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才能高低〖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血缘,A项正确;军功大小是秦朝选官标准,排除B项;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战国至秦朝时期货币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 C.商品交易的需要 D.审美观念的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战国至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货币形态杂乱,不利于贸易的开展。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圆形方孔钱秦半两。货币由杂乱形态向统一形态的转变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钱币和秦朝的半两钱以铜铸为主,与铸铁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项;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B项;战国至秦朝时期货币形态的演变与审美观念的不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汉字艺术的产生 B.邻里关系的和睦C.多元文化的发展 D.宗法观念的形成〖答案〗D〖解析〗区分亲疏远近关系的标准是父系血缘,因此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宗法观念的形成,故〖答案〗为D项;这一文化现象与汉字艺术、多元文化无关,排除A、C项;这一文化现象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排除B项。4.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这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抵御了匈奴侵扰”只是长城的作用,与大运河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唐时期都没有出现诸侯割据,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促进了南北交流”只是大运河的作用,与长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呈现了西汉至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北方财富增长 B.中央集权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生活繁荣〖答案〗C〖解析〗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上升,超过了北方,这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北方人口在占比下降,意味北方的财富并未增加,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6.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而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察举制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故A错误;“彻底解决了”说法绝对,故C错误;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地主豪强势力发展,故D说法错误。7.唐代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宫廷及官府,与之相对的民间音乐活动大多集中在寺院。到了宋代,社会主流音乐广泛活跃于勾栏瓦舍等新兴娱乐场所。这一变化反映了A.理学兴起动摇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 B.乐人社会地位下降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动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从官府到民间的新兴娱乐场所,体现市民阶层的壮大,其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民间音乐活动从寺院到勾栏瓦舍的变化,并不是由于佛教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主要活动场所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乐人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经济重心难移应从南北地域角度体现,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8.“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A.兴盛的原因 B.割据的结果 C.衰落的过程 D.农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和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等,反映了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A项正确;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稳定,并未形成割据局面,排除B项;唐朝开始衰落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材料说明唐朝兴盛的原因,不能说明唐朝农业有所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9.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婚姻择偶自由 B.等级差别的消失 C.门第观念淡化 D.科举制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可知,宋代阶层流动频繁,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婚姻择偶自由在宋朝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等级差别的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不是科举制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0.元代散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经过儒客文人润色改进,集艺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不仅曲牌名直观易懂,如《出队子》《救风尘》《小桃红》《喜春来》《单刀会》《红绣鞋》等,而且语言大都俚俗,深受民众欢迎。据此可知,散曲A.地域文化气息浓厚 B.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C.蕴含着反封建精神 D.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散曲曲牌名直观易懂,语言大都俚俗,深受民众欢迎,这有利于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反封建精神,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11.王安石推行变法后,民间对于青苗法的反应却大相径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在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青苗法推行较为便利;而如边境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青苗法则缺少了推行的经济条件,出现了无法推行的现象。这表明A.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 B.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大C.北方农耕技术较落后 D.青苗法不具有进步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青苗法虽然南方推行较为便利,但没有充分考虑北方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无法推行的现象,可见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以及南北方经济制度差异大的结论,故排除BC两项;“青苗法不具有进步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明朝建立以后,创立了卫所制度,卫所分布于全国,这些卫所通常都有自己的屯田区,卫所的士兵都有固定的户籍,平时耕种,但是也不荒废训练,一旦有事,中央可以从五军都督府派遣将领,领兵出战,平时将归于府。据此可知,明朝卫所制度A.推动了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B.体现了“寓兵于农”构想C.削弱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D.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给〖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卫所的士兵平时耕田,战时出征,闲时训练,这体现了“寓兵于农”的特点,B项正确;卫所制度是一种军事制度,而并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卫所制度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C项;卫所制度有利于保证军队的粮食供给,但并不表明其就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给,排除D项。故选B项。13.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答案〗B〖解析〗马戛尔尼来华之时正是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时期,但是马嘎尔尼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说明当时清政府经济陷入停滞,沿海军备废弛,意味着盛世背后隐藏着危机,B正确;当时英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A;C与题无关,排除;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4.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使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根本改变C.有助于中国人口增长和商品经济发展 D.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可知,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助于中国人口增长和商品经济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面是清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时苏杭地区()A.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清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可知,当时苏杭地区的工场工人比重占据了百分之三十,说明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佃关系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16.从明朝后期到清朝中叶,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业中出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雇佣劳动力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手工业A.生产技术的提高 B.资本投入的减少C.经营方式的进步 D.海外市场的扩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明朝后期到清朝中叶,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业中出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雇佣劳动力现象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是手工业经营方式的进步,故选C;雇佣劳动力现象无法体现生产技术的提高,排除A;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答案〗(1)秦: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答对3点即可)(2)汉武帝: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说。