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_第1页
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_第2页
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_第3页
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_第4页
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201×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mblingtypepartitionwall(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mblingtypepartitionwal(征求意见稿)DBJ50/T-xxx-201X主编部门: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201X年重庆前言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提高重庆市装配式住隔墙技术的应用,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加快推动我市建筑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的规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参考国家及重庆市相关标准,结合重庆市的地方特点、总结国内外装配式隔墙板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类型及组成材料性能、设计、施工、验收、附录。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平常管理,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送至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江北区建新东路建东二村50号,邮政编码:400020,电话:,传真:),以便此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重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重要起草人:审查人员:目次TOC\o"1-2"\h\z\u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材料 44.1装配式隔墙条板 44.2装配式隔墙大板 94.3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 105设计 125.1一般规定 125.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构造设计 125.3装配式隔墙大板设计 175.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设计 186施工 216.1一般规定 216.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施工 226.3装配式隔墙大板施工 236.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施工 247工程验收 267.1一般规定 267.2主控项目 277.3一般项目 277.4验收 28附录A隔墙板进场复验项目 30附录B隔墙板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31附录C骨架夹芯隔墙龙骨规格 32本规程用词说明 33引用标准名录 34

ContentsTOC\o"1-2"\h\z\u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 23Basicprovisions 34MaterialScience 44.1Assemblingtypepartitionboard 44.2Assemblingtypepartitionwallplate 94.3Assemblingtypeskeletonsandwichpartitionplate 105Design 125.1Generalprovisions 125.2Typelightpartitionboardstructureassemblydesign 125.3Assemblingtypepartitionwallplatedesign 175.4Designofassembledframesandwichwallplate 186Construction 216.1generalprovisions 216.2Assemblytypelightpartitionboardconstruction 226.3Assemblingtypepartitionwallboardconstruction 236.4Constructionofassembledframesandwichwallplate 247Acceptanceofwork 267.1Generalprovisions 267.2Masterproject 277.3Generalitems 277.4Checkbeforeacceptance 28AppendixAapproachtothereinspectionofpartitionpanels 30AppendixBsubprojectacceptancerecordofpartitionboard 31AppendixCskeletonsandwichwallkeelspecifications 32Theinstructionsfortheuseofthisprocedure 33Referencestandarddirectory 34TOC\o"1-2"\h\z\u1总则1.0.1为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规范装配式隔墙技术的工程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标准合用于重庆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自承重内隔墙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1.0.3装配式隔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装配式隔墙(assembledpartitionwall)采用装配式隔墙板现场组装的自承重隔墙。2.0.2装配式隔墙板(Prefabricatedwallpanels)满足装配式隔墙规定,由工厂预制生产自承重隔墙的预制构件,重要涉及:装配式隔墙条板、装配式隔墙大板、装配式骨架夹芯隔墙板。2.0.3干式工法(non-wetconstruction)在现场采用干作业施工工艺、对构件、部品或材料进行建造的方式。2.0.4装配式隔墙条板(Prefabricatedpartitionboard)长宽比不小于2.5,采用轻质材料制作的,用于自承重内隔墙的非空心条板,按断面构造可分为实心(内铺设支撑骨架)条板和复合夹芯条板。2.0.5装配式隔墙大板(Largeprefabricatedwallpanels)按隔墙整体设计尺寸、规格(预留门、窗洞口)在工厂预制,可按设计规定切割成不同规格的隔墙构件。2.0.6装配式骨架夹芯隔墙板(Prefabricatedskeletonsandwichwallpanels)在工厂制作夹芯隔墙的龙骨、面板和支撑卡等部件以及连接件,在施工现场装配式成墙体骨架,并将轻质材料填充与墙体骨架空腔的隔墙板。3基本规定3.0.1装配式隔墙应满足功能性、环境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质量规定,并应满足防火、防水、隔声、保温、抗冲击、抗折、抗开裂等性能规定。3.0.2装配式隔墙在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制作、施工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3.0.3装配式隔墙构件的生产以及工程应用的设计、施工、安装应按《装配式住宅构件生产和安装信息化技术导则》DBJ50/T-191,进行信息化的编码、管理和实行。3.0.4装配式隔墙板生产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优先采用节能、利废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原材料,严禁使用国家及地方明令淘汰、限制使用的材料。3.0.5装配式隔墙安装时采用的配套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0.6装配式隔墙应满足固定物件、固定装饰材料,以及承载力的规定。3.0.7装配式隔墙应满足隔墙内敷设管线和安装设备的规定。3.0.8装配式隔墙的连接构造应安全、可靠,满足施工安装便捷等规定。3.0.9装配式隔墙施工,宜采用干式工法为主的建造方式。3.0.10装配式隔墙与梁、柱、墙相连接的部位以及隔墙板与隔墙板连接部位,应采用防止墙体开裂的构造设计及安装施工措施。4材料4.1装配式隔墙条板4.1.1装配式隔墙所用的隔墙条板按照墙板材料类型分为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装配式轻集料条板、装配式增强面层改性发泡水泥复合条板·、硅酸钙板夹芯复合条板,物理学性能应符合表4.1.1-1~4.1.1-4的有关规定。