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第2部分遗传与进化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山东省专用考点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五年高考1.(新思维)(2023全国甲,6,6分)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

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

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

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A2.(2022浙江6月选考,9,2分)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

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C3.(2021湖北,4,2分)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

基因所决定的,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

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B4.(2021湖北,18,2分)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间互为等

位基因)决定的。IA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IB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

带有B抗原。IAI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

A抗原和B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个体1234567A抗原抗体++-++--B抗原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5基因型为IAi,个体6基因型为IBiB.个体1基因型为IAIB,个体2基因型为IAIA或IAiC.个体3基因型为IBIB或IBi,个体4基因型为IAIB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A5.(2020江苏,7,2分)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

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D6.(2022江苏,23,12分)大蜡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昆虫,为了研究大蜡螟幼虫体色遗传

规律,科研人员用深黄、灰黑、白黄3种体色的品系进行了系列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如

表(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表1深黄色与灰黑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子代体色深黄灰黑深黄(P)♀×灰黑(P)♂21130深黄(F1)♀×深黄(F1)♂1526498深黄(F1)♂×深黄(P)♀23140深黄(F1)♀×灰黑(P)♂10561128表2深黄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子代体色深黄黄白黄深黄(P)♀×白黄(P)♂023570黄(F1)♀×黄(F1)♂5141104568黄(F1)♂×深黄(P)♀132712930黄(F1)♀×白黄(P)♂0917864表3灰黑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子代体色灰黑黄白黄灰黑(P)♀×白黄(P)♂012370黄(F1)♀×黄(F1)♂7541467812黄(F1)♂×灰黑(P)♀142813420黄(F1)♀×白黄(P)♂011241217(1)由表1可推断大蜡螟幼虫的深黄体色遗传属于

染色体上

性遗

传。(2)深黄、灰黑、白黄基因分别用Y、G、W表示,表1中深黄的亲本和F1个体的基因型

分别是

,表2、表3中F1基因型分别是

。群体中,Y、G、

W三个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3)若从表2中选取黄色雌、雄个体各50只和表3中选取黄色雌、雄个体各50只,进行随

机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比理论上为

。(4)若表1、表2、表3中深黄和黄色个体随机杂交,后代会出现

种表现型和

种基因型。(5)若表1中两亲本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纯合致死基因S和D(两者不发生交换重

组),基因排列方式为

,推测F1互交产生的F2深黄与灰黑的比例为

;在同样的条件下,子代的数量理论上是表1中的

。答案

(1)常显

(2)YY、YGYW、GW一

(3)1/2

(4)46(5)3∶11/2考点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7.(新思维)(2022山东,17,3分)(不定项)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

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

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

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

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

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BC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甲×乙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乙×丙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8.(2023全国乙,6,6分)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

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

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

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

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

父亲母亲基因组成A23A25B7B35C2C4A3A24B8B44C5C9

儿子女儿基因组成A24A25B7B8C4C5A3A23B35B44C2C99.(新思维)(2023湖北,14,2分)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

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

基因组成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10.(2022全国甲,6,6分)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

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B11.(2021湖北,19,2分)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

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组别杂交组合F1F21甲×乙红色籽粒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2甲×丙红色籽粒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C12.(新情境)(2021山东,22,16分)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

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

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

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

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

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

。雄性不育

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

,以该杂交种为亲

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

。(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

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

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

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

则H基因插入了

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

所占比例为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

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

。答案

(1)1/6(1分)MmRr(1分)5/12(3分)

(2)0(2分)M基因(2分)必须有1个H

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3分)1/2n(2分)

(3)以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植株甲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所需植株(或:

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所需植株)(2分)13.(2020山东,23,16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

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

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

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

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

,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

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

(填:“是”或“不是”)位于

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

。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

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

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

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

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

。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

,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

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

(1)甲(1分)雌雄同株(1分)

(2)是(1分)AAtsts(2分)抗螟雌雄同株∶抗螟

雌株=1∶1(2分)

