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 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 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2.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A.解决了朋党之争 B.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体现了公平原则 D.扩大了官吏的来源3.北宋熙宁五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这一措施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维护了地主的权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来源 D.旨在增加政府收入4.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远离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需要源源不断地调运南方物资人京。然而,如何把大量物资从遥远的南方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此,元朝政府A.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B.收取货币地租C.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D.迁移政治中心5.明朝永乐三年至宜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当时印度洋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了明朝政治革新进程 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6.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集团发起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斗争目标不明确 B.具有鲜明的时代性C.革命纲领不实际 D.受阶级局限性影响7.下列事件反映的问题实质是A.军阀派系之争 B.民主专制之争 C.欧美列强之争 D.政党派系之争8.抗战初期,日军急于攻打下一地方,因此,在占领-地后日军只留少数兵力,并靠发展伪军维持占领地的统治,村庄防卫主要依靠伪乡村政权和伪军协助。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政府军事策略灵活 B.日军兵力有限C.国共两党矛盾日益激化 D.中日国力悬殊9.下表反映出1949-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分阶段统计表A.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环境比较宽松 B.新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全面认可 D.新中国建国以来外交僵局被打破10.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A.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B.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很激烈C.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D.推动了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11.古王国时代的埃及常常发动对周边国家的军事远征,并从那里带回来“各种各样上好的产品”。除军事活动外,埃及与周边国家和平的商贸活动也十分频繁。这是由于A.埃及国内自然资源较匮乏 B.专制主义强化的发展需要C.正常商贸无法满足统治者 D.埃及由王国迈向帝国阶段12.封建领主从城市攫取大量财富导致了城市自治运动的爆发。一开始,市民是为摆脱繁重的封建压迫、缩减封建赋税、争取商业特权而斗争,到后来,他们提出了政治主张.即争取城市自治。这些斗争A.严重冲击了西欧的封建王权势力 B.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政治进步C.大大削弱了封建领主的经济实力 D.使城市彻底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束缚13.1492年,西班牙国王终于同意支持哥伦布,二者签订了协议,其中有: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下属官职提出候选人,供国王选任。这可以用来A.说明远航的殖民性 B.揭示寻找亚洲的经济动因C.研究各地和平交往 D.论证哥伦布企图独立建国14.伏尔泰曾经因为对培根、洛克、牛顿等人学说与思想的宣传,而被国内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对此,伏尔泰愤然回应道,成百上千的人在大声疾呼,斥责崇英狂,倘若这些演说者想把像英国人那样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愿望说成一种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反映出法国当时A.宗教束缚阻碍了近代科学形成 B.理性主义尚未成为社会共识C.已经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心 D.自然科学传播危及封建统治15.1761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具有浓厚忠君复古思想的布特为国务大臣,并组成了听命于国王的“国王之友内阁”。他还亲自审阅议会的投票报告,授意建立了一个专门收买议员的财政管理办事机构。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国王通过内阁完全控制议会财政权 B.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C.以议会为核心的民主制度有待改善 D.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16.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体制,是“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A.与当时的时势相违背 B.力图实现国家社会化C.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 D.是民主共和制的产物17.拉美各国独立后,尽管时不时仍有破坏民主的军人政权出现,但是,民主的破坏往往是暂时的,危机过后,必然是民主的恢复。这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A.使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 B.使各国的政局动荡不安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18.一战爆发后的第一年,英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37亿美元,法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12亿美元,德国对拉美的投资则丧失殆尽。同时,参战各国对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拉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一度出现繁荣局面。由此可知A.一战使拉美摆脱了欧洲的经济钳制 B.拉美国家在经济上依附于欧洲各国C.一战使拉美各国民族工业停滞不前 D.拉美民主革命与改革条件逐渐成熟19.政策实施两年期间(1918-1920年),受这项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而所遇到的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部门也是农业部门。据此可知,该“政策"A.并不适宜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B.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工业化建设C.