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前S
一、课程简介及在本专业所处地位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明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门
临床学科。它既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各科的
基础,在中医学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课程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证名涵义及临
床特征;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各证型的证候、病机、治法和
主治代表方。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内科疾病中病、证、症的含义及联系与区别;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原则;内科临证方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病机、辨
证要点、治疗原则。
3.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和方法;内科常见病、多
发病的预防调护、转归及预后。
【能力目标】
1.熟悉掌握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正确诊断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并
具备对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2.能运用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分析、
拟定治法及选择主治代表方,并结合临床变化加减用药。
【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刻苦勤奋、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有中医临床思维和
综合分析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体贴患者。
3.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具体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内科疾病中病、证、症的含义及联系与区别。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供针灸推拿高职高专使用,教学时数为90学时,讲授72学时,病例
讨论18学时,采用讲授与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应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
部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内科辨证论治原则和临证方法。
2.熟悉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内科疾病中病、症、证的含义;内科常用治法。
3.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目标】
能初步掌握内科的临证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
1.讲述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2.简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重点讲授《内经》与《伤寒》对内科学的贡献,金
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特点。
3.简介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命名。重点讲述病因病机分类的内涵意义,简述历代
对内科分类的概况;简述内科病证的命名方法。
4.重点讲授中医内科学中的病、症、证含义。阐述病、症、证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理解三者分辨的意义。
5.重点讲授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原则。突出内科的治疗原则,简介其治疗方法。
6.详细介绍中医内科临证方法。重点介绍内科临床临证方法和步骤、辨病与辨证
的临床意义。
7.简述《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与方法。说明内科学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强
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各论
其中对感冒、咳嗽、哮病、喘证、心悸、胸痹、眩晕、中风、不寐、胃痛、
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便秘、黄疸、胁痛、头痛、痛闭、遗精、郁证、痹证、
痉证、痿证和腰痛25个病证,必须熟练掌握。
第一章肺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感冒、咳嗽、哮病、喘证各病证的病名涵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鉴别
诊断,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症病因和病机、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病机转化和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临床常见肺系病证典型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感冒、咳嗽、哮病、喘证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感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的涵义和历史沿革,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掌握感冒的病因和病机,明确感冒的基本(主要)病机、病位、病性及病机
转化。
3.感冒的诊断要点,感冒与时行感冒、感冒与风温早期的鉴别。
[教学内容】
1.介绍四时感冒的临床证候表现,并重点说明四时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2.叙述感冒的病因以风邪为主,冬春季感冒,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感冒多属
暑湿致病,秋季多为燥邪所致,病机重点为卫表失和。
3.明确感冒辨证属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
4.分别讲解四证感冒以及体虚感冒的症状特点。
5.简要介绍感冒的调护及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3.有条件介绍有关感冒的录象片。
第二节咳嗽
[目的要求】
1.了解咳嗽的涵义和临床特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并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
变重点在肺,并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
2.熟悉咳嗽的病因和病机,明确咳嗽的基本(主要)病机、病位、病性及病机
转化。
3.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
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4.掌握各类咳嗽的辨证施治。、
[教学内容】
1.介绍咳嗽的概念,指出其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2.分析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关。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注意咳嗽性质与咯痰性质对辨证的意
义。
3.讲述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
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4.重点讲解咳嗽各临床分型的证治方药。
5.简介咳嗽的调摄护理。
6.综述咳嗽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三节哮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哮病的涵义和临床特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掌握病因病机,明确哮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
3.掌握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
4.熟悉哮病发作时区别寒痰、热痰;平时着眼肺、脾、肾的具体辨证。
【教学内容】
1.介绍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并明确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
2.指出发病的内因一一宿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
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为诱因所触发,以至气因痰阻,
