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新未来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新未来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新未来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新未来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共有元素有C、H、OB.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固醇在动物体内参与调节,但不构成细胞成分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淀粉时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蓝色沉淀B.蛋白质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再呈现紫色反应C.用于检测还原糖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检测蛋白质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耐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一般植物的要低B.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氢来自氨基,氧来自羧基C.动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O2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水D.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信号序列合成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识别和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膜后,蛋白质继续合成,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过程受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控制D.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5.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6.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B.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C.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D.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根系吸收7.曲线甲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若B点增加酶量,则曲线呈现乙所示的变化C.若增大pH,则A、B点的位置都上移D.若提高温度,则曲线可能呈现丙所示的变化8.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附着在着丝粒的星射线的长度B.曲线b代表的是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粒间的距离D.曲线d代表的是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9.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之王”,以猕猴桃为原料进行发酵可以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酿制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B.醋酸菌是好氧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形成醋酸的过程为乙醇→乙醛→醋酸D.猕猴桃发酵后是否有醋酸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10.酵母菌和乳酸菌参与泡菜的发酵过程。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上述微生物此消彼长,发酵液的乳酸浓度升高,当乳酸浓度达到0.6%时泡菜口感最佳。下表是泡菜发酵的三个阶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发酵阶段现象乳酸含量发酵前期大泡<0.3%发酵中期无泡0.3%~0.9%发酵后期无泡大于0.9%、小于1.1%A.发酵前期出现的大泡是乳酸菌发酵产生的CO2B.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数量逐渐下降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以确定取食时间D.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11.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围绕如何避免杂菌污染而展开,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的部分微生物B.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C.灭菌不仅能杀死微生物,还能杀死芽孢和孢子D.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2.人参皂苷主要存在于西洋参等人参属植物中,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为实现人参皂苷的高产,对西洋参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茎尖无须脱分化就能形成愈伤组织B.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处理离体植物组织后应该用自来水来清洗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形成D.在长出丛芽的过程中西洋参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13.近年来,野生动物郊狼的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灭绝,采集其精子或卵子开展常规辅助生殖较为困难。种间体细胞核移植(iSCNT)技术在野生郊狼遗传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Ⅱ期时可用显微操作法去核B.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C.郊狼的早期胚胎移植前需对代孕家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iSCNT技术成功的难度更大1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限制酶只能用于切割目的基因B.DNA连接酶能将两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起来C.E.coliDNA连接酶既可连接平末端,又可连接黏性末端D.载体的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稳定存在并表达15.如图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两个操作步骤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溶液a是NaCl溶液,玻璃棒应沿不同方向进行搅拌B.图1中丝状物为粗提取的DNA,其与蛋白质均可溶于酒精C.若图2试管中溶液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可能导致加热不充分D.图2试管2起对照作用,溶液b是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为Na⁺和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主动运输过程既可消耗来自ATP直接提供的能量,也可利用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C.当肠腔Na⁺充足时,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速率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D.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则会减慢小组织液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17.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参与无氧呼吸的关键酶,其催化的代谢途径如图1所示。为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丙组为实验组,甲、乙均为对照组,甲组是正常生长的幼苗,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丙组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生长状态一致的辣椒幼苗进行淹水处理B.丙酮酸生成乳酸或乙醇过程中,利用NADH中的能量合成ATPC.辣椒幼苗在淹水条件下,其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仅有乳酸D.推测Ca2+可能影响ADH、LDH的活性,减少乳酸积累造成的伤害18.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分为G1、S、G2期,G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细胞分裂期。为研究某种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在t0时将S期的细胞用3H全部标记,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实验,统计其中带3H标记的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t1(t1=t0+3h)时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进入M期;t2(t2=t1+1h)时50%的被标记细胞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增加;t3(t3=t2+4h)时50%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t4(t4=t3+8h)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周期中G1、S、G2和M期时长分别为4h、2h、3h和4hB.t0~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可能经历核糖体形成的时期C.t2~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t2~t3时间段被3H标记的部分细胞核DNA复制时会因环境影响而出错19.