表4.1.1-1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物理学性能及实验方法序号项目指标实验方法板厚75mm90mm100mm120mm1含水率%≤10GB/T301002抗冲击性能经8次抗冲击实验后,板面无裂纹3抗弯荷载/板自重倍数≥2.54抗压强度/MPa≥3.55软化系数≥0.806面密度kg/㎡≤55≤65≤70≤85GB/T301007干燥收缩值≤0.4GB/T301008吸水率%≤10%9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35≥38≥40GB/T2345110吊挂力N荷载1000N静置24h,板面无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GB/T3010011耐火极限h≥2GB/T2345113导热系数[W/(m•K)]≤0.14(B05)≤0.16(B06)GBT10294表4.1.1-2装配式轻集料条板物理学性能及实验方法序号项目指标实验方法板厚75mm90mm100mm120mm1含水率%≤10GB/T301002抗冲击性能经8次抗冲击实验后,板面无裂纹3抗弯荷载/板自重倍数≥2.54抗压强度/MPa≥3.55软化系数≥0.806面密度kg/㎡≤55≤65≤70≤85GB/T301007干燥收缩值≤0.4GB/T301008吸水率%≤10%9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35≥38≥40GB/T2345110吊挂力N荷载1000N静置24h,板面无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GB/T3010011耐火极限h≥2GB/T2345113导热系数[W/(m•K)]≤0.25GBT10294表4.1.1-3装配式增强面层改性发泡复合条板物理学性能及实验方法序号项目指标实验方法板厚75mm90mm100mm120mm1含水率%≤10GB/T301002抗冲击性能经8次抗冲击实验后,板面无裂纹3抗弯荷载/板自重倍数≥2.54抗压强度/MPa≥3.55软化系数≥0.806面密度kg/㎡≤55≤65≤70≤85GB/T301007干燥收缩值≤0.4GB/T301008吸水率%≤10%9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35≥38≥40GB/T2345110吊挂力N荷载1000N静置24h,板面无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GB/T3010011耐火极限h≥2GB/T2345113导热系数[W/(m•K)]≤0.25GBT10294表4.1.1-4硅酸钙板夹芯复合条板物理学性能及实验方法序号项目指标实验方法板厚75mm90mm100mm120mm1含水率%≤10GB/T301002抗冲击性能经8次抗冲击实验后,板面无裂纹3抗弯荷载/板自重倍数≥2.54抗压强度/MPa≥3.55软化系数≥0.806面密度kg/㎡≤55≤65≤70≤85GB/T301007干燥收缩值≤0.4GB/T301008吸水率%≤10%9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35≥38≥40GB/T2345110吊挂力N荷载1000N静置24h,板面无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GB/T3010011耐火极限h≥2GB/T2345113导热系数[W/(m•K)]≤0.25GBT102944.1.2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除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墙条板中应采用直径为5mm~10mm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的配筋,且不应采用单排配筋网片,板主筋每片网片不应少于3根直径为5mm的钢筋,分布横向钢筋宜采用直径为5mm的钢筋,其间距宜为500mm~600mm;2配筋板材钢筋网或骨架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钢筋上网与下网应用定位卡件固定其间距,钢筋网片应用防锈剂进行解决。4.1.3装配式轻集料条板,板内应铺设支撑骨架,采用金属骨架时应有防锈、防腐措施。4.1.4硅酸钙板夹芯复合条板,其两侧面板除应符合《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T564.1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板不应具有石棉纤维、未经防腐和防虫蛀解决的植物纤维;2芯材与面板基材应相容,结合可靠,性能稳定;3面板厚度不应小于8mm。4.1.5装配式隔墙所采用条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1.5的有关规定。表4.1.5条板外观质量序号项目指标实验方法1板的横向、纵向、侧向方向贯穿性裂缝不允许GB/T301002板面外露筋纤,飞边毛刺不允许3板面裂缝,长度50mm~100mm,宽度0.5mm~1.0mm≤2处/板4缺棱掉角蜂窝,宽度×长度10mm×25mm~20mm×30mm≤2处/板5面层或夹芯层处裂缝不允许注:序号4、5项中低于下限值得缺陷忽略不计,高于上限值得缺陷为不合格。4.1.6隔墙条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6的有关规定。表4.1.6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实验方法1长度±5GB/T301002宽度±23厚度±14板面平整度≤25对角线差≤66侧向弯曲≤L/10004.1.7隔墙条板安装使用的镀锌钢卡和普通钢卡、销钉、拉结钢筋、锚固件、钢板预埋件等用钢,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用钢标准规定;镀锌钢卡和普通钢卡的厚度、防锈、防腐应符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规定。4.1.8墙面装修所用腻子应符合JGJ298-2023《建筑室内用腻子》标准中“柔韧性”的相关技术指标。4.1.9隔墙条板安装专用粘结剂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9的规定。表4.1.9专用粘结剂的技术性能指标项目指标实验方法保水率%≥99JGJ/T70可操作时间h1.5~4.0JG158流动度mm120~150GB/T2491抗压强度MPa2.5、5.0GB/T17671抗折强度MPa≥2.2压折比≤3.0GB/T17671压剪粘结强度MPa原强度≥1.0JC/T547耐冻融≥0.40拉伸粘结强度MPa≥0.6JC/T547收缩率%≤0.154.1.10耐碱玻纤网的性能指标及检查方法除应符合现行行业《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JC/T84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1.10的规定。表4.1.10耐碱玻纤网性能指标及检查方法项目指标实验方法网孔中心距,mm6GB/T9914.3单位面积质量,g/㎡≥160GB/T9914.3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1300GB/T7689.5断裂伸长率(经、纬向),%≤5.0GB/T7689.5拉伸断裂强力保存率(经、纬向),%≥75GB/T20232涂塑量,g/㎡≥20GB/T9914.2氧化锆含量,%14.5±0.8JC935氧化钛含量,%6.0±0.54.1.11热镀锌钢丝网的性能应符合表4.1.11的规定。表4.1.11热镀锌钢丝网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实验方法工艺热镀锌钢丝网QB/T3897丝径,mm0.90±0.04网孔大小,mm12.7×12.7焊点抗拉力,N>65镀锌层质量,g/㎡≥1224.1.12石膏腻子性能指标如表4.1.12的规定。表4.1.12石膏腻子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实验方法容器中状态无结块、均匀JG/T229施工性刮涂无障碍初期干燥抗裂性(6h)单道施工厚度≤1.5mm1.5mm无裂纹JG/T157单道施工厚度>1.5mm3mm无裂纹打磨性手工可打磨JG/T157耐碱性(48h)无异常GB/T9265耐水性(96h)无异常GB/T1733抗压强度(Mpa)9GB/T28627抗折强度(Mpa)3.5GB/T28627初凝时间(分钟)≥60GB/T286274.2装配式隔墙大板4.2.1隔墙大板采用自重轻的材料,当采用轻骨料为原材料时应符合《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的规定。4.2.2采用纤维石膏空心大板时,应符合《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的规定。4.2.3隔墙大板应按设计拟定其具体尺寸、规格,由工厂预制。4.2.4隔墙大板其轴线模数标志尺寸L减去其两端至轴线的距离,长度标志尺寸应为M/10的整数倍,且符合设计规定。最小轴线尺寸为1200mm,最大轴线尺寸为:3900mm。当生产构件的实际尺寸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规定出现非模数化的尺寸时应以实际尺寸为准。4.2.5隔墙大板宽度标志尺寸B为3M·n(n=1,2,3……),辅助尺寸采用M/2递增。4.2.6隔墙大板最小为厚度不小于90mm,采用M/10递增;采用实心隔墙板、夹芯复合隔墙板时高厚比不大于30,采用空心隔墙大板时高厚比不大于28;当有门窗洞口时高厚比均不大于25。4.2.7隔墙大板的物理学性能应符合表4.2.7的有关规定。