痰随气升,气道狭窄而导致喘息哮鸣有声。
3.讲述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发作时辨别寒证、热证;
平时辨别肺、脾、肾三脏的亏虚。
4.指出哮病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说明发作时应祛邪利气;平时宜分
别调补阴阳;久病大发作时一,上盛下虚者,可参阅“喘证”。
5.简介哮病的预防调护和预后。
6.综述哮病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典型病例开展课堂讨论。
第四节喘证
[目的要求】
1.了解喘证的涵义和历史沿革,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并了解喘证的病理机制,实
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
2.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论治。
3.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时喘脱的治疗。
[教学内容】
1.介绍喘证和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说明喘证的病因为外感、久病所致。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又有虚实之
分,虚喘反复发作可致喘脱。
3.讲述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虚实。治疗原则,实证祛邪利肺;虚证培补摄纳。
4.介绍喘证大发作时,导致喘脱危证的应急处理。
5.简介喘证的预防调护和预后。
6.综述喘证的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典型病例课堂讨论。
第二章心脑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心悸、胸痹、眩晕、中风、不寐各病证的病名涵义和临床特征,诊断要点
及鉴别诊断,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和病机、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和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心脑各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心悸、胸痹、眩晕、中风、不寐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
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心悸
[目的要求】
1.了解心悸的基本概念,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与西医联系。
2.熟悉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及其主要病机类型。
3.掌握心悸的诊断、辨证及治疗要点,各证候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法及常
用方药加减。
[教学内容】
1.介绍心悸的基本概念,惊悸与怔仲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历史沿革及病证范围。
2.讲解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明确心悸的病位、病性及常见病机类型的区
别、联系及演变。
3.讲述心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详细讲解各证候类型表现
特点,治法方药。
4.介绍心悸的调摄护理转归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L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二节胸痹
[目的要求】
1.了解胸痹心痛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熟悉胸痹心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掌握胸痹心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各个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
4.了解胸痹心痛的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介绍胸痹心痛的基本概念及历史沿革。
2.讲解本病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了解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
化,明确其基本病机、病位及病性。
3.详细讲解胸痹心痛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重点讲解病证类型的辨证施治,明
确临床治疗时的标本缓急。
4.介绍胸痹心痛的调摄护理转归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2.围绕典型病例展开理论。
第三节眩晕
[目的要求】
1.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
2.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眩晕的基本病机(总病机)及与虚、火、痰、风的关系
及转化。
3.熟悉眩晕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教学内容】
1.介绍眩晕的证候特点及历史沿革。
2.讲解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痰与瘀血的特征和区别。
3.了解眩晕与中风、厥证的鉴别。
4.详细讲解眩晕各证候特点、治法、方药与加减,及治疗方法。
5.讲解眩晕的转归预后,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四节中风
[目的要求】
1.了解中风病的的概念,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与
西医病名的关系。
2.熟悉中风病的范围、证候特征和调护。
3.掌握中风病的病机要点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介绍中风病的概念、历史沿革和范围。
2.分析中风的病因和主要病机,及其病机转化,明确其主要病机、病位及病性。
其病位在脑髓血脉,基本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
之外。
3.叙述中风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和辨证要点。
4.明确中风病证治内容。重点讲解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阳闭与阴
闭的区别,以及各分型的治法方药。
5.扼要介绍中风的先兆和病势顺逆的辨识。
6.介绍中风病的调护,转归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五节不寐
[目的要求】
1.了解不寐的概念,历史沿革及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掌握不寐病位、病性,简介其病机转化,以及不寐的证候表现、治法、方药。
3.熟悉不寐的调摄护理。
【教学内容】
1.介绍不寐的基本概念、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明确不寐的病位、病性及常见类
型。
2.详细讲述各型不寐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解清心安神、清肝安神、滋阴安神、清
热化痰以及补益心脾、交通心肾、益气镇惊定志等治法、方药在不寐临床治疗中
的应用。
3.讲述不寐的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三章脾胃肠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便秘各病证的涵义及临床特点,诊断要
点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及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脾胃肠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便秘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
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胃痛
[目的要求】
1.了解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体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胃痛的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胃痛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以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为基本病机,明确脏腑关系。
3.叙述证候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胃痛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通”法的运用。
5.详细讲解胃痛的证治方药。
6.简介调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二节呕吐
[目的要求】