微生物驯化是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逐步增加某种物质,让其逐渐适应,从而得到对此物质高耐受或能降解该物质的微生物。科研人员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为统计培养基C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如图所示的稀释度下涂布了4个平板培养基D,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50、247、312、25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X是敌敌畏,依照物理性质划分,驯化培养基A属于液体培养基B.由图可知,将驯化后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B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C.测得培养基C中菌落数为1.25×107个/mL,则涂布菌液Y为2mLD.经测定培养基中敌敌畏的剩余量越多,微生物分解敌敌畏的能力越强20.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型人兽共患病毒,给人及动物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以猕猴为实验材料来生产抗尼帕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应向猕猴注射灭活的尼帕病毒,以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B.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BB、AA、BBC.筛选1需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D.筛选2为对经筛选1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蛋白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N蛋白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1)膜上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________;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合成红细胞凝结素(HA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单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4)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服用头孢霉素________(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科研人员通过在南方鲇基础饲料(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重为57.6g的南方鲇幼鱼900尾,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第二步:将900尾南方鲇幼鱼均分为9组,编号为1—9,其中1—3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基础饲料,4—6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7—9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3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60天后,对南方鲇进行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检测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脂肪酶添加量(g/kg)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初重(g)末重(g)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胰蛋白酶活力(U/mg)胰脂肪酶活力(U/g)肠脂肪酶活力(U/g)057.6318.7453.369.6773.43346.4331.174.30.157.6329.0471.271.3577.96364.3333.676.30.357.6333.8479.5738778.02379.4375.578.3回答下列问题:(1)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该分泌方式与Na⁺运出神经细胞外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2)该实验选择南方鲇幼鱼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鲇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23.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可分为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原初反应中光能经色素的吸收和传递后使PSⅠ和PSⅡ发生电荷分离而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推动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电子传递一方面引起水的裂解以及的还原;另一方面建立跨膜的H⁺浓度梯度,启动光合磷酸化形成ATP。回答下列问题:(1)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据图推测PSⅠ和PSⅡ都是由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两者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与PSI相比,PSⅡ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2)据图推测,H⁺经ATP合成酶的跨膜运输是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依次是________。此外,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还包括________。(3)除草剂二溴百里香醌(DBMIB)是质体醌(PQ)的类似物,可充当电子受体。DBMIB能够与细胞色素b₆f特异性结合,阻止光合电子传递到细胞色素b₆f。若用该除草剂处理无内外膜的叶绿体,会导致ATP含量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24.豆科牧草二倍体沙打旺(2n=16)具有耐旱、耐贫瘠、抗风沙的特点,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4n=32)固氮能力较强,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兼具两者优点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用__________处理两种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已知红色荧光染料能使得植物细胞质呈现红色,绿色荧光染料能使得细胞核呈现绿色,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当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沙打旺和紫花苜蓿融合而成的。(2)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与过程Ⅲ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3)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光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开始需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4)d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杂种细胞培育成的植株为六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__植株。25.THP9基因是野生玉米中控制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基因,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THP9基因转到玉米细胞内,从而获得转基因高蛋白玉米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EcoRⅠBamHⅠKpnⅠMfeⅠHindⅢ5'-G↓AATTC-3'3'-CTTAA↑G-5'5'-G↓GATCC-3'3'-CCTAG↑G-5'5'-G↓GTACC-3'3'-CCATG↑G-5'5'-C↓AATTG-3'3'-GTTAA↑C-5'5'-A↓AGCTT-3'3'-TTCGA↑A-5'(1)PCR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液,缓冲液中________可激活DNA聚合酶。若采用PCR技术对一个THP9基因进行扩增,则第n代复制共需要引物________个,PCR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2)THP9基因游离的磷酸基团侧为________(填“5'”或“3'”)端,已知图中THP9基因转录方向为从左往右,则THP9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________链。(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若科研人员需将THP9基因整合到如图质粒上,应使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图中质粒,使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图中含THP9基因的DNA片段,以获得能正确表达THP9基因的重组质粒。(4)将THP9基因导入农杆菌中,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菌落不一定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__。将从新鲜玉米叶片上取下的圆形小片与已成功导入THP9基因的农杆菌共同培养,筛选转化细胞并培育成转基因植株。欲从个体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实验方法是________。绝密★启用前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共有元素有C、H、OB.