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年夜学课程-现代汉语中-语法_第1页
南京师范大年夜学课程-现代汉语中-语法_第2页
南京师范大年夜学课程-现代汉语中-语法_第3页
南京师范大年夜学课程-现代汉语中-语法_第4页
南京师范大年夜学课程-现代汉语中-语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通论教材

仲)

古文、文言文创作交流QQ群,古代文法学习交流:79567218

目录

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古代汉语通论教材(中)..................2

语法.........................................................4

学习指导.................................................4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5

第二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11

第三节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25

第四节常用副词简介(上)..............................33

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51

第六节常用代词简介....................................65

第七节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简介.............80

第八节特殊的语序.....................................101

第九节古汉语特有的句式...............................no

语法

学习指导

木章共分八节,需用共18教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古汉语中实词活用的条件,能辨析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古汉语中

的特有句型、习惯句式、常用虚词的常见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具体要求如下:

一、词类的划分,需用1教时。

重点讲授:1.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2.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划分;

3.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需用2教时。

重点讲授:1.名词的活用;

2.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三、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L动词的活用;

2.形容词的活用;

3.数词的活用。

四、常用副词简介,分两节,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1.古代汉语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分类概况;

2.古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

称代副词的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用法。

五、常用代词简介,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1.古今汉语代词体系的比较;

2、古今汉语人称代词的差别;

3、古代汉语中的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

六、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简介,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古今差异较大的部分。

七、特殊的语序,需用2教时。

主要讲授:1.谓语前置;

2.宾语前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重点放在宾语前置的讲授上。

八、古汉语特有的句式,需用1教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判断句;

2.被动句。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

一、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在语法上对词所划分的类别。一般来说,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词的

语法功能,即词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同其他词组合的能力。根据这个标准,现代汉语的

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主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

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

词等八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如:理发师、学生、水、牛、文化、夏天、下午、南京、里屋。名

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方位名词(如“前面”、"旁边”)和时间名词(如“春天”、"星

期一”、"今年”)常作状语。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如:去、看、保护、恨、想、

讨厌、在、发生、消失、能、能够、应该、肯、进、出、上、下。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

能带受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支配的对象)的动词叫“及物动词”,如:吃饭、看书、写信;不能

带宾语或只能带施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如:休息,出发,

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学生。现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动词是“是“,如: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渺小、聪明、愚蠢、长、短、胖、瘦、红、黄。形

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有的也可作状语、补语(如:你快说,他跑得慢)。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百、千、万、第四、第八。数词经常同量词组

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五次”等,然后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如:“五个学生”、“三

次攻打”、"走了四趟“,等等,而不直接同名词或动词组合。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其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叫“物量词”,如:寸、尺、丈、亩、

顷、个、位、件、支、匹、扇、双、副、批、群、打、伙、些、点,等等;表示动作、行为的

单位的词,叫“动量词”,如:次、回、趟、下、遍、顿、遭、番,等等。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

丰富。量词一般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组或同指示代词组成指量词组(如“这条”、“这批"、"那辆"、

“那趟”)后,共同作定语、状语、补语,有的还能作主语、宾语(如“这件比那件漂亮”),等等。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情态、语气等的词。如:

很、最、非常、更加、尤其;都、共、只、仅仅、一律、就;已、刚、正在、将要、马上、经

常、又、还、从来、重新;必须、不、没、别;大肆、特地、突然、连忙、悄悄;难道、却、

也、偏偏、索性、竟然、其实、不妨,等等。副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有的也能作补语

(如“好得很”)。有的副词还能起关联作用,如:……又……,既……又……,越……越……;

或同连词配合使用,如:不但……还....只有……才……,虽然……却......既然……就……,

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等等。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可以代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实词或词组。

其中,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大家,大

伙儿,自己);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几,多少,怎样,

怎么样,多);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如:这,那,这儿,那儿,这么,

那么,这样,那样。此外,“每、各、某、另、别、凡、本、其他、其余”也都是指示代词)。

代词同它所代替或指示的实词或词组的语法功能相当,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

语、状语、补语。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哎呀、喂、嗯、唉、哈哈、哦,等等。叹词的最

大特点,是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组合,单独构成感叹语,如:“啊呀!不得了啦!”“呸!”

