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大豆,间行丰收”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光等环境资源B.“蜜蜂来访,枝头挂果”体现了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具有重要作用C.“谷田必须岁易”是因为不同农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D.“无虫预防,有虫早治”说明治虫可降低农作物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增长速率〖答案〗D〖祥解〗1、间作:两种植物的根系深浅搭配,合理的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水分和养分,两种植物高矮结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阳光。2、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详析】A、“玉米大豆,间行丰收”,该农谚中间作、套种是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A正确;B、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最活跃的成分,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蜜蜂来访,枝头挂果”体现消费者对作物传粉的作用,B正确;C、谷田必须岁易,指的是轮作,可以避免长期种植谷物引起的土壤中某些必需元素的减少,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繁殖,C正确;D、治虫可提高农作物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增长速率,D错误。故选D。2.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瓢虫的两种天敌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两种捕食者的老熟幼虫或成虫相互捕食对方的低龄幼虫(如图)。某些化学物质是集团内捕食者用来发现集团内猎物的存在并对之进行定位的信号物质,这种现象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防治有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调查植食性瓢虫的性别比例,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能量在两者之间能双向流动C.通过某些化学物质来减弱集团内双向捕食的发生,有利于集团内猎物自我防御D.合理地组配不同的天敌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发展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析】A、通过调查植食性瓢虫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B、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且存在相互捕食,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由于天敌1和天敌2能相互捕食,能量在两者之间能双向流动,B正确;C、通过某些化学物质来减弱集团内双向捕食的发生,从而减弱其定位猎物的能力,有利于集团内猎物自我防御,C正确;D、害虫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地组配不同的天敌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发展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A。3.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答案〗D〖祥解〗1、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成为S型曲线。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详析】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即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A正确;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B正确;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内斗争加剧,C正确;D、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故选D。4.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科研人员在四组水稻植株上分别放置相同数量的二化螟,7天后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褐飞虱与水稻为寄生关系,褐飞虱与二化螟是互利共生关系B.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生活,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C.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增强了二化螟的种内斗争D.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答案〗D〖祥解〗1、寄生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而生存。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详析】A、据题干“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寄生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而生存,故褐飞虱与水稻为寄生关系;第3组和第4组均有褐飞虱存在,第1组和第2组均无褐飞虱存在,第3组和第4组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都比第1组和第2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要重,故可以推测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但是题干和题图没有任何材料能够反应二化螟对褐飞虱的生存有利,故无法推断褐飞虱与二化螟是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B、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褐飞虱和二化螟只是都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的生态位有重合的部分,但不完全相同(题干中“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B错误;C、第2组(仅有二化螟)和第4组(已有褐飞虱和二化螟共同寄生)比较,第4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较重,说明褐飞虱和二化螟共同寄生时有利于二化螟生长,并没有增强二化螟的种内竞争,C错误;D、第3组和第4组均有褐飞虱存在,第1组和第2组均无褐飞虱存在,第3组和第4组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都比第1组和第2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要重,故可以推测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D正确。故选D。5.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森林覆盖率达78.88%,位居福建省各区市第一、依托其地理和环境优势,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打造了系列集乡村度假,养生养老,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遵循了生态学的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B.田园综合体系统能实现物质的自给自足,系统稳定性高C.果园内设置鸟巢来吸引更多鸟类防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D.改善了环境并提供了旅游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答案〗B〖祥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析】A、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一项高效的生态农业,该综合体建设遵循了生态学的循环原理(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和自生原理(通过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A正确;B、该系统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因此不是物质能够自给自足的系统,B错误;C、果园内设置鸟巢来吸引更多鸟类防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D、该田园综合体改善了环境是生态方面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提供了旅游资源,属于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B。6.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图中A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B.④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C.