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固醇在动物体内参与调节,但不构成细胞成分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脂质的组成元素是都含有C、H、O,有的含有N、P,糖原的组成元素是C、H、O,故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共有元素有C、H、O,A正确;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存能量的物质,B正确;C、固醇可构成细胞成分,如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淀粉时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蓝色沉淀B.蛋白质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再呈现紫色反应C.用于检测还原糖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检测蛋白质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不需要加热,也不形成沉淀,A错误;B、蛋白质变性后仍具有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C、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不可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需要将乙液进行稀释处理才能使用,C错误;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溶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故选D。3.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耐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一般植物的要低B.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氢来自氨基,氧来自羧基C.动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O2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水D.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1、自由水:水在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详解】A、耐旱植物的抗逆性强,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一般植物的要低,A正确;B、氨基酸脱水缩合时,水分子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C、动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O2在线粒体内膜上生成水,C错误;D、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A。4.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信号序列合成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识别和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膜后,蛋白质继续合成,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过程受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控制D.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其与内质网的结合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A错误;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过程受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控制,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分泌蛋白,如溶酶体体的水解酶,D错误。故选C。5.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成熟的胡杨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因此放在低浓度或高浓度溶液中,就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A项正确;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不断失水,导致液泡的体积变小,B项正确;分析实验表格可知,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NaCl和茉莉酸,因变量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否,C项错误;由对照实验①②可得,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以及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判断和推理能力。6.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B.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C.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D.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根系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详解】A、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A正确;B、植物根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不能直接吸收N2,B错误;C、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正确;D、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被根系吸收,D正确。故选B。7.曲线甲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若B点增加酶量,则曲线呈现乙所示的变化C.若增大pH,则A、B点的位置都上移D.若提高温度,则曲线可能呈现丙所示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甲是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详解】A、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A正确;B、B点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酶的数量,故酶量增加后,反应速率加快,图示反应速率可呈现曲线乙所示的变化,B正确;C、曲线乙是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的,若增大pH,酶活性将会下降,A、B点位置都下移,C错误;D、曲线甲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则曲线可能呈现丙所示的变化,D正确。故选C8.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附着在着丝粒的星射线的长度B.曲线b代表的是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粒间的距离D.曲线d代表的是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可知,距离最大为40nm,说明细胞两极的距离最大为40nm,而a曲线变化趋势为0→40nm,说明一开始在一起,后又移向细胞两级,所以a表示中心体;b曲线的变化趋势0→40→0,可知b曲线为纺锤丝的长度变化;c曲线在细胞分裂的中间时期开始出现,变化趋势由0→30,可知为着丝粒之间的距离变化;d曲线变化趋势为30→0,且一开始是距离不变,到在某一时期逐渐接近,可知为染色体和细胞两级间的距离。【详解】ABD、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开始向两极移动直至达到细胞两极,对应于曲线a(a曲线变化趋势为0→40nm,说明一开始在一起,后又移向细胞两极),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被平均拉向细胞两极,即距离缩小,因此曲线d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附着在着丝粒的星射线从前期形成到末期消失,在中期时最长,因此b代表星射线的长度,ABD错误;C、后期子染色体在星射线的牵引下逐渐移向细胞两极,所以染色单体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着丝粒的距离逐渐增大,对应于c曲线,C正确。故选C。9.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之王”,以猕猴桃为原料进行发酵可以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酿制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B.醋酸菌是好氧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形成醋酸的过程为乙醇→乙醛→醋酸D.猕猴桃发酵后是否有醋酸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答案】D【解析】【分析】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酿制果酒时,先通气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体数量,A正确;B、醋酸菌是好氧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B正确;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以将乙醇先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正确;D、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酒精,而检测醋酸通常使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D错误。故选D。10.酵母菌和乳酸菌参与泡菜的发酵过程。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上述微生物此消彼长,发酵液的乳酸浓度升高,当乳酸浓度达到0.6%时泡菜口感最佳。下表是泡菜发酵的三个阶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发酵阶段现象乳酸含量发酵前期大泡<0.3%发酵中期无泡0.3%~0.9%发酵后期无泡大于0.9%、小于1.1%A.发酵前期出现的大泡是乳酸菌发酵产生的CO2B.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数量逐渐下降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以确定取食时间D.