因农民强烈反对而未付诸实施 D.努力发挥市场作用但没能实现20.1933年,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同政府签订《和平协定》:随着美国军队撒出尼,加拉瓜领土,国家开始政治生活方面的完全复兴;3个月之内,游击队要放下武器,作为新移民居住在居民点三里以外的定居点。《和平协定》的签订A.开启了尼加拉瓜政治新局面 B.实现了桑地诺运动多年目标C.瓦解了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 D.反映了桑地诺运动固有弱点21.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此后一年内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先后加入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与扩大A.为苏美加入战争提供了口实. B.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C.标志着二战发展为全球战争 D.标志着世界新秩序已经建立22.在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巴拿马、智利和古巴的代表提议除《宪章)外,大会还应当另行通过一项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法案。“1300个美洲非政府组织联合刊登广告,呼吁人权成为未来任何国际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联合国宪章包括一项明确的和基本的人权义务。”这些呼吁的目的是A.民族歧视与压迫引发世界警惕 B.承认所有主权国家都拥有人权C.人人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 D.防止种族歧视和战争灾祸重演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迅速崛起,西欧列强和日本丧失了过去在国际体系中的显赫地位,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渐活跃,中国则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增添了一大变数。这说明A.两极对峙格局即将出现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强权政治已一去不复返 D.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24.冷战结束以来,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原已销声匿迹或日渐衰微的恐怖组织和恐怖主义跨国网络再度兴起,产生一批新型恐怖组织。这说明冷战结束后A.地区性争端呈现上升态势 B.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凸显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增强 D.国际政治力量一度失衡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的兴起是靠战争征服各民族,把全体的利益结合成为一体,罗马共和国强盛的原因是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罗马贵族的腐败倾覆了共和制;而罗马建立石王万制制度后以各种方式对人民实行暴君的持久奴役,日益腐化堕落,于是造成人民自由精神的名失.法纪败坏、军队腐化,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互相勾心斗角而不互相救助,基督教的传福和精神统治又颠覆了罗马传统多神教的精神支柱,这就招致蛮族入侵,毁坏了帝国。——据(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整理材料二

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因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长久强盛不衰。从康茂德皇帝起,在公元3世纪就陷入危机,帝王们大多残暴腐败又孱弱无能,近卫军操纵权柄,军事败坏,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的胜利窒息了罗马民族的民主、自由精神和文化活力,尖锐的宗教斗争和基督教内部的教:派斗争更使罗马社会分裂,形成新的暴政压迫;在民族大迁移中多种蛮族乘机入侵,野蛮人的洪流淹没了整个罗马世界。——据(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德斯鸠和爱德华.吉本对罗马盛衰原因的分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罗马帝国的衰亡。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19世纪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1)材料一可用来研究19世纪世界经济领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判断依据。(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比重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研究美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材料一

在海上我们已深受其辱,但我们不希望以牙还牙,而且保持着另一种若即若离的意识,那就是注重与战争本身直接有关的问题以外的那些利益。……经过那些致命性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我们国家的命运在于我们是否能保全这个国家。——威尔逊总统连任就职演说(1917年3月5日)材料二

今天,在这一战争年代,我们已经以可怕的代价取得了教训,我们将从这些教训中受益。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不能独立生活在和平之中,我们自身的福祉维系在其他遥远的国家的福祉之上。我们已经懂得,我们必须像人那样地生活,而不是像鸵鸟,或是圈着的狗那样地生活剖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做世界的公民,如何做人类社会的成员。——罗斯福总统第四任就职演说(1945年1月20日)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渴望并且决心为地球的和平……公正而持久的和平而努力。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美国和其他有相同看法的国家发现:还有另一种制度有着与我们完全相反的目标,并有着一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我们正在逐渐而明确地编织起一个国际安全和日益繁荣的世界网。——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1949年1月20日)(1)概述材料一中威尔逊关于美国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结合自演说发表之日至1922年间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的行为是否体现了“不希望以牙还牙"的观点。(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世界公民”分别指什么?“可怕的代价”是指哪一事件?(3)材料三中,杜鲁门关于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美国总统国际政策观点变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六国贵族蠢蠢欲动、严酷的刑法及沉重的劳役兵役,说明的是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D正确;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A排除;材料与分封制无关,B排除;C仅是材料的一部分原因,排除。故选D。2.