“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即实现⑩=①+②+③+④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详析】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即图中的A;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A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B,A和B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遗体残骸,遗体残骸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C(分解者)和化石燃料,故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A错误;B、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该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B正确;C、①②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②③④能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回到环境中去,⑩主要是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有机物引入到生物群落中,“碳中和”即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相等,因此碳中和时⑩=①+②+③+④,C正确;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会导致地下或海底CO2浓度过高,过高浓度的CO2将杀死土壤微生物或深海生物,D正确。故选A。7.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2.8%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甲D.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答案〗C〖祥解〗1、分析图1可知,图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为生产者的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分析图2可知,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①表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③④表示消费者,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④为第四营养级。3、分析图3可知,表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甲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详析】A、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乙→A→B→D;乙→A→D;乙→A→C,A正确;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00-100=400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3125×100%=12.8%,B正确;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甲为同化量,丙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甲=乙+丙,故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错误;D、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D正确。故选C。8.下图可用来表示多种生物工程技术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整个过程中培养基的渗透压都是重要影响因素B.若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达到筛选目的C.若表示克隆牛的培育流程,获得1、2都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D.若表示试管牛的繁殖流程,则1、2得到3的过程可以体内也可以体外〖答案〗D〖祥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析】A、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形成3的过程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去壁过程需要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3过程已经长出细胞壁,可以降低渗透压,因此整个过程中培养基的渗透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A正确;B、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表示杂交瘤细胞的形成过程,得到杂交瘤细胞后需要经过专一性抗体检测和多次克隆化培养,以达到筛选目的,B正确;C、若上图表示克隆牛的培育流程,1、2得到3的过程表示供体细胞提供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获得供体细胞和去核的卵母细胞都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即获得1、2都需要用到细胞培技术,C正确。D、若上图表示试管牛的繁殖流程,1、2得到3的过程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形成早期胚胎,早期胚胎植入到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1、2得到3的过程需要在体外进行,D错误;故选D。9.液体深层培养是指以获得大量发酵产物为目的的发酵罐大容量液体培养,可通过调节培养液的pH和温度、营养条件以及气体环境促使微生物迅速生长,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是发酵工业生产的基本培养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进行液体深层培养前需要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B.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前期密封保持无氧,后期可根据产物不同决定是否放气C.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获得D.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培养液的pH、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情况〖答案〗C〖祥解〗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依据是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是利用选择培养基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的灭菌方法主要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详析】A、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则在进行液体深层培养前需要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A正确;B、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前期密封保持无氧,后期可根据产物是否含有气体,则决定是否放气,B正确;C、发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不同,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C错误;D、营养物质、pH、温度等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所以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培养液的pH、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情况,D正确。故选C10.科研人员将印度野牛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家牛卵母细胞中,构建了重组细胞,并最终获得了健康的克隆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才能进行胚胎移植B.卵母细胞去核可采用的方法有显微操作法、梯度离心等C.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印度野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D.不需要对受体雌性家牛进行免疫抑制处理来提高移植胚胎的成活率〖答案〗C〖祥解〗细胞核移植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析】A、体外培养的重组细胞需要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时才可以移植到代孕母羊中,这是动物克隆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这道“工序”称为胚胎移植,A正确;B、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还有人采用其他方法,如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B正确;C、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印度野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少部分来自去核的家牛卵母细胞,C错误;D、代孕母体不会对移植入的胚胎发生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时,不需要对代孕母体注射免疫抑制剂,D正确。