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泡菜制作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酵初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详解】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不产生CO2,A错误;B、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pH下降,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进而导致酵母菌数量逐渐下降,B正确;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对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以确定取食的时间,C正确;D、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A。11.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围绕如何避免杂菌污染而展开,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的部分微生物B.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C.灭菌不仅能杀死微生物,还能杀死芽孢和孢子D.不同的操作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1、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2、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详解】A、消毒也可以杀死物体内部的部分微生物,A错误;B、消毒一般采用较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死部分微生物,B正确;C、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能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C正确;D、采取何种无菌操作方法(消毒或灭菌)要根据处理的对象而定,D正确。故选A。12.人参皂苷主要存在于西洋参等人参属植物中,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为实现人参皂苷的高产,对西洋参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茎尖无须脱分化就能形成愈伤组织B.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处理离体植物组织后应该用自来水来清洗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形成D.在长出丛芽的过程中西洋参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详解】A、脱分化阶段是细胞失去特定形态和结构成为愈伤组织的过程,该过程一般不需要光照,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属于已分化的细胞,都必须经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A错误;B、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即先用70%的酒精进行处理,再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两次消毒后均需用无菌水清洗,B错误;C、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C正确。D、长出丛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但西洋参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13.近年来,野生动物郊狼的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灭绝,采集其精子或卵子开展常规辅助生殖较为困难。种间体细胞核移植(iSCNT)技术在野生郊狼遗传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Ⅱ期时可用显微操作法去核B.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C.郊狼的早期胚胎移植前需对代孕家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iSCNT技术成功难度更大【答案】B【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2、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也有人采用梯度离心,紫外线短时间照射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3、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详解】A、进行细胞核移植前,需要将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Ⅱ期时,再采用显微操作法去核,A正确;B、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B错误;C、郊狼的早期胚胎移植前需对代孕家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C正确;D、iSCNT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难度更大,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限制酶只能用于切割目的基因B.DNA连接酶能将两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起来C.E.coliDNA连接酶既可连接平末端,又可连接黏性末端D.载体的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稳定存在并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A、限制酶不仅可以用于切割目的基因,还可以用于切割载体,A错误;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氢键,B错误;C、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C错误;D、载体的作用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且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表达,D正确。故选D。15.如图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两个操作步骤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溶液a是NaCl溶液,玻璃棒应沿不同方向进行搅拌B.图1中丝状物为粗提取的DNA,其与蛋白质均可溶于酒精C.若图2试管中溶液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可能导致加热不充分D.图2试管2起对照作用,溶液b是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详解】A、图1中溶液a是NaCl溶液,玻璃棒应沿一个方向搅拌,A错误;B、图1所示操作的原理是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能溶于酒精,B错误;C、图2中试管中溶液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的液面,否则会导致加热不充分,C正确;D、图2试管1起对照作用,目的是证明沸水浴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遇二苯胺不会出现蓝色,而DNA遇二苯胺出现蓝色,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为Na⁺和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主动运输过程既可消耗来自ATP直接提供的能量,也可利用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C.当肠腔Na⁺充足时,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速率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D.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则会减慢小组织液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答案】AB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详解】A、由图可知,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错误;B、由于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且消耗的能量来自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所以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错误;C、协助扩散与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均有关,C错误;D、组织液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所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则会减慢小组织液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D正确。故选ABC。17.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参与无氧呼吸的关键酶,其催化的代谢途径如图1所示。为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丙组为实验组,甲、乙均为对照组,甲组是正常生长的幼苗,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丙组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生长状态一致的辣椒幼苗进行淹水处理B.丙酮酸生成乳酸或乙醇过程中,利用NADH中的能量合成ATPC.辣椒幼苗在淹水条件下,其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仅有乳酸D.