热情”“请求——恳求”是两组近义词。C.“自欺欺人”“爱慕虚荣”“贪生怕死”都是贬义词。D.“书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1.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闰土的父亲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句中“捕获”是动词。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令堂”“家君”属于敬辞,“小女”“寒舍”属于谦辞。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句中加点词“花枝招展”在这里比喻“姿态优美”。12.下列修辞或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谁来把我国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义不容辞。B.苏轼交友广泛,黄庭坚、秦观、米芾等人都花团锦簇在他的周围。C.每当想到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D.展览中的一幅幅书画、一件件器物,展现了名士云集的宋代风貌。13.选出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A.这是由于我们的过失造成的,怎么能叫你赔呢?B.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人,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呢?C.表停了,现在几点钟了呢?不知道。D.我们怎么能在这样脏乱的环境下学习呢?1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D.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1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比喻)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排比)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比喻)16.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17.下列句子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D.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1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学校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这句有语病。B.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常熟”“秋天”“愿意”都是名词。“跑”“出现”“赞美”都是动词。D.“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句中“热烈”一词的语境义是“强烈”“热情四溢”。19.下列句子与后面括号里说明不一致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本句是比喻句)B.狂风在操场上上蹿下跳。(两个“上”都是名词)C.小店承蒙您惠顾,生意越来越好。(“惠顾”是谦词)D.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本句是病句)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无疑给他灰色的生活带来了一丝阳光”一句中“阳光”采用了比喻义。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一句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C.“这棵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一句中的“下、上”和“陪伴”都是动词。2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2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拟人)B.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落在水面。(比喻)C.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喻)D.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拟人)2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在蓝色天幕上闪烁。B.春天是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心旷神怡。C.迷幻的梦如同一条灵活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的时候,他已经跑了。D.风是调皮的,把悠闲的云赶得到处跑,还不断变化自己的面具。2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25.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比喻、对偶)B.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排比)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排比、比喻)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2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的一项是(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2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C.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D.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2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③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④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比喻

拟人

排比

对偶B.拟物

拟人

比喻

对偶C.拟物

对偶

夸张

比喻D.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29.下列句子中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B.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C.昨天的作业,我好像忘记带了。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二、基础知识综合30.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填空。谷雨,一个散发着稻香的名字,湿漉漉地站在暮春的田埂上,在布谷鸟一声近一声的催促中,投入夏的怀抱。初夏,静mì(______)的午后,豆大的雨点落在菜畦(______)上,翠绿的藤蔓(______)也按捺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时光匆匆______(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不经意间秋已去冬已来,这时候,顽皮的雨已经学会了化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______)临人间。(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ì()

菜畦()

藤蔓()

lì()临(2)根据释义写出成语。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3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甲(A.举措

B.举动),社会各jiè②纷纷行动,打响了一场乙(A.大张旗鼓

B.声势浩大)的全面防控人民战争”。这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1)请为①处填上注音,为②处书写正确的汉字。①_____

②_____(2)请选出“甲”“乙”处符合语境的词语序号,填入横线。甲_____

乙_____(3)语段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4)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为世界防控病毒扩散提供第一手经验B.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C.彰显了中国一贯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3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徽州山水秀丽,以拥有黄山、齐云山、新安江等景区而箸称。到过徽州的人,往往喜欢用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语句来形容徽州如画风景。李白与徽州山水有着不解的情缘。歙县城南练江畔的“碎月滩”、黄山圣泉峰下的“醉石”,传说中均系诗仙李白游历过的处所。千余年来,徽州人景仰、ōu歌着诗仙李白,并在太平桥头为之建立了太白楼,不胫而走的关于李白的传说,又为徽州山水注入了灵性与更为深厚隽永的韵味。(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隽永()

ōu()歌(2)文段中有一个词写错了,请找出并修改: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不胫而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在银河上下闪shuò明灭,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朵千侏,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奇。(华兹华斯《水仙》节选)(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词注音。闪shuò()

