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学及我们同行

知识点1数字及生活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数字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已成为人们

表达及交流的工具。例如,身份证号码、学生的学籍号、火车的列次等。

知识点2图形及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多姿多彩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还包含着丰

富的信息和数学知识。

知识点3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根底上设计相关的图形及制作相关图

案。这类题病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包括折叠、

裁剪、拼图等各种活动。

知识点4找规律

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字或图形信息,寻求其内在的共同之处,也就

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知识点5统计知识

在进展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加以分类、

整理,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用来反响所了

解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是统计。

第二章有理数

2.1正数及负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正数前面可以放“+〃来表示(通常省略不写)。正数

可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负数前面放上“一〃来表示。负数可分为负整数和负

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0属于偶数、整数、非正数、非

负数、非正整数、非负整数。

我们把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2.2有理数及无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m、n是整数,nWO)的数叫做有理数。

实际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亡i知片

有理数整1名敕

{HZk

伟公

有理数知识点提示:

(1)有理数可按不同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

(2)在分类时,要注意。的地位和意义。

(3)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不管采取哪种分类方法,在对有理数分类

时,都要做到不重不漏。

⑷习惯上,把正整数、。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把负整数、0

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非

正有理数。

无理数知识点提示

(1)只有满足“无限〃和“不循环〃这两个条件,才是无理数。

(2)圆周率n是无理...

(3)无理数及有理数的和差一定是无理数。

(4)无理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的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

(5)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

注意:

(1)容易出错的原因是不按标准分类,即分类标准混乱;(2)易将0忽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如有分数线,但它不是分数,是无理数。

数轴

单位长度:I—I

像这样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定义包含三层含义:①数轴是一条可以向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②数轴

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③注意“规定〃二字,是说原点的

位置、正方向的选取、单位长度的大小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画数轴时,通常按以下步骤进展;

①画一水平直线;②在这条直线上任取点,作为原点;③确定正方向(一

般规定向右为正),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

2,3,…,从原点向左,依次标上T,-2,-3,…,同一条数轴上的长度作

为单位长度必须统一,不能出现同样的长度表示不同的数量的情况。

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

可以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天0,正数大于负数。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及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表示方法时。

符号不同、绝对值一样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

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在这个数的前面添加一个“一〃号。

数轴上表示两个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其中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正数的

点在另一个点的右边;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其中表

示绝对值较大的负数的点在另一个点的左边。

总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

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5有理数的加法及减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0()

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

同号两数相加,取一样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

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o;一个数同o相加,仍得这个数。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进展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可以交换加数的

位置,也可以把其中的几个数先相加。

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去处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2+5-8=2+5+(-8)=7+(-8)1

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及任何数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XXa

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Xb)XX(bXc)

分配率:一个数及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及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

相加。aX()XXc

2.6有理数的乘法及除法

像8及、一4及一……一乘积为I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

一个数的倒数。

提示:(1)由于。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0没有倒数;

(2)有理数a(aWO)倒数是;

(3)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直接写成以这个整数为分线,分子为1的分数

即可,如一6的倒数是一;

(4)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及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求一个带分数的的倒数,要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其倒数;求一个小数的倒

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分数,再就倒数;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符号一样,也就是说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

有理数的除法法那么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

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倒数是负数。

2.7有理数的乘方

一般的,在数学上我们把n个一样的因数a相乘的积记做,即

n个a

:aXaX-'-

求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塞。

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

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幕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幕是正数。

例1、计算(-5)4

解:(一5)"=(-5)x(-5)x(-5)x(-5)=625

例2、计算一5’

解:一5'=-15x5x5x5)=-625

注意不能混淆一5'及(-5)\一54表示5'的相反数

而(-5)"表示(-5)x(—5)x(—5)x(—5)

特别地,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

为这个数的立方。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x10。的形式,其中IWaGO,n是正

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计数法XIO。

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法那么:先算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展括号内的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技巧:

1、巧妙组合法(巧妙利用加法结合律,灵活“组合〃,简化计算)

例:计算:1-3-5+7+9-11-13+15+17-...-2021.

分析:此题可以看成1、-3、-5、+7、+9、-11、-13、+15、+17、...、-2021

的和,根据加法结合律从前向后四个数一个整体,分别相加,每个数之和

均为0.

解:1-3-5+7+9-11-13+15+17-...-2021

=(1-3-5+7)+(9-11-13+15)+1-3-5+7+9-11-13+15+17-...+

(2001-2003-2005+2007)+2021-2021=-2

2、运用乘法分配率

例:计算:(―)3X㈠3-2XX(—1)3+U2X(―)3.