推测Ca2+可能影响ADH、LDH的活性,减少乳酸积累造成的伤害【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Ca2+的有无及植物状况,因变量是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是Ca2+的有无及植物状况,丙组为实验组,甲、乙均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是正常生长的幼苗,图示甲组的ADH和LDH活性最低,乙组的LDH活性最高,则丙组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生长状态一致的辣椒幼苗加入Ca2+进行淹水处理,A错误;B、丙酮酸生成乳酸或乙醇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B错误;C、依据题意,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参与无氧呼吸的关键酶,而图2显示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大于0,说明辣椒幼苗在淹水条件下,其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有乳酸和乙醇、CO2,C错误;D、据图可知,丙组是实验组,ADH活性较高,LDH活性较低,说明水淹条件下,适当施用Ca2+可能减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乳酸的积累,从而减轻其对根细胞的伤害,D正确。故选ABC。18.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分为G1、S、G2期,G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细胞分裂期。为研究某种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在t0时将S期的细胞用3H全部标记,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实验,统计其中带3H标记的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t1(t1=t0+3h)时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进入M期;t2(t2=t1+1h)时50%的被标记细胞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增加;t3(t3=t2+4h)时50%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t4(t4=t3+8h)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周期中G1、S、G2和M期时长分别为4h、2h、3h和4hB.t0~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可能经历核糖体形成的时期C.t2~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t2~t3时间段被3H标记的部分细胞核DNA复制时会因环境影响而出错【答案】AB【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用3H标记的是DNA合成期(S期)的不同细胞,其他时期的细胞不被标记,统计的是分裂期(M期)细胞带3H标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百分数,因此研究的是DNA复制期的不同细胞经过DNA复制后期、分裂期和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的历程。题中t1(t1=t0+3h)点开始检测到带3H标记分裂期细胞,说明最先完成DNA复制的细胞经历G2期进入分裂期,则t0~t1为G2期时间,时间为3h;t2(t2=t1+1h)时50%的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增加,说明G2+1/2S=4小时,即S等于2小时;t3(t3=t2+4h)时50%的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即S/2+G2+M=8小时,因此M等于4小时;t4(t4=t3+8h)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t1~t4时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G1+G2+S+M),时间为13小时,因此G1等于4小时。【详解】A、题中t1(t1=t0+3h)时开始检测到带3H标记的分裂期细胞,说明最先完成DNA复制的细胞经历G2期进入分裂期,则t0~t1为G2期时间,时间为3h;t2(t2=t1+1h)时50%的被标记细胞进入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增加,说明G2+S/2=4小时,即S等于2小时;t3(t3=t2+4h)时50%的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即S/2+G2+M=8小时,因此M等于4小时,t4(t4=t3+8h)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t1~t4时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G1+G2+S+M)时间为13小时,因此G1等于4小时,A正确;B、核糖体增生发生在G1期,分析题意可知:t1时最早发现被标记的细胞进入M期,t4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所以t1~t4时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因此在t0~t4时间段存在分裂间期,存在核糖体形成,B正确;C、根据题意,t1~t4时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D、S期细胞的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S等于2小时,t2时已不存在S期细胞,因此在t2~t3|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不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核DNA复制出错,D错误。故选AB19.微生物驯化是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逐步增加某种物质,让其逐渐适应,从而得到对此物质高耐受或能降解该物质的微生物。科研人员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为统计培养基C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如图所示的稀释度下涂布了4个平板培养基D,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50、247、312、25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X是敌敌畏,依照物理性质划分,驯化培养基A属于液体培养基B.由图可知,将驯化后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B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C.测得培养基C中菌落数为1.25×107个/mL,则涂布的菌液Y为2mLD.经测定培养基中敌敌畏的剩余量越多,微生物分解敌敌畏的能力越强【答案】CD【解析】【分析】培养基从功能上可划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可划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从成分上可划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详解】A、物质X是敌敌畏,驯化培养基A用于培养微生物并逐步增加敌敌畏的量,通常为液体培养基,以便微生物充分接触物质进行驯化,A正确;B、由图可知,将驯化后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B呈现出连续的线条状,这是平板划线法的典型特征,B正确;C、微生物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50、247、312、253,则菌落的平均数为(250+247+253)/3=250个,图中稀释倍数是104,由公式:250/Y×104=1.25×107个/mL可知,涂布菌液Y=0.2mL,C错误;D、培养基内剩余的敌敌畏越少,说明筛选出的微生物分解敌敌畏的能力越强,故通过测定培养瓶中敌敌畏的剩余量,可筛选出分解敌敌畏能力较强的微生物,D错误。故选CD。20.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型人兽共患病毒,给人及动物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以猕猴为实验材料来生产抗尼帕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应向猕猴注射灭活的尼帕病毒,以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B.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BB、AA、BBC.筛选1需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D.筛选2为对经筛选1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答案】ACD【解析】【分析】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是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详解】A、图中应向猕猴注射灭活的尼帕病毒,以获得能产生抗尼帕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B、细胞的融合具有随机性,结合题干“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可知,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BB、AAAA、BBBB,B错误;C、筛选1需使用特定的培养基(HAT培养基),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AABB)才能生长,C正确;D、筛选2为对经筛选1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D正确。故选A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蛋白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N蛋白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1)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________;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合成红细胞凝结素(HA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单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4)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服用头孢霉素________(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识别②.载体、酶(离子泵、催化)③.(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核糖体④.8⑤.神经氨酸酶破坏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随后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受体细胞膜融合,病毒将遗传物质(RNA)释放进入受体细胞⑥.无效⑦.头孢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能抑制细菌的繁殖,但不能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表示糖蛋白(糖被);②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⑦表示蛋白质;③④⑤⑥共同构成禽流感病毒,其中③红细胞凝集素(HA蛋白);④表示蛋白基层(蛋白质外壳、基层蛋白);⑤表示RNA,⑥表示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