介词大部分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介词的宾

语),共同组成“介词词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

象、原因、目的等等。如:从,自从,在,当,当着,趁,于;朝,向,由,沿着;按,按照,

经过,根据,凭,用,靠;为,为了,为着;对,对于,关于,替,和,同,跟,把,被;比,

除了,等等。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而要以介词词组的形式整体地作句子成分。介词词组

主要作状语,也可作补语:介词词组后面加"的''可作定语,如“关于这件事的结论跟群众

的联系”等。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的虚词,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

不仅,不论,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而,尽管,

只要,等等。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上边,表示结构关系、动态关系、比况关系等语法意义的虚词,如:

的,地,得;着,了,过;似的,一样,等等。

语气词是能放在句尾或句中,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的虚词,如:的,了,吧,

呢,嘛,呗,罢了,也罢,啦,嘲,喽,啊,吗。其中最重要的是“的、了、吗、呢、吧、啊"

这六个词。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大同小异。"小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同

现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古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

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古代学者根据词的词汇意义的“实”(实在、具体)和“虚''(抽象、

不具体、不实在),将汉语的词划分为“实字”和“虚字宋代楼昉《过庭录》云:“文字之妙,

只在几个助辞虚字上。……助辞虚字,是过接斡旋千转万化处。”清人刘淇在《助字辨略•序》

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为了照顾传统说法,

现代学者在划分古汉语词类时,也就不仅考察词的语法功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和同其他词组

合的能力),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实词和虚词的范围不同

现代汉语的实词,包括名、动、形、数、量、副、代、叹八类词,虚词包括介、连、助、语四

类词,共十二类。古汉语的实词和虚词各包括哪些词类,古汉语共分几个词类,学者们的看法

至今仍未一致。一般来说,把名、动、形、数词归入实词,人们并无分歧;量词,由于上古时

期极少,汉代之后才逐渐多起来,因此不少教材根本不涉及量词;代词是一种半实半虚词,因

为绝大多数代词跟名、动、形、数词•样,可以做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所以有人把它

归入实词,又因为有些代词(如"之”、"其")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所以有的人根据传统的说法,

把它归入虚词;副词,由于词义比较“虚”,人们一般把它归入虚词;叹词、介词、连词、语气

词,归入虚词;助词,有的教材把它们分别归入代词、连词,等等。总之,同•个词,在不同

的教材、不同的语法著作里,往往有不同的词类归属。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古汉语学习中,不必过分追究某些词(如“之、所、者、是")一定

属于哪一类,而要把精力用在掌握这些词的语法功能、词汇意义和用法特点上。至于它们归属

哪一类,可以在诸家学说中任取一种。为了便于解说,我们将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实词——古汉语中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独立回答问题、含义比较实在具体的词。实词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古汉语中虽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有时不能独立回答问题、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的词,

以及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代词、介词、连词、

助词、语气词、叹词。

上述各类实词的语法功能,同现代汉语中同类实词的语法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不一致的

地方,正是本章下文所要讨论的。

三、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

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

词的活用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繁母张丧车,从韩厥日:‘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在上述四个例句中,"肘'’本是名词,指人的上臂与下臂交接处可以弯曲的部分,《说文》:“肘,

臂节也「但在“皆肘之”中,“肘”字前面有副词“皆”作状语,后面有代词“之”作宾语,“肘”临时

取得了动词的语法功能,表示“用肘关节捣”的意思。"水”本是名词,表示“江河”或“流淌于江河

中的液体'’的意思,但在“非能水也''中,它的前面出现了能愿动词“能”,取得了动词的语法功

能,表示“游水”的意思。“贱”本是形容词,表示“价格低”之义,引申表示“卑贱”。但在“贱之”