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认为科举取士之前的选拔方式权力在于荐举之人,而科举制度的推行靠才能,难以徇私舞弊,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C正确;朋党之争的本质是皇权强化的结果,无法通过选官制度解决,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3.D【解析】依据材料“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和所学可知,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均衡赋税并减轻农民负担,进而缓和阶级矛盾,D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A排除;维护地主权益不是题干举措的主要目的,B排除;材料中依据土地好坏征税,并未开辟新财源,C排除。故选D。4.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政府的财富收入主要依赖于南方,所以为了把大量物资从南方运往北方,元朝政府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故选C;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收取货币地租明显不能把物资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排除AB;元朝定都大都后没有进行迁移,排除D。5.A【解析】根据“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可知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印度洋各国的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更没有推动明朝的政治革新,排除BC;郑和下西洋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没有关系,排除D。6.B【解析】材料强调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反封的农民起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在列强侵略加剧的作用下不断激化,最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于是农民阶级肩负起了反帝反封的历史重任,这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故选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明确的反对清政府的目标,故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反帝反封作用,没有体现革命纲领不实际、阶级局限性等情况,故排除CD。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教仁案、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张勋复辟及护法运动体现的是民主势力同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8.B【解析】据题意可知,日本对于攻占的地方只能保留少数兵力,主要依靠发展伪军维持占领地的统治,由此可说明当时日军兵力有限,故选B;这一现象说明的是日军兵力有限,不能保留大量军队维持占领地的统治,ACD都和这一主旨不符,无从体现,排除。9.D【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有了突破,建国初期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故D项正确;建国初期,新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外交局面很困难,A项错误;表格信息并不能体现“一边倒”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C项。10.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并非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分,这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丰富邓小平理论,C正确;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排除。故选C。11.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王国时代埃及的对外交往存在军事远征与和平的商贸活动等形式,结合此前埃及已实现统一的背景可知,这两种形式的对外活动都是出于专制主义强化的发展需要,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军事远征并非仅仅由于和平的商贸活动无法满足统治者,更多是出于统治者巩固统治、扩大权威的需要,排除;此时的埃及还未发展到帝国阶段,D项错误。12.B【解析】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并不反对西欧封建王权,而是反对封建领主,以保障城市在封建制度下的存在和发展,这些斗争使城市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束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政治进步,B项正确,A、D两项错误;封建领主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但即使获得自治的城市一般也仍需向封建领主缴纳赋税,C项夸大了这些斗争的意义,排除。13.A【解析】材料反映了西班牙支持哥伦布远航,但前提是西班牙是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统治者,甚至官员任命也由西班牙国王负责,这说明哥伦布的远航具有殖民性,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经济动因,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和平交往,且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国王将任命哥伦布为总督和省长,不能体现哥伦布有独立建国的企图,故排除D。14.B【解析】由材料“伏尔泰被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可知,理性主义传播仍受到阻力,尚未成为社会共识,故B项正确;17世纪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故排除A项;近代欧洲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但法国社会对此分歧明显,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没有涉及自然科学传播与封建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故排除D项。15.C【解析】材料中英国国王的所作所为,意图是削弱议会权力,增强王权,这不利于议会民主政治,说明当时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故C项正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故排除A项;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故排除B项;《权利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权力,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故排除D项。16.B【解析】由“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可知,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所建立的体制,将本属于社会的东西以国家制度的形式返还给社会,体现国家的社会化,故B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部分理解,排除;材料与民主共和制无关,D项错误。17.C【解析】材料“危机过后,必然是民主的恢复”表明,拉美国家的民主根基是牢固的,这个基础来自拉美独立运动中各国对民主制度的追求和实践,即拉美独立运动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C项正确;导致民主政治遭到破坏、政局动荡不安的是“军人政权”的出现,而非拉美独立运动,A、B两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拉美独立运动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18.