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部分生物与环境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生物山东省专用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知识归纳

年龄结构类型分析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种群数量变化(与出生率、死亡率关系)出生率>死亡率→种群

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

密度基本不变出生率<死亡率→种群

密度减少曲线图

柱形图

小表达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表示的是

。答案: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数量占总种群数量的比例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内容逐个计数法适用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样方法调查对象植物(如蒲公英)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蚜虫)调查程序

注意事项(1)随机取样(关键);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等。(2)计数时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边界线上的个体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程序

知识拓展种群密度其他调查方法(1)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常用红外触发相机法、粪便统计法、个体声音分析技术

进行调查。(2)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3)酵母菌等微生物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小表达

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注意:

(写出3个)

来减少统计误差。答案:标记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标记物不会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的行

为、研究区域呈相对封闭的状态(无迁入和迁出)考点2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

“J”形增长“S”形增长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竞争物种等自然状态:食物、空间等有限,种内竞争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加剧模型

“J”形增长“S”形增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倍数连续增长:Nt=N0λt(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t表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1)“S”形增长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加快后减慢,K/2时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增长速率为0。(2)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维持相对稳定,此时种内竞争最激烈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变化

t1、t2时种群数量分别为K/2、K(1)增长率=(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量/初始个体数量)×100%;(2)增长速率=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时间=(出生数-死亡数)/时间

“J”形增长“S”形增长K值或K/2值的应用

小表达K值

(填“是”或“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理由是

。答案:不是

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有些种群(比如啮齿类动物)增长会超过环境容纳量,超过后会降到K值以下,一般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围绕K值上下波动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

(1)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10-4mL)。(2)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16个中方格×25个小方

格和25个中方格×16个小方格(图2)计数方法(以25×16型为例)可用五点取样法统计图3中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结

合以下公式计算:1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400×104×稀释倍数注意事项(1)从试管中取样前要轻轻振荡试管,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误差。(2)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考点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二、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调节种群数量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深挖教材(1)种群增长率是指出生率与死亡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个体数占原有个体

数的比值。直接影响种群增长率的因素还有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来影响增长率,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来影响增长率(选择性

必修2P4)(2021山东,19,3分)。(2)种群增长速率表示种群增长的快慢,是指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2023山东,19,3分)。(3)“J”形增长时增长率可表示为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

,不受外界因

素影响,增长速率

。之差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λ-1保持恒定一直增加(4)“S”形增长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逐渐上升,当二者相等时

种群增长达到

;增长速率

,种群数量在

时增长速率最大(选择性必修2P9)(2023山东,19,3分)(2022山东,19,3分)(2021山东,19,3分)(2020山东,11,2分)。逐渐下降逐渐下降环境容纳量(或K值)先增加后减小

K/2真题演练

(2020山东,11,2分)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

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考法标记重捕法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不适用于土壤小动物。2.计算公式:N=

(N=种群数量、M=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注意:公式中N是种群的个体数而非种群密度,且其是估计值非准确值(需逐个统计才

为准确值)。3.适用前提:(1)调查期间没有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发生;(2)每次捕获要随机且避

免伤害动物;(3)标记物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且不能过于醒目;(4)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需混合均匀,且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4.标记重捕法误差分析

m偏小→N比实际偏大m偏大→N比实际偏小例

(2023湖南郴州质量监测三,11)某生态研究小组在调查夏季农田田鼠的数量时,在

1公顷的调查区内,一夜间捕获田鼠85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

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65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3

只。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两次捕获期间若有部分标记老鼠迁出,则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数小于425只B.食物增多是引起该区域田鼠种群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该因素为密度制约因素C.在调查区鼠的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存在的前提下,鼠的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D.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的同时,还获得了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

解析

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的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M)×重捕个体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85×65÷13=425(只),在两次捕获期间若有

部分标记老鼠迁出,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求得的N偏大,则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

数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