中,“贱”的后面带了代词宾语“之”,用作动词,表示“以之为贱''即"认为他卑贱”的意思。"兄”

本是名词,义为“兄长”、"哥哥”,但在“吾得兄事之“中,"兄'’用在动词“事”前面作状语,临时

取得了副词的语法功能,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地”之义。上述种种用法,都是名词、形容词临

时改变功能,而不是它们的常规用法,都属于实词活用。

词的兼类则是另一种情况。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同时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是一种常规

性的语法现象。例如:

言——在古汉语中经常兼属三类词:①动词。意为说、议论、告诉、陈述等,如《尚书•无逸》:

“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杨掠注:“言,讲说也。”

《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②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引申指一句话,如《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③

代词。我,《尔雅》:“言,我也。”《诗经•小雅•彤弓》:“彤弓诏(chao,弓弛貌)兮,受言藏

之。”毛亨传:“言,我也。”

饭——经常兼属两类词:①动词。吃饭,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也在其中矣。’'②名词。本指煮熟的谷类食品,多指米饭,《广韵》:“《周书》云:‘黄帝始

炊谷为饭。引申指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如早饭、中饭、晚饭)。

益——经常兼属三类词:①动词。意为河水溢涨,如《吕氏春秋•察今》:“流水暴益,荆人弗

知,循表(标志)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高诱注:”益,长(涨)。”又为“增加”义,如《史记•高

祖本纪》:“秦益章邯,夜衔枚击项梁。”②名词。利益,好处,如《尚书•大禹谟》:“满招损,

谦受益。“③副词。更加,如《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殆——经常兼属两类词:①形容词。危险,如《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

副词。大概,恐怕,也许,如《孟子•梁惠王上》:“殆有甚焉。”也可译作"只怕”,如《诗经•豳

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等等。

类似上述“言”、"饭"、“益"、"殆''等词兼类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它们不是临时性的

语法现象,而是常规用法。

第二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名词的使动用法

(1)什么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

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

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

“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

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

“使动用法”的实质。

(2)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

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胡锋《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虎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诸例中,“王我”是“使我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国异姓”

是“使异姓立国“,"相之”是"使之为相”,"臣妾我''是"使我为臣妾”的意思。

(3)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铃《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

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依,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

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

害他而用剑尖朝着他的养马人说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为吴王吗?’'言外之意即“你想像专诸

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吗?”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例中的"下鸟”,是"使鸟落下”

的意思;“东苏子”,是“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的意思。

(5)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例中的“臣''后省"之","友''后也

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为友”之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1)什么是“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儿所

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一般来说,常规动词不用作意动。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也可用于

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义上。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

表示--种客观结果,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或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

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

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但不论相符与

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

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

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在上述二例中,第一例的“小之”是使动用法,意为“使之变小”,表示了一种客观结果;第二例

的“小鲁,,、“小天下,,是意动用法,意为“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表示了•种主观看法。“鲁”

和“天下”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因孔子的主观看法而变小。这很能说明"意动用法''的实质。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和形容词都有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

是活用为意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

意思。例如:

《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谷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荀子•赋》:"(云)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战国策•赵策》:“……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践踏、蹂蹒)吾弟;令我百年后,皆鱼肉之

矣。”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

王安石《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以上十三个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客我”、"客之”中的"客",是"把……当作

(看成)客人”的意思。“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一句的意思是:鲁僖公在太庙中把名叫“成

风'’的妾立为夫人,这是不符合礼的规定的,但是,“国君把她看成了正嫡夫人,我可以不把她

看成夫人吗"药之”是“把它(指百姓的批评议论)当作良药”,“亲其亲,子其子”是“把自己的

父母亲当作父母亲(来奉养),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来爱护)”,“友风而子雨”是"以风为友,以

雨为子”,“帝之”是“以之(秦国)为帝”,等等。其余例句照此类推。

(3)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用作意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