1.了解呕吐是较常见病证,大体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呕吐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呕吐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呕吐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分为虚实两类,以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明确其
病位、病性及病机特点及转化。
3.扼要讲述呕吐诊断要点,呕吐与呃逆、反胃、噎嗝的鉴别。
4.叙述呕吐诊断及鉴别诊断。
5.讲解呕吐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明确以降逆和胃为大法。
6.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7.简介调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三节呃逆
[目的要求】
1.了解呃逆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呃逆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证候特征,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呃逆的涵义,历史沿革和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分析呃逆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分为虚实两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并与肺失
肃降有关。并明确病位、病性及病机特点及转化。
3.叙述呃逆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呃逆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以和胃降气平呃为法。
5.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6.简介调摄护理。
[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四节腹痛
[目的要求】
1.了解腹痛是临床上极常见的病证,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腹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腹痛的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腹痛的定义、沿革,范围及与西医联系。
2.分析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清寒热虚实,以及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
3.叙述腹痛的证候特征,诊断要点,以及与其他病证中所见腹痛的区别。
4.讲解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明确“通”法在本病中的应用。
5.详细讲解腹痛的证治方药。
6.简介调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五节泄泻
[目的要求】
1.了解泄泻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泄泻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脾虚湿盛是基本病机)、病位、病性及病机特点及转化。
3.叙述泄泻的证候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扼要讲述泄泻诊断要点,泄泻与痢疾、霍乱的区别。
5.讲解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
6.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7.简介调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六节便秘
[目的要求】
1.了解便秘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便秘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治疗原则以及证候分类。
[教学内容】
1.介绍便秘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便秘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有气血寒热虚实之别
3.叙述便秘的证候特征,诊断及扼要讲述便秘与积聚、肠结的鉴别。
4.讲解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在辨明气血寒热虚实情况下,运用通腑之法。
5.详细讲解便秘的病因和热秘、气秘、冷秘、虚秘、冷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6.简介调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为主。
2.病历讨论。
第四章肝胆病症
【目的要求】
1.掌握黄疸、胁痛、头痛各病证的涵义及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临床
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及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脾胃肠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黄疸、胁痛、头痛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黄疸
[目的要求】
1.了解黄疸的定义、历史沿革及范围和研究进展。
2.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掌握黄疸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介绍黄疸的定义、历史沿革与西医联系。
2.讲述黄疸的内外因。其病理关键是湿。
3.重点讲解黄疸病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详细讲解阳黄、阴黄、急黄证治方药。
5.简介黄疸病证的调摄护理以及预防的具体措施。
6.简介黄疸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二节胁痛
[目的要求】
1.了解胁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和范围,调摄与护理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2.熟悉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3.掌握胁痛的证候特征,诊断要点,证候分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介绍胁痛的定义、历史沿革与西医联系。
2.讲解胁痛的病因病机,明确病位在肝胆。明确其病理特点。
3.重点讲解胁痛的辨证要点以及“通则不痛”治法在本病治疗中的运用。
4.详细讲解胁痛各临床分型的证治方药。
5.简介胁痛病证的调摄护理,研究进展的概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
2.病历讨论。
第三节头痛
[目的要求】
1.了解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范围及研究进展。
2.熟悉头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3.掌握头痛的分类及诊断依据,及与郁病、不寐、眩晕的鉴别要点和证治内容。
【教学内容】
1.说明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特点的常见多发病,也是有关疾病一个常见症状,又
是有些疾病加重、转危一个先兆;了解内伤与外感两大类头痛及所讨论的范围。
2.讲述头痛诊断要点,明确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要点,头痛不同性质的判
断,根据头痛部位判断经络归属。
3.扼要讲述头痛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引经药”的使用。
4.重点讲授头痛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及临床加减。
5.简介头痛的预防调护和预后及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五章肾膀胱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瘙闭、遗精各病证的涵义及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证
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及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肾膀胱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属闭、遗精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癖闭
[目的要求】
1.明确瘾闭的定义、历史沿革河与西医联系。
2.熟悉瘙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掌握瘙闭各个证型的辨证施治。
4.了解痛闭的转归和预后。
【教学内容】
1.简介瘾闭的概念,《千金药方》中关于导尿术的记载,与西医病名关系。
2.讲解瘾闭的病因和病机,明确其基本(主要)病机、病位、病性及病机特点