故选C。11.为了制备鹅细小病毒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VP2基因与一段引导序列NES)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经过诱导后能表达VP2蛋白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纯化的VP2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3株可稳定分泌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V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导序列NES的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B.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也能得到VP2单抗D.VP2单抗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答案〗C〖祥解〗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特点。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详析】A、引导序列NES具有引导作用,其引导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B、VP2单抗的制备过程涉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因此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B正确;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会得到抗体,不能得到VP2单抗,C错误;D、VP2单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D正确。故选C。12.花椰菜()对黑腐病无抗性,黑芥()对黑腐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如图1。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Ⅰ、Ⅱ)及待测植株(1~5)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取花椰菜的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B.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图2中4和5是杂种植株,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17条D.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可用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观测其发病情况〖答案〗C〖祥解〗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2、根据图谱分析,4号和5号个体含有黑芥和花椰菜两种类型的蛋白质,说明是杂种细胞,而1、2、3号个体只有某一亲本的蛋白质,说明不是杂种细胞。【详析】A、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取花椰菜的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A正确;B、过程②为原生质体融合过程,需用物理或者化学(PEG等)的方法处理,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根据图2分析4号和5号个体含有两种类型的蛋白质,说明是杂种细胞,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故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4条,C错误;D、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上,观测其发病情况,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D正确。故选C。13.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B.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C.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的过程称为孵化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1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答案〗C〖祥解〗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重大的成就之一。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详析】A、模型鼠体细胞与植物体细胞类似,本身不能够分裂分化,诱导转化为iPS细胞以后具备了分裂和分化能力,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类似,A正确;B、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B正确;C、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C错误;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一般注射的是促性腺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D正确。故选C。14.巢式PCR是指先后用外内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其原理为:先以比目的基因大的DNA片段为模板,用外引物(F1,R1)进行扩增,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中间产物,再以扩增后的中间产物为模板,用内引物(F2,R2)扩增目的基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CR反应缓冲液中Mg²+的作用是激活DNA聚合酶B.与传统PCR相比,巢式PCR能有效提高产物中目的基因的比例C.由于和两套引物都互补的靶序列较少,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D.如果两套引物一起加入反应体系中,外引物的复性温度应显著低于内引物〖答案〗D〖祥解〗PCR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内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引物等条件。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它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详析】A、影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激活剂或抑制剂,PCR反应缓冲液中Mg²+的作用是激活DNA聚合酶,A正确;B、与传统PCR相比,巢式PCR用外引物扩增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中间产物,再以扩增后的中间产物为模板,能有效提高产物中目的基因的比例,B正确;C、由于和两套引物同时都互补的靶序列较少,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将需要的目的基因扩增出来,C正确;D、如果两套引物一起加入反应体系中,外引物复性温度要明显高于内引物,使外引物先进行反应,D错误。故选D。15.用XhoⅠ和SalⅠ两种限制酶分别处理同一种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两种酶同时处理该DNA片段,可得到7种不同的酶切产物B.由图2电泳结果可推测,两种酶切产物的分子大小是不相同的C.用SalⅠ单独处理该DNA片段,电泳结果对应图2中泳道②D.图中两种酶切割后得到的酶切产物都是单链DNA〖答案〗B〖祥解〗分析可知:该DNA片段上3个限制酶SalⅠ的酶切位点,单独用限制酶SalⅠ切割后,会出现4种片段,符合图2中泳道①;该DNA片段上2个限制酶XhoⅠ的酶切位点,单独用用限制酶XhoⅠ切割后,会出现3种片段,符合图2中泳道②。【详析】A、由图1可知,该DNA分子共5个酶切位点,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后,可得到6种不同的酶切产物,A错误;B、该DNA片段上3个限制酶SalⅠ的酶切位点,单独用限制酶SalⅠ切割后,会出现4种片段,符合图2中泳道①;该DNA片段上2个限制酶XhoⅠ的酶切位点,单独用用限制酶XhoⅠ切割后,会出现3种片段,符合图2中泳道②,由此分析,两种酶的酶切产物分子大小不同,B正确;C、DNA片段上3个限制酶SalⅠ的酶切位点,单独用限制酶SalⅠ切割后,会出现4种片段,符合图2中泳道①,C错误;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故图中两种酶切割后得到的酶切产物都是双链DNA,D错误。故选B。16.北极比目鱼体内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如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B.过程②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C.农杆菌Ti质粒中T-DNA可将抗冻基因导入番茄细胞D.抗冻番茄植株中抗冻基因与比目鱼体内抗冻基因碱基序列可能不同〖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①表示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之后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组织块;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目的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养成抗冻番茄植株。