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拉美各国的经济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欧洲各国对拉美的经济钳制被迫放松,拉美民族工业蓬勃发展,这为拉美民主革命与改革创造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等条件,故D项正确,排除C项;A项表述绝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一战爆发后拉美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逐渐摆脱了欧洲的控制,B项错误。19.A【解析】根据材料中“1918-1920年”“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说明其并非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A项正确;此时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而不是工业化建设,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实施两年”的信息矛盾,排除;该政策否定市场作用,D项错误。20.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和平协定》利用了桑地诺的轻信态度,把实质,上是消灭桑地诺运动的条款列人了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反映出了桑地诺运动固有的致命弱点,D项符合题意;《和平协定》签订后,政府发动了对游击队的大清洗,游击队奋起反抗惨遭镇压,A、B、C三项表述错误,排除。21.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940年,德意日三国加强了勾结、协调,并通过吸收新成员的方式壮大法西斯侵略力量,这使得二战全面爆发后日趋恶化的国际局势更加紧张,B项符合题意;苏联、美国分别受到德国、日本的军事侵略,而后加入战争,A项错误;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发展为全球战争,C项错误;D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2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洲一些国家代表和非政府组织呼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要有专门的“人权”法案,目的在于吸取二战教训,通过国际合作防止种族歧视和战争灾祸重演,D项正确;民族歧视与压迫引发世界警惕是呼吁产生的原因,而非目的,A项错误;承认所有主权国家都拥有人权与“人权成为未来任何国际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不符,B项错误;人人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23.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摇摇欲坠,中国战后的道路选择也影响着世界秩序,这说明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D项正确;A项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项出现于美苏争霸退潮、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结束后展开全球争霸,强权政治依旧存在,C项错误。24.D【解析】材料反映出冷战结束后恐怖活动和恐怖组织增多。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导致原来被压抑的各种矛盾爆发出来,这为各种恐怖活动和恐怖组织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故D项正确;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增多,与地区性争端没有必然关系,A项错误;恐怖活动并非是冷战思维的体现,B项错误;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增多,无法体现世界多极化日渐增强的趋势,排除C项。25.(1)孟德斯鸠:兴盛:罗马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罗马具有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衰亡:君主暴政,人民自由精神丧失,法纪败坏,军队腐化,贵族腐败,基督教兴起,蛮族入侵。爱德华·吉本:兴盛:自由精神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吸收发展外来文化。衰亡:政治昏暗,军事败坏,宗教斗争,蛮族人侵。(2)阐述:罗马帝国的衰亡有其深刻而互相关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在原因,首先,罗马帝国的繁荣建立在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基础上,当帝国型奴隶制经济陷入沉重危机时,罗马帝国统治者未能通过变革经济制度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而是倒行逆施,强化奴隶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奴隶、隶农和下层民众的起义摧毁了罗马帝国的社会基础。其次,君主专制导致腐败,酿成政治混乱和分裂,腐蚀罗马帝国的政治支柱。罗马帝国后期实行绝对专制的君主制,皇帝依靠军队维持统治,造成军队主宰政权的混乱局面,军队将领频频篡位夺权,内战不断爆发,逐渐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东、西罗马帝国分裂更是削弱了帝国的实力。再次,伴随经济危机和政治腐败的是文化没落,罗马丧失创造性活力和维系健康社会精神的活力,罗马帝国在精神文化上凋落了。往昔罗马民族高昂、进取的道德精神已丧失殆尽,社会道德风气极为败坏,同要求被统治民众禁欲形成鲜明对照,统治阶级竞尚奢华、狂欢纵欲。与此同时,基督教在同罗马传统多神教的斗争和内部教派斗争中,牵动了全国性的政治斗争,加深了社会的分裂、解体。最后,蛮族人侵无疑是致使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直接外因,并使西欧从古典时代向中世纪转型。蛮族在公元4世纪后半叶侵人罗马帝国,至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实际上已是蛮族人的天下,不久就覆灭了。综上可知,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经历了漫长时期,各种原因相互联系,汇合成毁灭罗马帝国的力量。【解析】(1)孟德斯鸠:兴盛:根据“罗马共和国强盛的原因是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得出罗马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罗马具有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衰亡:根据“罗马贵族的腐败倾覆了共和制”“对人民实行暴君的持久奴役,日益腐化堕落,于是造成人民自由精神的名失.法纪败坏、军队腐化”“基督教的传福和精神统治又颠覆了罗马传统多神教的精神支柱”,概括得出君主暴政,人民自由精神丧失,法纪败坏,军队腐化,贵族腐败,基督教兴起,蛮族入侵。爱德华·吉本:兴盛:根据“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得出自由精神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吸收发展外来文化。衰亡:根据“帝王们大多残暴腐败又孱弱无能……军事败坏”“尖锐的宗教斗争”“多种蛮族乘机入侵”,概括得出政治昏暗,军事败坏,宗教斗争,蛮族入侵。(2)阐述:综合材料和所学,说明罗马帝国的衰亡有其深刻而互相关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在原因。具体,可从罗马帝国的繁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