表4.2.7装配式隔墙大板重要性能及实验方法序号项目性能指标实验方法1含水率%≤8GB/T301002抗冲击性能经8次抗冲击实验后,板面无裂纹GB/T301003抗折破坏荷载kN≥4GB/T301004抗弯荷载/板自重倍数≥2.5GB/T301005抗压强度MPa≥3.5GB/T301006软化系数≥0.80GB/T301007干体积密度kg/m3≤750GB/T301008干燥收缩值≤0.4GBT30100-9吸水率%≤10%GB/T3010010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35GB/T2345111吊挂力N荷载1000N静置24h,板面无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GB/T3010012耐火极限h≥2GB/T2345113燃烧性能A级GB/T2345114导热系数[W/(m•K)]≤0.25GBT102944.2.8隔墙大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的有关规定。表4.2.8装配式隔墙大板外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实验方法长度±5GB/T30100高度±2厚度±1板面平整度≤2对角线差≤6缺棱(长不大于50mm,深不大于10mm)不超过3处掉角(不大于50mmx50mm)不超过3次侧向弯曲≤L/10004.2.9隔墙大板锚板、锚筋、预埋件、连接件等材料,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柳丁等紧固件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23的规定。4.2.10隔墙大板应采用HRB335、HRB400和RRB400的钢筋。4.3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4.3.1骨架夹芯隔墙板的龙骨、面板、连接件、支撑卡及配件应符合《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建筑用轻钢龙骨配件的规定》JC/T558的规定4.3.2骨架夹芯隔墙板不应具有石棉纤维、未经防腐和虫蛀解决的植物纤维,并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市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4.3.3骨架夹芯隔墙板面板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并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3.3骨架夹芯隔墙板面板材料基本性能项目性能指标实验方法密度,g/cm30.95~1.4JCT564厚度mm≥8GB/T30100导热系数,W/(㎡.K)≤0.25GB/T10294含水率≤8%GB/T7019湿涨率≤0.25%GB/T7019热收缩率,%≤0.50JCT564不燃性A级,不燃材料GB/T23451不透水性24h检查后允许板反面出现湿痕迹,但不得出现滴水GB/T30100抗冻性经25次冻融循环,不得出现破裂、分层GB/T301004.3.4面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4的有关规定。表4.3.4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实验方法1长度L,mm<1200±2GB/T301001200~2400±3>2400±52宽度L,mm≤900-3>900±33厚度±0.34厚度不均度≤3%边沿直线度≤35对角线差,mm<1200≤31200~2400≤5>2400≤86平整度mm未砂面≤2GB/T30100砂光面≤0.5GB/T301004.3.5骨架夹心隔墙板墙体应符合表4.3.5的有关规定。表4.3.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立面垂直度4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2表面平整度3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3阴阳角方正3用200mm方尺检查4接缝直线度3拉5m线,局限性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5接缝高低差1用钢尺和塞尺检查4.3.6芯材应采用不燃型材料为骨架夹心隔墙板的填充材料,并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4.3.7骨架夹心隔墙板所用龙骨应符合《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的规定,并应满足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5设计5.1一般规定5.1.1装配式隔墙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规定,并应结合装修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5.1.2装配式隔墙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规定。5.1.3装配式隔墙的隔声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及绿色建筑性能指标的相关规定。5.1.4装配式隔墙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有关规定。5.1.5装配式隔墙设计应满足防水性应根据使用功能规定进行设计。5.1.7隔墙板与主体结构、隔墙板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应有防止抗裂的措施。5.1.8装配式隔墙应进行排版设计。5.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构造设计5.2.1隔墙条板设计技术文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说明中应明确选用的装配式隔墙板的材料类型、性能参数、墙板规格。2施工图设计图纸文献应包含排板图、平、立、剖面图,隔墙板间的连接大样、隔墙板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大样。3应拟定选用隔墙板种类和轴线分布,隔墙厚度规定,门、窗分布位置和洞口尺寸,配电箱、控制柜和插座、开关盒及水电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深度、宽度、长度和留洞尺寸;4应有防开裂技术措施;5应明确隔墙吊挂重物规定,并应采用相应加固措施;6应明确隔墙的抗震功能规定,并应采用相应抗震、加固措施。5.2.2隔墙条板设计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和使用部位,选择单层板隔墙或双层板隔墙。厚度小于90mm的轻质条板不得用于单层板隔墙,厚度大于120mm的轻质条板不得用于双层板隔墙;应根据分户墙、分室隔墙、外走廊隔墙、楼梯间隔墙的用途,满足防火、保温、抗震、隔声等功能规定。5.2.3采用双层条板隔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2.3)1两板平行间距应为10mm~50mm,中间空气层宜根据隔声、保温规定填入吸声、保温等功能材料;2两侧墙面的竖向接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200mm;3两板间应采用连接、加强固定措施。图5.2.3双层条板连接示意图5.2.4隔墙条板厚度与接板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层隔墙条板90mm、100mm厚隔墙条板的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3.6m,120mm厚隔墙条板的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4.5m;2双层隔墙条板75mm厚隔墙条板的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4.8m,90mm、100mm厚隔墙条板的接板安装厚度安装高度不应大于5.4m;3其他厚度的隔墙条板接板安装高度或超过以上高度的,施工单位可与设计单位协商,另行设计,并应提交加固措施设计和抗冲击性能检测报告。5.2.5条板隔墙的隔声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规定。5.2.6隔墙条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之间应有构件连接措施。相邻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600mm,连接性能应牢固可靠,接缝处用采用抗裂措施。5.2.7隔墙条板与主体墙、柱之间应有构件连接措施,相邻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1m,且靠近地面的连接点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5.2.7)图5.2.7连接件布置示意图5.2.8隔墙条板与隔墙条板之间应有构件连接措施,并满足抗冲击性能和抗剪性能的作用。5.2.9隔墙条板与地板之间应有构件连接措施,相邻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600mm,连接性能应牢固可靠。5.2.10隔墙条板的连接宜采用预埋连接件、专用粘接剂等措施,当采用后锚固方式连接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采用专用粘接剂粘接时,粘接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各自产品性能规定。5.2.11隔墙条板需吊挂重物和设备时,不应单点固定,且应采用加固措施,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300mm,用作固定和加固的预埋件和锚固件,均应作防腐或防锈解决。