【详析】A、因为cDNA是由成熟mRNA逆转录而来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不能作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因此过程①反转录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不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A错误;B、过程②指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用DNA连接酶连接,主要涉及的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B正确;C、农杆菌Ti质粒中T-DNA可将抗冻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C正确;D、抗冻番茄植株中抗冻基因经mRNA反转录形成,与比目鱼体内抗冻基因碱基序列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A。17.自然状态下,植物损伤部位的细胞被农杆菌侵染后会异常增殖形成冠瘿瘤组织。有研究者把冠瘿瘤组织中的所有农杆菌除去后再接种到不含任何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发现冠瘿瘤组织仍然可以持续地进行细胞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携带有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冠瘿瘤组织中残留了一些农杆菌合成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所以可以在不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持续增殖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两者在促进细胞分裂上具有协同作用C.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细胞中D.如果要诱导冠瘿瘤组织细胞分化出根的结构,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大量的细胞分裂素〖答案〗C〖祥解〗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详析】A、分析题意可知,去除了农杆菌的冠瘿瘤组织仍然可以在不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持续的进行细胞增殖,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不是农杆菌残留的,而是冠瘿瘤组织细胞自身合成的,A错误;B、在促进细胞分裂时,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B错误;C、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基因工程中可以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细胞中,C正确;D、如果要诱导生根,则生长素含量要高于细胞分裂素,大量添加细胞分裂素难以实现诱导生根,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18.梨小食心虫是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控制其危害,需要多次喷药防治,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科研人员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在田间高剂量、多位点释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掩盖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气味,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降低成虫交配概率,以达到防治目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次、大量喷施农药会导致梨小食心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B.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通过改变梨小食心虫的性别比例来降低其出生率C.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属于化学防治D.性信息素影响梨小食心虫的交配,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答案〗BC〖祥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意义:(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详析】A、梨小食心虫抗药性是自然形成的产生,方式为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使用农药会杀死大部分不带抗药基因的害虫,选择出带抗药性的害虫经多次选择后,将抗药基因传递下去,因此多次、大量喷施农药会导致梨小食心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A正确;B、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通过降低成虫交配概率来降低其出生率,以达到防治目的,没有改变性别比例,B错误;C、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因此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生物防治指的是用生物去防治生物,利用生物间的特性或者相互克制关系达到防治目的,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就是根据信息素是生物间传递消息的途径这一特性防治害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D、性信息素影响梨小食心虫的交配,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降低成虫交配概率,以达到防治目的,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正确。故选BC。19.生态学家对某群落中的两个种群(甲、乙)进行了长期调查,统计了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M),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t1→t2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t2→t3时间段,乙种群的种内竞争先增大后减小C.t3→t4时间段,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t2和t4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相同〖答案〗ABCD〖祥解〗据题干和题图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的值(M)随时间的变化,当M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M等于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M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详析】A、据图可知,t1→t2时间段,甲种群M一直大于1,故t1→t2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A错误;B、t2→t3时间段,乙种群M一直大于1,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乙种群的种内竞争(食物的争夺、生存空间的争夺等)逐渐加剧,B错误;C、t3→t4时间段,乙种群M一直大于1,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加,故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D、t2和t4时刻,甲、乙两种群的M值相同,即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同,但是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ABCD。20.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兰花的种子通常发育不全,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兰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取兰花的芽或茎尖作为外植体时,无须对其进行消毒B.接种外植体后先在暗处培养一段时间,再在光下培养C.取兰花的芽或茎尖作为外植体是因为这些部位的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也低D.培养基中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等于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根〖答案〗B〖祥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避光)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需光)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详析】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即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对培养基和所有器械进行灭菌,接种操作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等,A错误;B、接种外植体后,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阶段需避光培养,当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和叶时,一定要有光照,有利于叶片内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C、一般情况下,随着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兰花的芽或茎尖的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细胞的全能性较高,C错误;D、培养基中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值较小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芽,比值较大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D错误。