根据题干信息,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先由神经氨酸酶破坏上皮细胞受体,然后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受体细胞膜融合,病毒将遗传物质RNA释放进入受体细胞,在受体细胞内,在该RNA的控制之下,合成禽流感病毒的RNA和蛋白质,最后组装形成禽流感病毒。【详解】(1)①与多糖结合成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贯穿在结构②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⑦功能多样,如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如载体(通道蛋白、Na+-K+泵)等。

(2)红细胞凝结素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加工、运输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RNA是单链结构,每条链上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如果禽流感病毒基因由8个单链的RNA片段组成,则含有8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先由神经氨酸酶破坏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然后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受体细胞膜融合,病毒将遗传物质RNA释放进入受体细胞。从而完成其侵染的第一步。

(4)服用头孢霉素没有效果,因为头孢霉素是抗生素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不起作用。【点睛】熟知病毒的结构及其增殖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认真读题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能合理的分析从而正确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其中蛋白质的功能也是本题的考查点。22.某科研人员通过在南方鲇基础饲料(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重为57.6g的南方鲇幼鱼900尾,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第二步:将900尾南方鲇幼鱼均分为9组,编号为1—9,其中1—3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基础饲料,4—6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7—9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3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60天后,对南方鲇进行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检测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脂肪酶添加量(g/kg)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初重(g)末重(g)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胰蛋白酶活力(U/mg)胰脂肪酶活力(U/g)肠脂肪酶活力(U/g)057.6318.7453.369.6773.433464331.174.30.157.6329.0471.271.3577.96364.3333.676.30.357.6333.8479.573.8778.02379.4375.578.3回答下列问题:(1)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该分泌方式与Na⁺运出神经细胞外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2)该实验选择南方鲇幼鱼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鲇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不需要载体(2)①.南方鲇幼鱼的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②.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③.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脂肪酶添加量不足(4)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提高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解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小问1详解】脂肪酶是蛋白质,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故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Na⁺运出神经细胞的方式是逆浓度梯度,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胞吐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载体。【小问2详解】实验中南方鲇幼鱼的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故该实验需选择各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南方鲇幼鱼;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使其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小问3详解】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鲇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可能是脂肪酶添加量不足,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在量上的差异不够大。【小问4详解】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幼鱼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能提高了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23.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可分为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原初反应中光能经色素的吸收和传递后使PSⅠ和PSⅡ发生电荷分离而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推动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电子传递一方面引起水的裂解以及的还原;另一方面建立跨膜的H⁺浓度梯度,启动光合磷酸化形成ATP。回答下列问题:(1)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据图推测PSⅠ和PSⅡ都是由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两者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与PSI相比,PSⅡ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2)据图推测,H⁺经ATP合成酶的跨膜运输是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依次是________。此外,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还包括________。(3)除草剂二溴百里香醌(DBMIB)是质体醌(PQ)的类似物,可充当电子受体。DBMIB能够与细胞色素b₆f特异性结合,阻止光合电子传递到细胞色素b₆f。若用该除草剂处理无内外膜的叶绿体,会导致ATP含量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1)①.光合色素②.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③.催化水的光解(或裂解)(2)①.顺②.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成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③.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3)二溴百里香醌(DBMIB)阻断电子传递,进而抑制水光解产生H⁺,使膜内外H⁺的浓度差减小甚至消失【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与能量转变过程,它需要类囊体上多种蛋白复合体和电子传递体的参与,才能将光能转变成电能,进而转变电势能和化学能。PSI和PSII指光合色素与各种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大型复合物,叶绿素a(P680和P700)与蛋白质结合构成PSI和PSII。小问1详解】由题图信息可知: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说明PSⅠ和PSⅡ都是由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与PSI相比,PSⅡ还具有的显著功能是可以完成水的光解。【小问2详解】H⁺经ATP合成酶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该过程可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在整个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成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植物叶肉细胞参与ATP合成的两大代谢过程是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