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用荧光标记的特定DNA片段作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能在染色体上定位特定的基因,其定位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荧光探针所需原料是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B.荧光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DNA双链中氢键断裂而形成单链C.降温复性时,探针与基因分子杂交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最多可有8个荧光点2.为研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AndreJagendorf等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人为创设类囊体内外pH梯度,之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发现随着类囊体内外pH梯度的消失有ATP形成。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离体类囊体取自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B.在绿色植物中该过程也是在黑暗中完成的C.ATP的合成需要伴随H+运输进入类囊体腔D.推测ATP合成的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势能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的种类不同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基因多样性4.某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系谱如下图。已知同时有A、B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I-1基因型为AABb,Ⅱ-2与Ⅱ-3都为纯合子。推断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Ⅱ-3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若I-1和I-2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均存在RNAB.核糖体可分布于某些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C.有些细胞器的膜蛋白可催化磷脂合成和酒精氧化D.线粒体上部分膜蛋白在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形变6.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B.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的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有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C.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D.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7.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系统及相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腹部在大脑皮层体觉区和运动区的代表区均在中央后回的中部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将对传出神经元起抑制作用D.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说明该部位正处于反极化过程8.(10分)用柳树的枝条浸出液来处理扦插枝条,可早生根1-3天,存活率提高10%-2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主要是吲哚乙酸B.幼嫩枝条中的调节物质主要由幼嫩组织中相应腺体分泌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不能反复使用D.插条生根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二、非选择题9.(10分)近日,中宣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2.6万亩,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1)调查发现,古浪县北部沙区野生植物有白刺、苦豆草、黄沙蒿、赖草等,星块状或团簇状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区分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苦豆草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急性菌痢和肠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为调查该地区苦豆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这种调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3)随着“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为此,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10.(14分)ACC合成酶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由ACC合成酶基因(简称A基因)控制合成。将A基因反向连接在启动子和终止子间可构成反义ACC合成酶基因(A1基因),转A1基因番茄的后熟过程变慢,利于番茄的储藏和运输。请回答:(1)从番茄的果肉细胞中提取RNA,利用RT-PCR获取A基因,即利用RNA和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利用RT-PCR获取A基因所需要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在A基因扩增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引物,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1和S2为A基因和A1基因的特异性启动子,S2在番茄果肉细胞内起作用,S1在除果肉细胞外的其他细胞内起作用。在构建转A1基因表达载体时,启动子应选择____________,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A1基因的表达元件包括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反向连接在两者之间的A基因,若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此元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则应将此元件应构建在Ti质粒的____________中。(3)在检测番茄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A1基因时,__________(填“能”“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基因做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表明,与非转基因番茄相比,转A1基因蕃茄的果肉细胞内乙烯含量下降,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图2为酵母菌细胞内可发生的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学物质,序号①~④代表反应过程,请回答:(1)在设置图1装置前需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试管中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滴管中冒出气泡,这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此时酵母菌细胞中所进行的反应可用图2中的_______过程表示。(2)为了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另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酵理母菌,获得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与煮沸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组装成如图1的装置A和B,装置A有气泡产生,培养液中能检测到酒精,装置B无上述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图2中的_______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生成物质_______(填字符)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12.(某家系中有的成员患甲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有的成员患乙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如下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2)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9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患甲病或乙病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4)在临床医学上常常采用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者先天性疾病,请写出其中两种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任意两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该题图示中介绍了DNA探针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由限制酶将待标记的DNA切割开,后续使用DNA聚合酶将被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聚合上去,从而制作了DNA探针。使用DNA探针定位特定的基因时依靠了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将DNA探针与配对的部位结合在一起从而带上标记。【详解】A、图中显示制作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时,使用了DNA聚合酶聚合DNA片段,因此可推测需要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A正确;B、DNA分子双链之间的氢键在加热的情况下,会断裂形成单链结构,B正确;C、由图中信息可知,降温以后DNA复性为双链结构,此时DNA探针也与相关位置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在一起,C正确;D、一个DNA上某个特定的基因只能被标记一次,由于同源染色体上具有等位基因,因此正常情况下一个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应该存在2个荧光点,当进行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的时候DNA会发生一次复制,细胞中最多会存在4个荧光点,D错误;故选D。2、D【解析】

本题考查必修1中植物光合作用中ATP的产生机理。由实验可知,ATP的生成依赖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通过H+的跨膜运输促使叶绿体合成ATP。【详解】A、类囊体存在于叶绿体中,而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错误;B、在绿色植物中合成ATP是在光反应阶段进行的,自然环境下此过程需要光照,错误;C、ATP的合成需要伴随H+运输进出类囊体腔,错误;D、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类囊体内外产生了浓度差,此时,在有ADP和Pi存在的情况下类囊体生成了ATP,因此可以推测:ATP合成的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势能,正确。故选D。【点睛】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3、D【解析】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子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农田的存在,使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即形成了地理隔离,因此减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的种类相同,B错误;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没有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