(答对2点即可)思想上: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得出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依据材料“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依据材料“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得出人民渴望安定统一;从秦国的策略角度分析,得出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2)经济:从汉武帝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商业角度分析,得出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说。思想:依据材料“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得出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18.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材料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材料三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单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3)概括上表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答案〗(1)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2)原因: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3)主题: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中国的现代化;向西方学习等。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解析〗【小问1】内涵:根据材料“‘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可归纳出仁者爱人;根据材料“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可归纳出克己复礼;根据材料“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可归纳出为政以德。背景:根据材料“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可归纳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小问2】原因:根据材料“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可归纳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根据材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可归纳出传教士的推动;根据材料“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可归纳出皇帝的支持;根据材料“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可归纳出有识之士的推广。【小问3】主题:根据材料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可提炼出主题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中国的现代化;向西方学习等。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文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华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二《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材料三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2)综合材料一、二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答案〗(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看重家世),任人唯亲,压制人才。(2)变化:由以门第(家世)为主要标准到考试成绩(才能)选官。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官更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3)特点:选拔范围不断扩大和开放;公平竞争;选拔注重择优录取。〖解析〗(1)选官制度: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据上品者,非公侯文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华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等可知九品中正制弊端主要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2)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唐选官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才能选拔官员,这就从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成绩选官。影响:科举制的实行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以考试成绩选官,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注重门第,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3)特点: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内容可知,中国古代文官的选拔选拔范围不断扩大和开放;公平竞争;选拔注重择优录取。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明朝万历年间以来,雇工的身份有所变化,其人身自由度增加,与雇主的依附关系减轻。反映到劳动市场上,雇主主要依靠“劝”的方式激励雇工努力干活。清朝时期,在雇佣工人很普遍的江南,雇工不是贱民,与雇主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的关系。——摘编自邢铁(论中国资本主x义萌芽的特殊性》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国力昌盛,经济对外依赖校小,因此可使政府实施大量对外贸易政策也无法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当时对外贸易有一定影响,但其出发点却并非发展本国济,朝贡贸易所得商品大多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国家发生工业革命时最主要的原材料为铁、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运输局限性,上述商品无法大量输入中国,因此我国错失大力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摘编自张恋绮《明清时期期我国对外贸易特殊洪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江南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的原因。〖答案〗(1)新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雇工人身自由度增加。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进步;商品经济繁荣;江南经济长期繁荣。(2)原因: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有限:对外以朝贡贸易为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外闭关锁国:历行重农抑商政策;海上运输局限。〖解析〗(1)新现象;根据“雇工的身份有所变化,其人身自由度增加,与雇主的依附关系减轻”得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雇工人身自由度增加。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进步、商品经济繁荣以及江南经济长期繁荣等因素有关。(2)原因:根据“经济对外依赖校小,因此可使政府实施大量对外贸易政策也无法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前芽发展有限;根据“朝贡贸易所得商品大多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得出对外以朝贡贸易为主;根据“由于海上运输局限性,上述商品无法大量输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外闭关锁国,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海上运输有局限。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才能高低〖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血缘,A项正确;军功大小是秦朝选官标准,排除B项;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战国至秦朝时期货币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 C.商品交易的需要 D.审美观念的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战国至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货币形态杂乱,不利于贸易的开展。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圆形方孔钱秦半两。货币由杂乱形态向统一形态的转变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钱币和秦朝的半两钱以铜铸为主,与铸铁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项;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B项;战国至秦朝时期货币形态的演变与审美观念的不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汉字艺术的产生 B.邻里关系的和睦C.多元文化的发展 D.宗法观念的形成〖答案〗D〖解析〗区分亲疏远近关系的标准是父系血缘,因此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宗法观念的形成,故〖答案〗为D项;这一文化现象与汉字艺术、多元文化无关,排除A、C项;这一文化现象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排除B项。4.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这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抵御了匈奴侵扰”只是长城的作用,与大运河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唐时期都没有出现诸侯割据,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促进了南北交流”只是大运河的作用,与长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呈现了西汉至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北方财富增长 B.中央集权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生活繁荣〖答案〗C〖解析〗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上升,超过了北方,这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北方人口在占比下降,意味北方的财富并未增加,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6.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而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察举制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故A错误;“彻底解决了”说法绝对,故C错误;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地主豪强势力发展,故D说法错误。7.唐代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宫廷及官府,与之相对的民间音乐活动大多集中在寺院。到了宋代,社会主流音乐广泛活跃于勾栏瓦舍等新兴娱乐场所。这一变化反映了A.