(3)不位于(1分)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

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2分)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2分)1/2(2分)

1/6(2分)14.(2023全国甲,32,10分)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

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

目的。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

果见表。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分离比①甲×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3∶1②乙×丙成熟成熟∶不成熟=3∶1③甲×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13∶3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处理生物,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品种。

通常,基因突变是指

。(2)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断的依据是

。(3)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则甲、乙的

基因型分别是

;实验③中,F2成熟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不

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甲和

丙杂交产生的F1与乙和丙杂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不同

(3)AABB、aabbaaBB和

aaBb3/1315.(2023辽宁,24,11分)萝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贮藏根(萝卜)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

等位基因W、w控制,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一株表型为紫

色椭圆形萝卜的植株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F1表型红色长形红色椭圆形红色圆形紫色长形紫色椭圆形紫色圆形白色长形白色椭圆形白色圆形比例121242121注:假设不同基因型植株个体及配子的存活率相同(1)控制萝卜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

尔第二定律。(2)为验证上述结论,以F1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①选择萝卜表型为

和红色长形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②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上述结论得到验证。(3)表中F1植株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若表中F1随机传粉,F2植株中表型为紫色椭圆

形萝卜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4)食品工艺加工需大量使用紫色萝卜,为满足其需要,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培育紫色萝卜种苗的技术是

答案

(1)遵循

(2)紫色椭圆形紫色椭圆形∶紫色长形∶红色椭圆形∶红色长形=

1∶1∶1∶1

(3)1/41/4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6.(2023河北,23,13分)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

同),并与等位基因T/t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纯合品

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

性状,结果见表。实验亲本F1F2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

体占比为

。(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

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由此推测M基因

发生了碱基的

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

,最终使黑

色素无法合成。

(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

,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若F2的

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

,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

(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

虑染色体交换)。调查方案:

。结果分析:若

(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

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答案

(1)自由组合(或“孟德尔第二”)1/3

(2)增添下降

(3)MmRr(或“MmR-

rTt”)51/90

(4)对实验2中F2个体的喙色和羽色进行调查统计F2中黑喙灰

羽∶花喙黑羽∶黑喙白羽∶黄喙白羽=6∶3∶3∶417.(2022北京,18,11分)番茄果实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果实颜色及硬度

等发生变化。果实颜色由果皮和果肉颜色决定。为探究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科学家

进行了相关研究。(1)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黄色与果皮无色的番茄杂交的F1果皮为黄色,

F1自交所得F2果皮颜色及比例为

。(2)野生型番茄成熟时果肉为红色。现有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果

肉黄色,乙(基因B突变为b)果肉橙色。用甲、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

据此,写出F2中黄色的基因型:

。(3)深入研究发现,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红素的积累而呈红色,当番茄红素量较少

时,果肉呈黄色,而前体物质2积累会使果肉呈橙色,如图2。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

因H均编码与果肉颜色相关的酶,但H在果实中的表达量低。

根据上述代谢途径,aabb中前体物质2积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

。(4)有一果实不能成熟的变异株M,果肉颜色与甲相同,但A并未突变,而调控A表达的C

基因转录水平极低。C基因在果实中特异性表达,敲除野生型中的C基因,其表型与M

相同。进一步研究发现M中C基因的序列未发生改变,但其甲基化程度一直很高。推测果实成熟与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有关。欲为此推测提供证据,合理的方案包括

,并检测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①将果实特异性表达的去甲基化酶基因导入M②敲除野生型中果实特异性表达的去甲基化酶基因③将果实特异性表达的甲基化酶基因导入M④将果实特异性表达的甲基化酶基因导入野生型答案