可以补足。例如:

《淮南子•氾训》:“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例中的“友”、"臣”后都省略了“之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意为"平民百姓不把他当朋友,国君不把他当臣子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上面,我们分析了名词用作使动和意动的情况。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也属于名词活用为

动词;但除了使动、意动,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表示不同于使动、意动的

其他含义。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作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

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禁毋张丧车,从韩厥日:‘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

用肘关节捣。

《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德,感谢……的恩德。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手,用手提着。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衣冠,穿衣戴帽。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通"轼”,本义是车前横木)

而听之。’'式,凭轼。

《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随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

故脯鄂侯。’‘髓,把……剁成肉酱;脯,把……做成肉干。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刃杀。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目,以目示意。等等。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前进。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前,到前面来。等等。

4名词用作状语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

它一般从时间、处所、程度、方式、手段、肯定、否定、状态、数量、范围、情态、对象等等

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和限制。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当状语,形容词也常常用来作状语。

(1)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经常用作状语,这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裁。”

《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战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荀子・劝学》:“螟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李斯《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

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在上述各例中,加点的词都是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方位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月”、

‘旧''的正常含义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岁”、“月”、“日”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时,表示“岁岁”(即年年、每年)、“月月”(每

月)、“日日”(每天)的意思、。例如: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口撰其邻之鸡者。””请损之,月撰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陶潜《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②"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义为“一天一天”、"一天天地例如: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古诗《孔雀东南飞》:“贱妾守空房,相见常口稀。”

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公家日以窘,而民日以穷而怨。”

③“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作状语,表示“往日”、"从前”之义,用来追溯往事。例如:

《左传•昭公七年》:“日君(晋平公)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地名)田。“

《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杜预注:"日,往日。”

《国语•晋语四》:“狐偃日:‘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韦昭注:"日,往日。”

等等。

(2)普通名词作状语

除了时间名词和地点名词,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活用为状语,这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

普通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卜泗种情况:

①表示比喻。即以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的特征作比方,来描绘谓语动

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状态。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小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史记•循吏列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魏公子列传》:“其后,秦稍蚕食魏。”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孙子兵法•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影)从。”

《战国策・秦策》:“嫂蛇行匍伏。”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鹫

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々雁鹫,鹅和鸭子)

《聊斋志异•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马中锡《中山狼传》:"(狼)猬缩蟆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都是表示比喻的状语,可以译成“像……一样例如,“人立”即“像

人一样站着“,"儿啼”即"像小儿一样啼哭","磬折”即”像石磬一样弯着身子”,“雁鹫行”即“像

鹅鸭一样排成行“,等等。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即以对待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来对待宾语所代表的人。例如:

《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通“麾”)下者,(韩)信乃解其缚,东乡(向)坐,

西乡对,师事之。”

《孟子•万章下》:“今而后知君(指鲁缪公)之犬马畜彼(人名,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自称)。”

《汉书•鲍宣传》:“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可以译成“像对待……那样”。例如,

“虏使其民''即"像对待奴隶那样役使他的人民“,"兄事之''即"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他”,"犬马畜

仪”即“像对待犬马那样畜养我孔饭”,等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国语•鲁语》:“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礼记•檀弓上》:“童子隅坐而执烛。”(隅,墙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斥之。”

《史记词马相如列传》:“蜀太守以下郊迎。“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韩非子•五蠹》:“夫由居而谷汲者,腹腊相遗以水。”

《汉书•高帝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可以译成“在……(里、中、上)

例如,“野死”即“在野外死去”,“山居而谷汲唧“在高山上居住,在深谷里汲水”,“草行露宿”

即“在草丛中行走,在露天住宿”,等等。

④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凭。

“工具”指具体的东西,例如: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史记・商君列传》:“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徇,示众)

《汉书•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梦溪笔谈•活版》:“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行为的工具,可以译成“用……例如,“橐载唧“用口

