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6含解析_第1页
浙江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6含解析_第2页
浙江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6含解析_第3页
浙江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6含解析_第4页
浙江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06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新石器时代某遗址还保留着打进地下的成排木桩,以及大量带榫卯的木梁架结构,此外还发觉有企口(榫槽相接)地板,雕花栏杆等。复原起来,这是一种将房子架高起来的干栏式建筑。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龙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答案】B【解析】由材料“复原起来,这是一种将房子架高起来的干栏式建筑”,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存在干栏式建筑,B项正确;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后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晚期遗址,而北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半地穴式房屋,解除A项;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北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半地穴式房屋,解除C项;红山文化是分布于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半地穴式房屋,解除D项。故选B项。2.对于西晋以来的“五胡内迁”,有学者指出:“五胡主动汉化,并非遗忘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该学者认为,“五胡内迁”A.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B.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C.变更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D.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答案】B【解析】据本题材料“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内迁且主动汉化,是出于建设大规模政治体的目的,即建立全国统一政权,这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中原汉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解除A项;该学者强调“主动汉化”,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学习,并非强调“变更”,且材料信息与文化无关,解除C项;材料强调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并非西迁,无法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解除D项。故选B项。3.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 B.新疆地区起先接受中心的管辖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样【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一些边疆地区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行省制,因此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样,D项正确;宋朝时期是多民族政权并立,而元朝实现全国的统一,解除A项;“起先”说法错误,汉朝时期新疆接受中心的管辖,解除B项;行省设置打破了山川形便,解除C项。故选D项。4.明清讽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明清世情小说、神魔小说、狭邪小说共同衍进发展。下列小说堪称明清“讽刺小说”杰作的是A.《三国志通俗演义》 B.《红楼梦》C.《西游记》 D.《儒林外史》【答案】D【解析】据材料“明清讽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明清世情小说、神魔小说、狭邪小说共同衍进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儒林外史》描绘了封建社会后期,一群把读书当成敲门砖的学子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呈现了各类人士面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揭露了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科举制度下被毒害的命运,D项正确;《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历史小说,并不是讽刺小说,解除A项;《红楼梦》是我国现实主义小说,与材料不符,解除B项;《西游记》是神话小说,解除C项。故选D项。5.清朝轮船招商局“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维持”。它获得漕粮专运、带货减税、免征船舶吨位税等权利,甚至还获得“五十年内只许华商附股”“不准另树一帜”的轮运“专利”权。漕运收入平均每年要占到轮船招商局水脚(水路运输的费用)收入的12%——14%。这反映出A.洋务企业垄断近代航运 B.洋务企业的封建依附性强C.洋务运动摆脱财政逆境 D.民族航运业完成近代转型【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官权与股权的合伙经营治理,正是在“官权”的扶持下,轮船招商局享有一系列特权,反映出洋务企业的封建依附性强,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清朝轮船招商局享有经营特权,“洋务企业垄断近代航运”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A项;材料反映了洋务企业的封建依附性强,未体现洋务运动摆脱财政逆境,解除C项;材料仅涉及清朝轮船招商局的经营状况,不能说明整个民族航运业完成近代转型,解除D项。故选B项。6.有评论说,“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起先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记。”“这”是指A.“一边倒”方针 B.“求同存异”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同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体现了由建国初的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外交向考虑国家现实利益的务实外交的转变,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记,C项正确;“一边倒”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解除A项;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强调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材料主旨不符合,解除B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是新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坚持的外交政策,不能完整体现材料所述变更,解除D项。故选C项。7.漫画作为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艺术再现,确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世事变迁。下图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1978年10月刘雍作)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 B.“双百方针”促进科学艺术旺盛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冲击传统旧观念 D.真理标准问题大探讨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图片给出的时间是1978年10月,此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探讨已经全面绽开,人民群众的思想从“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下得到解放,图片中“解放思想起先新的长征”与“因循守旧”的显明对比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说明真理标准问题大探讨促进了思想解放,D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878年12月,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78年10月,解除A项;材料的漫画反映了真理标准问题大探讨,没有涉及科学的发展,解除B项;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冲击传统旧观念,解除C项。故选D项。8.在1999年和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使之成为国家指导思想。在2024年宪法修改中,又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这些修改反映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科学性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不断调整 D.