故选B。21.研究人员欲采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将人源iPS细胞培育出的肾元祖细胞导入囊胚,然后移植到去除生肾区既存的肾元祖细胞的仔猪体内,培育出100%人源iPS细胞来源的肾单位并实际应用于移植医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B.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C.过程③操作之前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D.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不必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答案〗CD〖祥解〗①是敲除生肾基因的猪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②是荧光标记的人iPS诱导的肾元祖细胞导入囊胚的过程,③是胚胎移植④是分娩。【详析】A、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从而获得肾元祖细胞,A正确;B、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从而保证人源肾细胞的正常发育,因为内细胞团会发育成完整胚胎,B正确;C、过程③操作之前需对代孕仔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但不需要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因为代孕仔猪不提供卵母细胞,C错误;D、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依然需要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因为该方法获得的肾脏可能含有囊胚的细胞发育的部分,D错误。故选CD。三、综合题22.辽宁省盘锦市的稻蟹共生稻田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典范,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常给河蟹饲喂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__________组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2)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连续高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_____制约因素。(3)下图是能量流经该稻田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kJ/m2·a)。图中的C代表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4)稻田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的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通常低于陆地生态系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5)过度捕捞是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答案〗(1)①.食物链和食物网②.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饵料中的化学能(2)①.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②.非密度(3)①.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②.17.6%(4)太阳光穿过水层到达水下时,损失了一部分,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光变少(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祥解〗图示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B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小问1详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前者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后者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经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饵料中的化学能。【小问2详析】种间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种间竞争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气候、疾病等、连续高温的气候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小问3详析】图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B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00-60)÷(1220+1280)×100%=17.6%。【小问4详析】由于太阳光穿过水层到达水下时,损失了一部分,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光变少,从而导致池塘的总初级生产量通常低于陆地生态系统。【小问5详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南京段正加快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长江最美岸线,“一江清水、两岸葱绿”的美丽生态画卷正渐次展开。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湿地公园存在如图1所示的部分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3∶1调整为1∶1,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图2是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⑥表示的是__________。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在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中进行传递。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C表示的是__________,控制C的使用,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答案〗(1)0.67(2)①.分解作用②.②⑤③.A④.化石燃料〖祥解〗由图2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C为化石燃料。①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食物链和食物网,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化石燃料的燃烧,⑤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到分解者,⑥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小问1详析】图1中,设当食物由甲:乙=3:1时,丙的能量为x,需要的甲为3/4x÷20%+1/4x÷20%÷20%=10x,设当食物由甲:乙=1:1时,丙的能量为y,需要的甲为1/2y÷20%+1/2y÷20%÷20%=15y,因为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可得等式为:10x=15y,即y/x=10/15≈0.67倍。【小问2详析】由题图2可知,图中⑥表示的是分解作用。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在,②(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到分解者)过程中进行传递。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即A(生产者)。c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4.干扰素是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某研究小组欲通过基因工程,以酵母菌和CHO细胞系(由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转化而来)作为受体细胞分别生产人干扰素,并比较两种表达系统生产的产物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培养基的制备: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培养基一般采用在豆芽汁中添加蔗其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前要注意调节培养基pH至中性偏酸,以满足酵母菌的生长;将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当锅内压力升到__________时开始计时,灭菌20分钟。