(1)黄色∶无色=3∶1

(2)aaBB、aaBb

(3)基因A突变为a,但果肉细胞中的基

因H仍表达出少量酶H,持续生成前体物质2;基因B突变为b,前体物质2无法转变为番茄

红素

(4)①②④18.(2022辽宁,25,12分)某雌雄同株二倍体观赏花卉的抗软腐病与易感软腐病(以下简

称“抗病”与“易感病”)由基因R/r控制,花瓣的斑点与非斑点由基因Y/y控制。为研

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见表。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表型及数量抗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710240002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321291271403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728790774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8301720(1)如表杂交组合中,第1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第4组的结果能验证这两对相

对性状中

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

由组合定律的一组实验是第

组。(2)将第2组F1中的抗病非斑点植株与第3组F1中的易感病非斑点植株杂交,后代中抗病

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斑点的比例为

。(3)用秋水仙素处理该花卉,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现有一基因型为YYyy的四倍体植株,若减数分裂过

程中四条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分别为

,其自交后代共有

种基因型。(4)用X射线对该花卉A基因的显性纯合子进行诱变,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后,四倍

体中隐性性状的出现频率较二倍体更

。答案

(1)RRYy、rrYy抗病与易感病2

(2)3∶3∶1∶1

(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YY∶Yy∶yy=

1∶4∶15

(4)低19.(2021湖南,17,12分)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地降低对抗倒伏及

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

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

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

,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

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概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秆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

。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

(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

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1)半矮秆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纯合基因控制遗传16F1通过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从而产生比例相等的

各种类型配子

(2)7∶4∶4aaBb、Aabb否20.(2021北京,20,12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

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

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籽粒正

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

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2)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A/a。将A基因导入到甲

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及对应的预期结果以证实“A基

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实验方案预期结果Ⅰ.转基因玉米×野生型玉米Ⅱ.转基因玉米×甲品系Ⅲ.转基因玉米自交Ⅳ.野生型玉米×甲品系①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1②正常籽粒∶干瘪籽粒≈3∶1③正常籽粒∶干瘪籽粒≈7∶1④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5∶1(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

一段DNA(见图1),使A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

片,用图1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

(4)为确定A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借助位置已知的M/m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

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用M、

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2所示。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

量极少的原因。答案

(1)分离2/3

(2)Ⅲ④/Ⅱ③

(3)Aa

(4)基因A/a与M/m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且距离近),其中a和M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导致产生同时含有a和m的重组型配子数量很少;类型3干瘪籽粒是由雌雄配子均为am的重组型配子受精而成。因此,类型3干瘪籽粒数量极少。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三年模拟1.(2024届新高考联合测评,13)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

是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盘状个体杂交后代均为白色盘状和黄色盘状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杂交组合Aadd×aaDd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C.若AaDd×Aadd后代表型比为3∶1∶3∶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D.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2.(2024届德州期中,10)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

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

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D3.(2024届泰安新泰一中质检,12)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对残缺翅为显性)和翅长(长翅对

短翅为显性)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

基因A纯合时雄蝶致死,基因b纯合时雌蝶致死。基因型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为

AABB的雌蝶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长翅∶正常短翅∶残缺长

翅∶残缺短翅为

(

)A.6∶2∶3∶1

B.15∶2∶6∶1C.9∶3∶3∶1

D.15∶5∶6∶2B4.(新情境)(2024届新高考联合开学联考,14)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含有吸镉基因

(A)。科学家将普通水稻的两个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吸镉基因敲除(相当于基因a),获得

了低镉稻甲,并向另一普通水稻的两条2号染色体上分别插入一个耐盐基因(B)获得了

海水稻乙,然后让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一共有4种表型B.F2中低镉耐盐稻所占比例为3/16C.F2的高镉非耐盐水稻中纯合子占1/16D.耐盐基因和吸镉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5.