5.2.12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骨架条板、无机轻集料内骨架条板、增强面层改性发泡水泥复合条板用于厨房、卫生间及有防潮、防水规定的环境时,应采用防潮、防水解决构造措施。对于附设水池、水箱、洗手盆等设施的隔墙,墙面应作防水解决,且防水高度不应低于1.8m。5.2.13顶端为自由端的隔墙,应做压顶,压顶宜采用通长角钢圈梁,每块板应埋设不少于一根钢筋与圈梁连接,隔墙上端应间断设立拉杆与主体结构固定,所有外露金属件均应做防锈解决。5.2.14隔墙条板的接板安装在5.2.4条的限高以内时,竖向接板不宜超过一次,且相邻隔墙条板接头位置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00mm;超过5.2.4条限高或接板次数超过一次,应有加固设计及措施,且措施满足力学性能和抗震规定;隔墙条板对接部位应设立构件连接,做好固定、防裂措施。5.2.15隔墙安装长度超过6m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与板之间应间断设立伸缩缝;2应采用加固措施,可采用加设拉结筋加固措施;3应按5.2.6~5.2.9条加强防裂措施。5.2.16隔墙条板应竖向排列,排板应采用标准板。当隔墙端部尺寸局限性一块标准板时,采用补板的宽度度不宜小于200mm,当小于200mm时,可采用100mm及200mm宽度的调整板。5.2.17隔墙不宜横向开槽、开洞敷设电气暗线、暗管、开关盒。当横向开槽时、开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铺设支撑骨架的隔墙板不得横向开槽、开洞;2不得在隔墙两侧同一部位开槽、开洞,其间距应≥150mm;3开槽深度应小于隔墙板厚度2/5;4横向开槽长度不宜超过标准版宽度的1/2,超过时应有加固措施,防止隔墙板断裂并保证安全性;5板面开槽、开洞应在隔墙安装7d后进行。5.2.18单层条板隔墙不宜设立暗埋的配电箱、控制柜,配电箱、控制柜不得穿透隔墙,配电箱、控制柜应选用薄型箱体。5.2.19单层条板隔墙不宜横向暗埋水管,当需要横向敷设时应买符合下列规定:1未铺设支撑骨架的隔墙板不得横向暗埋水管;2隔墙厚度不应小于120mm;3开槽长度不宜超过标准板宽度的1/2,超过时应有加固措施,防止隔墙板断裂并保证安全性;4应采用防渗漏、防开裂措施;5在低温度环境下时,应进行防冻、防结露措施。5.2.20装配式内隔墙板的板与板之间可采用榫接、平接、双凹槽对接方式,并应根据不同材质、不同构造、不同部位的隔墙采用下列防裂措施:1)应在板与板之间对接缝隙内填满、灌实粘结材料,企口接缝处应采用抗裂措施;2)隔墙板阴阳角处以及条板与建筑主体结构结合处应作专门防裂解决。5.2.21隔墙上预留门、窗洞口位置时,应选用与隔墙厚度相适应的门、窗框。5.2.22门、窗洞口上方可采用横板搭接,搭接处不应小于100mm。5.2.23门、窗洞口宽度超过1.5m时,应采用配有钢筋的过梁或其他加固措施。5.2.24夹芯轻集料复合条板隔墙的门、窗洞口周边应有封边条,可采用镀锌轻钢龙骨封闭端口夹心材料。5.2.25隔墙条板应有防止开裂构造设计措施。1隔墙条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之间的连接构件竖向应有释放应力作用,且竖向受力不应直接作用于隔墙板;隔墙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之间应设立10mm~30mm应力释放伸缩缝,且采用柔性粘结材料解决。2隔墙条板与主体墙、柱的连接处,应加强拉结方式的构件连接,相邻连接点间距不宜超过600mm,构件连接点应牢固可靠;接缝处可采用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无纺布或间隔挂镀锌钢丝网等防裂措施。3隔墙条板之间的接缝处应采用柔性粘结解决,可采用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无纺布等防裂措施;隔墙板安装长度超过4.2m时,沿隔墙长度方向,应在板与板之间间断设立30mm~50mm伸缩缝,相邻伸缩缝间距≤3m,且接缝处应采用柔性粘结材料解决。4与隔墙条板连接的构造柱宜采用与隔墙板材性相适应的材料构筑;构造柱与隔墙板宜采用马牙槎的构造连接方式;并采用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无纺布或间隔挂镀锌钢丝网等防裂措施。5门、窗洞口应有连接加固措施,门框板、窗框板的搭接处应采用镀锌钢丝网等防裂措施。5.2.26隔墙板与顶板、结构梁、主体墙和柱装配式内隔墙板抗震措施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板卡件,并使用胀管螺丝、射钉固定。钢板卡件的设立、固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隔墙板与顶板、结构梁的接缝处,钢卡间距应不大于600mm;2)隔墙板与主体墙、柱的接缝处,钢卡可间断布置,间距应不大于1m;3)接板安装的隔墙板,隔墙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的接缝处应加设钢卡,每块条板不应少于2个;4)根据工程设计规定,板与板、板与主体结构间可局部加钢筋加强;5)楼梯间隔墙和行人流量大的走廊隔墙应优先选用配筋隔墙板,并采用全墙面粘贴纤维网格布、无纺布或挂钢丝网抹灰解决。5.3装配式隔墙大板设计5.3.1隔墙大板设计技术文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拟定隔墙轴线分布、隔墙的厚度、门窗位置和洞口尺寸以及配电箱、控制柜和插座、开关盒、设备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和留洞尺寸;2应明确隔墙与主体结构、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3应规定隔墙的保温、防火、隔声、防水等技术性能规定及相关的措施;4应规定隔墙的吊挂重物规定和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5.3.2应对预制隔墙大板进行设计,且符合下列规定:1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隔墙大板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2对制作、运送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态下的预制隔墙大板验算。5.3.3隔墙大板高度不应大于3.3m,厚度不宜小于120mm。5.3.4隔墙大板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竖向和水平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15%,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5.3.5门窗洞口周边、角部应配置加强钢筋,并符合下列规定:1门窗过梁主筋不应小于2C12;2如采用箍筋时,其直径不应小于,4,3过梁支承长度每边不应小于240mm;4单独设立过梁时应按收弯构件进行技术,以拟定过梁高度和配筋。5.3.6纵横墙交接处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3.6):1当采用纤维石膏空心大板时,应在墙体的空腔部位对接,灌注混凝土后形成钢筋混凝土芯柱,芯柱的长边长度不应小于200mm。芯柱内竖向钢筋的配置数量,对于L形节点不应小于3C14;T形节点不应少于4C14;十字形节点不应小于5C14;底部加强部位纵横墙交接处芯柱的的构造配筋规格其竖向钢筋不应小于C16,水平钢筋不应小于,8,间距不应大于500mm。2应设立水平拉结筋,拉结筋直径不应小于A6,距墙边长度不应小于500mm,拉结筋沿高度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图5.3.6纵横墙交接处的节点示意图5.3.7隔墙大板接缝处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缝构造应满足防水、防火、隔声等建筑功能规定;2接缝跨度应满足主体结构的层间位移、密封材料的变形能力、施工误差、温差、干燥收缩引起的变形等规定,且不应小于15mm。5.3.8用于固定连接件的预埋件的验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有关规定。5.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设计5.4.1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隔墙应采用防潮措施,隔墙板下部应设立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导墙。对于附设水池、水箱、洗手盆等设施的隔墙板,墙面应做不低于1.8m的防水解决。5.4.2对吊挂重物的隔墙应采用加强措施。5.4.3隔墙内的水、暖、通风、电气等管线和配电箱、插座、开关盒等开洞处应以龙骨位置进行综合设计,合理避让。5.4.4骨架夹芯隔墙板面板之间、隔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应采用防裂措施。5.4.5应对隔墙进行承载力、重力荷载(自重、吊挂荷载)进行设计:5.4.6龙骨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龙骨间距不宜小于300mm,不应大于600mm;2墙高超过4m但不大于6m时,应增设横龙骨;3墙长度超过6m时,应辞去加固措施;4竖向龙骨上端与横向龙骨之间应留10mm间距;5每个竖向龙骨应在顶部留注浆孔,龙骨上的注浆孔间距宜为300mm,相邻龙骨上的注浆孔应交错设立。5.4.7龙骨连接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横龙骨宜采用膨胀螺栓与混凝土构件固定,膨胀螺拴的直径宜为8mm,其间距不应大于600mm。上、下横龙骨宜用自攻钉与钢构件固定,自攻钉不应小于ST5.5,且应双排布置,间距不宜大于600mm;2上、下横龙骨两端与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表面应预留10mm间隙,上横龙骨与主体结构间宜设一层厚度为3mm的橡胶垫板。