袋装着载在车上“,"车裂”即”用车把人肢体撕裂“,等等。

"依凭''指抽象的东西,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墨子・公输》:“吾义固不杀人。”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状语,都表示行为的依凭,可以译成''按照……例如,"法皆斩''即"按

照法律都要斩首”,"吾义固不杀人”即“我按照道义本来决不杀人“,等等。

与“依凭”相似的,还有以名词状语表示行为方式的,如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刺,即当面批评,等等。

(3)名词性词组作状语

在古汉语中,名词性词组也可以作状语。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与作状语的单个名词相似。例

如:

《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等等。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这儿所讲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判断个名词是否活用为动词,除了要看它们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外,也要考

察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语法作用和语法功能,也就是说,要看它们在句子中是否充当谓

语以及它们和其他词(或词组)的结合关系。如果一个名词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并且具有动

词的语法功能,那么,这个名词肯定用作动词。

卜,面,我们分析一下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主要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也不表示判

断,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其中必定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这里有三种具体情况:

①这两个名词构成主谓关系,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起叙述

作用。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

上述例句中,“陈胜王”即“陈胜做王”,“子房前”即“子房往前来”,“王”和“前”均活用为动词。

②这两个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例如:

《列子•说符》:“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汉书•武帝纪》:“城朔方城。”

《战国策•秦策》:“魏桓子肘韩康子。”

马中锡《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都活用为动词。“衣”是"穿(衣)”之意,"君''是"把……当作国君”之意,

“城”是“修筑(城墙)”之意,"肘'’是“用肘关节捣'’的意思,“策”指“用鞭子抽打”,“囊”指“用袋子

装”。

③这两个名词形成动补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后一个名词作它的补语。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史记,张仪列传》:“一军军成皋,一军军港池。”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军”,后面都带表示地点的名词补语,都活用为动词,意为“驻扎”、“驻军”。

⑵名词前面如果有“能”、"可"、"欲"、"敢"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如:

《左传•桓公五年》:“王亦能军。”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缥触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史记,甘茂列传》:“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聊斋志异》:“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前面都有能愿动词,它们都活用为动词。“能军''是"能统率军队”之

意,“可妻”的“妻”是“纳女于人”(给他娶妻)之意,“欲相甘妻,是“想让甘茂为相”之意(“相”活用

为使动),“欲雪”即“要下雪”,“不敢声唧“不敢出声”。

(3)名词前面如果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1占)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东。”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史记•项羽本纪》:“鲸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梦溪笔谈•活版》:“用讫,再火,令药熔。”

《史记•滑稽列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缙单衣。”

在上述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前面都有副词,它们都活用为动词。“弗福”即"不赐福”、"不保佑

"腊'’本是年终祭名,“不腊”即”不能举行腊祭“;"遂东”即”就向东进发不农''即"不从事农业

生产”;“尽王”即“全部加以统治“;"再火”即"再燃起火来”;"皆衣缙单衣”即“全都穿着丝绸制

的单衣”("衣"字前有副词,后有宾语,活用为动词的标志更明显)。

(4)名词前面如果有介宾词组作状语,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南与楚境,西与韩境。”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在这两个例句中,“境”的前面分别有介宾词组“与楚”、“与韩”作状语,“境”活用为动词,意为“接

壤”、”有共同的疆界“;"王"前面有"以亲爱'’作状语,“王”活用为动词,意为“当王

(5)名词后面如果有代词“之”、“我”等作宾语,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晁错《论贵粟疏》:“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

道也。”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

少寇,志安乐……”

《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上述例句中,在加点的名词后面,都有代词“之”或“我”作宾语,它们都活用为动词。“烛”本义

是“蜡烛,,,“烛之”是“照它”的意思;“衣之”是“给他们穿”的意思;“既臣大夏而君之”是“已经使

大夏称臣并当了大夏的君主”之意("臣”是名词用作使动,“臣''的前面有副词状语“既“,后面有

宾语“大夏”);“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