(新情境)

(2024届淄博四中学期检测,11)某植物为二倍体雌雄同株同花植物,自然状态下可以自花受粉或异花受粉,其花色受A(红色)、AP(斑红色)、AT(条红色)、a(白色)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4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AP>AT>a。AT是一种“自私基

因”,在产生配子时会导致同株一定比例的其他花粉死亡,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

去。基因型为ATa的植株自交,F1中条红色∶白色=5∶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B.两株花色不同的植株杂交,子代花色最多有3种C.等比例的AAP与ATa植株随机交配,F1中含“自私基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3/28D.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F1红色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7

D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6.(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20)某种昆虫的黑体(A)对灰体(a)为显性,正常翅(B)对

斑翅(b)为显性,且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都位

于常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个体,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若想根据子代翅形来判断性别,则能满足要求的亲代基因型组合有三种C.若纯合黑体正常翅与纯合灰体斑翅个体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四种

表型之比可能为3∶1∶3∶1D.若一对基因型未知的亲本杂交,子代中黑体正常翅的比例为3/16,则亲本基因型组合

为一种,是AaBb和AabbBC7.(2024届济南开学摸底,17)某二倍体植物植株高度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

c、D/d),这4对基因独立遗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并且具有叠加性,如AABBCCDD

植株高为32cm,aabbccdd植株高度为16cm,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

植株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亲本植株的高度都为24cmB.F1植株基因型有12种,表型有6种C.F1中植株高度为24cm的个体占3/8D.取F1中28cm个体与20cm个体杂交,其子代最矮个体高20cmACD三、非选择题8.(2023滕州一中阶段测试,25)布偶猫又称布拉多尔猫,是猫中体形和体重较大的一种,

多为三色猫或双色猫,是非常理想的家养宠物。回答下列问题:(1)若布偶猫大耳和小耳由等位基因D/d控制,长尾和短尾由等位基因F/f控制,用大耳短

尾布偶猫与小耳长尾布偶猫杂交,F1有大耳长尾布偶猫和小耳长尾布偶猫。让大耳长

尾雌雄猫杂交,子代雌雄猫均出现大耳长尾∶小耳长尾∶大耳短尾∶小耳短尾=6∶

3∶2∶1。试分析出现该分离比的原因:①

;②

。(2)布偶猫中野生型基因(e)使白色呈现黑色,突变型基因(E)抑制棕色基因的表达,使白

色呈现红色。若两个基因同时存在则为黑红交错的双色猫,且双色猫均为雌猫,不考虑从性遗传(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分析

产生的原因是

。(3)布偶猫的眼型(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

相关基因与眼型关系如图所示。现获得甲、乙、丙三种纯合粗糙眼布偶猫,设计简单

杂交实验筛选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论。答案

(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大耳长尾猫基因型为DdFf,子二代中长尾∶短尾=3∶1,大耳∶小耳=2∶1,可推测大耳基因纯合

致死

(2)E、e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母猫有两条X染色体,可使两个基因同时出现

(3)让甲乙两种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丙种猫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

让甲乙两种猫杂交,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再让甲猫与丙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乙

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则甲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

猫。(将其中一种粗糙眼布偶猫分别与另外两种粗糙眼布偶猫杂交,若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代均没有出现正常眼的布偶猫,则该种粗糙眼布偶猫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

猫;若有一个相同亲本的两个杂交组合中,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是正常眼,另一个杂交

组合子代是粗糙眼,则子代为粗糙眼的另一亲本为双隐性纯合粗糙眼布偶猫。)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届新高考联合开学考,1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会存在相互作用B.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中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子二代仍符合

3∶1性状分离比D.测交实验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B2.(2024届莱芜一中期中,13)某种小鼠的毛色有黄色、鼠色和灰色三种表型,由常染色

体上的基因AX、AY、A控制,已知AX、AY、A互为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为AX>AY>A。

用黄色小鼠与灰色小鼠交配,子一代出现黄色∶鼠色∶灰色=2∶1∶1的表型及比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AX、AY、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B.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C.黄色、鼠色和灰色分别由基因AX、A、AY控制D.子一代中黄色小鼠为杂合子的比例为2/3

D3.(2024届淄博实验中学开学考,20)玉米的宽叶与窄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