3竖向边龙骨与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表面宜按本条l款的规定固定。5.4.8骨架夹芯隔墙板面板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板厚度不宜小于8mm,面板和结构主体应预留3mm的缝隙。板边拼缝时,当相邻两块板边为楔形边时自然靠拢,当板边为直角边时需留4mm的缝隙。2面板和龙骨宜采用自攻钉固定,自攻钉不应小于ST4.2,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自攻钉距板的边沿不应小于15mm。3面板接缝处应在竖龙骨翼缘的中线,另一侧相应面板的竖向接缝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龙骨上形成竖向通缝。4侧边应与竖龙骨固定,且同一龙骨两侧不应同时出现拼缝。当采用自攻钉固定期,自攻钉距板的边沿不应小于10mm.其间距不应大于10mm;应微沉人面板表面0.5mm。5上下面板间的水乎连接处,应设安装夹。5.4.9骨架夹芯隔墙板隔墙内管线的设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龙骨的中间部位开孔,孔的宽度不应大于龙骨截面宽度的1/2;2管线距面板内侧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5.4.10龙骨接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增设内衬龙骨的对接接长方式,内衬龙骨的长度不应小于2×150)mm;2接长处,龙骨间应留10mm间隙;3内衬龙骨与接长龙骨宜采用自攻钉连接,自攻钉宜为ST4.2。自攻钉距龙骨端宜为15mm,间距不大于60mm。5.4.11洞口上下应设附加水平龙骨,附加水平龙骨的开口应背向洞口,当洞口宽度大于600mm,当门、窗重不大于25kg时,可在门窗洞口边的龙骨内设立木方;当门、窗重大于等于25kg时,门窗洞口边应采用矩形钢管或槽钢。6施工6.1一般规定6.1.1装配式隔墙的制作及运送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墙构件制作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实验检测手段。(2)隔墙构件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规定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涉及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送方案等。(3)隔墙构件用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规范》GB50204等的有关规定。(4)隔墙大板构件制作前,应绘制排版图、连接件布置图。(5)隔墙大板构件制作、养护、检查、运送与堆放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6)采用预埋连接件的隔墙板,预埋件加工、尺寸偏差、允许偏移及规格等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6.1.2装配式隔墙施工应在主体结构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6.1.3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现场条件和所采用的装配式隔墙种类及特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培训。6.1.4隔墙施工方案,应涉及施工安装人员、机械机具的组织调配、隔墙构件的运送、存储堆放、辅助材料的制备;隔墙的安装工艺规定、安装顺序、工期进度规定、安装质量、安全措施规定;隔墙安装各工序的检查、验收及整改措施。6.1.5隔墙板和配套材料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有效检查报告;隔墙板和配套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和检查报告应归入工程档案;不合格的隔墙板和配套材料不得进人施工现场。6.1.6施工现场存放的材料应有防火、防水防潮措施,6.1.7隔墙板施工期间,应采用控制施工现场粉尘、废弃物、噪声等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导致污染和危害。6.1.8隔墙施工过程中应对各工序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并应按施工程序组织隐蔽工程的验收、保存施工和验收记录。施工和验收记录应涉及文字记录、照片记录或影像资料。6.1.9隔墙板安装过程中,应采用防止隔墙板及隔墙板上的建筑附件、预埋件等损伤或污染的保护措施。6.1.10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安装措施,并应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有关规定。6.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施工6.2.1隔墙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需要在低于5℃环境下施工时,应采用冬季施工措施。6.2.2施工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墙板搬运应采用侧立的方式;2隔墙板应侧立堆放,下部应放置垫木,堆放高度不宜超过两层;4现场配制的嵌缝材料、枯结材料,以及开洞后填实补强的专川砂浆应其有使用说明书,并应提供检测报告;粘结材料应按设计规定和说明书配置和使用;5连接构件等配套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配套安装工具、机具应能正常使用;安装使用的材料、工具应分类管理,并应根据需要的数量备好;6隔墙施工前,应先清理基层,对需要解决的光滑地而应进行凿毛解决;然后按安装排版图放线,标出每块条板安装位置、门窗洞口位置,放线应清楚,位置应准确,并应经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7对于有防潮、防水规定的条板隔墙,应先做好细石混凝土墙垫;8隔墙板安装前,应对预埋件、吊挂件、连接件的数量、位置、固定方法进行核查。6.2.3隔墙墙板与梁、柱、墙及隔墙板之间应采用柔性填缝剂或粘结剂对接缝处进行填缝粘结,并保证填满、灌实。6.2.4门、窗框板的安装应符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规定,且门、窗洞口角应采用以下措施防止开裂:1采用预埋件连接时,预埋件平行板面的深度应不小于150mm,预埋件应在板体截面的中心线位置;2采用后置锚固连接时,锚固点位置应距板边120mm~150mm范围内,且不得有空心孔洞,垂直于板面的锚固深度应在隔墙板厚度的1/2~2/3范围内;6.2.5管、线安装应符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水电管线时,应先在隔墙三弹位线,定位性应避开预埋件及锚固连接点100mm以上的距离;2开曹应采用接割方式进行,并应做好加固措施。6.2.6双层隔墙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层隔墙的安装可按本规程的规定安装好一侧墙板,确认墙体外表面平整、墙面板与板之间接缝处粘结解决完毕后,再安装此外一侧墙板。双层墙板水平接缝处应错缝,错缝宽度不小于200mm。2双层墙板设计为隔声墙或保温墙时,应在安装好一侧墙板后,根据设计规定在空气层铺装好吸声或保温功能材料,验收合格后在安装此外一侧墙板。3两层墙板间应采用连接、加强国定措施;两层板间距小于10mm时,可采用专用粘接剂按着梅花状布置粘接点固定,两层板空隙较大时可使用连接件或定位件连接。6.2.7隔墙板的接缝解决、成品保护应符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规定6.3装配式隔墙大板施工6.3.1隔墙板吊装用吊具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验算或实验检查。6.3.2未经设计允许不得对隔墙板进行接割、开洞。6.3.3安装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墙板安装施工前,应核对隔墙板及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规定;2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立隔墙板安装定位标记;3应检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在安全操作状态;4应核算现场环境条件状况满足吊装施工规定。5宜选择有代表性的隔墙进行试安装,并应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6.3.4安装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墙板吊装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用临时固定措施;2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隔墙板就前应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规定进行检查;3隔墙板底部应设立可调整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块;4钢筋机械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施工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规定;5隔墙板的连接节点机接缝构造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完毕后应及时移除临时支撑支座;6.