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在1999年、2004年和2024年宪法修改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载入宪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理论体系,将这些思想理论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这体现了党不仅坚持依法治国,而且实行科学化的依法治国,B项正确。材料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宪法,并未涉及法律体系的形成,解除A项;材料中宪法的修改无法得出党的工作重心调整,而且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并未调整,始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除C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变更,解除D项。故选B项。9.扑克牌“梅花K”的原型是亚历山大大帝。在折服埃及之后,亚历山大前往阿蒙神庙祭拜太阳神,并被祭司加封“法老”,称之为“阿蒙之子”。下列对此情形的推断正确的是,亚历山A.推崇埃及文化作为文化主流 B.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C.建立了首个地跨三洲的帝国 D.扩展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答案】B【解析】时空范围为古代(亚历山大帝国)。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深受希腊文化熏陶,在帝国境内建立很多希腊式城市以传播希腊文化,但他却在折服埃及后祭拜埃及的太阳神,由此可见其统治政策实行开明怀柔的看法,敬重各地原有的宗教与生活习惯,B项正确;亚历山大远征虽然在扩张过程中吸取和融合了其他文化,但主要是敬重被折服地区的宗教和习惯,因此说推崇埃及文化为文化主流是错误的,解除A项;公元前6世纪,波斯建立起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帝国,解除C项;亚历山大东征扩展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亚历山大对被折服地区文化的敬重,解除D项。故选B项。10.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规定,征收贡金与免役税时须“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任何自由人,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这些规定体现的观念是A.封君封臣制度已经瓦解 B.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C.封建庄园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形成强大的王权【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英王约翰征收贡金与免役税须“召集会议”“获得全国公意”,这说明当时英国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是古代君主管理制度,封君对土地拥有全部权,而封臣只有运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需归还,材料未涉及封君封臣制度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解除A项;封建庄园经济是9世纪起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材料未涉及封建庄园经济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解除C项;《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体现了王权有限,而不是王权强大,解除D项。故选B项。11.《拿破仑法典》广泛吸取了习惯法、罗马法、王室法令以及革命时期的法律,共有3编35章2281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人法、物法、获得全部权方法的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三大原则,即自由同等、私有财产、契约自由。这表明,《拿破仑法典》A.融汇了古今法律学的精华 B.兼顾了法律的传统与现实C.是对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须要【答案】B【解析】据材料,《拿破仑法典》吸取借鉴了此前时代的法律成果,又依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须要,确立了“自由同等、私有财产、契约自由”三大原则,兼顾了法律的传统与现实,B项正确;《拿破仑法典》广泛吸取法律学的精华,但尚未做到对全部古今法律学的融汇,解除A项;《拿破仑法典》在吸取罗马法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非仅仅汇编罗马习惯法,解除C项;材料除了提及《拿破仑法典》适应新时代以外,还提及对旧传统的吸取借鉴,D项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解除D项。故选B项。12.1968年,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国发起成立了“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通过相互支持,统一行动,逐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确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收入。“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和行动A.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根源于阿拉伯国家利益一样性C.标记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D.冲击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成员国的统一行动,逐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确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这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冲击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体系,解除A项;阿拉伯石油输出国是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维护自身石油利益、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而建立的组织,根源在于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解除B项;标记着广袤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气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事务是不结盟运动,解除C项。故选D项。13.20世纪80年头后,英国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改革。1991年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提到:“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供应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接受干脆供应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这一改革A.实现了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 B.使国家不再对社区进行监督管理C.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程度 D.促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地方政府不再接受干脆供应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可知,英国地方政府不在干脆供应公共服务,而是从明确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区分服务责任等角度入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说明英国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入了市场化手段,这可以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和效率,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问题,选项表述不精确,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对社区进行监督管理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发展完善,表述不精确,解除D项。故选C项。14.在现代菲律宾,超过85%的民众信仰天主教,当地华裔已普遍接受在教堂举办婚礼,但有的华裔会请佛教僧侣证婚。当地实行的庆祝妈祖(中国传统海神信仰)诞辰活动,不但会请天主教神父主持弥撒,还会在庆典的最终一晚实行天主教式的花车游街。这主要反映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扩散 B.西班牙殖民者的文化侵略C.现代菲律宾文化的多元性 D.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口流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菲律宾大部分民众信奉天主教,除了天主教还有佛教和传统海神信仰,因此反映出菲律宾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中只有海神信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A项片面,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西班牙文化侵略,而且菲律宾先后是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口的流淌,解除D项。