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时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1.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新道家”推崇为最高明的学派,理由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人与自我),动合无形(人与道),赡足万物(人与自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体现了当时()A.道家逐渐被推崇为正统B.兼容进取整合的时代特色C.士人无法实现思想创新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2.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然而董仲舒的新儒学将思想统一于儒家,不能展开自由平等的争鸣。由此可见()A.儒家思想的理想化 B.儒学内容的思辨化C.儒学变为政治奴婢 D.儒学利于士人发展3.(2023·泰州中学)如图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体现了()A.国际贸易的兴盛 B.“三纲五常”的流行C.天人感应的观念 D.“三教合一”的加强4.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5.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己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6.太学是汉武帝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开设了讲解《诗》《书》《礼》《易》《春秋》的课程。五经博士经常教育学生“通经”才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这说明当时()A.建立了从上而下的教育体系B.官吏选拔制度不断发展完善C.太学取代了传统的选官方式D.儒学已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7.《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8.(2023·海安中学)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还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2023·四川名校高三联考)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同时也是个体在公共交往、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生活理想。可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A.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B.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C.实现了功名与道德的结合D.提倡无差别无等级的爱10.(2022·四川遂宁三模)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指出:“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敢于民以自奉。”这反映了明清之际思想家()A.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B.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11.(2023·四川成都二模文综)西汉初年,设令、丞、尉管理地方行政,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县三老、乡三老,因民俗教化百姓。东汉时期,三老教化之职完全由地方小吏取代,行政、教化合一。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君主专制的强化B.乡里制度的瓦解C.世家大族的兴起D.官吏群体的儒化12.(2023·四川成都模拟)下图是汉墓出土画像石《农作·养老图》的拓片,画中一老者手持鸠杖坐于树下(汉代有文献注解鸠杖是君王赐予之物),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这反映汉代()A.扶助老幼的社保体系完备B.休养生息政策开始实施C.书画作品体现了文人意趣D.儒学教化引领社会风尚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古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今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看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材料二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事比》。汉宣帝下诏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皆勿坐”。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观点相一致。当时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量刑,这被称为“春秋决狱”。——摘编自毛亚磊《论汉代法律的“春秋决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并分析西汉今文经学受到尊崇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春秋决狱”体现的法治特点,并简析其影响。(6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1.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新道家”推崇为最高明的学派,理由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人与自我),动合无形(人与道),赡足万物(人与自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体现了当时()A.道家逐渐被推崇为正统B.兼容进取整合的时代特色C.士人无法实现思想创新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根据材料“新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信息可知,“新道家”兼容、整合了阴阳家、儒家、墨家等各家思想的合理成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特色,故选B项;西汉时期被推崇为正统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进儒家思想中,创造了新的儒学体系,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D项信息,排除。]2.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然而董仲舒的新儒学将思想统一于儒家,不能展开自由平等的争鸣。由此可见()A.儒家思想的理想化 B.儒学内容的思辨化C.儒学变为政治奴婢 D.儒学利于士人发展C[根据材料“将思想统一于儒家,不能展开自由平等的争鸣”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故选C项;材料强调独尊儒术之后,不利于思想自由争鸣,排除A项;宋明理学推动儒学思辨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未涉及士人发展,排除D项。]3.(2023·泰州中学)如图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体现了()A.国际贸易的兴盛 B.“三纲五常”的流行C.天人感应的观念 D.“三教合一”的加强C[东汉蜀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体现了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故选C项;一个护臂不能体现国际贸易的“兴盛”,排除A项;护臂上没有“纲常”相关信息,排除B项;五星出东方与佛、道思想无关,排除D项。]4.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D[儒学正统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在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学始终是中央一级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学府,这是明显的精英教育而非世俗教育,故B项错误;太学培养的是封建官僚而非实用型人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太学录取人数的剧增且被广泛授予官职,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士人研习儒家经典,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5.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己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D[从题干内容可知,汉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这说明汉武帝利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故选D项,排除A、B两项;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利用了多家思想,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故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6.太学是汉武帝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开设了讲解《诗》《书》《礼》《易》《春秋》的课程。五经博士经常教育学生“通经”才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这说明当时()A.建立了从上而下的教育体系B.官吏选拔制度不断发展完善C.太学取代了传统的选官方式D.儒学已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D[题干显示儒家经典已经成为国家最高教育机关的课程并与选官制度结合,这说明儒学已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地方教育机构,排除A项;题干也没有涉及官吏选拔制度,故排除B项;太学只是步入仕途的途径之一,故排除C项。]7.《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D[史书记载中认为刘贺因昏乱被废黜,但是在其墓葬的实际考古发掘中却发现了大量的儒学经书和孔子像,这与史书记载有明显的出入,故选D项;“唯一可靠”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汉书》属于文献史料,考古发掘的文物属于实物史料,后者说服力更强一些,故C项错误。]8.(2023·海安中学)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还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由题干可知,该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的目的是给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董仲舒吸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理论,神化皇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还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B项正确;A项是墨家学派的观点,强调互爱互利,排除;C项是宋明理学的观点,强调压制私欲,维护天理,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观点,强调社会责任感,排除。]9.(2023·四川名校高三联考)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同时也是个体在公共交往、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生活理想。可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A.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B.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C.实现了功名与道德的结合D.提倡无差别无等级的爱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孔子的公共性思想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表述是墨子的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排除。10.(2022·四川遂宁三模)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指出:“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敢于民以自奉。”这反映了明清之际思想家()A.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B.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主张,而这些主张是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思想是针对当时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提出的,且经世致用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没有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排除D项。11.(2023·四川成都二模文综)西汉初年,设令、丞、尉管理地方行政,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县三老、乡三老,因民俗教化百姓。东汉时期,三老教化之职完全由地方小吏取代,行政、教化合一。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君主专制的强化B.乡里制度的瓦解C.世家大族的兴起D.官吏群体的儒化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在西汉时期从民间选拔三老,协助当地教化,稳定基层政权,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注重推行道德教化,这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东汉时期,三老的教化职能被地方小吏所取代,行政、教化职能合一,这反映了官吏群体的儒化,故选D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材料讲的是地方治理方面的变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乡里制度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2.(2023·四川成都模拟)下图是汉墓出土画像石《农作·养老图》的拓片,画中一老者手持鸠杖坐于树下(汉代有文献注解鸠杖是君王赐予之物),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这反映汉代()A.扶助老幼的社保体系完备B.休养生息政策开始实施C.书画作品体现了文人意趣D.儒学教化引领社会风尚解析:题干“画中一老者手持鸠杖坐于树下……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反映出社会的良好风尚,结合其为“汉墓出土”可知,这表明汉代儒学教化引领社会风尚,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古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今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看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材料二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