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施工6.4.1隔墙板的安装应在基础防潮层验收合格后进行。6.4.2隔墙板的安装施工工艺应按,安装龙骨—安装面板—铺设管线—浇筑(安装)芯材的顺序进行。6.4.3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设计规定进行板位测量放线,标出墙的中心线和宽度线;2对预埋件应进行复查验收;3应进行面板排列布置;4裁制的面板应无脱层、折裂,应无缺棱掉角,单边缺损长度不应大于10mm;5应按设计规定切割预留洞口(涉及开关盒,接线盒,插座)和清扫孔、浆料浇筑孔。当设计无规定期,清扫孔应设在面板底部;浇筑孔应设在面板顶部,板面宜梅花形布置,孔距不宜大于1.5m。6.4.4龙骨安装与管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龙骨安装宜按上横龙骨—下横龙骨—边竖龙骨—中竖龙骨—特殊部位龙骨的顺序进行;2龙骨的规格、型号、设立部位以及注浆流动孔应符合设计规定;3安装龙骨用的螺栓、膨胀螺栓、射钉、自攻钉等规格、型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4竖龙骨端部应安装在上、下横龙骨内。竖龙骨应平直,不得扭曲,并应与上、下横龙骨连接牢固,边竖龙骨与主体结构衔接处应留100mm的间距。6.4.5预埋管线与龙骨固定应符合系下列规定:1龙骨安装及预埋管线敷设完毕后,应进行隐蔽验收;2龙骨宜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割边与龙骨的长度方向垂直,并用打磨清除毛刺;3龙骨宜采用龙骨钳进行接长,接长度不宜小于600mm,龙骨接长后应平直。6.4.6面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板安装可在龙骨安装及预埋件管线完毕并验收合格后进行,也可一侧面板的安装与墙内预埋管线的敷设同时进行,经验收合格后,再安装另一侧面板。2同一层同一柱间宜从柱边开始自下而上,逐板安装;洞口处面板不宜拼接;面板的边端应支撑在竖龙骨上,面板的竖向接缝宜位于竖龙骨的中线上;面板间接缝的宽度宜为3mm~5mrn.面板侧边或顶端与主体结构交接处的接缝宽度不应超边5mm;3面板宜采用沉头自钻自攻螺钉与龙骨连接;自钻自攻钉应按先板中后四周的顺序攻人;自钻自攻钉距板边距离,距竖向边宜为15~,距横向边宜为30mm;螺钉平头深人板面宜为5mm。6.4.7芯材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和检查报告;2当采用浆料为芯材时应满足施工条件规定,应采用泵送连续浇筑;封堵也许漏浆的孔洞和缝隙;浇筑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与1.5m,间歇时间不少于24h。6.4.8门窗框、各种连接件、管线以及预埋件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饰面施工。7工程验收7.1一般规定7.1.1隔墙分项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1隔墙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献;2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3隔墙板产品和重要配套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查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4隔墙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附录B)、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墙体现场实体检查记录;6检查批质量验收记录;4施工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文献、工作记录和工程变更记录。7.1.2隔墙隐蔽工程验收应有记录,记录应包含必要的图像资料,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隔墙中预埋件、吊挂件、拉结钢筋、固定卡子、等的安装验收记录;2配电箱、开关盒及管线开槽、敷设、安装现场验收记录;3隔墙板的检查批应以同一品种的隔墙工程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墙面30m2为一间)划分为一个检查批,局限性50间应划分为一个检查批。7.1.3隔墙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7.1.4隔墙工程质量验收应《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的规定进行感观质量验收。7.1.5隔墙工程的隔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规定7.1.6检查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查检查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样检查合格;有允许偏差值的项目,其抽查点应有90%及其以上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的1.5倍;3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7.1.7隔墙工程的检查数量,每个检查批应至少抽查10%,但不得少于3间,局限性3间时应全数检查。7.2主控项目7.2.1隔墙板的品种、规格、性能、外观应符合设计规定。对于有隔声、保温、防火、防潮等特殊规定的工程,隔墙板应满足相应的性能等级,墙板的抗冲击性、抗弯荷载、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等性能进行进场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不同墙板复验项目应按照附录A进行选取。检查方法:观测,检查产品合格书、进场验收记录、进场复验报告和性能检测报告。7.2.2隔墙的预埋件、连接件、固定卡等的位置、规格、数量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方法:观测、尺量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2.3隔墙板之间、隔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稳定,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方法:观测、手扳检查。7.2.4隔墙板安装所用的接缝材料的品种及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方法:观测,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和施工记录。7.2.5采用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时,除满足8.2.1~8.2.4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龙骨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规定,且牢固可靠。2龙骨的间距和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规定。3面板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与龙骨的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规定。4浇筑的填充材料应充满墙体空腔的各个角落,不得出现死角,且与面板粘结良好。检查方法:检查隐蔽工程记录、敲击检查。7.2.6连接件、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检查方法:检查焊接施工记录。7.2.7连接件、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机械连接施工记录。7.3一般项目7.3.1隔墙板安装应垂直、平整、位置对的,转角应规整,板材不得有缺边、掉角、开裂等缺陷。检查方法:观测,尺量检查。7.3.2隔墙表面应平整、接缝应顺直、均匀,不应有裂缝。检查方法:观测。7.3.3隔墙的孔洞、槽、盒、箱应位置准确、套割方正、边沿整齐。检查方法:观测,尺量检查。