故选C项。15.某学者认为,假如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允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又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该学者意在说明A.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相互促进 B.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C.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 D.国际新秩序推动多极化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相互促进,A项正确;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解除B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并未实现均衡发展,解除C项;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解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精确的是,唐后期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留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A.藩镇割据减弱中心集权 B.政府重视减轻农夫经济负担C.政治斗争加剧农夫起义 D.土地兼并盛行威逼租庸调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皇帝多次颁布诏令,禁止两税(指户税和地税)之外滥征赋税。这反映了两税法的实施防范重复以前赋税滥增现象,减轻农夫的经济负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藩镇割据与中心集权减弱的状况,解除A项;材料虽有政治斗争,但没有农夫起义问题,解除C项;材料虽涉及租庸,但未涉及土地兼并,解除D项。故选B项。17.傅斯年曾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到:“‘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变更了。有觉悟的添了很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醒悟。”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社会取向变更了。有觉悟的添了很多”,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五四运动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所以材料作者是强调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五四运动并没有变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五四运动在思想解放上的作用,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除B项;五四运动中无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没有涉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解除C项。故选D项。18.下表反映了2002~2025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会议状况。据此可知,中国时间领导人会议所作讲话2002年江泽民全球环境基金其次届成员国大会《实行主动行动共创奇异家园》2012年胡锦涛G20峰会《稳中求进共促发展》2024年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D.主动参加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2002—2025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会议状况”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环境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才智,主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除A项;材料凸显了应对全球问题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且中国也不能“主导”国际政治秩序,解除B项;传统国际组织改革材料无法体现,解除C项。故选D项。19.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折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下列项中,属于“安第斯高地”印第安人的成就有①建立马丘比丘②修建驿道和太阳庙③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④运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务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安第斯高地”印第安人涉及古代美洲印加文明,据所学,古印加人建立马丘比丘,建立了长达数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还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太阴历一年为354天,因此①②③项正确,④项错在运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务的不是印加人而是阿兹特克人,故本题选择C项。20.据统计,1806年英国棉纺织工厂的工人工资为每周200便士,到30年头时已跌落到90便士,而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仍在增长。据此推知A.机器生产使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垄断资本主义存在明显的弊端C.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的分化 D.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具有必定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806年英国棉纺织工厂的工人工资为每周200便士,到30年头时已跌落到90便士,而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仍在增长”可知,英国工业后生产力上升,物质水平增长,但工业的待遇境况更加恶劣,推动工人运动不断出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创建了客观条件,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解除A项;其次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资本主义,解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社会分化,解除C项。故选D项。21.关于历史撰述,对于具有不同指导思想的史学家来说,答案经常是迥异的。下列关于历史撰述的思想,正确的是A.历史事实是科学的重构,是探讨者对事实进行创建性的科学改造的结果B.历史不但是现在的往事,而且系当写史时认为对现在有重要关系的往事C.史学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才能照实反映诞生活的现实D.历史是社会的变革,那些只记过去事实的记录,决不是整个全人类生活的历史【答案】D【解析】“历史是社会的变革,那些只记过去事实的记录,决不是整个全人类生活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历史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整个全人类生活。换句话说,历史是社会的变革,强调历史撰述客观历史事务的排列,还要留意历史事务之间的关联,客观性与主体性的一样,,D项正确;历史中发生的事情是客观的,这是不能重新创建和改造的,A项描述忽视了历史的客观性,解除A项;“历史不但是现在的往事,而且系当写史时认为对现在有重要关系的往事”过分强调历史撰述者的主体性,这简洁导致历史失真,解除B项;“史学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才能照实反映诞生活的现实”这一描述缺乏了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解除C项。故选D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22.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今中外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罗马共和国以其精妙绝伦的权力制约机制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西方民主宪政理论及权力制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人的胜利,首先是由于在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建立了严密的制衡机制。罗马共和国的分权制衡不仅仅是依靠各权力机关的相互制约,更重要的是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制衡关系,为共和政体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依靠法律的力气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个权力机构、各种政治势力的权力和运作规则。正是这一点被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视为宝贵的思想财宝,成为近代分权学说和法治政府的干脆思想来源。——摘编自宋紫朝《罗马共和国权力制衡探讨》材料二近代只有孙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国传统政制和西方现代政治参酌协作。