分析:根据加、减号将式子分成三局部,由于每一局部中都有(-)\故考

虑逆用乘法分配率.

解:原式=(-)3x[㈠3-2X+()2]

=-X(X)X0=0

3、拆分法

例:观察以下计算:=1-,=-,=:从计算结果中找规律,利用

规律计算++++...+=.

解析:原式=(1-)+〔-)+1-)+...+[-)

=1—।―+-+...+-=1-=.答案:

第三章代数式

从具体到抽象,我们用字母表示数;

从特殊到一般,我们用代数式提醒数量之间的关系。

3.1用字母表示数

在数学中,经常用字母表示数。利用字母表示数,能把数和数量关系一般

化的、简明的表示出来。

提示:(1)字母及字母相乘,字母及数字相乘时,通常省略不写。(2)

数字及字母相乘时,一般把数字放在字母前边。(3)同一个问题中,一样

的字母只表示一样的量,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字母表示。(4)用字母表

示数时,某些特定的字母表示特定的数,如用冗表示圆周率。

3.2代数式

用"+〃”_〃”x〃”十〃和”乘方〃”开方〃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

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都是代数式("=〃“<〃”〉〃”手〃等符号不是

运算符号,因此含有这些符号的式子不是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像102b,2a2,,,这样的式子都是代数

式。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描述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代数式中,数字及字母、字母及字母相乘,乘号通常用“*〃表示或省略

不写,

并且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除法运算通常写成分数的形式。

代数式0.55a、0.35b、2a、等都是数及字母的积,象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

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中学教材会解嗨灵:单项式中数及字母或字母及字母之间都是乘积关系,

例如:可以看成是x,所以是单项式;而就不是单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

的式子既不是单项式,也不是多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

做单项式的次数。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含几项,就把这个多项

式叫做几项式,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

母的项叫常数项。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扩展(可以无视):代数式分为有理式和无理式(类似于实数分为有理数

和无理数),有理式又分为整式和分式,有群中家长提过这样的问题,分母

中含有字母是不是整式?如,应该是分式,不是整式。全解中解释,分母含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之间的关系是:代

数式包含整式,整式就是单项式及多项式的统称。

3.3代数式的值

一般地,代数式的值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例如:

11是代数式5当6时的值。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求代数式的值时,第一步只代入不计算,要注意书

写格式。在用数代替字母时,遇到分数、负数的乘方要添上括号。

3.4合并同类项

多项式中,所含字母一样,并且一样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的项,叫做同类项。

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那么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⑴合并同类项必备的条件:①所含字母一样;②一

样字母的指数也分别一样,二者缺一不可,这是判断同类项的依据。⑵同

类项及系数无关,及字母排列顺序也无关。

去括号法那么

括号前面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

变。括号前面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符

号都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m()⑵()

分析:第⑴题括号前面是“+〃,去括号时,括号里面各项的符号都不改

变;第(2)题括号前面是“一〃号,去括号时,括号里面的各项的符号都改

变。

点拨:去括号法那么可以简单地记为“正不变,负全变〃,其中正、负是

指括号前面的符号。

进展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思考:

1、代数式是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2、在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用代数式表示:同一个代数式

可以表示不同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代数值的值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它随字母所取值的变化而

变化。

4、合并同类项、老弱病残括号法那么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工具。

5、在数学中,用代数式简化的方法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如5(2y)-3(2y)+8(2y)-4(2y),把(2y)看成一个字母a,使这个代数式简化

为5384a.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工

具)。

4.1从问题到方程

从现实世界的许多实际问题中,通常有的量和未知的量,这些数量之间常

常有相等的关系。

实际问题中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程描述,通

过比拟可以看出,用议程描述这种相等关系最简明。

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它们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1次),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像50=150,2200这样含有未

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如1+2=3,1〉2,2等式子都不是方程。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注意: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方程必须是整式方程,即方程两端必须都是整式(方程中分母不含未

知数,如=10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

的次数是1(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如x22就不是

一元一次方程。

能使议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

方程。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

式。

,a±±c

等式两边都乘或同时(都)除以同一个数或式[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

仍是等式。

,,或?=,(cW0)

方程中的某些项次日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

叫做移项。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注意:(1)去分母是易错点,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

项。(2)如果分子是多项式,应该看做一个整体,在去分母时,不要忘记

将分子用括号括起来。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一般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多项,合并同类项,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lo