7.3.4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7.3.4表7.3.4隔墙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隔墙类型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装配式隔墙条板墙体轴线位移5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检查表面平整度3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立面垂直度3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接缝高低2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3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装配式隔墙大板截面尺寸长度0,-10高度0,-10厚度3侧向弯曲1.5L/1000且≤12,L为单块板长度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立面垂直度3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表面平整度3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3用200mm方尺检查接缝直线度3拉5m线,局限性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接缝高低1用钢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4验收7.4.1装配式隔墙板分项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1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献;2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3隔墙板产品合格证书和型式检查报告;4材料进场复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报告;5墙体现场实体检查记录;6施工及监理记录;7检查批质量验收记录;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9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附录B)10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7.4.2装配式隔墙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质量验收所含的检查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且检查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2主控项目验收应所有合格;3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检查时,90%以上的检查点应合格,且其余检查点无严重缺陷;7.4.3开裂的墙体应按下列情况进行验收: 1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开裂墙体进行检测、鉴定; 2对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开裂墙体,需进行修复或加固解决,并进行二次验收; 3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感观质量的墙体裂缝,应经进行解决; 4对存在影响安全以及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开裂墙体,不应验收。附录A隔墙板进场复验项目序号墙板分类复验项目1装配式隔墙条板抗冲击性、抗弯荷载、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2装配式隔墙大板抗冲击性、抗弯荷载、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3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面板密度、湿涨率、热收缩率、不透水性附录B隔墙板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结构类型检查批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单位负责人分包项目经理序号检查批部位、阶段施工单位检查评估结果监理(建设)单位检查结论1234567检查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筑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录C骨架夹芯隔墙龙骨规格龙骨名称代号标准规格(mm)AxBxt断面形状面积断面参数(cm2)Ix(cm4)Wx(cm3)横龙骨QU-50GB/T1198150x35x0.60.7313.1441.25750x40x0.60.7733.5101.403QU-7575x35x0.60.8637.8222.08575x40x0.60.9238.6522.307QU-100100x35x0.61.01315.1973.039100x40x0.61.07316.6793.336竖龙骨QC-50GB/T1198150x45x0.60.8333.8761.55050x50x0.60.8934.2421.697QC-7575x45x0.60.9839.4832.52875x50x0.61.04310.3132.750QC-100100x45x0.61.13318.1613.632100x50x0.61.19319.6433.929QC-150150x45x0.61.43346.6066.214150x50x0.61.49349.5946.660贯通龙骨DU-3838x12x1.00.6001.2100.637加强竖向龙骨(矩形空心型钢)AxBxtGB/T672840x20x1.51.6501.6501.63040x20x2.02.1402.1402.02070x50x2.04.5374.5378.99390x50x2.05.3375.33712.862140x80x4.016.5616.54761.3687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规定严格限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达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达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达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一方面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达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5《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6《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7《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234518《建筑隔墙用保温条板》GB/T23459《住宅混凝土内墙板与隔墙板》GB/T1490810《建筑墙板实验方法》GB/T3010011《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13《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1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1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16《建筑轻质隔墙条板技术规程》JGJ/T15717《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16918《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1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纤维增强硅酸钙板》JCT564.2第2部分:温石棉硅酸钙板21《纤维增强硅酸钙板》JCT564.1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22《建筑用轻钢龙骨配件的规定》JC/T55823《装配式夹夹芯隔墙技术规范》DB2101-TJ0824《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5《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6《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隔墙技术规程DBJ50/T-xxx-201X条文说明201X年重庆目次1总则 372术语 383基本规定 394材料 414.1装配式隔墙条板 414.2装配式隔墙大板 414.3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 415设计 435.1一般规定 435.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设计 435.3装配式隔墙大板设计 445.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设计 446施工 466.1一般规定 466.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施工 466.3装配式隔墙大板施工 476.4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施工 477工程验收 487.1一般规定 487.2主控项目 487.3一般项目 487.4验收 491总则1.0.1近些年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其中装配式隔墙技术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提高装配式隔墙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水平,规范装配式隔墙板材及隔墙工程质量的验收,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了本规程。