(2)酵母菌的诱变和筛选:将酵母菌种进行紫外线的诱变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用__________取梯度稀释的酵母菌液加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涂布,为了使涂布均匀,通常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倒置培养24h后,挑选__________的菌落,从而获得增殖能力强的酵母菌,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3)制备CHO细胞系,需要经过多次__________培养后获得,由于这种细胞系仍保留__________特性,依然存在细胞的增殖随细胞密度增加而逐渐停止的现象。(4)转基因操作过程:①目的基因常用PCR扩增大量获取,进行PCR操作前必须先设计两种引物,两种引物不能有__________,防止引物相互杂交;为了使扩增的目的基因两侧有某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对引物的要求是__________。②构建重组DNA时,通常选择改造的质粒作为载体,经过酶切处理的干扰素基因与质粒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形成重组DNA,为了提高获得重组DNA的效率,除了考虑适宜的外界条件、目的基因和质粒的浓度和DNA连接酶活性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③将重组DNA通过__________法导入到酵母菌和CHO细胞中,筛选后进行__________培养获取目标产物。〖答案〗(1)①.提供碳源和能源②.指定压力(答出1kg/cm也给分)(2)①.移液器##移液枪##取样器②.转动培养皿③.直径较大/最大/大(3)①.传代②.接触抑制(4)①.配对的序列/部分碱基互补的序列②.一对引物均带有该限制酶识别序列③.质粒的纯度、黏性末端的种类和长度、DNA连接酶浓度④.显微注射⑤.液体悬浮〖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小问1详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应具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蔗糖的元素组成包括C、H、O,其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提供碳源和能源;真菌培养时对于pH的要求是中性偏酸,故培养基灭菌前要注意调节培养基pH至该条件,高压蒸汽灭菌时,当锅内压力升到指定压力时开始计时,灭菌20分钟。【小问2详析】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用移液器/移液枪/取样器进行取样;为了使涂布均匀,通常进行的操作是转动培养皿;置培养24h后,挑选菌落直径较大的菌落,从而获得增殖能力强的酵母菌,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小问3详析】制备CHO细胞系,需要多次分瓶操作,即进行传代培养;在细胞的增殖随细胞密度增加而逐渐停止的现象称为接触抑制。【小问4详析】①PCR扩增时需要一对引物,为防止引物相互杂交,两种引物不能有部分碱基互补的序列;为了使扩增的目的基因两侧有某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对引物的要求是一对引物均带有该限制酶识别序列。②构建重组DNA时,除了考虑适宜的外界条件、目的基因和质粒的浓度和DNA连接酶活性外,还需考虑质粒的纯度、黏性末端的种类和长短、DNA连接酶浓度。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CHO细胞系由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转化而来)的方法是显微注射;为保证足够的细胞数目,筛选后还需进行液体悬浮克隆培养。25.植物内生菌是指能够定殖在植物细胞间隙或细胞内,并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一类微生物。(1)几乎所有植物中都有内生菌的存在,许多植物离开了内生菌甚至不能存活,这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2)某酵母菌能分泌一种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酶,这种酶由W基因编码。为在放线菌中表达W基因,需以图中质粒为载体。W基因以乙链为转录模板链,转录时mRNA自身延伸的方向为_________。

(3)①很多启动子具有物种特异性,在质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_____(填写字母)。A.放线菌启动子B.酵母菌启动子C.芽孢杆菌启动子②应使用使用限制酶_________切割图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限制酶_________切割图中质粒,以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4)检测发现转基因放线菌不能产生有活性的纤维素酶,根据细胞结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自然选择(2)5'→3'(3)①.A②.EcoRⅠ、HindⅢ③.MfeⅠ、HindⅢ(4)放线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无法(不能)对纤维素酶进行加工〖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小问1详析】几乎所有植物中都有内生菌的存在,许多植物离开了内生菌甚至不能存活,即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问2详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转录时mRNA自身延伸的方向为5'→3'。【小问3详析】①很多启动子具有物种特异性,该基因工程是将酵母菌的W基因导入放线菌,想让W基因在放线菌中成功表达,应当选择放线菌启动子,A正确,BCD错误。故选A。②选择限制酶时应当注意:a、不能破坏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首尾都要有酶切位点;c、质粒要确保至少含有一个完整的标记基因;d、质粒上的酶切位点要位于启动子之后、终止子之前;e、目的基因和质粒切割后形成的黏性天端还要能互补配对。经综合分析,Mfel与EcoRI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但Mfel会破坏目的基因,所以质粒使用限制酶Mfel、HindllI切割,含W基因的DNA片段使用限制酶EcoRl、Hindlll切割(能切下目的基因)。【小问4详析】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像酵母菌一样对纤维素酶这种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导致放线菌合成的酶没有活性。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大豆,间行丰收”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光等环境资源B.“蜜蜂来访,枝头挂果”体现了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具有重要作用C.“谷田必须岁易”是因为不同农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D.“无虫预防,有虫早治”说明治虫可降低农作物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增长速率〖答案〗D〖祥解〗1、间作:两种植物的根系深浅搭配,合理的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水分和养分,两种植物高矮结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阳光。2、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详析】A、“玉米大豆,间行丰收”,该农谚中间作、套种是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A正确;B、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最活跃的成分,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蜜蜂来访,枝头挂果”体现消费者对作物传粉的作用,B正确;C、谷田必须岁易,指的是轮作,可以避免长期种植谷物引起的土壤中某些必需元素的减少,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繁殖,C正确;D、治虫可提高农作物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增长速率,D错误。故选D。2.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瓢虫的两种天敌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两种捕食者的老熟幼虫或成虫相互捕食对方的低龄幼虫(如图)。某些化学物质是集团内捕食者用来发现集团内猎物的存在并对之进行定位的信号物质,这种现象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防治有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调查植食性瓢虫的性别比例,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能量在两者之间能双向流动C.通过某些化学物质来减弱集团内双向捕食的发生,有利于集团内猎物自我防御D.