去分f去括f科饰j一合f两边同除

通世以些步骤可以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的形式。

4.3用一元一次议程解决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通常先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并用含有这

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相关的量,再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

系列出方程,然后解这个议程,写出问题的答案。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在本章里,我们经历了从问题

到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思考:

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关关键,是通过列表、画线形图、扇形图、

柱形图……直观地提醒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2、用方程这个模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

NR二E---------------------------»我迎I、二1日而[七------------------------>七工口6A

I右卫底必•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笄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lo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逐步转

化为的形式。

4、代数式的值是随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字母的值确定,

那么代数式的值也随之确定。如果代数的值确定,那么通过解一元一次方

程可以求得字母的值。

5、生活中常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

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多姿多彩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可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柱体包括棱柱和圆柱;

锥体包括棱锥和圆锥。

面及面相交得到线,线及线相交得到点。面有平面,也有曲面;线有直线,

也的曲线。

在棱柱、棱锥中,任何相等两个面的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叫做侧棱。

棱柱的棱及棱的交点做棱柱的顶点。

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柱的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一样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

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面及面相交得到线,线及线相交得到点。

图形所表示的各个局部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称为平面图形。如桌

面、墙面、平静的水面等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图形所表示的各个局部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称为立体图形。如水

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外表等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

如图是图①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得到图②〜⑤的几何体.

(1)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考点:截一个几何体.

分析:根据正方体原有的面数,顶点数,棱的条数,以及正方体截去一个

角后,面、棱、顶点的变化情况,形数结合求解;

解答:解:如图①正方体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如图②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5条棱,有

10个顶点.

如图③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4条棱,有

9个顶点.

如图④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3条棱,有

8个顶点.

如图⑤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2条棱,有

7个顶点.

(2)举例说明其他形状的几何体也切去一块,所得到的几何体的面数、棱

数和顶点数各是多少;

如图顶点数a、棱数b、面数c填入下表:

(3)假设面数记为f,棱数记为e,顶点数记为v,那么应满足什么关系?

由(1)得:•・•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5

条棱,有10个顶点.

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4条棱,有9个顶

点.

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3条棱,有8个顶

八占、、•

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有7个面,有12条棱,有7个顶

点.

即7+10-15=2,7+9-14=2,7+8-13=2,7+7-12=2,

面数记为f,顶点数记为e,棱数记为v,

那么2.

点严:此题考察了正方体的截面.关键是明确正方体的面数,顶点数,棱

的条数,形数结合,求出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的面数,顶点数,棱

的条数.

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线。

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形成圆柱;

(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形成圆锥;

(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形成球。

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对应线

段、对应角的大小不变,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

平移: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旋转:对应线段的夹角相等,这个夹角就是旋转角。

翻折: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行线就是对称轴。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一样方向转动了一样的角度。

(3)任意一对对应点及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可以得到平面图形。

1、将圆柱形纸筒的侧面沿虚线剪开,得到的是长方形平面图形

2、将圆锥形冰淇淋纸筒的侧面沿虚线剪开,得到的扇形平面图形。

3、将无盖的正方体(无盖五个面)纸盒剪开,得到的平面图形如下。

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局部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

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图可分成三类。

(1)“二二二型〃:两个正方形连成一排,如右上图。

(2)三个正方形连成一排,称为“三三型〃”一三

I二型〃(也叫“二三一型")如以下图

Ell〔3)“一四一型〃:四个正方形边成一排,如以下图

三三型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行;“三个

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异层必有“日字现〃,整体没有,

有“田〃就完蛋。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往往是不同的。

比课本P134中图5-20更复杂一些的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体验吗?

P135观察下表中所示物体,并将看到的图形填入表中。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把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左视图画在主视图的右

面。(见下面)

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某个物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一般地,我们把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

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在生产实践中,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标注相应尺寸的。这样,

根据物体的三个视图通常可以确定物体的开关和大小,画出它的外表展开

图,加工出所需的产品。

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同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组成。其中,俯视图画在主

视图的下面,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面。

在三视图中,由主视图及俯视图可以知道物体的长,由主视图及左视图可

以知道物体的高,由左视图及俯视图可以知道物体的宽,三个视力起来就

能确定简单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画三视图时,要使主视图及俯视图的长对

正,主视图及左视力的高平齐,左视图及俯视图的宽相等。

三视图在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产中,工人师傅根据设计者提供

的三视图,确定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并进展进展加工。

设计包装纸盒

某种产品的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6、6、3O请厂家设计

一种包装纸箱,使每箱能装30件这种产品,且该纸箱所用材料尽可能少。

解析:要使所用材料尽可能少,即外表积要尽可能的小。对于一个长方体

来说,当长、宽、高的值相等时,外表积最小。因此要尽可能使长宽高的

值接近。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长宽高的值还必须是肥皂的长宽高的

倍数。综合这两个条件,得:16*6*3*30=86400=16*18*30此时,包装箱

的外表积是:(30*18+18*16+30*16)*2=2616(平方厘米)