理学兴起动摇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 B.乐人社会地位下降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动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从官府到民间的新兴娱乐场所,体现市民阶层的壮大,其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民间音乐活动从寺院到勾栏瓦舍的变化,并不是由于佛教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主要活动场所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乐人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经济重心难移应从南北地域角度体现,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8.“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A.兴盛的原因 B.割据的结果 C.衰落的过程 D.农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和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等,反映了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A项正确;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稳定,并未形成割据局面,排除B项;唐朝开始衰落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材料说明唐朝兴盛的原因,不能说明唐朝农业有所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9.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婚姻择偶自由 B.等级差别的消失 C.门第观念淡化 D.科举制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可知,宋代阶层流动频繁,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婚姻择偶自由在宋朝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等级差别的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不是科举制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0.元代散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经过儒客文人润色改进,集艺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不仅曲牌名直观易懂,如《出队子》《救风尘》《小桃红》《喜春来》《单刀会》《红绣鞋》等,而且语言大都俚俗,深受民众欢迎。据此可知,散曲A.地域文化气息浓厚 B.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C.蕴含着反封建精神 D.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散曲曲牌名直观易懂,语言大都俚俗,深受民众欢迎,这有利于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反封建精神,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11.王安石推行变法后,民间对于青苗法的反应却大相径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在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青苗法推行较为便利;而如边境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青苗法则缺少了推行的经济条件,出现了无法推行的现象。这表明A.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 B.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大C.北方农耕技术较落后 D.青苗法不具有进步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青苗法虽然南方推行较为便利,但没有充分考虑北方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无法推行的现象,可见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以及南北方经济制度差异大的结论,故排除BC两项;“青苗法不具有进步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明朝建立以后,创立了卫所制度,卫所分布于全国,这些卫所通常都有自己的屯田区,卫所的士兵都有固定的户籍,平时耕种,但是也不荒废训练,一旦有事,中央可以从五军都督府派遣将领,领兵出战,平时将归于府。据此可知,明朝卫所制度A.推动了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B.体现了“寓兵于农”构想C.削弱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D.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给〖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卫所的士兵平时耕田,战时出征,闲时训练,这体现了“寓兵于农”的特点,B项正确;卫所制度是一种军事制度,而并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卫所制度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C项;卫所制度有利于保证军队的粮食供给,但并不表明其就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给,排除D项。故选B项。13.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答案〗B〖解析〗马戛尔尼来华之时正是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时期,但是马嘎尔尼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说明当时清政府经济陷入停滞,沿海军备废弛,意味着盛世背后隐藏着危机,B正确;当时英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A;C与题无关,排除;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4.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使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根本改变C.有助于中国人口增长和商品经济发展 D.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可知,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助于中国人口增长和商品经济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面是清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时苏杭地区()A.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清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可知,当时苏杭地区的工场工人比重占据了百分之三十,说明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佃关系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16.从明朝后期到清朝中叶,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业中出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雇佣劳动力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手工业A.生产技术的提高 B.资本投入的减少C.经营方式的进步 D.海外市场的扩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明朝后期到清朝中叶,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业中出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雇佣劳动力现象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是手工业经营方式的进步,故选C;雇佣劳动力现象无法体现生产技术的提高,排除A;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答案〗(1)秦: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答对3点即可)(2)汉武帝: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说。(答对2点即可)思想上: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得出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依据材料“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依据材料“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得出人民渴望安定统一;从秦国的策略角度分析,得出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2)经济:从汉武帝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商业角度分析,得出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说。思想:依据材料“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得出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18.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材料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材料三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单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3)概括上表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答案〗(1)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2)原因: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3)主题: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中国的现代化;向西方学习等。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解析〗【小问1】内涵:根据材料“‘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可归纳出仁者爱人;根据材料“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可归纳出克己复礼;根据材料“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可归纳出为政以德。背景:根据材料“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可归纳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小问2】原因:根据材料“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可归纳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根据材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可归纳出传教士的推动;根据材料“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可归纳出皇帝的支持;根据材料“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可归纳出有识之士的推广。【小问3】主题:根据材料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可提炼出主题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中国的现代化;向西方学习等。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19.阅读材料,回答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