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宋明理学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宋明理学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宋明理学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宋明理学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23·徐州一中)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2.(2023·扬州中学月考)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4.(2023·金陵中学)“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5.(2023·如东中学月考)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教育目标是成圣成贤B.倡导教育目标是博闻强记C.阐明教育目标是求取功名D.强调教育目标是完善人的品德6.(2023·扬州中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 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 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7.(2023·江苏百校联考一)出身于“灶丁”(煮盐工人)的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修学,成为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他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材料表明此时的心学()A.代表市民阶层利益 B.呈现世俗化的趋势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超越时代发展要求8.(2023·天一中学)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9.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10.(2023·重庆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A.改变了基本教义 B.出现了人文关怀C.促进了民族交融 D.迎合了本土文化11.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12.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已被颠覆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二、非选择题13.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8分)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23·徐州一中)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强调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B项符合题意;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A项错误;C项属于“伦理”方面的范畴;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项错误。]2.(2023·扬州中学月考)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C[“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礼(等级秩序)”,程朱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即“仁”“人伦”,所以“周孔之道”被“孔孟之道”取代的原因是程朱理学的推动,故选C项;A项不是原因,B项“深入人心”说法过于绝对,D项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不能成为变化的原因,均排除。]3.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A[根据材料“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言行”可知,这是理学在民间传播的一种反映,故A项正确;政府控制地方权力,家族的族规家训起了辅助作用,排除B项;新兴市民阶层崛起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排除C项;家族的族规家训,家祠族谱只是宗法制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不等于宗法制度的重建,排除D项。]4.(2023·金陵中学)“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D[材料中主要强调了真理与常识之间的巨大差别,只有自己在经历过外界事物的亲身体悟,才能明白真理的深刻内涵和所蕴藏的意义,而常识则不会使人对真理有真正的体悟,这说明只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亲身实践,才会达到对真理的真切认识,所以该主张应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陆王心学的内容,与题意不符。]5.(2023·如东中学月考)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教育目标是成圣成贤B.倡导教育目标是博闻强记C.阐明教育目标是求取功名D.强调教育目标是完善人的品德D[根据材料“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取利禄而已也”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材料“熹窃……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而不是求取功名,C项错误。]6.(2023·扬州中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 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 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B[根据材料“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士大夫吸收老庄思想,遵奉道家经典,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思想领域道家和儒家出现彼此融合趋势,故选B项;儒家思想在当时仍然属于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也没有丧失其影响力,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儒家对道家学说的吸收,不能说明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佛教,无法体现三教并立局面,排除D项。]7.(2023·江苏百校联考一)出身于“灶丁”(煮盐工人)的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修学,成为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他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材料表明此时的心学()A.代表市民阶层利益 B.呈现世俗化的趋势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超越时代发展要求B[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而世俗化与材料中“灶丁”“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相符,故选B项。]8.(2023·天一中学)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载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根据材料“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义仓”“义学”“义冢”等信息可知,儒学已深入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张载等倡导“宗法”“敬宗收族”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并不是要重建上古宗法制度,故A项错误。]9.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B[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选B项。]10.(2023·重庆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A.改变了基本教义 B.出现了人文关怀C.促进了民族交融 D.迎合了本土文化D[根据题干“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可知,佛教文化传入后经历了以早期佛教教义为主到吸收中国传统儒家忠孝思想的变化,说明佛教在文化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故D项正确;佛教基本教义传入中国后并未改变,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唐朝佛教教义注重人文关怀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民族交融现象,排除C项。]11.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D[朱熹改革儒家烦琐的礼节,是因为从三国到五代,儒家的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朱熹等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在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中的作用,根本目的是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12.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已被颠覆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B[根据材料“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可知,宋元时期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故选B项;宋元时期儒学价值观尚未被颠覆,排除A项;根据材料“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可知,宋元时期书院培养道德自觉,制约个人利益,并非“否定个人利益”,排除C项;根据材料“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可知,宋元时期书院注重见利思义,并非“重义弃利”,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