D、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基因多样性,D正确。故选D。4、D【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1基因型为AABb,Ⅱ-2与Ⅱ-3都为纯合子,所以Ⅱ-2的基因为AAbb,又由于第Ⅲ代中全部正常,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逆推知Ⅰ-2的基因型为A_Bb,Ⅰ-3和Ⅰ-4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Ⅱ-2患病且是纯合子,一定能从I-1(AABb)获得A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其母亲Ⅰ-2不患病,为A_B_,且一定有b传给下一代,因此基因型是AABb或AaBb,A错误;B、II-3也患病且是纯合子,与II-2的婚配后代都正常,所以基因型一定为aaBB,B错误;C、I-1(AABb)与Ⅰ-2(A_Bb)的后代为正常(A_B_)的概率是3/4,C错误;D、由Ⅱ-2(AAbb)与II-3(aaBB)推出III-2基因型一定为AaBb,与aaBB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2,D正确。故选D。【点睛】提取题中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和推断题图中各代的基因型及相关概率,合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求解。5、D【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叶绿体、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核糖体有的分布在内质网的膜上,也可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正确;C、光面内质网的功能多种多样,既参与糖原的合成,又能合成磷脂、糖脂以及糖蛋白中的糖成分,光面内质网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中还有合成磷脂的酶,C正确;D、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线粒体分解的底物为丙酮酸,葡萄糖是不能进线粒体的,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膜蛋白,D错误。故选D。6、C【解析】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细胞质中能转运氨基酸的物质是tRNA。3、细胞中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核糖体、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等。4、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详解】A、酶在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B、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如染色体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C、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是t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的合成不需要搬运的工具,C错误;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核DNA相同,分化的细胞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中央前回旁边的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图2-12A)。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详解】A、腹内在体觉区的代表区在底部,在运动区没有代表区,A错误;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兴奋,发生反应,B正确;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分泌兴奋性递质,C错误;D、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可能处于反极化过程或复极化过程,D错误。故选B。8、B【解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说明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可能为吲哚乙酸,A正确;B、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是由一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B错误;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也会被灭活,不能够反复利用,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C正确;D、生根的过程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水平群落的物种组成直接样方法随机取样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物质和能量【解析】

3.生物群落的结构(3)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4)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同一个区域,各个种群呈块状或团簇状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区分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4)药用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调查植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否则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空间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明确调查种群密度的各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逆转录酶和Taq酶定位A基因的位置,与模板链结合并为子链的延伸提供起点S2S1不在果肉细胞内起作用,番茄果实不会后熟;S1在番茄植株细胞内起作用后会导致番茄植株的乙烯合减少,影响番茄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T-DNA不能蕃茄细胞内本身有A基因,无论是否插了A1基因都能与探针杂交形成杂交带转基因番茄细胞中存有A基因与A1基因,二者转录产生的mRA能杂交形成双链,导致ACC合成酶的合成受阻,从而使乙烯的合成量降低【解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PCR技术可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其中引物的作用是定位要扩增DNA的区段,与模板链结合并为子链的延伸提供起点。【详解】(1)由RNA经RT-PCR技术获取了cDNA,进而获得A因,故RT-PCR技术包含了逆转录和PCR两个过程,因此需要逆转录酶和Taq酶。引物和模板结合后,定位了要扩增DNA的区段,即定位A基因。由于Taq酶只能从单链的3′端延伸,因此引物提供了子链的延伸起点。(2)S1在番茄的植株细胞内起作用,不在果肉细胞内起作用,番茄果实不会后熟,因此启动子应选择S2。同时也考虑到S1在番茄植株内起作用后会导致番茄植株的乙烯合减少,影响番茄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T-DNA是Ti质粒的可转移区段,表达元件应构建在Ti质粒的T-DNA上。(3)茄细胞内本身有A基因,无论是否插入了A1基因,A基因A1基因都能与探针杂交形成杂交带,因此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1基因做探针进行检测。(4)在转A1基因的番茄果肉内,同时存有A基因和A1基因,二者转录产生的两种mRNA的碱基互补,会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杂交形成双链,从而导致ACC合成酶的合成受阻,最终使乙烯的合成量与含量下降,使番茄的后熟过程变慢。【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比较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异同,掌握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和特点,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用科学规范的语言答题。11、灭菌并排出溶液中的氧气维持温度的恒定,有利于观察气泡CO2①④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线粒体中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②③V【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阶段表示糖酵解,②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③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物质Ⅰ表示丙酮酸,物质Ⅱ表示CO2,物质Ⅲ表示还原氢[H],物质Ⅳ表示O2,物质Ⅴ表示水,物质Ⅵ表示乙醇。【详解】(1)在图1装置中要保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需将葡萄糖溶液先煮沸,除去溶液中溶解氧的同时也对葡萄糖溶液进行灭菌处理;试管中加水的作用是维持温度的恒定,有利于观察气泡产生,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CO2,CO2形成气泡向外排出;对应的是图2中的①④阶段;(2)探究无氧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