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合用范围。本规程对装配式隔墙技术应用限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墙(非结构构件)。非承重外墙板在满足国家及我市外墙相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本规程可作为参考。1.0.3本规程规定的施工质量规定是对建筑条板隔墙工程的最低规定。本规程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配套使用。2术语2.0.2装配式隔墙板要达成建筑产业化的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现场装配化限度,与传统砌体材料相比,密度小便于搬运、施工,板体面积较大可提高施工效率。结合我市建筑产业化的实际因素,本规程给出3种类型的装配式隔墙板。2.0.4~2.0.6条文分别说明了几种装配式隔墙板的基本材料及构造层次。3基本规定3.0.1装配隔墙是通过采用工程预制构件、部品的建筑现代产业的技术方式,提高建筑隔墙的功能与质量,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住宅性能技术标准的规定,涉及住宅的合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及耐久性能等。3.0.2装配式隔墙与传统砌体隔墙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大的区别。对装配式隔墙,建设、设计、施工、制作各单位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协同工作,共同对建筑平面和立面根据标准化原则进行优化,相应用预制隔墙构件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共同进行整体策划,提出最佳方案。与此同时,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也应密切配合,对预制隔墙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节点构造等提出具体技术规定,并对制作、运送、安装和施工全过程的可行性以及造价等作出合理的方案。3.0.3装配式隔墙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装配式隔墙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运营管理等各环节连接为一体化管理,共享信息数据、资源协同、组织决策管理系统,对提高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协同配合、效率和质量,以及一体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装配式建筑的前期策划中,可使用BIM软件进行建模,以保证构件及部品信息的对的性和完整性,有助于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精确设计。通过使用BIM技术,既可认为方案设计提供各种建筑性能分析,也有助于装配集成技术选择与拟定,结合BIM应用,在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BIM数据模型可保证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从而得出准确的预制率,最终通过模型生成的图纸能保证其图纸的对的性。在构件加工阶段,BIM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得构件达成精确生产。在施工中,BIM可以模拟施工过程,起到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进度的作用。在后期运营维护中,BIM信息数据支持可减少运维成本。3.0.4对生产装配隔墙板的原材料性能提出规定,并要符合国家节能、节材、环保等产业政策的原材料,不仅应对人体无害,并且不应对环境导致污染,可以实现资源综合运用,不得使用国家命令严禁的材料。3.0.5~3.0.7对装配隔墙板的物理性能及使用性能提出基本规定。3.0.8装配式隔墙的连接构造涉及与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应减少与预制构件数量和减少接缝、连接件,提高安装效率与保证质量,并利于组织构件的工厂化生产与施工安装。。3.0.10隔墙开裂是在工程应用中最为常见也是控制装配式隔墙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各阶段环节应有严格的措施,此条对容易开裂部位作出了基本规定。4材料4.1装配式隔墙条板4.1.1对工程中常用的几种不同装配式建筑墙板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做出基本规定。4.1.2拉结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规定。对普通钢卡做防锈解决,是为了避免出现锈蚀,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钢卡材料可采用Q235钢,并提出防腐解决的规定。4.1.104.1.11增强网为饰面层的增强材料,重要作用是:改善饰面层的机械强度,保证饰面层的抗力连续性,分散饰面层的收缩力和应力,避免应力集中,抵抗自然界温、湿度变化及意外撞击所引起的饰面层开裂。由此增强网在隔墙板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所以选用符合标注规定的增强网也是保证隔墙板开裂的重要组成部分。4.2装配式隔墙大板4.2.1采用自重轻的材料,可减少结构荷载,同时由于大板面积大,如不采用轻质材料,在运送安装过程中,因板体自身重量容易断裂以及施工安装的困难。4.2.44.2.5提出隔墙大板板的尺寸模数规定及轴线尺寸的限值规定。4.2.6对采用隔墙板的厚度与高度的比值提出基本规定,保证结构安全,当采用隔墙大板时,最后厚度不宜小于140mm。4.2.7对隔墙大板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做出基本规定。4.2.9装配式隔墙中对连接预制构件的连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有关预埋件、焊接材料、螺栓连接的材料规定在相关标准中都有相应的规定,本规范集中了这些规定,目的在于强调其重要性。4.2.10由于装配式隔墙采用的钢筋比较广泛,本条文规定所用钢筋的强度等级是为了保证墙板强度及整体工程质量。4.3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4.3.2石棉纤维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目前用做面板的硅酸钙板分为含石棉和不含石棉两种,国家《严禁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23年板),已明确规定严禁使用品有石棉纤维的材料。。4.3.3对装配式骨架夹心隔墙板面板的物理性能做出基本规定。4.3.6由于芯材的种类多,可选择范围广,本条对芯材选用方面没有做具体的规定,选用芯材种类应符合相应的国家级行业标准,但对燃烧性能做了规定。5设计5.1一般规定5.1.1装配式隔墙建筑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应特别注意套内管线的综合设,每户的管线应户界分明。5.2装配式轻质隔墙条板设计5.2.2本条文规定隔墙条板板工程需要进行设计,且规定设计文献针对装配式隔墙重要建筑功能、使用功能,提出重要指标规定及构造规定。目前不同材质的条板的产品种类较多,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拟定轻质条板隔墙的种类和构造形式,选择与之适应的连接方式和加固措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或隔墙性能达不到设计规定。5.2.35.2.4根据隔墙条板使用功能和使用部位的不同及选用单层墙板或者双层条板的方式,对隔墙条板的不同厚厚度所相应的安装高度做出了规定。5.2.6~5.2.9条文对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和连接构件的设立、锚固作出了明确规定。5.2.11由于隔墙条板承受吊挂的能力不仅与其自身力学性能有关,而其与吊挂点的方式有关,在工程中经常出现吊点方式不合适或吊挂物较重,导致质量问题。因此对吊挂点的方式及加固措施作出规定5.2.12条文中所述的条板材质在潮湿环境下,会引起强度减少。部分隔墙也许还会出现烂根、起鼓、脱皮等问题。因此,对防水性能差的条板隔墙的解决措施作出啦规定。5.2.13在部分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通常设计有安装不到顶,顶端为自由端的隔墙。本条文对此类隔墙的构造及加固方法作了规定。5.2.14本条文提出了墙板的接板工程安装方法和加固规定。5.2.15本条文对超长隔墙安装规定采用加强解决措施,以保证墙板的安全性能,同时减少墙板间裂缝的产生。墙板安装长度过长,墙面易产生微细裂缝,也将影响墙体的安全性能。因此加设构造柱和对板缝部位采用加强防裂措施,如:安装隔墙时可以间断预留伸缩缝,后期用弹性腻子填实,也可以粘贴防裂网、防裂胶带等加强解决。5.2.16标准板是在工厂大批量预制生产的规格相同的墙板。为保证隔墙的使用功能,规定采用标准板拼装隔墙,避免过多切割,同时对隔墙补板的宽度提出规定,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