合理地组配不同的天敌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发展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析】A、通过调查植食性瓢虫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B、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且存在相互捕食,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由于天敌1和天敌2能相互捕食,能量在两者之间能双向流动,B正确;C、通过某些化学物质来减弱集团内双向捕食的发生,从而减弱其定位猎物的能力,有利于集团内猎物自我防御,C正确;D、害虫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地组配不同的天敌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发展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A。3.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答案〗D〖祥解〗1、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成为S型曲线。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详析】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即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A正确;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B正确;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内斗争加剧,C正确;D、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故选D。4.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科研人员在四组水稻植株上分别放置相同数量的二化螟,7天后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褐飞虱与水稻为寄生关系,褐飞虱与二化螟是互利共生关系B.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生活,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C.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增强了二化螟的种内斗争D.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答案〗D〖祥解〗1、寄生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而生存。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详析】A、据题干“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寄生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而生存,故褐飞虱与水稻为寄生关系;第3组和第4组均有褐飞虱存在,第1组和第2组均无褐飞虱存在,第3组和第4组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都比第1组和第2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要重,故可以推测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但是题干和题图没有任何材料能够反应二化螟对褐飞虱的生存有利,故无法推断褐飞虱与二化螟是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B、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褐飞虱和二化螟只是都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的生态位有重合的部分,但不完全相同(题干中“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B错误;C、第2组(仅有二化螟)和第4组(已有褐飞虱和二化螟共同寄生)比较,第4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较重,说明褐飞虱和二化螟共同寄生时有利于二化螟生长,并没有增强二化螟的种内竞争,C错误;D、第3组和第4组均有褐飞虱存在,第1组和第2组均无褐飞虱存在,第3组和第4组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都比第1组和第2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平均体重要重,故可以推测褐飞虱存在时有利于新放置的二化螟虫体生长,D正确。故选D。5.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森林覆盖率达78.88%,位居福建省各区市第一、依托其地理和环境优势,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打造了系列集乡村度假,养生养老,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遵循了生态学的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B.田园综合体系统能实现物质的自给自足,系统稳定性高C.果园内设置鸟巢来吸引更多鸟类防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D.改善了环境并提供了旅游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答案〗B〖祥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析】A、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一项高效的生态农业,该综合体建设遵循了生态学的循环原理(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和自生原理(通过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A正确;B、该系统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因此不是物质能够自给自足的系统,B错误;C、果园内设置鸟巢来吸引更多鸟类防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D、该田园综合体改善了环境是生态方面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提供了旅游资源,属于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B。6.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图中A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B.④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C.“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即实现⑩=①+②+③+④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详析】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即图中的A;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A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B,A和B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遗体残骸,遗体残骸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C(分解者)和化石燃料,故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A错误;B、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该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B正确;C、①②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②③④能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回到环境中去,⑩主要是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有机物引入到生物群落中,“碳中和”即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相等,因此碳中和时⑩=①+②+③+④,C正确;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会导致地下或海底CO2浓度过高,过高浓度的CO2将杀死土壤微生物或深海生物,D正确。故选A。7.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2.8%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甲D.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答案〗C〖祥解〗1、分析图1可知,图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为生产者的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分析图2可知,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①表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③④表示消费者,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④为第四营养级。