他主见把中国政治上原有之考试、监察两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而糅合为五权宪法之志向。我们且不论此项志向是否尽善尽美,然孙先生实具有超旷之识见,融会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长,来适合国情,创制立法。在孙先生同时,乃至目前,一般人只知有西方,而抹杀了中国自己。总认为只要抄袭西方一套政制,便可尽治国平天下之大任,把中国自己固有的优良传统制度全抛弃了。两两相比,自见中山先生慧眼卓识,其见解已可绵历百代,跨越辈流,不愧为这一时代之宏大人物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探讨法》其次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于革命斗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渐渐被政权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所取代。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及政治功能的分化和特地化,民主政治的新生等措施,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摘编自刘朋《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实践与政治现代化的合法性权威探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罗马共和国权力制衡运行机制的详细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钱穆先生认为“中山先生慧眼卓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从孙中山的理论到实践的贡献角度简要评析其“不愧为这一时代之宏大人物”。(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列举“革命斗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两个典型。并以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为例说明“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的表现及影响。(8分)【答案】(1)详细表现:①罗马的共和政体主要由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三大权力机构组成;②执政官执掌行政权和军事统帅,元老院主持会议协调行动、监督执政官,公民大会执掌宣战权和审判权;③三大机构之间体现了权力间的分工与合作、制约与平衡关系。(3分)历史影响:①权力之间的协作和制衡关系构成了罗马共和政体的基石,提高了共和国的行政效率;②为罗马共和国的兴盛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共同维护了罗马共和政体的稳定;③为近代资产阶级分权制衡思想和实践供应借鉴。(3分)(2)主要依据:懂得把中国传统政制和西方现代政治相互借鉴融合,提出了五权宪法的思想。评析:①理论上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并引领革命实践活动;②实践上推翻了清政府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③学习美国分权制衡理念并融合中国古代政治的传统,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宪政创新之路。(6分)(3)典型:①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②抗日斗争时期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2分)表现:①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制度为核心的政治框架;②新政治框架的根本特点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突出了党在新政治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国家宪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巩固和保障。(4分)影响: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等等。(2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第一问详细表现,由材料“罗马共和国以其精妙绝伦的权力制约机制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西方民主宪政理论及权力制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及所学可得出罗马的共和政体主要由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三大权力机构组成;由材料“罗马人的胜利,首先是由于在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建立了严密的制衡机制。”及所学可得出三大机构之间体现了权力间的分工与合作、制约与平衡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执政官执掌行政权和军事统帅,元老院主持会议协调行动、监督执政官,公民大会执掌宣战权和审判权。其次问历史影响,由材料“罗马共和国的分权制衡不仅仅是依靠各权力机关的相互制约,更重要的是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制衡关系”及所学可得出权力之间的协作和制衡关系构成了罗马共和政体的基石,提高了共和国的行政效率;由材料“为共和政体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依靠法律的力气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个权力机构、各种政治势力的权力和运作规则。”及所学可得出为罗马共和国的兴盛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共同维护了罗马共和政体的稳定;由材料“正是这一点被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视为宝贵的思想财宝,成为近代分权学说和法治政府的干脆思想来源。”可得出为近代资产阶级分权制衡思想和实践供应借鉴。(2)本题是缘由、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主要依据,由材料“他主见把中国政治上原有之考试、监察两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而糅合为五权宪法之志向。”及所学可得出懂得把中国传统政制和西方现代政治相互借鉴融合,提出了五权宪法的思想。其次问评析,由材料“然孙先生实具有超旷之识见,融会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长,来适合国情,创制立法。”及所学可得出学习美国分权制衡理念并融合中国古代政治的传统,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宪政创新之路;结合所学可知,从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的影响等角度说明,例如:理论上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并引领革命实践活动;实践上推翻了清政府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3)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第一问典型,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于革命斗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渐渐被政权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所取代。”及所学可得出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抗日斗争时期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其次问表现,由材料“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及政治功能的分化和特地化,民主政治的新生等措施,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及所学可知,分别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制度为核心的政治框架;新政治框架的根本特点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突出了党在新政治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国家宪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巩固和保障。第三问影响,由材料“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及政治功能的分化和特地化,民主政治的新生等措施,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及所学可得出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材料二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1950年,政务院规定了制定新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1.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短暂不能大量生产,但是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疼惜国家的民族生产。……3.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摘自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材料三长期以来,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进入20世纪60年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逼与日俱增。