小结及思考:

1、在本章里,我们学习用眼光看世界,从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中,我们看

到许多熟悉的图形,如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

我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到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等运动,运

用平移、翻折、旋转,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

2、在本章里,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展开及折叠,以及简单物体的视图,初步

感受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关系。

3、在本章里,我们通过对几何体进展分类,感悟分类的思想;通过对不同

几何体特征的比照,感悟比照的思想。

4、三分球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我们把这样的棱柱

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

观察图1中的4个图中阴影局部构成的图案,答复以下问题:

解:(1)特征1:都是轴对称图形;特征2: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特征3:

这些图形的面积都等于4个单位面积;等。

(2)图形如下:【答案不唯一)

?中学教材全解?摘录:中考真题及教材习题都考察了由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判断几何体。由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展:(1)分

线框,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把物体大致分成几局部;(2)识形体,定

位置,根据每一局部的视图想象出它的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相互位置;(3)

综合起来想象整体,确定各个局部的形状及相互位置后,整体物体的形状

也就清楚了。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线段、射线、直线、角……构成了许多美妙的图形。

6.1线段、射线和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里的线段最短是指线段的长度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根本领实:

两点之间线段是最短。

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局部。比方: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没有方向。

线段的画法:

(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局部,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

情况.

(2)以后我们说“连结〃就是指画以A、B为端点的线段.

线段的表示方法:

⑴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巨

示;

(2)线段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

ZjKo

线段;线段a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一方)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

端点。如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等。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有方向,没有长短。

射线的画法:画射线一要画出射线端点;二要画出射线经过一点,并向一

旁延伸的情况.

射线的表示方法

A•-----------------B•--------------a-----

射线;射线a(端点字母写在前)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两方)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不可度,不能比拟大小。如笔直的铁轨等。

直线的画法:用直尺画直线,但只能画出一局部,不能画端点。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根本领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通过度量或叠合可以比拟两条线段的大小。

比拟线段长短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及联系:

联系:三者都是直的,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可得到射线,线段向两个方向

延长可得到直线,故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局部,线段是射线的一局部。

区别:直线可以向两方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

三者的区别见下表:

直线的根本性质(重点)

(1)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线段上有一点B,点B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和,点B叫做线段的史

点。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鱼,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

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点0是这个角的顶点,、是这个角的两条边。

鱼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的所形成的图

形。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

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角的表示方法:

角的符号表示为“/〃,对于一个角可以有四种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出任何一个角,如/(顶点字母在中间);

2、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Na,NB,Zy;

3、在不混淆的情况下,角还可以用它的顶点字母表示,如NO;

4、用数字书写在角的内部来表示,如Nl、N2等

角的分类:

1、直角:平角(180°)的一半,叫直角,1直角=90°

2、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0°〈锐角<90°

3、钝角: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钝角,90。<钝角<180°

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以度、分、秒为根本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度、分、秒的意义

如下:

1、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

2、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1';

3、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

1°=60',1'=60",1°=3600";

1〃=()',1'=()°,1"=()°;

1周角=360°,1平角=180°o

角的比拟方法:

角的大小即是它们的度数的大小,角的比拟方法有两种:

1、度量法:先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按照量出的度数比拟大小。(利

用量角器)

2、叠合法: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及顶点重合,一条边及一条边重合。再比拟

另外两边的位置,从而确定这两个角的大小。(利用圆规和直尺)

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的步骤:

1.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做一条射线。

3.用量角器做另一条射线,使得夹角等于度数。

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

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①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

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用数学语言表示为如果Na+NB=90°,

那么Na及互余;反过来,如果Na及NB互余,那么/a+N0=90°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

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生。用数学语言表示为如果Na+/B=180°,

那么Na及NB互补;反过来如果Na及NB互补,那么/a+Z3=180°

③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

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①一对角,如果它们的顶点重合,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我们把这样的

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对顶角。

注意: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有公共的顶点;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

能形成对顶角。

②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N1和N4是对顶角,N2和N3是对

顶角Z1=Z4,Z2=Z3__________

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的两对对顶的角叫做对顶角b对顶角相等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