行()列

瞥()见(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3)诗中“涟漪”的意思是____。(4)诗中运用了______和___的修辞手法。(5)把诗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漂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莅临()

lìn()啬(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3)所选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的自然、平静。3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jià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砰砰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搓捻()

zhàn()

jià()驶(2)在“已经疲倦不堪了”一句中,“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我”迷茫无所适从的心境。三、填空题36.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4)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5)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参考答案:1.B【详解】考查修辞手法。A.把野花比作眼睛和星星,是比喻;B.没有修辞;C.“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句式一致,语义相关,是排比;D.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是比喻;故选B。2.C【详解】A.“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B.“仿佛掉根针也能听得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C.“皇帝的新装”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光着身子”;D.“仿佛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超前夸张;故选C。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辨析。D.表述有误,“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故选D。4.D【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D.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D。5.D【详解】D.有误,“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一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故选D。6.B【详解】B.判断不正确。“健康是什么?健康就是吃得好,睡的香,精神爽,没烦恼”一问一答,使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故选B。7.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A.把“一间挨一间的房子”比作“马蜂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把“狂风”比作“饥饿的野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把“一片灰灰的薄雾”比作“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8.A【详解】A.比喻修辞,“好像日本看护妇”,将白花比作日本看护妇;B.拟人修辞,“很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将老城拟人化;C.拟人修辞,“(这一圈小山)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将小山拟人化;D.拟人修辞,“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将薄雪拟人化;故选A。9.C【详解】A.“杨柳,是羞答答的新娘”运用比喻的修辞,“轻移莲步,扭动腰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B.“黄河是我们的母亲”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黄河”比作“母亲”;D.“飞了进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故选C。10.A【详解】A.“凌乱”是形容词,不是名词;故选A。11.C【详解】C.分析不正确。“家君”属于谦辞,而非“敬辞”。故选C。12.B【详解】B.有误,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用在这里形容交友不恰当。故选B。13.C【详解】A.本句运用“怎么能……”的句式,无疑而问,表达的是“我们不能叫你赔,因为损失是我们造成的”的肯定含义,所以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本句运用“哪会有……”的句式,无疑而问,表达的是“如果我们没有遇见好人,我们就不会遇见好事”的肯定含义,同样是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C.“表停了,现在几点钟了呢?”和“不知道”构成了自问自答的句式,所以采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D.本句运用“怎么能……”的句式,无疑而问,表达的是“我们不能在脏乱的环境下学习”的肯定含义,同样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C。14.A【详解】A.没有运用排比,运用了拟人修辞。句中“挺立、倒下”往往用来写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大树,把物拟人化,生动形象。故选A。15.A【详解】A.“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修辞;“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本句并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A。16.C【详解】C.不是比喻,而是想象。选项错误;故选C。17.A【详解】A.错误,“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没有生命的薄雪当作人来写,赋予雪以人的情态;故选A。18.C【详解】C.“愿意”是动词,不是名词;故选C。19.C【详解】A.将春天比作“小姑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与后面括号里说明一致;B.第一个“上”,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第二个“上”表示方位词。两个“上”都是名词,句子与后面括号里说明一致;C.“惠顾”是敬辞,指光临;惠临。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句子与后面括号里说明不一致;D.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句子与后面括号里说明一致;故选C。20.D【详解】D.“下、上”是方位名词,而不是动词;故选D。21.D【详解】从题干“安适地睡着”中的“睡着”,可以看出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A.“害了羞”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薄雪”人格化,赋予“薄雪”人的情态;B.“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水藻”人格化,赋予“水藻”人的情态;C.“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小山”人格化,赋予“小山”人的情态;D.“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本体是“清澈的水”,喻体是“蓝水晶”;故选D。22.B【详解】A.“仿佛”表示的是联想,没有把事物人格化,不是运用拟人修辞手法。B.“白瓣儿小船般散落在水面”,将“白瓣儿”比作“小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不是比喻句,本体和喻体都是人,没有喻体。D.此句出自冰心的《荷叶母亲》,原文“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作者被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把“我”比喻成了红莲,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地托荷叶赞美崇高的母爱。由此分析本句不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23.D【详解】A.根据语句中“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可知,此句是将“柿子”比作“红灯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根据语句中“春天是个慈祥的母亲”可知,此句是将“春天”比作“母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根据语句中“迷幻的梦如同一条灵活的小鱼”可知,此句是将“迷幻的梦”比作“灵活的小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根据语句中“风是调皮的”“悠闲的云”“到处跑”可知,此句将“风”与“云”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24.C【详解】A.“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将“桃树、杏树、梨树”拟人化,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B.“低唱”“弹琴”将“油蛉、蟋蟀”拟人化,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C.“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将“白莲”比作“小船”,是比喻的修辞;D.“雨已经化了妆”“莅临”将雨拟人化,可知是拟人的修辞;故选C。25.D【详解】A.这句没有运用比喻、对偶,正确的修辞是拟人,将月亮人格化,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B.此句没有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是虚写,用“秋实”累累来表现春花之多、之盛。C.这句没有运用比喻、排比,正确的修辞是拟人,将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故选D。26.B【详解】ACD三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B项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故选B。27.B【详解】A.由句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中“低唱”“弹琴”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蛉、蟋蟀拟人化;C.由句子“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中“香飘万里”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由句子“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中三个“不……,无以……”句式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28.A【详解】①比喻。将“鸟窝”比作“黑色蘑菇”;②拟人。由“心中有数”“无言静观”“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等词语可知,这些词语将丝瓜人格化;③排比。“看到……听到……闻到……”是排比句式;④对偶。“新荷初露”对“垂柳始曳”,“田田叶”对“丝丝烟”;故选A。29.C【详解】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雨”比喻成牛毛、花针、细丝;B.把“一颗心”比喻成“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比喻成“一道冲决的大堤”;C.没有运用比喻;D.把“黄叶”比喻成“黄蝴蝶”;故选C。30.(1)