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并确定于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过程中,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海洋大国倾向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区域”资源,而广袤发展中国家则主见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倾向于选择单一开发制。经过长达九年的协商,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就国际海底制度基本上达成协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作为原则,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摘编自鹿守本《海洋法律制度》等(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制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历史意义。(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的缘由,指出该公约在海底开发方面达成的共识。(8分)【答案】(1)条件:创建性地开拓长途海运航线;重新开通大运输河,变更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途,缩短了航程;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运输官府物资。(3分)动因:海运相较于陆运和河运有其自身的优势;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的北移;南北经济差距接着拉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南方财赋顺当北运的须要。(任3点3分)(2)特征:关税疼惜;依据国家须要灵敏调整;关税自主。(3分)意义: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特地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复原和发展。(3分)(3)缘由:海洋法律地位不明;出于军事目的海底开发带来的威逼剧增;联合国的推动;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5分)共识:接受平行开发制;和平利用;兼顾全人类利益。(3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条件:依据材料一“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创建性地开拓长途海运航线;以及结合元大都的所在位置,可知重新开通大运输河,变更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途,缩短了航程或干脆表述为京杭大运输河;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还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运输官府物资或答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动因:依据材料一“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并结合所学可知,海运相较于陆运和河运有其自身的优势或者详细绽开,如答节约费用、平安系数高亦可;结合元朝都城的地理位置,即定都大都,政治中心北移;以及元朝南北经济差距接着拉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须要将南方财赋顺当北运。(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特征:依据材料二“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疼惜国家的民族生产。”可知,关税疼惜;依据材料二“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可知,依据国家须要灵敏调整;依据材料二“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可知,关税自主。意义:依据材料二“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并结合所学可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统一关税制度和国民经济的复原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3)本题是背景类、相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缘由:依据材料三“长期以来,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可知,海洋法律地位不明;依据材料三“进入20世纪60年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逼与日俱增。”可知,出于军事目的海底开发带来的威逼剧增;依据材料三“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并确定于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可知,联合国的推动;依据材料三“在过程中,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经过长达九年的协商”可知,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依据材料三“而广袤发展中国家则主见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倾向于选择单一开发制。”可知,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共识:依据材料三“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就国际海底制度基本上达成协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作为原则,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接受平行开发制;和平利用;兼顾全人类利益。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时至今日,大国之谜照旧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供应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如表)。

学者观点【英】保罗·肯尼迪单一的因素确定是错误的,确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俄】阿列克谢·沃斯克列先斯基必需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经济脆弱的国家,不行能成为大国【英】杰弗里·豪国家强大必需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特殊是民众与领导者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敬重【法】皮埃尔·罗桑瓦隆一个强国仅仅物质力气强大还不够,它还应当具有吸引力【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必须要具有确定的规模,确定的实力,确定的军事实力,确定的内部凝合力郑永年全部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事实上是它内部力气的一个外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以“大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学问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且有3个以上史实,逻辑清楚)【答案】示例1:论题:一个大国的崛起是由多方面因素确定的论述:新航路开拓以来首先崛起的大国-西班牙,政治上较早形成了中心集权,完成了国家统一,而且商业发达,军事力气强大,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这些因素造就了其大国地位。近代英国在1688年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三四十年头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优势使英国完成了崛起,开启了此后长达200多年的世界霸主的历史。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内部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完善福利国家制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在外部主动构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使美国驾驭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此后美国快速崛起并取代英国成为当今世界的霸主。综上所述,国家的崛起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其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政治是推动力。示例2:论题:大国对其他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论述:制度上的吸引力。英国和美国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分别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由于这两个制度的优越性,近代历史上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中国等纷纷效仿英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本国创立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