状。将宽叶与窄叶两种纯合亲本间行种植(假如玉米间受粉机会均等)得F1,其中窄叶

亲本所结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中宽叶和窄叶均有。现选取F1中部分宽叶植株与窄叶植

株杂交,所得F2中宽叶∶窄叶=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窄叶为玉米植株的隐性性状B.F1玉米植株中窄叶所占的比例为1/4C.亲本中宽叶植株上的籽粒与窄叶植株上的籽粒基因型部分相同D.若将F1中选取的那部分宽叶植株自交,后代隐性性状植株的比例为1/6D4.(新思维)(2023青岛适应性检测,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三种表型,受三对独立遗

传的等位基因R/r、B/b、D/d控制,已知基因R、B和D三者共存时表现为红花(分为深

红花、浅红花两种表型)。选择深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为浅红花,F1自

交,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6∶37。下列关于F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9种B.白花植株之间杂交,后代可能出现浅红花植株C.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会有白花植株出现D.浅红花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中会有深红花植株出现D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5.(2024届青岛期初调研,17)已知某雌雄同株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高

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利用射线处理该植物,从中选择出甲、乙、

丙、丁四株植物分别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F1甲:宽叶矮茎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乙:窄叶高茎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丙:宽叶矮茎×丁∶窄叶高茎宽叶矮茎∶宽叶高茎∶窄叶高茎∶窄叶矮茎=1∶

1∶1∶1BCA.上述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通过自交结果可推断,A和B基因均存在纯合致死现象C.亲代宽叶矮茎和窄叶高茎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D.将F1中宽叶高茎的个体自交,后代植株中宽叶高茎所占比例为4/96.(2024届泰安一中学情检测,19)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

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

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8。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2/3会死亡B.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C.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7D.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ABD三、非选择题7.(新思维)(2023滕州期末,22)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在产生配子时,可以发生如图所示

的变化:

(1)图②所示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

期。现有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

分别按图①②方式发生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所有精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如果让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有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7∶3∶3∶97,则AaBb

中有

%的性母细胞发生了图②所示过程。(3)已知等位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体,等位基因E(e)控制长翅与残翅,雄果蝇不发生图

②所示过程,D(d)与E(e)不会导致雄配子致死。现用灰体长翅雌果蝇(DdEe)与黑体残

翅雄果蝇(ddee)杂交,F1表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

4∶1∶1∶4。推测产生该比例的原因可能有:①等位基因Dd和E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雌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互换,产生的配

子比例为DE∶De∶dE∶de=4∶1∶1∶4。②等位基因Dd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e和dE型雌配子的死亡率均为

,导

致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比例为DE∶De∶dE∶de=4∶1∶1∶4。③等位基因D(d)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表型为

的个体存

活率均为1/4。(4)为验证上述(3)的推测①②③,再用F1中灰体长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F2的表型及比

例。若子代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

,则推测①正确;若子代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

,则推测②正确;若子代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

,则推测③正

确。答案

(1)四分体(或前)AB∶Ab∶aB∶ab=3∶1∶1∶3

(2)6

(3)75%(3/4)灰体

残翅和黑体长翅

(4)14∶1∶1∶412∶3∶3∶236∶3∶3∶41.(2024届潍坊昌乐一中期中,4)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

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

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多于白色个体数量B.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C.白色个体连续淘汰2代,羊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3D.若每代均不淘汰,不论交配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均为1/2

C2.(新思维)(2024届德州一中月考,15)纯合水稻品系甲、乙和丙均有稻飞虱抗性,且抗

性性状均由一对基因控制。研究者用如表中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实验,各组F1自交,得

到F2。分析表中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B组合亲本F1性状表现F2性状表现抗性非抗性1甲×乙均为抗性260602甲×丙451303乙×丙10255A.甲的抗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控制甲、乙、丙抗性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乙的抗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D.组合3非抗性植株的产生是互换的结果3.(2024届齐鲁名校联合检测,6)科研人员对控制某种观赏性植物花色的基因进行研究,

发现其花色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