及转化。阐明瘾闭的病机主要是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病理性质有虚实的不
同实证是膀胱气化不利;虚证为肾虚膀胱气化无权。
3.叙述瘙闭的治疗原则应根据“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重于通利,但通之法,
又有虚实之不同。
4.重点讲授癖闭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及临床加减。
5.介绍瘾闭常用外治法:取嚏或探吐法的内容及操作要点。
6.简介瘙闭的预防调护和预后。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附:关格
[目的要求】
1.了解关格的定义、历史沿革及与西医的联系。
2.明确关格的病因、病机疾病位和病机转归。
3.熟悉关格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关格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了解关格的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关格的概念和定义,并简述古代文献对关格认识。
2.阐明关格是由于各种疾病发展至脾肾阳衰,阳不化湿,使水浊内生,浊邪壅塞
三焦所致,而且以脾肾衰败为本,浊邪壅塞为标。
3.叙述关格的诊断要点以及与瘾闭、走哺的鉴别。
4.讲解关格的证治。
5.介绍关格的预后及调摄护理。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二节遗精(附:早泄)
[目的要求】
1.熟了解遗精的涵义和临床特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掌握遗精的治疗原则及常见证型的主法、主方。
3.了解早泄的概念。
[教学内容】
1.说明遗精的概念,有属于生理现象和属于病态的不同。
2.介绍遗精的病因,多由劳心太过,恣情纵欲,酒食厚味所致。实证为君相火旺,
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虚证为肾虚不能固摄。
3.明确辨治原则,初病多实,治以清泄,病久多虚,治宜固摄。
4.重点讲授遗精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
5.简述早泄的概念,症状。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郁证的涵义及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
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病证的预防调护及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气血津液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郁证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郁证
[目的要求】
1.了解郁证的定义、历史沿革及与西医联系。
2.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及病机转化。
3.掌握郁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郁证的治疗原则,了解精神治疗的重要性。
5.掌握各证型的辨证、治法及方药。
6.了解郁证的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介绍郁证的概念,简单介绍《丹溪心法》的六郁之说,郁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说明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
腑阴阳气血失调。
3.阐述郁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证候特征、病史、性别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4.扼要讲述郁证的诊断要点,郁证与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
5.讲述郁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理气开郁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同时精神
治疗对郁证有重要的意义。
5.重点讲授郁证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及临床加减。
6.讲述郁证的调摄护理及介绍郁证的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七章经络肢体病证
【目的要求】
1.掌握痹证、痉证、痿证、腰痛各病证的涵义及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证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基本病机、病位、病性,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护及预后。
【能力目标】
能对经络肢体病证临床常见病例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痹证、痉证、痿证、腰痛的辨证论治,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病历讨论。
【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痹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痹病的定义,历史沿革及西医联系。
2.熟悉肢节痹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转归。
3.掌握肢节痹病的临床证候分型。
4.了解痹病的预后转归。
【教学内容】
1.介绍痹病的概念,历史沿革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2.讲解痹病病机特点,以及实证日久难痊,正气受损向虚实夹杂转化的特征。
3.讲解肢节痹病主要以肢体关节沉重、胀疼痛,或病及多关节,或在少数关节、
或先发于下而后及于上的,坦有先病上而后向下的以致病久因肢体疼痛不用而发
生肌萎似痿的特点,以明确诊断。
4.扼要介绍痹证与痿证的鉴别。介绍疼痛部位不同加减用药,虫类药、川乌、草
乌等药物在痹证治疗中的引用(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5.重点讲授厥证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及临床加减。
6.简介肢节痹病的预后与转归及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二节痉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痉病是临床常见危重证,历史沿革,范围与研究进展。
2.熟悉痉病的病因病机及转归。
3.掌握痉病的诊断依据及与中风,痉证与厥证的鉴别。
4.掌握痉病的证治内容。
5.了解痉病的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痉病的定义,历史沿革与范围。
2.讲解痉病实证、虚证的病机特点。而伤津脱液、亡血失精是病因之关键,筋脉
脑髓失养,神机受累是其病机所在。
3.讲解痉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别,明确其诊断。讲述痉证的诊断要点,痉证与中风,
痉证与厥证的鉴别。
4.重点讲授痉证各分型的主证、治法、方药及临床加减。
5.简介痉病预后转归和现状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病历讨论。
第三节痿证
[目的要求】
1.了解痿证的定义、历史沿革,范围和研究进展。
2.熟悉痿证的病因病机及转归。
3.掌握痿证的诊断依据,以及与痹病、中风后遗证的鉴别要点。
4.掌握痿证的证治内容。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审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能建部分所属企业领导人员招聘(竞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工艺传承与创新考核试卷
- 纸张油墨吸收性考核试卷
- 皮革护理的文化价值传播与推广考核试卷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指导及试题及答案
- 棉花仓储员工职业素养培训考核试卷
- 粮油市场渠道开发与维护策略考核试卷
- 相机拍摄模式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软技能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中医养生课程标准
- 2023年广东高考生物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风电场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
-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数学试题【含答案】
- 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
- 李克勤《红日》粤语发音歌词中文谐音-
-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论文(实践报告)
- Unit 2 Listening and talking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GB/T 819.1-2016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4.8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