3、分析图3可知,表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甲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详析】A、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乙→A→B→D;乙→A→D;乙→A→C,A正确;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00-100=400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3125×100%=12.8%,B正确;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甲为同化量,丙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甲=乙+丙,故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错误;D、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D正确。故选C。8.下图可用来表示多种生物工程技术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整个过程中培养基的渗透压都是重要影响因素B.若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达到筛选目的C.若表示克隆牛的培育流程,获得1、2都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D.若表示试管牛的繁殖流程,则1、2得到3的过程可以体内也可以体外〖答案〗D〖祥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析】A、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形成3的过程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去壁过程需要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3过程已经长出细胞壁,可以降低渗透压,因此整个过程中培养基的渗透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A正确;B、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表示杂交瘤细胞的形成过程,得到杂交瘤细胞后需要经过专一性抗体检测和多次克隆化培养,以达到筛选目的,B正确;C、若上图表示克隆牛的培育流程,1、2得到3的过程表示供体细胞提供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获得供体细胞和去核的卵母细胞都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即获得1、2都需要用到细胞培技术,C正确。D、若上图表示试管牛的繁殖流程,1、2得到3的过程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形成早期胚胎,早期胚胎植入到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1、2得到3的过程需要在体外进行,D错误;故选D。9.液体深层培养是指以获得大量发酵产物为目的的发酵罐大容量液体培养,可通过调节培养液的pH和温度、营养条件以及气体环境促使微生物迅速生长,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是发酵工业生产的基本培养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进行液体深层培养前需要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B.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前期密封保持无氧,后期可根据产物不同决定是否放气C.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获得D.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培养液的pH、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情况〖答案〗C〖祥解〗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依据是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是利用选择培养基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的灭菌方法主要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详析】A、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则在进行液体深层培养前需要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A正确;B、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前期密封保持无氧,后期可根据产物是否含有气体,则决定是否放气,B正确;C、发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不同,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C错误;D、营养物质、pH、温度等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所以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培养液的pH、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情况,D正确。故选C10.科研人员将印度野牛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家牛卵母细胞中,构建了重组细胞,并最终获得了健康的克隆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才能进行胚胎移植B.卵母细胞去核可采用的方法有显微操作法、梯度离心等C.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印度野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D.不需要对受体雌性家牛进行免疫抑制处理来提高移植胚胎的成活率〖答案〗C〖祥解〗细胞核移植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析】A、体外培养的重组细胞需要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时才可以移植到代孕母羊中,这是动物克隆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这道“工序”称为胚胎移植,A正确;B、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还有人采用其他方法,如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B正确;C、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印度野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少部分来自去核的家牛卵母细胞,C错误;D、代孕母体不会对移植入的胚胎发生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时,不需要对代孕母体注射免疫抑制剂,D正确。故选C。11.为了制备鹅细小病毒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VP2基因与一段引导序列NES)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经过诱导后能表达VP2蛋白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纯化的VP2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3株可稳定分泌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V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导序列NES的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B.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也能得到VP2单抗D.VP2单抗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答案〗C〖祥解〗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特点。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详析】A、引导序列NES具有引导作用,其引导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B、VP2单抗的制备过程涉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因此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B正确;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会得到抗体,不能得到VP2单抗,C错误;D、VP2单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D正确。故选C。12.花椰菜()对黑腐病无抗性,黑芥()对黑腐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如图1。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Ⅰ、Ⅱ)及待测植株(1~5)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取花椰菜的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脱毒苗B.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图2中4和5是杂种植株,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17条D.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可用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观测其发病情况〖答案〗C〖祥解〗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