wàn

莅(2)转瞬即逝(3)拟人【解析】(1)静谧(jìngmì):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样。菜畦(càiqí):菜地。藤蔓(téngwàn):蔓生植物的枝茎。莅临(lìlín):来到;来临,光临。(2)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的成语有“稍纵即逝”“转瞬即逝”。(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顽皮的雨已经学会了化妆”一句赋予雨以人的情态(顽皮、学会、化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1.(1)

guān

界(2)

A

B(3)对偶(4)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新冠肺炎:读音为xīnguānfèiyán,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界:读音为gèjiè,各种不同职业社会成员的总括。(2)本题考查成语。举措:指言行举动、措施。举动:动作、行动。结合语境,这里用来形容防控的措施,故甲处应填“举措”。故选A。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结合语境,这里用来形容防控战争声威和气势很壮大,故乙处应填“声势浩大”。故选B。(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疫情就是命令”和“防控就是责任”,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属于对偶的修辞。(4)本题考查语句衔接。结合关联词“不仅”“也是”可知,这里表示递进关系,根据上句“这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可知,这里表达疫情防控不仅能对“本国人民”负责,还能对“全球”尽责,这样形成递进,且“负责”和“尽责”相照应。故选B。32.(1)

juàn

讴(2)

箸称

著称(3)形容作品、消息等迅速传开。(4)引用

比喻(任意答出一个即可)【解析】(1)隽永——juàn,隽永,(言语、诗文)意味深长;ōu歌——讴,讴歌,歌颂。(2)箸称——著称,因著名而被称道。(3)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意思的掌握,要结合单个字的意思和上下文内容来理解。“不胫而走”中“胫”的意思是“小腿”,“走”的意思是“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用在这里形容有关李白的传说迅速传开。(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出自李白的《清溪行》,由此可以判断,这里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徽州如画风景”把徽州的美丽风景比作画,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据此作答即可。33.(1)烁

háng

piē(2)万朵千侏

万朵千株(3)细小的波纹(4)比喻

拟人(或反问)(5)示例: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诗人肯定会心旷神怡。【解析】(1)①烁:读音是(shuò),意思是光亮的样子。注意“烁”与“砾”的区别。②行列:指人或物排成的直行和横行的总称。“行”是多音字,这里读音是háng。③瞥见:指一眼看见。“瞥”读音是piē。(2)侏: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株:植物露在地面上的茎和根,可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